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课件-第10章-农业用地规划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
第一节
耕地规划
我国耕地概况
•耕地是指人类经常实施耕翻、耕耘、平整等耕作措施的土地。
耕地是可受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
1、耕地现状规模
2005年底,全国农用地面积为 65704.74 万公顷(98.5571 亿亩),建设用地面积为 3192.24 万公顷(4.7884 亿亩),其他为未利用地。
在农用地
中,耕地面积为 12208.27 万公顷(18.3124 亿亩)。
耕地质量
2.2.耕地质量
—质量较好、一般和较差的耕地大约各占1/3;
—全国现有低洼地约六千万亩,盐碱地1亿亩,风沙干旱地1.4亿亩,水土流失地1亿亩,红壤低产地约为1.8亿亩,坡耕地4亿亩。
耕地利用
3.3.耕地利用
—采用多熟制和集约利用,复种耕地约占1/2,复种播面占总播面的2/3,复种土地上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3/4。
耕地利用存在问题
4.4.耕地利用存在问题
—耕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耕地肥力下降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农田生态系统特点:
耕地生态系统又称农田生态系统。
指在耕地(农田)范围内,以作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
特点:
• 1、生物群落简单
• 2、缺乏自动调节能力
• 3、开放式的物质循环
• 4、需要投入辅助能源
耕地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1、保护和珍惜耕地
•2、集约利用耕地,不断提高耕地生产力
•3、建设结构合理、“三效益”统一的农田生态系统,建成以农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包括农田、水域,人工林、家畜家禽等系统在内的复合农田生态系统)。
内容:
一、耕地利用组织形式
二、耕作田块规划
三、田间灌排渠系规划
四、田间道路规划
五、农田防护林规划
六、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七、耕地内部规划方案评价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1.0<1.0米,北
米,北方宽方宽<2.0<2.0<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坎)。
包括水田、水浇米的沟、渠、路和田埂(坎)。
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
一、耕地利用组织形式:
(1)轮作田区组织形式
(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
稳定均衡,但对市场经济缺乏适应灵活性。
(2)耕作田块组织形式
(单田轮作)
长期普遍采用,机动灵活但年际变化大。
(1)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所谓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元。
在轮作田区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轮换种植作物。
•实行条件:
1.具备本地区科学的轮作制度;
2.种植计划比较稳定,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变幅不超过5%-lO%;
3.土地使用范围稳定和产权明晰,土地集中连片,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以保证年际作物产量较为均衡。
(2)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
•耕作田块组织形式是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时间先后安排作物的轮换顺序,各田块之间不存在作物的轮换关系,而且这种耕地组织形式对田块大小没有特定的要求,很适合当前农户经营的特点。
二、耕地田块规划:
•耕作田块是人、畜力和农机具作业的基本耕作单位,是以田间耕作、生产管理、轮作倒茬和平整土地的基
本单位,也是种植区的基本种植单位。
•灌水地段通常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所控制的地段。
•轮作田区是轮作区的基本轮作单位。
•三者结合具有不同形式:在水田地区,一般来讲,耕作地块与灌水地段相结合,常称为条田。
在旱作地
区,机耕地段单独存在。
在地形割裂,机械化程度不
高或风害地区++往往一个轮作田区内包括数个耕作田块。
高或风害地区
在地势平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一个机耕田块
往往就是一个轮作田区。
一)耕作田块规划
•(一)田块长度
•(二)田块宽度
•(三)田块规模
•(四)耕作田块的外形
•(五)耕作地块的方向
•(六)田块设计与地形和小气候的关系
•(七)田块规划与土壤关系
•(八)田块规划与现有居民点、沟渠、道路、林带关系
二)轮作田区规划
(一)田块长度
•适宜的田块长度,应有利于:
① 有助于机械作业;
② 有利于组织田间生产过程;
③ 有利于灌水工作;
④ 有利于平整土地。
•①机械作业要求田块长度决定着拖拉机组的工
作单程
•工作单程长(或称拖拉机开行长度),机组转
弯次数就减少,则机械
作业效率就高。
反之,
则机械作业效率就会降
低。
当然不同机组情况
不同
•机组空行比重一般以机组行程率或机组空行率
来表示
②灌水组织工作和土地平整的要求
•田块长,提高机械效率,但对灌水和土地平整造成一定困难。
a.田块过长,平整工程量增长,
b.田块过长,沿长边配置渠道,流量流速增大,可能引起冲刷,增大辅水距离和输水损失,易造成上段水
多,作物受浸,下段作物受旱,
c.从排水来看,为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深度以下,使水尽快送到斗沟、支沟,因此农沟不宜过长。
•所以,田块长度可在500-800米线更长一些,平原长些,丘陵地区短些,旱作地区可长些,灌区短些。
(二)田块宽度
•应根据田块面积和田块最宜长度来确定,应满足机械作业,灌溉排水和防风等方面要求。
(1)机械作业要求
(2)灌溉排水要求
(3)防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