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的一般构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径:12~25mm,一般≯28mm
梁底部纵向受力钢筋一般不少于两根,同一构件中钢筋的直 径的种类宜少,当有两种不同直径时,钢筋直径相差至少2mm。
纵向受力钢筋
◆净距:
上部筋:≥30mm,且≥1.5d
下部筋:≥25mm,且≥d
垂直净距(层距):≥25mm且≥d ◆作用:
(1)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厚h≤150时不宜大于 200mm ,当板厚h>150时 不宜大于 250mm ,且不宜大于 1.5h 。
• • • •
三、板的配筋 2、板的分布钢筋 ①位置: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②作用:(1)将板上的荷载均匀传给受力钢筋(2) 在施工时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3)抵抗温度应 力和收缩应力。 • ③ 配筋: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不小 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5%,且不小于该方向板截 面面积的 15% 。 • ④直径:不宜小于_ 6 mm。 250 mm,当有较大的集中荷载作 • ⑤间距:不宜大于__ 200 mm。 用于板面时,间距不宜__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板的构造要求
梁、板的一般构造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板的构造要求
分布钢筋
h0
c15mm d
h
d 8 ~ 12 mm
h0 h 20
板厚的模数为10mm
梁、板的一般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 一、板的截面形式及厚度 • 1、板的截面形式 • 板的截面形式按形状可分为矩形板、空心板、槽 型板。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板和预制板。
计,不宜小于下页表中所列数值。梁高尺寸模数,
当 h≤800时为50,h>800时为100 ;常用梁 高 250mm、300mm…750mm、800mm、900mm… 。 (3)梁宽则由高宽比来确定:一般矩形截面h/b=2~3 ,T形截 面h/b=2.5~4。常用梁宽为 120、150、180、200、300… mm,
大于250mm以后以 50mm 为模数递增。
3.2.1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梁、板截面高跨比h/l0参考值
构件种类 简支梁
h/ l 0
1/12
主梁
整体肋形梁 梁 次梁
连续梁
悬臂梁 简支梁 连续梁 悬臂梁 简支梁
1/15
1/6 1/20 1/25 1/8 1/12 1/15 1/6
矩形截面独立梁
连续梁 悬臂梁
单向板
密肋板
悬臂板
板的类别 屋面板 民用建筑楼板 工业建筑楼板 行车道下的楼板 双向板 肋间距小于或等于700㎜ 肋间距大于700㎜ 板的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 板的悬臂长度大于500㎜ 无梁楼板
最小厚度 /㎜
60 60 70 80 80 40 50 60 80 150
三、板的配筋
• 三、板的配筋
• 三、梁的配筋
• 1、纵向受力钢筋 • 单筋截面 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 • 双筋截面 指同时在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 件。故纵纵向受力钢筋有受压和受拉两种。 ◆作用:承受由M产生的拉(压)应力 ◆布置:位于梁受拉(压)区,数量计算定
◆种类:HRB400级、HRB335级
3.1.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Ý ¡ 30mm
1.5d
cÝ ¡ cmin
d
h0
Ý ¡ cmin
a
Ý ¡ cmin
1.5d cÝ ¡ cmin d cÝ ¡ cmin d 1.5d
1、钢筋外边缘至砼外边 缘的距离 称作砼保护层 厚度C。 2、主要作用,一是保护 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 的耐久性;二是保证钢筋 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三是 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钢 筋过早软化。 3、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 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不 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注: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 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实际工程中,一类环境中梁、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为: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梁30mm,板20mm;混凝土强度 等级≥C25时,梁25mm,板15mm。
(2)避免因钢筋过密而妨碍混凝土的捣实。
2、架立钢筋 ◆作用:①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与梁底纵筋形成钢
筋骨架; ②承受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力
◆设置: ≮2根,位于梁的角部 ◆直径: l0<4m:≮8 mm l0=4~6m:≮10mm≮2根 l0>6m:≮12 mm
3、梁侧构造钢筋(腰筋)
1、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的两个侧面沿 高度配臵纵向构造钢筋(亦称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板的构造要求
第3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 单双向的设计判断:
l2/l1≥3 按单向板设计; 2<l2/l1<3 宜按双向板设计; l2/l1≤2 应按双向板设计。
l2
l1
板的构造要求
次梁
主梁
次梁
单向板楼盖
双向板楼盖
通常板的跨度为1.7~2.7m,不宜超过3m,次梁 的跨度取4 ~6m;主梁的跨度取5~8m
3、梁侧构造钢筋(腰筋)
腹板高度hw :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
T形和I形截面取梁高减去上、下翼缘后的腹板净高。
hw h0
hw h0 h
hw h h h f
' f ' f
2、作用: ① 用于抵抗由于温度应力及砼收缩应力在梁 侧面产生的裂缝; ② 同时与箍筋共同构成网格骨架以利应力扩 散。 3、配筋: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 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 大于200mm。 拉筋直径与箍筋直径相同,间距常取箍筋间 距的两倍。
板的厚度可按下表值确定 板截面高跨比h/l0参考值 1/35~1/40 单向板 1/40~1/50 双向板 1/10~1/12 悬臂板 1/32~1/40 有柱帽 无梁楼板 1/30~1/35 无柱帽

• 1、单向板跨度l0 =2.4m,求其板厚?
• 2、悬臂板l0 =1.8m,求其板厚?
表4-9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
• 三、板的配筋 • 1、板的受力钢筋 • ①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板的 受拉 区,承担由产 生的 拉应力 .
• ②受力钢筋常采用 HPB300 级和HRB335 级钢筋。
常用直径为 6mm、8mm 、10mm、12mm 其中
现浇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 。
• ③受力钢筋最小间距为 70mm ,最大间距,当板
构件高度 支座形式 砖墙 砖墙 支撑长度 ≥180~240mm ≥ 370mm
不限
梁高≤50上时 ≥180mm
• 提问:是否所有的钢筋砼梁均需考虑其撑长度?
• 三、梁的配筋 • 钢筋砼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 箍筋及架立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注:表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当l0≥9m时,表中数值宜乘以1.2。
• 提问:1.简支梁跨度l0 =6米,试确定其截面尺寸? • 2、连续梁l0 =4.5米,试确定其截面尺寸? • 3、悬臂梁l0 =1.8米,试确定其截面尺寸?
二、梁的支撑长度
梁的支撑长度应满足梁内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
处的锚固长度要求并满足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 二、板的支撑长度
锚固长度——根据04G101-4的规定,板受力钢筋 伸入支座的长度为大于5D且至少到梁、墙中线。
构件名称 支座形式 支撑长度 现浇板 预制板 砖墙 砖墙 不小于120,且满足锚固长度 不小于100
钢筋砼梁 不小于80 • 提问:现浇板在钢筋砼梁的支撑长度是多少?
2、板的厚度
• 板厚一般取10mm的倍数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二、截面有效高度:指 受拉钢筋的重心至截面 受压边缘的垂直距离。 在进行截面受弯配筋计
算时,要使用至该值。
h0=h-as 梁:

单排: as= 35~40mm 双排: as= 55~60mm
板: as= 15~20mm
• 三、板的配筋
3.1.2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一、梁的截面形式及尺寸 1、梁的截面形式 梁常用的截面形式有矩形和T形 截面,此外还可做成工字形、L形、 倒T形及花篮形等。
• 2、梁的截面尺寸 (1)、截面尺寸的确定应考虑满足( A 强度 B 刚度 C 抗裂 )方面的要求。
D 施工方便
(2)按刚度要求,根据经验,梁截面高度h可按高跨比h/lo来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