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2.难点:情感鉴赏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
1.教案、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
2.古诗词选集;
3.音频或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呈现一幅中国山水画,并询问学生对画中景物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山水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呈现】
1.教师呈现一首古诗词,并给予学生初步的鉴赏:“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教师解读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探究】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这首古诗词表达了哪些情感?为什么?如何朗读才更能表达这种情感?
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梳理出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重读文字,调整声音的语调、音量和速度,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4.教师播放音频或视频素材,示范朗读古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和表达其中的情感。
【拓展】
1.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古诗词选读,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鉴赏。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朗读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写成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发表自己的感悟。
五、课堂延伸
1.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整理一些古诗词,制作成小册子,分享给同学和家人。
2.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渠道寻找更多的古诗词,并进行更深入的鉴赏和研究。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听取古诗词朗读、自主鉴赏古诗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和分享,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评价课堂效果良好,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