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衡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衡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假设A、b代表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育种过程中从子二代开始选种
B. 经过①①①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应用的原理和①相同
C. ①过程需要用低温或者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者幼苗
D. ①育种过程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且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3. 右图中①和①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①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
4. 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①能量金字塔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得到的能量效值
①蜜蜂发现蜜源时,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这属于行为信息
①硝化细菌能将土壤的氨氧化成为硝酸,利用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5. 蚜虫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昆虫,其体内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再将能量传送给相关的组织细胞以制造有机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并分离
B.影响蚜虫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氧浓度等
C.蚜虫有氧呼吸终产物H2O中的氢均来自细胞中的葡萄糖
D.蚜虫体内ATP含量白天相对夜间会显著增加
6.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7. 诺瓦克病毒是RNA病毒,人生食其污染的贝类会引发急性腹泻。
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
B. 该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
C. 该病毒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有关的蛋白质
D. 该病毒可以用普通的培养基培养
8. 下列关于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渗透压的稳定与温度、酸碱度无关
9.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10.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
B.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有功能联系
C.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内环境也能保持稳态
11. 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据图可知()
A. 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通过图中①①①①①和①①①来实现
C. 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D. 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12. 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相一致的是()
A. 播种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泡玉米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 凤梨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
D. 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13. 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14. 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是
A. 淀粉和葡萄糖
B. 糖原和纤维素
C. 乳糖和半乳糖
D. 核糖和葡萄糖
15. 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B. 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C. 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中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中杂种植株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7. 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图为糖类的相关概念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①可能是纤维素
B.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①是淀粉或纤维素
C.若①中的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一定为核糖
D.若①是构成DNA的单体,则碱基可能为A、T、G、C
18. 下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对布氏田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
B.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结果显示雌性成年布氏田鼠(成年I组、成年II组)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雄性成年鼠
D.依据年龄组成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
19.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
B.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在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主导作用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质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0. 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下图表示经近百年的调查绘制的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雪兔,B代表猞猁
B.调查期间猞猁的K值约为60千只
C.猞猁和雪兔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猞猁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完成下面有关组成细胞主要化合物的概念图。
(1)图甲的①中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_____,脂质中构成生物膜重要成分的是____。
(2)图乙为图甲中①的一条长链,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_____________。
(要求写中文全称)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用到8%的盐酸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
由图示可判断:a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体现出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_。
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利用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对尿毒症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进行透析处理。
23. 图1为寒冷刺激下动物体温调节主要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器官或组织细胞,数字表示途径。
图2为生活在寒冷地带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A代表________细胞,BAT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_______。
(2)途径①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
在持续的寒冷环境中,动物体温调节的机制_______。
(3)BA T细胞中,线粒体内膜上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而UCP-1蛋白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
UCP-1蛋白对细胞呼吸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以增加产热。
(4)在持续寒冷刺激的条件下,BAT细胞中的脂肪酸主要去路是_______。
(5)分析图2,试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BA T细胞产热的机理_______。
24.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做实验。
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
(2)图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该细胞膜的外侧为______(填M或N)。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
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________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
①A组加入_________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玉米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①AA TTdd①AAttDD①AAttdd①aattdd。
若①和①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要通过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选用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的子代花粉观察。
(2)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①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__________。
①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B
5. B
6. A
7. B
8. A
9. B
10. B
11. B
12. C
13. A
14. D
15. C
16. BD
17. ACD
18. CD
19. ABD
20. ACD
21.
(1).葡萄糖
(2).磷脂
(3).磷酸
(4).脱氧核糖
(5).胞嘧啶
(6).胸腺嘧啶
(7).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8).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构成染色质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22.
(1).高尔基体
(2).内质网
(3).线粒体
(4).流动性
(5).生物膜系统
(6).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3.
(1).肾上腺(髓质)细胞
(2).组织液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神经一体液调节
(5).消除H+梯度,减少ATP的合成
(6).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热
(7).增加肾上腺素受体的数量,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产热
24.
(1).人的成熟红细胞
(2).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或无细胞核及众多细胞器)
(3).流动镀嵌模型
(4).M
(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均分A、B两组
(7).适量的蒸馏水
(8).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25.
(1).蓝色:棕色=1:1
(2).①①
(3).基因的分离
(4).再套上纸袋
(5).ddRr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