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四讲 唯物辩证法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
一、名解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2、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4、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5、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3)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8、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9、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0、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可以分为真象和假象。

11、原因结果。

在事物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12、必然与偶然。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
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3、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二、简答题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答: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简述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

答:(1)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永恒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二者相互联系。

3、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1)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4、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答:(1)二者相区别。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二者相统一。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5、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2)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不存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为此,必须准确辨别真象与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6、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答:(1)二者相互区别。

首先,在事物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其次,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

(2)二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方法论意义: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我们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7、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答:(1)二者相互区别。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一是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也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

二是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有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
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8、简述现实性与可能性及其辩证关系。

(1)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是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

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

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二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三、辨析题
1、物质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答:正确。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2、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答:错误。

偶然是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在科学领域里,也会遇到各种偶然因素,正因为不确定性,它能使人们敏锐地识别和把握住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