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延安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4分)
1. (3分)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 质量50kg
B . 身高160m
C . 体温37°C
D . 一分钟心跳75次
2. (3分)(2017·山西模拟) 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人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乘坐的船
B . 水中的剑
C . 岸边的山
D . 江中的水
3. (3分)(2019·济宁)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课桌的高度为8m
B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 . 人步行的速度为6m/s
D . 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
4. (2分) (2017九上·靖江期中)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0~2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 . 4~6s内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 . 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 . 4~6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8W
5. (3分) (2017八上·福田期中)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现象和原理不匹配的是()
A . 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 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 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 . 听不到真空罩中的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6. (3分)(2017·六盘水) 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据音调判断的
B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 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 .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 (2分)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8. (3分)(2019·黄石)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C .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 . 道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音产生
9. (3分) (2017九上·南平月考) 如图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其共同点是()
A . 都要放热
B . 都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C . 都变成了固态
D . 都是由水形成的
10. (3分) (2018八上·临西期末) 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 . 先凝华,后升华
B . 先液化,后汽化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凝固,后汽化
11. (3分) (2017八上·东营期中) 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知道时间,如图.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 . 直线传播
B . 反射
C . 折射
D . 色散
12. (3分)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A . 炒菜时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 . 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 . 炒菜时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 .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8分) (共7题;共18分)
13. (2分)(2019·南充模拟) 若小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以小火车为参照物,车内的乘客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4. (4分)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
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
15. (2分)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__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________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________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________ 的看法对.
16. (4分) (2017八上·北京期中) 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题。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

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

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

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来划分的。

(2)圭表的影子是________现象。

(选填“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
(3)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

17. (2分)雨、雾、雾凇、雪、霜、露、冰雹、冰凌、冰挂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些自然现象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_。

18. (2分) (2017八上·泰兴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点光源,作出物体在地面上的影子.并用大括号标出影长.
19. (2分)完成下面作图:
(1)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

(保留辅助线)
(2)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7所示。

请在右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三、阅读与简答题(共8分) (共2题;共8分)
20. (4.0分) (2016八下·普宁期末) 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好欧,“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海底的山形起伏,但这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自动定深功能,可以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距离不变.
“蛟龙号”采用“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能潜行入海的主要原因是配有压载铁块.在下潜试验前,需要测量海底作业区域的海水密度,确定压载铁块的重力.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当潜水器到达一定深度时,可抛弃其中2块压载铁,在减小螺旋桨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使潜水器减速到指定深度上悬停定位,保持在这个深度上实现航行、拍照、取样等.当悬停在某处完成任务后,再抛弃剩下的2块压载铁,使潜水器在水中上浮到达水面漂浮.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传播速度回逐渐降低;随着深度的继续增加,传播速度出现一个拐点之后,声音传播速度又逐渐提高.因此,下潜试验前,都要根据海水盐度等要素的观测数据测算这个拐点的深度,将水声通信机放在拐点深度以下,保证通信质量.
(1)由于海底山形起伏,“蛟龙号”潜入水中自动定高航行,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的;(选填:“不变”或“变化”)
(2)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达最大下潜深度时,潜水器抛弃所有压载铁块,潜水器的重力________它的浮力,潜水器开始上浮.(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声音在海水的速度随海水的深度、温度、含盐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声速随海水深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21. (4分) (2016八上·丰城期中) 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共4个小题,共33分) (共5题;共33分)
22. (8分)(2019·佛山模拟)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3. (8分) (2018八上·鄂州期中) 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 E 板沿 AO 方向射到 O 点,在右侧 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将 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 F 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将光线沿着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24. (8.0分) (2016八上·富宁期中)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__.
(3)如图E甲、乙中,图__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_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的沸腾特点是:________;
25. (5.0分) (2019八上·通州期中) 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小车的位置A B C D E F
距A点距离/cm020*********
小车运动时间/s059121415(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小车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3)通过比较,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

26. (4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____.
五、分析与计算题(5分) (共1题;共5分)
27. (5.0分)小平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8分) (共7题;共18分) 13-1、
14-1、
15-1、
16-1、
16-2、
16-3、
17-1、
18-1、
19-1、
三、阅读与简答题(共8分) (共2题;共8分) 20-1、
20-2、
20-3、
21-1、
四、实验探究(共4个小题,共33分) (共5题;共33分)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五、分析与计算题(5分) (共1题;共5分)
2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