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楚雄人教版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云南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8小题,每题3分,共计84分)
1.平时爱吃的红烧肉,其中的肥肉部分在消化管内开始消化的部位和最终产物是
()
A. 胃氨基酸
B. 小肠氨基酸
C. 胃甘油和脂肪酸
D. 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D
【解析】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在消化管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消化后的终产物是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2.小萌一直在吃钙片,医生却说小萌缺钙,建议小萌在补钙的同时还要适当晒太阳并补充()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 B_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A
【答案】A
【解析】解:缺钙和缺乏维生素D都会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维生素D会导致缺钙。

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吸收的关键在于维生素D。

通常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

故选:A。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会不会制造工具
B. 会不会使用火
C. 会不会使用工具
D. 会不会做熟食
【答案】A
【解析】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

故选A。

4.如图所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两个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生长和分裂
B.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 ③过程表示分化,结果是形成不同组织
D.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答案】B
【解析】解:A.①过程细胞体积增大,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分别表示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A正确;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B错误;
C.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细胞在成长、分裂和分化过程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D 正确。

故选:B。

5.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答案】D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综上所述A、B、C选项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

6.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饮食中正确的是()
A. 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B. 只吃蔬菜,不吃鱼肉
C. 吃少量的饭,主要依赖喝牛奶
D. 按“平衡膳食宝塔”定时进餐
【答案】D
【解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

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春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7.以下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B. 膝跳反射
C. 眨眼反射
D. 谈虎色变
【答案】D
【解析】ABC、吸吮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D、谈虎色变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看到梅子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因此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谈虎色变。

8.
分析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肾髓质
【答案】A
【解析】
解: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导致的。

故选:A。

9.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B. 大鲵、蟾蜍、龟、蛇都属于两栖类动物
C.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
D. 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类群
【答案】B
C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潮湿的
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D、两栖类动物是水生向陆生动物的过渡类群,正确。

10.据报道,2015年某地爆发致命超级细菌,导致一名3岁男童死亡。

从死者身上采集到的细菌样品中发现多数细菌具有耐药性,能让抗生素失效造成人体严重感染,以下
有关超级耐药菌产生的原因错误的是()
A. 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耐药性
B. 病菌的抗药性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
C. 病菌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
D. 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病菌中耐药性的个体比例增大
【答案】A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
药性弱。

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
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
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

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
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因此超级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1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 咽
B. 肺
C. 气管
D. 肺泡
【答案】B
【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
气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选:B。

12.睡莲叶漂浮在水面上,根生长在淤泥里.根生存需要的空气主要来自于()
A. 根的吸收
B. 花的吸收
D. 茎的吸收
【答案】C
【解析】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
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
作用.莲根、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里面储存着空气,以满足根、茎、叶对
氧气的需要.因此,根生存需要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叶的吸收的空气.
故选:C
13.人类的生命起源于一个细胞。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 卵细胞、子宫
B. 卵细胞、输卵管
C. 受精卵、卵巢
D. 受精卵、输卵管
【答案】D
【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
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输卵管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
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
14.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等有机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由此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帮助植物传粉
【答案】B
【解析】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等有机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
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

由此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循环。

1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所以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B. 糖类在细胞膜上可以参与构成糖蛋白和糖脂
C. 制备细胞膜可以采用较易获得的鸡红细胞
D.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没有生物活性,所以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依然是细胞膜;细胞膜表面存在由糖类和蛋白质共同构成的
糖蛋白,还有糖类和脂质构成的糖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
胞器,可以减少核膜和细胞器膜对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干扰,所以制备细胞膜应采用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所以细胞
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故选B。

16.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是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
B. 小光圈、平面镜
C. 大光圈、凹面镜
D. 小光圈、凹面镜
【答案】B
【解析】解: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因此为了看清细胞质和液泡的界面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故而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

因此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故选:B。

17.如图所示血液由S流向P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则S,P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A. 右心房、左心室
B. 肾动脉、肾静脉
C. 肺动脉、肺静脉
D. 毛细血管、肺静脉
【答案】C
【解析】解:图示中,P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高,说明此处的血液中含氧气最多,为左心室或肺静脉;S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低,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为右心室或肺动脉。

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18.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 书桌
B. 病毒
C. 鱼化石
D. 机器人
【答案】B
【解析】AC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B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1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和鸟相比,花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D
【解析】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人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结构层次区别是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

20.下列关于裸子植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茎、叶发达
B.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C. 能产生种子
D. 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
【答案】B
【解析】 A 、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根、茎、叶发达,正确;
B、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错误;
C 、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正确;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植物体长的高大,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正确。

21.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

下列有关树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C. 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

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可见A 错误。

22.下列对甲、乙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
B. 若图甲曲线y表示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c段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C. 若图乙中y轴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端表示肾小管
D. 若图乙中y轴表示消化道(管)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
【答案】D
【解析】 A 、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果实的体积由有变无,即慢慢的凋落,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A正确;
B、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的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B正确。

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C正确;
D、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胃和小肠而不是小肠,D错误。

23.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种
B. 纲
C. 属
D. 科
【答案】A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选A.
24.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A. 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 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 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 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答案】A
【解析】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曲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近视。

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如图:
25.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第二步是()
A. 预测物质的性质
B. 进行实验和观察
C. 观察物质的外观
D. 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答案】A
【解析】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 \rightarrow 预测物质的性质 \rightarrow 进行实验和观察 \rightarrow 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故 A正确;
故选 A。

26.进入青春期后,为了克服心理、生理上的障碍,正确的做法是()
A. 有问题可以找同龄伙伴、知心朋友相互交谈
B. 有问题不用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明白
C. 以正确的态度,向家长和老师请教
D. 有问题可以从书摊上的杂志寻求答案
【解析】解: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
指导,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
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
现象.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
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
变化,求得心理平衡.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和生理疾病.同时要
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
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可见C的做法最正确.
故选:C
27.吃芹菜时的细丝是什么结构及功能()
A. 胞间连丝,交流营养物质
B. 维管束,输导支持
C. 韧皮纤维,支持作用
D. 木纤维,支持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维管束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并将植物体连成一
个有机整体,它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及有机物质和支持链接的作用.例如在叶子中
叶脉属于维管束,花瓣上的丝罗是维管束,橘子瓣上白筋是维管束,“藕断丝连”的丝
是维管束.芹菜时的细丝也是维管束.
故选:B
28.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序号①②④所示结构
B. 结构①分泌的滑液进入②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 图中结构①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D. 结构⑥表面覆盖有光滑的结构③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答案】A
【解析】解: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⑥关节面,A错误;
B.①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进入②关节腔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B正确;
C.①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C正确;
D.⑥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表面覆盖③关节软骨,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D
正确。

故选:A。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9.(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和
29.(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29.(3)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
____________。

29.(4)蛇和鹰之间是________关系。

29.(5)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答案】(2)鹰
【解析】(2)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鹰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答案】(3)5, 草→鼠→蛇→鹰
【解析】(3)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如:草→鼠→蛇→鹰。

【答案】(4)既捕食又竞争
【解析】(4)蛇吃鼠,而蛇又被鹰吃,鹰吃鼠,所以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蛇生活的最直接因素是鼠和鹰;图中蛇和鹰相互争夺食物鼠,因此蛇和鹰在此食物网中的关系是既捕食又竞争。

【答案】(5)自动调节
【解析】(5)一般正常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0.(1)用图中的数字和字母写出肺循环的路径:________
30.(2)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________。

(用字母和数字填写)
30.(3)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__。

30.(4)某人患有急性肾炎,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_\_________,依次经过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________。

(用数字和箭头填写)
30.(5)图中可能含有静脉瓣的血管有________(用字母填写)
【答案】④rightarrow Arightarrow Brightarrow Crightarrow ②
【解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
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
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图示中血液由④\rightarrow A\rightarrow
B\rightarrow C\rightarrow ②的循环是肺循环。

【答案】2、3、C、D、H
【解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血液的成分会发生
变化,如图所示:
即全部流动着动脉血的是②左心房、③左心室、C肺静脉、D流向身体下部的动脉、
H流向身体上部的动脉。

【答案】3, 左心室
【解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有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射血运输的途径最远,需要较大的压力,所以,左心室的
肌肉壁最厚。

【答案】1, 右心房, 1rightarrow 4rightarrow 2rightarrow 3
【解析】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到达肾脏经过的路线是:G上腔静
脉\rightarrow ①右心房\rightarrow ②右心室\rightarrow A肺动脉\rightarrow B肺部毛
细血管\rightarrow C肺静脉\rightarrow 2左心房\rightarrow 3左心室\rightarrow H主动
脉\rightarrow 肾脏毛细血管。

【答案】FG
【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
液倒流的静脉瓣。

即:F是下腔静脉、G是上腔静脉
故答案为:(1)④\rightarrow A\rightarrow B\rightarrow C\rightarrow ②(1)2、3、C、D、H(2)3左心室(3)1右心房 1\rightarrow 4\rightarrow 2\rightarrow 3(4)FG。

31.(1)________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

31.(2)植物体内的________会向体外散失,是主要通过________这种器官散失的。

31.(3)这个生理过程我们称为________作用。

31.(4)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我们可采用哪些方法?________、
【答案】A
【解析】
【答案】水分, 叶
【解析】
【答案】蒸腾
【解析】
【答案】根部带土坨, 剪去部分枝叶
【解析】
32.(1)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与流行性。

引起该传染病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属于________,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①______。

32.(2)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

目前我国已有6种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并在临床运用,并积极援助友好国家。

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属于________免疫。

32.(3)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应该掌握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

请写出一种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措施________。

【答案】(1)病原体, 核酸
【解析】解:(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答案】(2)抗体, 特异性
【解析】(2)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原与抗体是一一对应的,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答案】(3)出门戴口罩(合理即可)
【解析】(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可以出门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性活动等。

33.(1)二孩政策已经放开,3号家庭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小孩,则第二个小孩不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表明正常是________性状,先天聋哑是________性状。

33.(2)3个家庭中的孩子都出现了与父亲(或母亲)不同的性状,这种子代与亲代个体不相似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同时子代又有很多特征与父母相同或者相似,这是因为父母的部分基因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填细胞名称)传递给了他们的子女。

33.(3)如果单眼皮和双眼皮由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1号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如果该家庭的单眼皮女儿长大后做了“双眼皮手术”,后来和一个单眼皮的男子结婚,他们所生小孩为双眼皮的概率为________。

33.(4)2号家庭中孩子的控制酒窝的基因型为Bb,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答案】75%, 显性, 隐性
【解析】
【答案】变异, 精子, 卵细胞
【解析】
【答案】Aa, 0
【解析】
【答案】BB或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