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题图
4元
3元2元③②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3,3,4,4,5,5,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2 B. 4 C. 4.5 D. 5
2.数据2、4、4、5、5、3、3、4的众数是()
A. 2
B. 3
C. 4
D. 5
3.已知样本x 1,x 2,x 3,x 4的平均数是2,则x 1+3,x 2+3,x 3+3,x 4+3的平均数是() A. 2 B. 2.75 C. 3 D. 5
4.学校食堂有2元,3元,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如图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则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是() A. 2.95元,3元 B. 3元,3元 C. 3元,4元 D. 2.95元,4元
5.如果a 、b 、c 的中位数与众数都是5,平均数是4,且a ≤b ≤c ,那么a 可能是() A. 2 B. 3 C. 4 D. 5
6.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组数据
的方差=0.055,乙组数据的方差=0.105,则()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波动大
B. 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乙两组数据的数据波动不能比较 7.样本数据3,6,a ,4,2的平均数是4,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A. 4 B.2 C. 3 D. 2
8.某同学5次上学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y x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9.若样本x 1+1,x 2+1,x 3+1,…,x n +1的平均数为18,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x 1+2,x 2+2,
x 3+2,…,x n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18,方差为2
B.平均数为19,方差为3
C.平均数为19,方差为2
D.平均数为20,方差为4
10.小波同学将某班级毕业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统计整理,得到下表,则下
C.该组
数据的中位数是24分
D.该组数据的极差是8分
11.为了解某校计算机考试情况,抽取了50名学生的计算机考试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50名学生计算机考试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第18题图分数/分
A.20,16
B.16,20
C.20,12
D.16,12 12.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乘以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组数据的()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
平均数是.
14.若x 1,x 2,x 3的平均数为7,则x 1+3,x 2+2,x 3+4的平均数为. 15.一组数据1,6,x ,5,9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6.五个数1,2,4,5,a 的平均数是3,则a =,这五个数的方差为.
17.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极差是.
18.如图是某同学6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则该同学6次成绩的中位数是.
19. 已知数据3x 1,3x 2,3x 3,…,3x n 的方差为3,则一组新数据6x 1,6x 2,…,6x n 的方
差是.
20.已知样本99,101,102,x ,y (x ≤y )的平均数为100,方差为2,则x =,y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
21.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若1,2,3,a 的平均数是3;4,5,a ,b 的平均数是5.
求:0,
1,2,3,4,a ,b 的方差是多少?
(2)有七个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其平均数是38,如果这组数的前四位数的平均数是33,
小时()7
3
6
次甲乙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2. 求它们的中位数.
22.(本小题10分)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
该班学生每周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多少?
23.(本小题10分)如图是某中学乒乓球队队员年龄分布的条形图.
⑴计算这些队员的平均年龄;
⑵大多数队员的年龄是多少?
⑶中间的队员的年龄是多少?
24.(本小题10分)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5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下表:
(2)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25.(本小题10分)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组织了环保知识竞赛,初中
三个年级根据初赛成绩分别选出了10名同学参加决赛,这些选手的决赛成绩(满分为
⑴ 请你填写下表:
⑵ 请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三个年级的决赛成绩进行分析: ① 从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
; ② 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哪个年级成绩好些)
③ 如果在每个年级分别选出3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实力更强一些?并说
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2.C;3.D;4.A;5.A;6.B;7.D;8.D;9.C;10.B;11.A;12.B;
二、13.14;14.10;15.5;16.3,2;17.30,40;18.75分;19.12;20.98,100;
三、21. ⑴由=3 得a=6;由=5 得b=5
0,1,2,3,4,6,5的平均数为3,∴=4.
⑶设七个数为a,b,c,d,e,f,g,a<b<c<d<e<f<g
依题意得=38 ①,=33 ②,=42 ③,
由①、②得e+f+g=7×38-33×4 ④,将④代入③得d=34.
22.因为有40名学生,所以中位数应是从小到大排列后的第20、第21个数据的平均数.
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到锻炼时间是7小时的有3人;锻炼8小时的有16人,3+16=19人;锻炼9小时的有14人;所以,该班学生的每周锻炼时间中位数是9小时.
23. ⑴这些队员平均年龄是:=15
⑵大多数队员是15岁⑶中间的队员的年龄是15岁
24. ⑴甲:6,6,0.4 乙:6,6,2.8
⑵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6,且<,所以,甲的成绩较为稳定,甲成绩比乙成绩要好些.
25.⑴七年级众数是80;八年级中位数是86;九年级的平均数为85.5,众数为78.
⑵①从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看,八年级的成绩好些.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七年级成绩好些.
⑶九年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一组数据有8个数,它们的平均数为12,另一组数据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
A.12 B.13
C.14 D.15
2.在学校演讲比赛中,10名选手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如图1所示,则这10名选手成绩的众数是( )
图1
A.95分 B.90分
C.85分 D.80分
3.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单位共有13人参加捐款,其中小王捐款数比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王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
B.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最多
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十二位
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一定比第七名多
4.图2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速度(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辆的车速的中位数(单位:千米/时)是( )
图2
A.51.5 B.52
C.52.5 D.5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越大,众数越大;②在一组数据中,众数越大,中位数越大;
③在一组数据中,中位数越大,平均数越大;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越大,平均数越大.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在全国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潮下,某学校进行了选拔赛,有15名学生进入了半决赛,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并且要按成绩取前8名进入决赛.小明只知道自己的成绩,他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可用下列哪个统计结果判断(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7.某学校教师分为四个植树小组参加植树节活动,其中三个小组植树的棵数分别为8,10,12,另一个小组的植树棵数与其他三组中的一组相同,且这四个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四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 B.10
C.12 D.10或12
8.某校合唱团有30名成员,下表是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统计表.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中位数
B.平均数、方差
C.众数、中位数
D.众数、方差
9.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
下表.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的比由2∶3∶5变成5∶3∶2,那么成绩变化情况是( )
A.小明增加最多
B.小亮增加最多
C.小丽增加最多
D.三人的成绩增加相同
10.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2,那么另一组数据4x1+1,4x2+1,4x3+1,4x4+1,4x5+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33与2
B.8与2
C.33与32
D.8与33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3是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的10次射击成绩的分布情况,则射击成绩的方差较小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图3
12.为了了解某班数学成绩情况,抽样调查了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分.
13.国庆节期间,小李调查了“福美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6,5,7,8,7,5,8,10,5,9.据此,估计该小区200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袋的数量为________只.
14.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________.
15.为选拔一名选手参加全
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自
由泳比赛,某市四名中
学生参加了男子100米
自由泳训练,他们成绩的平均数x及方差s2如右表所示.如果选拔一名学生去参赛,应派________去.
16.有5个从小到大排列的正整数,中位数是3,唯一的众数是6,则这5个数的和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17.(本小题6分)小谢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小谢连续记录了七天中小轿车每天行驶的路程:
用统计初步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小谢家的小轿车每月(每月按30天计算)要行驶多少千米?
(2)若每行驶100 km需汽油8 L,汽油每升3.45元,求出小谢家一年(按12个月计算)的汽油费用是多少元.
18.(本小题6分)已知一组数据8,9,6,m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求m的值.
19.(本小题6分)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2)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将如何安排进货?
20.(本小题6分)某公司欲聘请一位员工,三位应聘者A,B,C的原始评分(单位:分)如下表:
(1)如果按五项原始评分的平均分择优录取,应录取谁?
(2)如果按仪表、工作经验、电脑操作、社交能力、工作效率的原始评分分别占10%,15%,20%,25%,30%综合评分,择优录取,应录取谁?为什么?
21.(本小题6分)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现有员工50名,所有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高级技工”有________名;
(2)所有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x为2500元,中位数为________元,众数为________元;
(3)小张到这家公司应聘普通工作人员.请你回答图4中小张的问题,并指出用(2)中的哪个数据向小张介绍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理些;
(4)去掉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后,请你计算出其他员工的月平均工资y(结果保留整数),并判断y能否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图4
22.(本小题7分)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小宇根据他们的成绩绘制了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并计算了甲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见小宇的作业).
图5
甲、乙两人射箭成绩统计表
小宇的作业:
解:x 甲=1
5×(9+4+7+4+6)=6,
s 甲
2=15×[(9-6)2+(4-6)2+(7-6)2+(4-6)2+(6-6)2
]=15
×(9+4+1+4+0)=3.6.
(1)a =________,x 乙=________.
(2)请完成图中表示乙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
(3)①观察统计图,可看出________的成绩比较稳定(填“甲”或“乙”),参照小宇的计算方法,计算乙成绩的方差,并验证你的判断;
②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
23.(本小题7分)某班男生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引体向上的专项训练,已知甲组有6名男生,并对两组男生训练前、后引体向上的个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乙组男生训练前、后引体向上的平均个数分别是6个和10个,以及下面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甲组男生训练前、后引体向上个数统计表(单位:个)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甲组训练后引体向上的平均个数比训练前增长了________%;
(3)你认为哪组训练效果较好?并提供一个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4)小明说他发现了一个错误:“乙组训练后引体向上个数不变的人数占到该组人数的50%,所以乙组的平均个数不可能提高4个之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图6
24.(本小题8分)为了迎接体育中考,九年级7班的体育老师对全班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能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分,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成绩达到9分以上(包括9分)为优秀,这次模拟测试中男、女生全部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7.
(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
(2)男生说他们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女生,所以他们的成绩好于女生,但女生不同意男生的说法,认为女生的成绩要好于男生,请你给出两条支持女生观点的理由;
(3)体育老师说:“咱班的合格率基本达标,但优秀率太低,我们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两周后的目标是全班优秀率达到50%.”如果女生新增优秀人数恰好是男生新增优秀人数的两
倍,那么男、女生分别新增多少优秀人数才能达到老师的目标?
图7
答案
1.C 2.B 3.D 4.B 5.A 6.C 7.B 8.C 9.B 10.C 11.甲 12.135 13.14000 14.9 15.乙 16.18
17.解:(1)由表中七天的数据可知,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为:1
7×(46+39+36+50+
54+91+34)=50(km),
故小谢家的小轿车每月(每月按30天计算)要行驶50×30=1500(km). (2)小谢家一年的汽油费用为 1500×12
100
×8×3.45=4968(元). 18.解:①当m 为最大值时,排序为:m ,9,8,6, 根据题意,得
m +9+8+64
=
9+8
2
,解得m =11;
②当m 为最小值时,排序为:9,8,6,m , 根据题意,得
m +9+8+64
=
8+6
2
,解得m =5;
③当m 既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时,排序为:9,8,m ,6或9,m ,8,6,根据题意,得
m +9+8+64
=
8+m
2
,解得m =7.
综上可知,m 的值为5或7或11. 19.解:(1)众数为1.2匹.
(2)通过观察可得:1.2匹的空调的销售量最大,所以要多进1.2匹的空调,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的空调.
20.解:(1)A 的平均分为1
5×(4+5+5+3+3)=4(分),
B 的平均分为1
5
×(4+3+3+5+4)=3.8(分),
C 的平均分为1
5×(3+3+4+4+4)=3.6(分),
因此应录取A.
(2)应录取B.理由:根据题意,三人的综合评分如下: A 的综合评分为
4×10%+5×15%+5×20%+3×25%+3×30%=3.8(分), B 的综合评分为
4×10%+3×15%+3×20%+5×25%+4×30%=3.9(分), C 的综合评分为
3×10%+3×15%+4×20%+4×25%+4×30%=3.75(分). 因此应录取B.
21.解:(1)该公司“高级技工”的人数=50-1-3-2-3-24-1=16(名).故答案为16.
(2)工资数从小到大排列,第25个和第26个分别是1600元和1800元,因而中位数是1700元;
在这些数中,16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因而众数是1600元. 故答案为1700,1600.
(3)这个经理的介绍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用1700元或1600元来介绍更合理些. (4)y =2500×50-21000-8400×346
≈1713(元).
y 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
22.解:(1)4 6 (2)如图所示:
(3)①观察统计图,可看出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s 乙2=1
5
×[(7-6)2+(5-6)2+(7-6)2+(4-6)2+(7-6)2]=1.6.
因为s 乙2
<s 甲2
,所以上述判断正确.
②因为两人成绩的平均水平(平均数)相同,根据方差得出乙的成绩比甲稳定,所以乙将被选中.
23.解:(1)a =(8+9+6+6+7+6)÷6=7,
b =4,
c =(6+7)÷2=6.5.
(2)(7-4)÷4×100%=75%.
(3)(答案合理即可)甲组训练效果较好.
理由:因为甲组训练后的平均个数比训练前增长75%,乙组训练后的平均个数比训练前增长约67%,
甲组训练前、后平均个数的增长率大于乙组训练前后平均个数的增长率,所以甲组训练效果较好.
(4)不同意.理由:因为乙组训练后的平均个数增加了50%×0+20%×7+20%×8+10%×10=4(个),所以我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24.解:(1)补充完整的成绩统计分析表如下:
(2)从平均数上看,女生平均数高于男生;
从方差上看,女生成绩的方差低于男生,波动性小(答案合理即可).
(3)设男生新增优秀人数为x人,
则2+4+x+2x=48×50%,
解得x=6,
故6×2=12.
答:男生新增优秀人数为6人,女生新增优秀人数为12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享有崇高声誉的数学大奖,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二至四名成就显著的年轻数学家,下面是对截至2015年56名获奖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得到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年龄是37.5岁
B.中位数年龄位于33.5-36.5岁
C.众数年龄位于36.5-39.5岁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一服装店新进某种品牌五种尺码的衬衣,试卖一周,各尺码衬衣的销售量列表如下:
据上表,仅就经营该品牌衬衣而言,你认为最能影响服装店经理决策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不确定
3.2016年5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所示:
请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24
B.25
C.26
D.27
4.一组数据:3,4,5,6,6,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8,6,6
B.5,5,5
C.4.8,6,5
D.5,6,6
5.有100名学生参加两次科技知识测试,条形图显示两次测试的分数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条形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二次测试中
B.第一次测试和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相同
C.第一次分数的中位数在20~39分数段
D.第二次分数的中位数在60~79分数段
6.方差为2的是()
A.1,2,3,4,5
B.0,1,2,3,6
C.2,2,2,2,2
D.2,2,3,3,3
7.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华明中学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组织师生到当地戒毒所开展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其中“初次吸毒时的年龄”在17至21岁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这组年龄的众数是()
A.18
B.19
C.20
D.21
8.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为()
A.10
B.5
C.8
D.12
9.某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分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笔试、面试和最后得分的满分均为100分,竞聘教师的最后得分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3∶2的比例计算.在这次招聘考试中,某竞聘教师的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0分,则该竞聘教师的最后成绩是() A.43分
B.85分
C.86分
D.170分
10.甲、乙、丙、丁四名射击队员考核赛的平均成绩(环)及方差统计如表,现要根据这些数据,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如果你是教练员,你的选择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11.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5、5、x、6、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12.某校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中,统计了7位原来偏胖的学生的情况,他们的体重分别降低了5,9,3,10,6,8,5(单位:kg),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13.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对其进行了抽检,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___ .
14.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则这个队中,队员年龄的平均数是________.
15.李明同学进行射击练习,两发子弹各打中5环,四发子弹各打中8环,三发子弹各打中9环.一发子弹打中10环,则他射击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环.
16.某班数学兴趣小组10名同学的年龄情况如下表:
则这10名同学年龄的平均数是________.
17.为了创建文化校园,某初中11个班级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比赛,学校设置了5个获奖名额,得分均不相同.若知道某班的得分,要判断该班能否获奖,只需知道这11个班级得分的________.
18.某校九(1)班分成12小组做50米短跑练习,并且各组将每次的时间都记录下来,每组都跑五次,各组对谁的成绩比较稳定意见不一,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应该选用的统计量是________.
19.10位学生分别购买如下尺码的鞋子:20,20,21,22,22,22,22,23,23,24(单位:cm).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指标中鞋店老板最喜欢的是________.
20.某校九年级有560名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行的读书活动,现随机调查了70名学生读书的数量,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在此次读书活动中共读书________本.
三、解答题
21.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
(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22.某工艺品厂共有16名工人,调查每个工人的日均生产能力,获得如下数据:
(1)求这16名工人日均生产件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若要使75%的工人都能完成任务,应选什么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作为日生产件数的定额?
23.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5∶5∶4∶6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24.我校50名学生在某一天调查了75户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一个家庭一天最多丢弃________个塑料袋.
(2)这天,丢弃3个塑料袋的家庭户数占总户数的________.
(3)该校所在的居民区共有居民0.8万户,则该区一天丢弃的塑料袋有多少个.
25.五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的得分分别是:18、73、78、90、100,考分为73的同学在平均分之上还是之下?你认为他在五人中属“中上”水平吗?
26.某公司为了了解员工每人所创年利润情况,公司从各部门抽取部分员工对每年所创年利润情况进行统计,并绘制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求抽取员工总人数,并将图补充完整;
(2)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众数是________,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3)若每人创造年利润10万元及(含10万元)以上为优秀员工,在公司1 200员工中有多少可以评为优秀员工?
27.为了了解2014年某地区10万名大、中、小学生50米跑成绩情况,教育部门从这三类学生群体中各抽取了10%的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样本数据,并结合2010年抽样结果,得到下列统计图:
(1)本次检测抽取了大、中、小学生共________名,其中小学生________名;
(2)根据抽样的结果,估计2014年该地区10万名大、中、小学生中,50米跑成绩合格的中学生人数为________名;
(3)比较2010年与2014年抽样学生50米跑成绩合格率情况,写出一条正确的结论.
28.某一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
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每袋的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A.平均年龄===34.625岁,故本选项错误;B.∵56名获奖者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第28、29两个人的年龄都在33.5-36.5岁这一组,
∴中位数年龄位于33.5-36.5岁,故本选项正确;
C.36.5-39.5岁这一组的人数最多,并不一定同一年龄的人数最多的也在这一组,
所以,众数年龄位于36.5-39.5岁不一定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B选项结论正确,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所以最能影响服装店经理决策的是五种尺码的衬衣的销售量最多的,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故选B.
3.【答案】C
【解析】求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用8个城市的温度和÷8即为所求.
(27+27+24+25+28+28+23+26)÷8
=208÷8
=26℃,
故选C.
4.【答案】C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这组数据3,4,5,6,6,众数为6,中位数为5,平均数为(3+4+5+6+6)÷5=4.8.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决本题需要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由此关键是明确图表中数据的来源及所表示的意义,依据所示的实际意义获取正确的信息.
根据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发现:
A中,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一次测试中,错误;
B中,根据此条形统计图,显然第二次测试的分数明显高于第一次的分数,错误;
C中,共有100名学生,所以中位数应是第50和51的平均数,显然第一次测试的中位数落在20~39段内,正确;
D中,第二次测试的中位数应落在40~59段内,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由方差s2=[(x1-)2+(x2-)2+…+(xn-)2]公式分别计算.
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的方差后比较.
A.=(1+2+3+4+5)=3,方差s2=[(1-3)2+(2-3)2+(3-3)2+(4-3)2+(5-3)2]=2,故正确;
B.=(0+1+2+3+6)=2.4,方差s2=[(0-2.4)2+(1-2.4)2+(2-2.4)2+(6-2.4)2+(3-
2.4)2]=4.24,故错误;
C.=(2+2+2+2+2)=2,方差s2=[(2-2)2+(2-2)2+(2-2)2+(2-2)2+(2-2)2]=0,故错误;
D.=(2+2+3+3+3)=2.6,方差s2=[(2-2.6)2+(2-2.6)2+(3-2.6)2+(3-2.6)2+(3-
2.6)2]=0.24,故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根据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求解即可.
由条形图可得:年龄为20岁的人数最多,
故众数为20.
故选C.
8.【答案】A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
∵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
∴=5,
解得:a=10,
故选A.
9.【答案】C
【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求出该竞聘教师的最后成绩是多少即可.
∵(90×3+80×2)÷(3+2)
=430÷5
=86分,
∴该竞聘教师的最后成绩是86分.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首先比较平均数,然后比较方差,方差越小,越稳定.
=丙=9.7,>,
甲
∴选择丙.
故选C.
11.【答案】6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这组数据x,再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
∵4、5、5、x、6、7、8的平均数是6,
∴(4+5+5+x+6+7+8)÷7=6,
解得:x=7,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5、5、6、7、7、8,
最中间的数是6;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12.【答案】6
【解析】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为3,5,5,6,8,9,10,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13.【答案】220
【解析】众数就是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