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作者:余裕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20期
摘要:现如今,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状况来说,还存在许多漏洞和
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转,不利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
就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然
后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现状,以此为基础,就如何改善相关问题,提
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控制制度建设;现状;措施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的行政事业
单位基本上都完成了对国家公共事业的建设。
我们在研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案例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出,那些建设效率高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比较完善。
我们可以
毫不夸张的说,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得以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我们展开了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究,旨在为其制度的
建设,提供理论的借鉴,从而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为什么要完善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 一) 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有利于推动其经济效益的实现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其实是其内部各项制度、程序以及规章的综合体,可
以说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来说,控制制度的落实,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并且使其实际的开
展可以“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单位战略目标的高效、高质实现。
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在完善内
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明确内部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1]。
除此之外,制度的完善,是其资金与财产安全的必要保障。
( 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有利于降低其营运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目的在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就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
险进行必要的防范,主要包括对于资金与财产的安全防范。
所以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也会
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风险的防范上与控制上,从而避免出现不可控的损失。
而如果实现了内部控
制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就可以通过事前分析,找准风险可能出现的地方,然后以此为基础,制
定出科学、全面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 三)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有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如果一个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在激
烈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就必须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从而推动其他各项事务的发展。
历史
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即使有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即使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但如
果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很有可能面临一夜倒闭的风险,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行
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其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
完善并且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
( 一) 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暴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把手
负责制”,这种制度普遍存在于各项管理、决策工作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的
效率,但是没能发挥民主的作用与价值,所以很难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除此之外,有些领导人
缺乏必要的能力,所以会因自己的错误决策,为单位、为其他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第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完善的制衡机制。
虽然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
立起了相关的监督部门,例如审计机构、监察机构,但是这些部门往往受到个人的操纵,或者
是从属于其他的部门,缺乏独立性与公正性,所以很难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与价值。
第三,由于
缺乏必要的监督,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做假账、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
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单位在社会上树立其形象。
第四,人力资源政策不够科学完善[3]。
一方面,各个部门的人才没有做到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所以许多人才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出现有些人不能胜任某一工作,却将其放到这个岗位
的情况;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并且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难以激励工作人员提
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所以单位内部缺乏活力。
( 二)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执行者
现如今,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采取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的
过程中,却呈现出了十分分散的局面。
具体表现为,管理层对于其下属部门缺乏必要的控制,
所以各项事务很难顺利、高效的开展。
而且缺乏管理层的控制,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工作上的偏
差与错漏,影响到单位的经营与发展。
( 三)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现如今,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审计、监察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往往从属
于其他部门,或者是受到“一把手责任制”的影响,很难独立的开展各项工作,所以其作用也
是大打折扣。
一些审计、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遇到人情关系,或
者是牵扯到领导层时,他们不仅不能公正的对待工作,甚至于帮助领导造假,以实现其某种诉求,严重阻碍了监督体系的作用的发挥。
三、完善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 一)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
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急需相关部门及其工
作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善,而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利,做到权责清晰。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制
衡机制,使得内部的监督可以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与价值。
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与制度开展
工作,积极配合外部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与防范。
第二,单位
应当重视内部的文化建设,营造出务实、严谨的文化氛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宣传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使内部人员可以认同这一工作的开展,并且自觉遵守各
项规章与制度,最终实现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4]。
( 二) 强化监督管理
审计、监察部门应当比较独立的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之中,这一点可以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从而保障它们开展工作的独立性。
这些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的监察,遇到问题应当及时的反馈给管理层,从而尽早的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如果发现控制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应当查清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并及时的调整工作。
针对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频繁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监督部门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其的工作力度。
落实责任,一旦发现造假问题,应当立刻查清来源,严肃处理。
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并且依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奖罚。
让员工可以产生一种危机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为自身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提高对于这一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其的工作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内部控制环境不佳、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强以及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采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强化监督管理的措施,发挥各个主体、部门的作用,协同配合,共同致力于控制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