紫云英奉化大桥的特征特性及留种技术
紫云英栽培技术要点
紫云英栽培技术要点根据紫云英的生育特性,其高产栽培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稻田开沟,防渍防旱因地制宜,开沟排水,是种好紫云英的基础。
紫云英喜湿怕涝忌旱,播种前和生长期中,要预先开好排水沟,在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的田块更为重要。
一般要求开好主沟、围沟和厢沟,并根据田块的大小,排水的难易,分别开“十字沟”、“井字沟”和“田字沟”,做到沟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为紫云英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适期播种是紫云英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贵州9-11月均可播种,但以早播产量高。
早播使其在越冬前有足够的分枝,具体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温高低、前后茬口安排、灌溉条件和紫云英品种而定。
在贵州中部地区,农谚讲“白露早,霜降迟,秋分播种正合适”,因此应及时将种子套种在水稻中,称为稻套绿肥。
一般在水稻勾头时播种较合适,以紫云英幼苗与水稻有25天左右的共生期为好:稻套时间太长,易造成苗过于纤细,抗性差。
稻套紫云英,在收稻时苗还小,突然改变环境对它影响很大,因此割稻时应留25-30厘米长的禾茬,以便有一定的荫蔽和空间湿度,以利紫云英小苗生长。
紫云英产量的高低与冬前基本苗数和茎枝数有关。
为确保高产,冬前苗期每667平方米实苗数不少于25万一40万株。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5-4千克,瘦田、迟播田、绿肥高产田的播种量可适当高一些,大多采用撒播。
播种力求播均,过密苗细,过稀杂草丛生,并要防止种子分布不均和覆土过厚。
收获作绿肥的紫云英可在盛花期收割。
收割时先就地砍碎,然后略为晒一两天,等水分稍干后,可翻犁人土。
一般在早播插秧前半个月左右翻压最合适。
留种定片留种,合理布局。
留种田应有计划早安排,要集中连片,避免“水包早”。
应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中等而又不重茬的田块作留种田。
为了解决与早稻争地、争季节的矛盾,减少病虫害,推行旱地留种,可获得良好效果。
但紫云英旱地留种,须保证种子发芽时所需的水分,出苗后应注意保墒护苗和清除杂草。
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肥的 目的 。 肥一般 应用作 基肥 或种肥 , 磷 以利根 系发育 , 增
进 固 氮能 力 , 高抗 逆 性 。 施 钾 肥 , 提 增 可促 使 紫 云英 苗 粗 壮, 早分 枝 , 多结瘤 , 以提高 鲜草产 量 。 暖后 , 春 对紫 云英 尤 其是 生长较 差 的二 、 三类苗 , 施适 量氮肥增 产效果 显著 。 追 此外 , 有钼 、 等微肥 , 提高 紫云英 鲜草产 量也有 明显 施 硼 对 效果。 具体施肥 方法 : 231 基肥 在播种前 后7 内 , 6 7 .. d 每 6 m 施钙镁磷 肥 1k , 5 g 钾
安徽 农 学 通 报 ,A h i giS iB l2 01 (4 n u A r c. ul 01,62 ) .
4 9
紫 云英 的生物 学特性 及 高产 栽培 技术
宗幼如 丁荷 芳 吴 常军 花立莲
( 江苏 省宜兴市徐舍镇 农业技术 推广 中心 , 江苏 宜兴2 4 0 1 2 0)
1 生物学特性
紫 云英又 名红花 草 , 江苏省 种植 较为 广泛 的一 种绿 是 肥作 物 。 喜温 暖 湿润 气候 , 长适 宜温 度 1 其 生 5—2 ℃。 0 幼 苗… 5 7 ℃开 始受 冻 或部 分冻 死 , 气温 较 高时 也会 生 但 长。 渍, 怕 播种 至 发芽 前不 能 缺水 , 长 发育 期忌 积水 。 生 耐
剂, 待种 子晾干能 撒开后 即可播种 。
22 适 当 早 播 .
旱性弱 , 旱能促使 紫 云英提早 开花 , 久 降低产量 。 紫云英喜
砂壤土 或粘壤 土 , 亦适应 无石 灰性 冲积土 。 耐瘠 性弱 , 在粘 土和排水 不 良的低湿 田, 或保 肥保水 性差 的砂性 土壤均 生 长不 良。 较耐提 高 紫云 英 的 固氮能 力 和鲜 草产 量 ,
紫云英栽培技术
选择疏松、肥沃、酸碱度适宜的土壤 进行种植,同时注意排灌方便,确保 雨季不积水。
要点三
基肥施用
在整地时施入充足基肥,一般每亩施 入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过磷 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尿 素10公斤。
播种和移植技术
种子处理
播种时间
选择良种并进行晒种、选种、消毒等处理, 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播种时间,一 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播种方式
移植技术
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一般每亩 用种量1-1.5公斤。
如需移植,可在移植前进行整地、施肥、浇 水等准备工作,移植时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 整,移植后及时浇透水。
田间管理技术
施肥管理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施肥管理,一般每亩需施入尿 素5-10公斤、氯化钾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 。
生态价值
紫云英是一种生态修复植物,可以用于治理土壤污染、改善 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此外,紫云英还可以 作为蜜源植物和草坪植物等用途,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健 康具有重要意义。
紫云英的生物学特征
生长环境
紫云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pH值为5.5-7.5的肥沃土壤中。
生长习性
紫云英一般在春季3-4月份开始生长,夏季6-7月份开花,秋季8-9月份结实,生长周期为9-10个月。
05
紫云英栽培技术的展望
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选育高产优质品种
01
选育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紫云英优良品种,提高种子的
质量和产量。
科学施肥
02
根据紫云英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尤其要注重施用有机肥料
,提高土壤的肥力。
紫云英种植技术
紫云英种植技术作者:刘明成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5期信阳市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刘明成紫云英,又名红花草、草子等,是豆科黄芪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稻田中,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紫云英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每667m2固定的氮相当于尿素13~21kg,活化土壤中的钾肥(氯化钾)8~13kg,紫云英翻压后能够提高土壤氮素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一、种子处理一般应到正规种子供应商处选购当年种子,也可使用保存妥善的自留种。
不管使用何种来源的种子,都要清除种子内的杂物,并做简单的发芽检测。
二、种子质量要求紫云英种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绿肥种子》(GB8080—2010)中规定的大田用种标准,品种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0%。
种子经营单位提供的紫云英种子,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995)检验,并附有合格证。
三、种子处理(一)选种使用自留种的农户要进行选种。
采用比重为1.05~1.09的盐水(100kg水加食盐10~13kg)或黄泥水选种,去杂支劣,清除菌核,提高种子质量。
使用合格商品种子的农户不需要选种。
(二)接种根瘤菌条件不具备时,可以不接种根瘤菌。
但是多年没有种植过紫云英的地区,尽可能进行根瘤菌接种。
(三)磷肥拌种地力较差的田块,建议采用磷肥拌种。
但地力较好或者对紫云英鲜草产量要求不高的,可以不用拌种。
拌种方法如下:拌种时,每667m2施过磷酸钙5kg与20~30kg土杂肥混合均匀,堆沤5~6d后再与种子充分拌匀,拌后即播。
四、播种(一)播种量作绿肥、饲料、蜜源、观赏的田块每667m2播种量为1.5~2kg;作种子生产的田块每667m2播种量为1.5kg。
(二)播种期播种期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宜,不能迟于9月下旬。
建议采用稻田套播,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0d左右播种,播种时开好排沟水,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
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栽培技术
1.土壤要求:紫云英喜欢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宜
选用酸性土壤或者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在培植过程中要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者水分过多。
2.播种方法:首先准备好适宜的种子床,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种子床上,然后轻轻覆土,压实土壤,最后喷水保持湿润即可。
种子发芽时需要避光,并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0-25℃。
3.育苗管理:种子萌发后,应及时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在
温度、光照、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紫云英从萌芽到长成小苗一般需要2-3
个月左右。
在育苗期间,需要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出现干燥或
者水分过多的情况。
4.植株管理:紫云英的生长速度较快,栽种之后需要及时浇水、施肥
以及修剪管理。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根系和茎的状态,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植株健康成长。
5.病虫害防治:紫云英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如蚜虫、卷叶虫、
红蜘蛛等。
在种植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预防和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
灭菌等,以保持植株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
紫云英栽培技术
未来紫云英栽培产业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机会,同时也需要加强产 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紫云英用途
紫云英主要用于农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在农业上,它可以作为绿肥和饲料植物使 用;在生态保护方面,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同时也可以作为蜜 源植物吸引蜜蜂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2
紫云英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前的准备
1 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 紫云英品种。
并浇水。
育苗移栽
03
对于直播不易出苗或出苗不整齐的情况,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
式进行补种。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施肥管理
在生长期间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 干旱或积水,特别是在苗期和花期应保持水 分供应。
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 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一般以有机肥和磷钾肥 为主,适当施用氮肥。
科研方向
加强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紫云英的产 量和品质,同时加强产业链的研发和创新,提高附加值。
前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紫云英栽培的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可以探索更加 高效的栽培技术和模式,实现紫云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紫云英栽培的产业发展趋势
趋势
紫云英栽培产业将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将更加注重科 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紫云英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生态适应性
研究紫云英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表现,找出限制其生长的关键因素,提高生态适应性。
种植技术体系
研究紫云英的生长发育规律,建立完善的种植技术体系,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 防治等。
湘西一季中稻区紫云英高产留种经验
湘西一季中稻区紫云英高产留种经验作者:杨钧发姚本忠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6期新晃县农业局杨钧发姚本忠紫云英是湖南省主要的冬季肥田作物,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提高耕地地力具有重要作用。
2010~2011年,湖南省土肥站在新晃县实施了《湖南省耕地地力提升示范项目》紫云英种子生产示范专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紫云英种子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选择留种田选择水源好、灌排能力强和肥力水平中上的稻田块作留种田,留种田要适度规模、适当连片。
2.选用良种选用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的信紫一号或余江大叶等良种。
3.晒种浸种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晒4~5小时,以促进种子内酶活性。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细沙擦种,褪去种子表皮上的蜡质层,提高种子吸水度和发芽率。
再用5%的盐水选种,清除病粒和空秕粒,将选出的种子放入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种10小时或者冷水浸种12~24小时后,捞出晾干,用钙镁磷肥拌种后即可播种。
4.适时适量播种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
紫云英与水稻有15天左右的共生期,水稻下荫蔽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紫云英种子发芽,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1~1.5公斤,播种时一定要按田定量,分畦匀播,落籽均匀。
5.加强管理①开沟排水。
紫云英在生长期间既怕涝又怕旱。
中稻收割后,及时开好环田沟、厢沟和十字排水沟,降低田间地下水位。
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以促使紫云英良好生长。
②杂草防治。
防治杂草是争取全苗、足苗的关键措施,在2叶1心期每667平方米用高效盖草能1包(2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
③合理施肥。
冬季每667平方米追施过磷酸钙50公斤作腊肥,以增强抗寒能力。
紫云英留种田一般不施用氮肥,但生长势较弱的,可适当施用,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公斤为宜。
6.防治病虫害白粉病,可用0.05%退菌特(或多菌灵)喷雾防治。
蚜虫、蓟马,可用乐果防治。
粘虫,每667平方米用90%敌百虫100克加米醋150毫升和糖精5克对水75公斤防治。
不同紫云英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子扩繁技术
海拔 20 8m单 季 稻 田 , 利用 自 隔离 条件好 、 然 邻近 没有 种植 其他 紫 云英 品种 、 排灌 方便 。 12 供 试 品种 . 紫 云英 品 种为 :343 1 824 1 闽 870 0 和 34 1 (
3% 一 0 0 5 %。建议“343 1 、 8700 ” 闽肥 3 号应作为我省近年
冬 种紫 云英 主推 品种 , 加 留种 补贴 资金 , 增 实行 优 质 优 价 收购, 加快 种子扩 繁与 推广 , 高冬种 紫 云英综 合效 益 。 提
2 2 留种产 量 . “ 3 4 3 1 由于 播种 时密 度过 大 , 重 8 7 0 0 ”: 严
肥 3号 ) 分 别 在 台 溪 乡 台 溪 、 尾 、 洋 村 地 方 播 种 , 洋 莒 0 3h 3 3h .3 m , 3 m 以及 2 m , 计面 积为 56 h . h 合 .7 m 。 13 田间管 理 . 单季 水 稻 于 2 1 0 0年 9月 中旬 收获 , 9 于 月 1 日 跑 马水 , 5 灌 9月 1 — 1日播 种紫 云英 , 后 由于持 9 2 播 续干 旱 , 1 月 1 于 0 0日、1 5日各灌 跑 马 水 1 。l 月 1月 次 1 1 日施 复 合 肥 1k/6 m 、 化 钾 75 g67 次 年 5 g67 氯 .k/6 m , 21 年 1 1 01 月 6日施 过 钙 2 k 67 5 ̄ 6 m 。2月 2 / 6日分 别 用
浣 江大 叶青 等早熟 品 系 在 同一 时 间段 内菌 核 病 、 白粉 病 、 炭 疽病 等病 害发病 率 比闽肥 3 高 出 1% ~ 0 , 号 5 2 % 病情 指
数 明显 重于 闽肥 3号 。两个 品种 抗寒 力较 强 , 2 1 在 0 1年 3
紫云英的生长特性是什么?怎样种植和利用?
紫云英的生长特性是什么?怎样种植和利用?(1)生长特性:紫云英又称红花草,是越年生豆产植的,苗期喜簇生,分枝一般为5个以上,主根肥大,每荚有5~10粒种子,种皮坚硬。
紫云英喜温暖湿润,低于5℃或高于30℃时发芽困难,它早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春天平均10~15℃时生长很快。
它不耐旱不耐渍,所以要种在能排灌的田地上。
它适宜的酸碱度为pH5.2~7.5,土壤pH值低于4.4的要施石灰。
(2)栽培和施用:①合理密植,适当早插。
收鲜苗的紫云英,每亩播种量以1.5公斤左右为适宜,太少苗不足,产量低,播种太多,苗过于拥挤,苗瘦弱易引起死苗;留种用的每亩播种量以1~1.2公斤为宜。
播种期9~11月上旬均可,但以早播产量高,早播使其在越冬前有足够的分枝。
稻底绿肥一般在水稻灌浆至勾头时播种较合适,以苗在稻底有25天左右为好,稻底时间太长,苗过于纤细,抗性差。
②选种和种子处理。
各地气候不同,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
以广西来说,以中熟种为好,次是迟熟种,早熟种产量低,易早花退化。
播种前要晒种和风选,有菌核病的地方要用比生为1.05~1.09的盐水选种。
由于红花草种皮硬,不易吸水发芽,所以播前要擦种,可用碾米机碾到种皮有花痕即可,如种子量少,可用细砂和种子混合搓擦。
播前浸种24小时,捞起晾干即可拌菌拌磷。
③拌菌拌磷。
这是新种区的必要措施,是广西引种成功的重要经验。
一般是先用紫云英根瘤菌剂拌种,然后再拌磷肥,这样使根瘤菌易沾在种子上。
磷肥用量一般是每亩钙镁肥8~10公斤,如用过磷酸钙,要先用少量草木灰中和磷肥中的游离酸才能拌种,否则影响发芽率。
④挖好排灌沟,管好水。
紫云英对水分要求较严格,播种时要有发芽水,又怕水浸芽。
所以播前一定要开好排灌沟,田边田中要有沟,做到沟沟相通。
播种时田中有薄水层,如为粘土田,土壤湿润即可,土壤太干应灌跑马水。
开春后生长迅速,如旱必须进行灌水。
⑤留禾茬。
稻底紫云英,在收晚稻时苗还小,突然改变环境对它影响很大,因此割稻时应留25~30厘米长的茬,以便有一定的荫蔽和空间湿度,否则小苗易发红。
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
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
一、技术简介
利用紫云英能从空气中固氮等特点,将紫云英与水稻进行轮作,盛花期翻压用作肥料,增加稻田有机质和养分,减少水稻生长季化学氮肥用量。
二、技术特点
(一)减少化肥用量。
紫云英植株的氮约70%来自空气,翻压还田后,水稻生长季可减施化学氮肥20%~40%。
(二)提高地力水平。
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可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
(三)增加作物产量。
实现水旱轮作、用养结合,可促进水稻稳产、高产。
三、技术要点
(一)秋季播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1.5~2.0公斤,将种子播撒至田面,并保持田间湿润。
(二)田间管理。
冬季遇干旱,要灌“跑马水”抗旱;秋冬季或开春后遇大雨和连续降水,要及时清沟排渍。
稻田肥力较低的,可亩施尿素1~1.5公斤、钙镁磷肥20公斤。
(三)翻压利用。
一般,紫云英在盛花期翻压还田,至少在水稻插秧前10天翻压,亩翻压鲜基1000~1500公斤为宜,并配施生石灰30~50公斤。
水稻季可减施化学氮肥20%~40%。
宁波大桥种紫云英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繁种技术
2019年第6期37宁波大桥种紫云英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繁种技术张彭达,耶志勇* *,汪贤刚,丁峙峰,周亚娣收稿日期:2019-05-15作者简介:张彭达,男,1962年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推广。
*通信作者:朋志勇,男,1976年生,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推广(E-mail : 372392789@)。
(宁波市奉化区种子管理站,浙江宁波315500)摘 要:宁波大桥种紫云英是独特的地方绿肥品种,在宁波市种植历史悠久,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
介绍宁波大桥种紫云英的生长习性、开花习性、生育期、产量与固氮 能力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繁种技术,包括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控、 种子收获等方面措施。
关键词:宁波大桥种紫云英;绿肥;特征特性;高产繁种技术DOI : 10. 13651/j. cnki. fjnykj. 2019. 06. 010Main Characteristics of Ningbodaqiao Chinese Milk Vetch andIts High Yield and Se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iesZHANG Peng-da, WU Zhi-yong * , WANG Xian-gang, DING Shi-feng, ZHOU Ya-di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Fenghua District T Ningbo , Zhejiang 315500, China)Abstract : Ningbodaqiao Chinese milk vetch is a unique local variety of green manur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ofplanting in Ningbo City. The varie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 good resista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rowth habit, flowering habit, growth period, yield and nitrogen —fixing ability of Ning bodaqiao Chinese milk vetch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technologies of high yield and seed reproductionsuch as sowing, seedling management , field management, disease pest and weed control and seed harvesting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 Ningbodaqiao Chinese milk vetch ; Green manure ; Characteristics ; Technologies of high yield and seed reproduction在化肥推广应用之前,绿肥是传统农业生产中 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紫云英高产栽培及利用技术
:
g
1 一 或 碳钱 ( 拌 细 土 ) 0
,
3
天 以 提 高发 芽 率
15
, ,
,
,
追施
。
近 年来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种 植 花 草 还 应 补施
g
,
促进 齐 苗
。
方法二 每
:
5
,
k 0
g
种子 加
。
kg 砂 用 碾米 机
钾 素 营养 以 亩 用 量 s k
,
基施 为 宜 以 达 到 以 磷 增
g
,
“
( 去 轧 刀 ) 碾 压 1一 2 次
。
除 去 蜡质 划 伤 种 皮 加速 种 子
方法三 用 3 0 % 腐熟 人
:
:
。
氮
”、
“
以 钾促氮 的结 果 留 种 田 在 现 蕾期 亩 用 磷 酸 二
15 0 9 30
”
吸水 发 芽 碾 后 注 意摊 晾降 温
, 。 ,
苗势较 弱 根 系 不发 达 根 瘤 菌 尚未 形 成前施 用 氮 肥 能 促其 早 发稳 长 减 少三 类 苗 提高单 产 方 法 是 在 早 春
k 气 温 回 升 时 亩 用 尿 素 3一 s
15 k g
, ,
。
种 子 处理 接 种 根 瘤 菌
紫 云 英 出 苗率 的 高低与其
,
种皮薄厚 蜡质 化 程度 及 种 子成 熟 早 迟 有 密 切 关系 种
DOI : 10. 16377 /j . cnki . i ssn1007 -7731. 1996. 04. 034
1996
紫云英留种与收获注意事项
04
留种环境:保持适宜的留种环境, 确保种子的保存和发芽率
适时采种
01
采种时间:紫云英开花 后10-15天
02
采种方法:选择晴天, 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03
采种要求:选择成熟度 一致、籽粒饱满的植株
04
采种后处理:及时晾晒, 避免受潮或霉变
留种处理
留种时间: 紫云英开花 后10-15天
留种方法: 选择健壮植 株,人工授
粉
留种数量: 每亩留种1-
2公斤
留种保存: 阴凉干燥处 保存,避免
阳光直射
收获注意事项
收获时间
01
紫云英的收 获时间一般
在4-5月
02
收获时间要 根据紫云英 的生长情况
而定
03
收获时间要 避开高温和
雨天
04
收获时间要 选择晴天, 避免紫云英 种子受到阳
光暴晒
05
收获时间要 选择早晨或 傍晚,避免 高温影响种
筛选分级:将晾晒好 的紫云英进行筛选, 去除杂质,并根据种 子品质进行分级。
晾晒干燥:将收割 后的紫云英进行晾 晒,使其充分干燥, 便于储存。
储存:将筛选分级 后的紫云英种子进 行妥善储存,避免 受潮、发霉或虫蛀。
01
02
03
04
紫云英种植与管 理
土壤选择
01
土壤类型:选择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子质量
收获方法
适时收获:根据 紫云英的生长情 况,选择合适的 收获时间
机械收获:使用 收割机进行收割, 提高效率
人工收获:在机 械无法到达的地 方,采用人工收 割
晾晒:将收获的 紫云英进行晾晒, 降低水分含量
储存:将晾晒后 的紫云英进行储 存,以备留种或 出售
浅谈紫云英稻田留种技术
浅谈紫云英稻田留种技术
石建军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1紫云英单作留种技术1.1适时播种。
适当早播能延长紫云英生长期,便于制造和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争取冬前多发分枝,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播种也不能过早,因播种过早。
与晚稻共生时间长.紫云英在稻株下的荫蔽时间过长。
茎叶生长细弱,不利于全苗、壮苗。
若播种过迟。
气温降低到15℃时,则发
芽慢。
成苗率低。
影响产量。
湖南省安乡县紫云英留种田应抢在9月下旬播种完。
【总页数】1页(P95)
【作者】石建军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湖南安乡415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紫云英新品系84(8)7-1-1扩繁表现及留种栽培技术
2.紫云英留种田高产施肥技
术3.紫云英奉化大桥的特征特性及留种技术4.紫云英留种扩繁技术5.紫云英高产
栽培、压青及留种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云英种植管理技术
紫云英种植管理技术一、选地紫云英喜温湿,怕干旱,忌渍水。
因此,宜选用排水良好而又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种植。
二、品种选择目前紫云英品种混杂,影响了单产的提高。
建议农户与农技部门联系,购买适合本地种植的纯度较高的良种,防止误购外地的劣籽、杂籽和陈籽。
根据多年种植评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有余江大叶种、平湖大叶种、宁波大桥种等良种,以余江大叶种为主。
生产用紫云英种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紫云英种子标准三级以上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3%、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0%。
三、播种田及整地要求在播种前,田块四周要开沟排水。
土质粘重、面积较大的田块,除四周开排水的围沟外,还应每隔5-10米距离加开田中沟,田中沟与围沟要相通。
四周围沟深破犁底层,中沟深至犁底层,沟深约20厘米。
土质粘重且有渍水的稻田,应结合开沟排水进行适当晒田,晒至土壤有些丝状裂开,不要晒至过硬。
播种紫云英时保持土壤湿润或有1-2厘米薄水层。
大部分种子萌发后,保持田间湿润,切忌积水超过24小时以上。
水稻收获前10天保持土壤干爽,防止烂田收割,踏坏紫云英幼苗。
四、种子处理紫云英种子处理的程序由晒种、擦种、盐水洗种、浸种等。
1、晒种在播种前1-2天将紫云英种子在阳光下暴晒半天到一天,以提高种子的活力。
2、擦种将种子和细沙按照2:1的比例拌匀后装在编织袋袋中搓揉将紫云英种皮表面蜡质层擦去,但避免擦伤种子。
3、选种采用盐水选种。
将紫云英种子倒入比重为1.05-1.09的盐水中搅拌(每10公斤水中加盐1-1.8公斤后,搅拌均匀即可得上述盐水),淘汰除去种子中的菌核、杂草和杂质。
注意用清水洗净盐分。
4、浸种用54℃温水浸种10分钟,使种子吸足水分,出苗快和出苗整齐。
用常温清水浸种则浸泡12-24小时,换水1-2次,洗净粘质。
但土壤太干燥时不易浸种。
五、接种根瘤菌根瘤菌菌剂可选择液体或固体根瘤菌剂,一般宜选择市售、有国家正规登记手续的产品。
拌菌种应在室内阴凉处即行。
紫云英宁波种的特点与优点
紫云英宁波种的特点与优点
紫云英宁波种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一般亩产鲜草3000千克左右,高产区可达5000千克。
该品种适应性广、种子价廉又易种,栽后既美化了环境,又改良土壤。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晚熟类型品种,冬性较强。
在沪杭甬-带,苗期生长较缓,气温回暖生长迅速。
在浙南闽北,苗期生长较快。
主茎长度105公分左右,茎粗0.5公分,分枝5-6个,最多可达8个以上。
单株花序6-8个。
固氮能力强,鲜草含氮量0.36%,干草含氮量0.31%。
适宜在ph5.2-7.2土壤种植。
清明前后陆续开花,4月中下旬盛花,叶色浓绿,紫红花色艳丽。
作绿肥生育期约198天,全生育期245天。
种子黄绿色,千粒重约3.5克。
栽培要点:在杭州10月初播种,一般每亩播种量2.5-3千克。
播种前应先开沟排水,以利深扎根出壮苗。
冬前宜每亩撒施过磷酸钙10千克。
初花期喷施钼肥,可增强固氮能力,提高产量,宜每亩用液体钼肥25克兑水40千克喷施。
若遇烂冬或早春多雨,长势不旺,要尽早清沟排水,薄施氮肥(尿素5千克/亩),促进早发快长,做到“以小肥换大肥”。
用作青饲料,宜在初花期采收上部嫩茎。
用作肥料,宜在盛花期收割,沤制、翻耕。
用作景观绿化,可在终花后期耕埋清除。
留种田初花后要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蝇。
紫云英种植技术
紫云英种植技术一、选用良种建议农民去种子部门购买适合本地实际的经过提纯复壮的良种,如紫云英的“宁波种”或“弋江种”品种,防止误购外地的劣籽、杂籽和陈籽。
二、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1、播种前开好三沟(围沟、畦沟和腰沟),晒田,不把草籽播在稀泥上。
2、每亩用种量1.5~2公斤,以保证每亩有30~40万苗。
3、每亩用钙镁磷肥15公斤,有条件的最好每亩加4克钼酸铵与草籽拌匀,对增瘤促根作用很大。
4、播种时间以秋分前后4~5天为宜,但生长茂密的迟熟晚稻田,播种可推迟到10月初,选在晚稻收割前20-25天播种。
5、播种时应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
播种要均匀,以免过密苗弱,过疏杂草丛生。
三、抓好越冬管理,防止缺苗1、晚稻收获前要晒坚田,千万不可软泥割禾,否则幼苗易被踏死,田土被踏实,不利于紫云生长。
2、晚稻收割后,用稻草或猪牛栏粪及时盖好苗,可收到抗旱、防冻、施肥之效果。
3、草苗基本上长满田后,应及时施磷肥及钾肥(一般在12月上中旬)。
磷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钾肥每亩施草木灰50公斤左右,这对促进紫云英生根增瘤,分枝壮苗十分重要。
四、抓好春发管理,以小肥养大肥1、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干,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促进紫云英根深叶茂。
2、根据苗情补施少量氮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3公斤,或堆沤肥400~500公斤,促进紫云英均衡猛长。
五、做好杂草防治绿肥田杂草主要是防治看麦娘,在开春前(1月份左右)使用除草剂,可亩用10.8%高效盖草能30-40毫升兑水40公斤或亩用5%禾草克50-60毫升兑水40公斤,做到均匀喷雾。
奉化草籽种子紫云英的繁种技术
奉化草籽种子紫云英的繁种技术
江圣福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5(000)0z2
【摘要】闻名浙江的奉化草籽种子“紫云英”。
古名翘摇,豆科越年生绿肥作物。
奉化所产草籽种子开花迟,茎叶大,鲜草多,肥效高。
以奉化市大桥镇为集散地。
故通称“大桥草籽种子”。
据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测定,盛花期干叶含氮量4.53%,与鄞县“姜山草籽种子”并列浙江省两大草籽名种,现统称为宁波草籽种子。
1986年奉化被浙江省种子公司定为草籽种子基地县。
【总页数】2页(P250-251)
【作者】江圣福
【作者单位】奉化市种子公司,浙江,奉化,3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1.338
【相关文献】
1.奉化草籽种子紫云英的繁种技术 [J], 江圣福
2.紫云英奉化大桥的特征特性及留种技术 [J], 张彭达;周亚娣;何国平;夏剑树;汪贤
刚
3.奉化草籽种(紫云英)的栽培技术 [J], 江圣福;何国平
4.紫云英旱地繁种栽培技术 [J], 杨俊岗;徐源畅;杨军章
5.宁波大桥种紫云英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繁种技术 [J], 张彭达; 邬志勇; 汪贤刚; 丁峙峰; 周亚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 外 , 鲜 草 一 般 含 氮 03 % , 含 磷 ( 25) .4 P0 004 ,含 钾 ( .8% K O)02 %。 每 1t 草 中所 含 .1 鲜
氮 、磷 、钾 养 分 相 当 于硫 酸 铵 85 k 、过 磷 酸 钙 . g
2 5k 和 硫酸 钾 2k 。 . g g
维普资讯
圜
澎J 学 26 第2 f 矸 0年 期 学 0
紫云英奉化大桥 的特征特性及 留种技术
张 彭迭 ,周亚娣 ,何 国平 ,夏剑树 ,汪 贤刚
( 浙江省奉化市种子公 司,浙 江 奉化 350 ) 150
摘 要 :紫云英奉化大桥具有开花迟 、茎粗叶 大 、鲜草 产量高 、作 肥料 肥效好 等特点 ,是浙江 省两大 紫云 英名种 之一 ,奉 化市因此成为浙江省紫云英种 子繁育基 地。介绍 了奉化 大桥 的特征 特性 ,并 总结 出其高产 留种
技术。
关键词 :紫云英 ;特征特性 ;奉化大桥 ;留种技术
中 图 分 类 号 :55 .0 . 5 1 93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02—07 20 )206 —2 589 1 (06 0.120
紫 云英俗 称草 子 ,是 我 国南方稻 区 主要 的冬季 绿 肥作物 之一 。对 提 高水 稻产量 和培 肥地 力 ,发展
13 生育 期 .
鲜 草产 量高 、作 肥料 肥效 好等 优点 ,是 浙江 省两 大 பைடு நூலகம்
紫 云英 名种 之一 。奉 化农 民在 长期 的紫 云英种 植 中 积 累 了丰 富 的 实 践 经 验 ,生 产 的 紫 云 英 种 子 质 量 好 、产 量高 ,因此 18 96年 以 来 奉 化 市 一 直 被 列 为 浙 江省 紫云 英种 子繁 育基 地 ,奉化 大桥 远销 全省 乃
1 1 生物 学特 征 .
量 一 般在 70k/m 左 右。 0 gh 2
2 留种技 术
2 1 留种 田选择 .
奉化大 桥 植 株 丛 生 直 立 ,叶 色 浓 绿 ,茎 圆 柱
形 ,中 空 ,柔 嫩 多 汁 ,茎 长 达 7 0~10 c' 2 1,茎 粗 1 1 0 3 . l,近地 表 茎 基部 有 3~5个 分 枝 ,也 有 . —09CI T 2次分 枝发 生 。花 呈 蓝 紫 色 ,为 7 3朵小 花 簇 生 ~1
上年 冬作是 旱粮 的 田块 。不 选排 灌不便 、易涝 易旱 的 田块 ;不 选土壤 肥 力高 、易使植 株 生长过 旺 的 田 块 ;不 选靠 近村庄 ,易受家 禽家 畜糟蹋 的 田块 ;不 选易长 “ 留生苗” 和杂 草 的老 留种 田。留种 田要做 到连 片种植 ,便于 操作 和管 理 。
畜 牧业 等方 面有着 重 要作 用 。近年来 ,随着设 施栽 培普 及 和化肥 的 大量 应用 ,土壤 出现板结 、恶 化 等
的伞 形花 序 ,种 子荚 果细 长 ,种子 肾脏 形 ,初收 时 为 黄绿色 ,贮 存后 转 为棕褐 色 。
12 品 质 .
该品 种 开 花 迟 ,比 安徽 紫 云 英 品 种 迟 开 花 2 0
为绿 肥的鲜 草 产量 平 均 为 5 h l 2t I ,种子 平 均 产 量 /I 2
中旬 到 1 0月初 播 种 。用作 绿 肥 的 4月 2 0日前后 收 获 ,当 3 %紫 云英 开 花 以后 ,即 可 起 畈 翻耕 ,这 0 时 茎 叶鲜嫩 ,入 土 后腐烂 快 ,可 防早稻 发僵 。作 为 留种 田要等 到 5月 中下旬 紫云 英终 花时 收割 。
该 品种 生育 期要 根据 生产 用途 来分 。一 般 9月
至全 国各 地 。2 来 累计 繁 育 紫 云英 种 子 10万 0年 0
k ,为农 民带来 经 济 收入 近 10 0万 元 。据 奉 化 市 g 0 统 计结 果 ,2 0 0 3年 奉 化 大 桥种 植 面 积 6 0ha,作 5 n 2 为绿肥 的鲜 草产 量 平 均 为 5 h l 0t I ,种 子平 均 产 量 /I 2 6 0k /m 。2 0 0 gh 04年奉 化大 桥种 植 面积 7 0h 2 0 m ,作
张达等紫英化桥特特及种 术 彭 , :云 奉 大 的 征 性 留 技
础 。 留种 田宜选 择 在 排 水 良好 、灌溉 方 便 的 田块 ;
选 向 阳、肥 力 中等 的 田块 ;选远 离村 庄 的田块 ;选
目的。
圜
等植 物生 长抑制 剂加 以控制 ,以达 到壮秆 防倒伏 的
奉 化 大桥开 花至结 荚 的时 间延续 近 2个 月 ,在
—
现象 。种 植 紫云 英 可 有 效 地改 善 土 壤 的 团 粒结 构 ,
提 高土 壤肥 力 ,是农 业部 门正 在推行 的沃土 工程 的
3 ,营 养 生 长 时 间长 ,茎 粗 叶 大 、鲜 草 产 量 0d
高 、作肥 料 肥效 好 。茎 叶中含 有较 多养 分 ,除有 机
重要 措施 之 一 。奉 化 大 桥 具 有 开 花迟 、茎粗 叶大 、
14 . 抗 性
该 品种 对 紫云 英菌 核病 、 白粉病 和斑点 病都 有
60k/m 。奉化 市 奉 化 大桥 常 年 种 植 面 积 保 持 在 9 g 2 h
3 0 4 0h 2 5 5 m 。现将 奉 化 大桥 的特 征 特性 及 其 高 产 留种 技术 总结 报道 如下 。
收 稿 1 :20 .11 3期 060 .8
选 择 适 宜 留种 田是 夺 取 紫 云英 种 子 高产 的 基
作 者 简介 : 张彭 达 (92一) 16 ,男 ,浙 江 奉化 人 ,农 艺 师 ,从 事 农 作 物 良种 繁 育 与 种 子 管 理 工 作 。
维普资讯
1 特 征特性
较 强 抗性 ;适应 性 强 ,不仅 可在 浙江 省各 地广泛 种
植 ,而且也 可 在南方 主要 稻 区种植 。
15 产量 .
该品 种用作 绿 肥 时 ,应 提高 种植 密度 ,一般 鲜
草 产量 可达 4 5—6 h l 0t I 。种子 田应 适 当稀播 ,产 /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