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 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有白居易、刘禹锡 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 活气息。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 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豪放 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 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 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 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 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 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3、颈联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 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
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 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 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辛酸愤懑、坚定乐观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比喻
展望未来
豁达、进取 富有哲理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积极、昂扬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 代而极盛于宋代。
诗中是深怎入样描了写解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夸张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剑四顾心茫然。
极度苦闷、抑郁。 停、投、拔、顾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 明确:不是,是想象,虚写 。
苏轼
咏月
上阕: 明月喻清高 饮酒问月 ----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
圆月衬别离
难眠怀弟 ----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乐观旷达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资料: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 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 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此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 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 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
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人 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贬黄 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 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品析《行路难》
1、李步白骤因三被迫离精开读京课城文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
资料: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 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 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 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 左右。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 感慨。
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 进而自我阿安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 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 借景抒情 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情景交融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3、赏析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4、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抒情
5、“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如此, 说说《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表达诗人怀才不 遇的苦闷, 另一方面表达诗人在困境中仍 然坚定信念的乐观态度。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 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 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 《浪淘沙》、《浪淘沙》、《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等。
诗词三首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 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 容于朝。天宝三年,被迫离开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艰难,满怀愤慨写下此篇《行路 难》,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