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每日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2018年江苏卷)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
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
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
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
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
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
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
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
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解题思路】第(1)问,“矛盾”依据材料一信息“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概括得出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
“背景”,依据材料一信息“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的爆发、总统权力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等角度分析。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促进社会稳定以及阻碍民主公正等角度分析。
【解题必备】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1.1787年宪法
(1)内容
(2)基本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即“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3)多角度评价1787年宪法
①从政治制度的发展看
宪法使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
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统一;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共和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这些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了示范作用。
②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
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从历史局限性看
它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经后来修正,得以恢复)。
2.两党制
(1)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
①两党制与总统制相结合。
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
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②两党制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
(3)本质
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4)作用
①两党的存在起到相互监督之效,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②两党轮流执政,调整政策,有利于满足民众的某些需求,缓解阶级矛盾,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美国1787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
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由此可见,这一改革
A.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
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
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
D.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了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13个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经过9个州的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批准本宪法的各州成立”。
这一变革体现了
A.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B.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C.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D.州权与人民主权相结合
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
”这一论点
A.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1.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不断修正的过程,涉及的是美国副总统的选举问题,体现的是对行政权的协调,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否定联邦宪法,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人民主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故选C。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会为总统提供建议或意见,从而起到一定的作用,故A项错误;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说明内阁、总统权限明确,故C 项错误;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具有最高行政权,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