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92例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对照组患者
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
积分差异不明显,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6.09%,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情况,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丹参注射液;周围神经病变;穴位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症状,
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为了解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的临床疗效,本院展开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
性患者41例。
患者的年龄在31-76岁,平均年龄(49.8±5.7)岁。
糖尿病病程平均为
(6.9±3.1)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平均病程为(4.3±2.5)年。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
等的两组,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
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宣教等基础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首先给患者选取两组穴位进行注射,一组为阳陵泉穴、
悬钟穴、血海穴以及丰隆穴,另一组为三阴交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
具体穴位注
射方法为:选取一支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然后使用4.5号注射器针头抽取4ml的丹参注
射液,在对注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垂直刺入穴位,回抽未见回血时将丹参注射液缓
慢注入,并给每个穴位注射1ml,两组穴位交替进行注射。
每天给患者穴位注射治疗一次,
每周五次,以两周为一疗程。
在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三天再继续下一疗程,给患者连续治疗
三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使用1-1.5寸毫针对患者的阳陵泉、三阴交、悬钟、足三里、血海、丰隆和太溪等穴位进行针刺,针刺时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行均
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并留针半小时。
每天给患者使用一次,每周5次,以两周为1疗程。
每
疗程休息三天后再继续治疗,给患者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程度的不同分为四个层次,其中轻度为1分,中度和重度分别为2分
和3分,无为0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
采用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
变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病变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若患者治疗后四肢末梢蚁走、
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腱反射基本恢复或部分恢复,
则可以将患者评定为治疗显效[1];若患者治疗后四肢末梢蚁走、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有所好转,神经传导速度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腱反射有所改善,则可以评定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蚁走、麻木、疼痛等症状没有缓解,神经传导速度和腱反射没有发生变化,则可以评定为治疗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两者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代表计量数据,计量资
料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百分(%)代表计数资料,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
<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2]。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症状积分比较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均不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积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但
研究中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条件下,患者所出现的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
关的症状,早期主要是感觉神经受损,临床症状可以主要概括为麻、凉、痛、萎等,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因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
床价值。
穴位注射是一种将药物作用与针刺作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起到刺激末梢神经,恢
复肌肉功能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4]。
本研究中通过给予研究组患者
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对患者的阳陵泉穴、三阴交穴、丰隆穴以及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48%,明
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其原因在于足三里穴可以除痹止痛和活
血通络,阳陵泉具有舒筋通络的功效,三阴交具有活血化瘀和益气养阴的作用,这些穴位都
有各自的效用[5]。
另外,丹参注射液具有通脉养心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在穴位刺激的基
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总而言之,丹参注射液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充分发挥穴位针刺和药物的功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兴锋.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辅助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6,02(05):517-519.
[2]周宝花,刘永祥.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加浴足方联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症状的临
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01(02):215-216.
[3]黄冠琼.丹参多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5,03(04):114-115.
[4]陈树歆.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6(21):47+51.
[5]苏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28):3107-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