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
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
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2004年到2008年GDP的增长瑶大于韩国,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比韩国大,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2008中韩两国对外贸易的比较
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2008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国际贸易和投资仍较活跃;国际市场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加。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但受国内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涨价传导等因素影响,价格上涨持续加快。
由于国内外环境总体仍比较有利,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增长23.5%,连续6年增长20%以上,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
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进出口调控政策效应开始显现,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进展。
(一)出口增速下半年逐步回落,顺差增幅前高后低
2000年—2008年中韩经济发展状况比较(二)
2009年08月14日星期五 19:03
2008年,中国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在国
家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加快和美国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出口增速从8月份开始逐步回落,由7月份的34.2%回落到12月份的21.7%;第四季度出口增长22.2%,低于前三季度4.9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6.7个百分点。
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特别是第四季度受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进口增长明显加快,增速达25.4%,高于前三季度6.3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
由于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上升,顺差增长明显放缓。
全年顺差2622亿美元,增长47.7%,比上年回落26.3个百分点。
特别是下半年顺差增速逐月回落,从6月份的86.7%回落到12月份的8%。
表1 中国近年来进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2003 8509.9 37.1 4382.3 34.6 4127.6 39.8 254.7
2004 11545.5 35.7 5933.3 35.4 5612.3 36.0 321.0
2005 14219.1 23.2 7619.5 28.4 6599.5 17.6 1020.0
2006 17604.0 23.8 9689.4 27.2 7914.6 19.9 1774.8
2007 21738.3 23.5 12180.2 25.7 9558.2 20.8 2622.0
(二)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改善,初级产品进口增长加快
2008年,国家取消或降低了钢材等712种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开征或提高142种产品出口关税,降低服装等2268种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取得了明显成效。
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原油出口量下降38.7%,钢坯下降28.9%,煤下降16%,钢材出口量从4月份715万吨下降到12月份479万吨。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平稳,纺织服装、鞋类和箱包分别比上年增长18.9%、16%和24.3%。
机电产品仍然增长较快,全年出口7011.7亿美元,增长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3亿美元,增长23.6%。
受国内需求带动、部分资源性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进口便利化程度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能源资源和农产品进口加快。
全年进口初级产品242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8%。
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12.4%,铁矿石增长17.4%,大豆增长9.2%,食用植物油增长25.2%,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增长34.8%。
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加上海运费过快上涨,导致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普遍大幅上扬。
其中大豆进口价格上涨40.4%,食用植物油上涨58%,铁矿石上涨37.6%。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
16.0%,增速均有所回落。
(三)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加快
2008年,国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扩大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范围,加工贸易增速放缓。
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9860.5亿美元,增长18.5%,低于上年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6176.5亿美元,增长21.0%,低于上年1.6个百分点,进口3684.0亿美元,增长14.6%,低于上年2.8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9672.3亿美元,增长29.1%,高于上年3.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5385.8亿美元,增长29.4%,低于上年2.7个百分点;进口4286.5亿美元,
增长28.7%,高于上年9.6个百分点。
(四)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继续上升,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回落
2008年,民营企业进出口4243.7亿美元,增长38%,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2976.8亿美元,增长39.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4%,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1266.9亿美元,增长35.1%。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549.3亿美元,增长21.1%,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6955.2亿美元,增长23.4%,回落3.5个百分点;进口5594.1亿美元,增长18.4%,回落3.6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进出口4945.3亿美元,增长18.7%。
其中出口2248.1亿美元,增长17.5%;进口2697.2亿美元,增长19.8%。
表2 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企业性质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出口进口
金额同比(%)金额同比(%)
总值 12180.1 25.7 9558.2 20.8
贸易方式一般贸易 5385.8 29.4 4286.5 28.7
加工贸易 6176.5 21.0 3684.0 14.6
其他贸易 617.8 45.8 1587.7 15.9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2248.1 17.5 2697.2 19.8
外商投资企业 6955.2 23.4 5594.1 18.4
民营企业 2976.8 39.2 1266.9 35.1
(五)对美出口增长明显回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强劲
2008年,欧盟、美国、日本仍为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27%、15%和13.9%,其中对欧、美、日出口分别增长29.2%、14.4%和11.4%。
下半年,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和进口增长明显放慢,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下降,从7月份的18.9%回落到12月份的6.8%,全年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10.5个百分点。
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强劲增长,成为新的亮点。
其中对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出口分别增长79.9%、64.7%和54.1%,自三国进口分别增长12.1%、42.4%和42.0%。
同时,与东盟、中国香港地区、韩国、中国台湾进出口也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5.9%、18.8%、19.1%和15.4%。
韩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一、外贸基本情况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贸易立国”,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克服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经济腾飞,跻身新兴工业国行列。
2002年,韩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145.97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1624.71亿美元,进口1521.2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7.8%,贸易顺差103.45亿美元。
2002年,韩国贸易规模居世界第十一位,出口和进口分别居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
近年韩国主要出口商品为电气电子产品(半导体、家用电子产品、电脑及周边设备、手机)、汽车、船舶、石化产品、一般机械、钢材、纺织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原油、农林水产品、电气电子产品、机器
设备、钢铁、石化产品等。
韩国的存储半导体芯片(DRAM)、超薄膜液晶显示器(TFT-LCD)、平板玻璃、微波炉、CDMA移动电话机、光盘驱动器、电脑显示器、电子血压计等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排名前列。
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东南亚、台湾等。
韩国的工业品平均进口关税为8%。
二、外贸管理体制
《对外贸易法》是韩国政府管理和振兴对外贸易的基本法,与《外汇交易法》、《关税法》、《有关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法》和为保护、扶植特定贸易的各项“振兴法”、与贸易有关的个别行政法规等构成了韩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根据韩国《政府组织法》,产业资源部负责总的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外交通商部的通商交涉本部负责对外通商交涉;农林部、海洋水产部、文化观光部、建设交通部、情报通信部等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涉及其主管领域的具体商品的贸易政策;产业资源部下属贸易委员会负责对因外国商品进口所造成损害产业的救济。
韩国除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对部分农产品(60余种)进口实行数量限制外,一般商品均可自由进出口。
韩国政府承诺逐渐解除对商品进口的限制,至2004年解除对最后一项商品--大米的进口限制后,实行完全贸易自由化。
韩国外贸行业1986年起先后实行过许可制、登记制、申报制。
据韩国《对外贸易法》,2000年1月1日起,外贸行业完全自由化,任何个人和企业均可自由从事对外贸易活动。
只是为了便于通关和海关统计,鼓励性实施“贸易业固有编号制度”,即鼓励从事外贸的企业到韩国贸易协会申领一个与企业对应的固定编号,在通关时填写。
但药品、农药、有害化学物质、石油、香烟、人参、指定农水产品和外国期刊电影等特殊商品进出口的经营需依照相关法律获得许可后方能进行。
三、进出口商品管理
韩国原则上商品可自由进口,但为了履行有关国际规定,需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限制时,即在最小的程度内进行限制。
产业资源部通过发布“进出口公告”、“综合公告”、“战略物资进出口公告”等形式,确定限制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金额或交易地区,以及许可的申请程序等。
这类公告在产业资源部的网页上均可查询。
进出口公告,为不定期发布,在未发布新的公告前,旧的公告始终有效。
公告主要规定限制进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公告中未列入限制类名单的商品原则上均可自由进出口。
综合公告是指产业资源部对在《对外贸易法》规定之外、韩国有关部门制定的53个特别法中有关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措施进行综合后发布的公告。
综合公告主要依据关贸总协定(GATT)的有关规定限制进出口商品的进口条件(标准、规格等)和程序,其限制对象主要是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安全、污染环境或有违国际公约的商品。
据韩国对外贸易法实行令,目前实施出口审批管理的商品有以下几类:纺织品协定有关的商品;自律限制商品;政府间协定规定的商品;资源保护类商品。
目前没有实施进口审批管理的商品。
进出口公告在列明需要“承认”(类似于“申领制”,即企业据以往的实绩和需要,到有关主管部门去申请)的进出口商品的同时,也列名主管部门(主要由相关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团体负责人负
责),从事外贸者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
此外,鉴于农水产品的特殊性,韩国对进口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后加工的农产品实行特别的检验制度,对部份水产品要求在指定机构接受检验。
农林部根据《进出口农产品检验特别法》,委托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和农水产品流通公社对农产品实行检验。
水产品的检验由国立水产品检验所统一进行。
四、对特定贸易方式的管理
韩国实行贸易自由化,但产业资源部对下列贸易方式进行特别管理:
(1) 可能逃避进出口限制或妨碍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的交易
(2) 物品的移动全部在海外发生,而结算在国内进行但有可能发生资金回收困难的交易
(3) 不发生资金结算只有物品移动的交易
根据以上规定,寄售贸易、租赁贸易、转口贸易、委托加工贸易、记帐贸易(包括易货贸易和补偿贸易)、中介贸易和无单据出口(no draft export)等都需获得产业资源部的批准才能进行。
五、对战略物资进出口的特别管理
韩国政府对一些关系国际和平和国家安全的商品(简称“战略物资)实行出口审批制、进口许可制等特别的管理办法。
产业资源部就战略物资的商品名称、规格、出口限制地区、获得出口审批或进口许可的程序等作出规定并予以公告。
产业资源部下属战略物资进出口统制委员会负责对各项限制措施的审议。
六、正常进出口贸易秩序的维持
根据GATT和WTO有关协定,以及韩国内有关法律的规定,当外国商品正常或非正常大量进口导致国内相关产业受损时,韩国政府可通过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或实行保障措施等手段对相关产业进行救济;或国内产业要求,通过在正常关税的基础上加征极高调节关税限制部分商品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利益;或在正常关税基础上实行弹性下调关税,以鼓励国内紧缺的原材料性商品进口,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平抑物价。
《对外贸易法》对国内贸易业者从事侵犯商标权、知识产权、侵害他人利益、违反原产地规则等不公平贸易行为规定了限制和惩罚措施。
当贸易伙伴国发生战争、灾难或对韩国采取歧视,违反国际公约关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动植物生态环境等规定的行为时,韩国政府可对与该国的进出口贸易采取特别限制措施。
韩国政府通过各进出口组合对贸易业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
此外,韩国政府依据WTO“纺织及服装协定”(MAF),对纺织品贸易进行管理。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韩两国的对外贸易上中国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增长比较快。
我们看到,中国,这个新兴起来的国家,却是最有生命力的,他不仅成功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而且在巨大的经济危机之前,他顶住了曾曾压力,在众多的国家中鹤立鸡群,再美国忙着8500亿美元救市计划,英国筹资5000亿英镑,德国参议院通过5000亿欧元的振兴经济计划时,他,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他的人民依旧生活安定,他的人民在经历了过去的耻辱之后,已变的更加成熟,他们,相信民主,相信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朝气的国家。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无疑是这个民族的脊梁,不过,在2008年之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