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80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随访观察两组入院72h内、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在发病72h内、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并以此作为临床预后评定的标准[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样本方差比较采用F检验。

2结果
两组发病72h内、1个月、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见表1,随访期间再发脑卒中研究组8例,对照组1例,研究组死亡2例,对照组无死亡病例。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很常见,国外有文献报道超过半数的脑血管病患者有OSAS[5-6],本研究中,脑梗死合并OSAS的发生率为66.7%,与报道一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排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脏疾病等影响卒中预后因素后,脑梗死合并0SAHS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慢于对照组。

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病72h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评分在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评分在患病后1个月后即有明显改善,P<0.05。

且有文献报道神经功能恢复快慢与OSAS的严重程度相关,重度OSA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更慢[7]。

本研究随访期间再发脑卒中研究组8例,对照组1例,研究组死亡2例,对照组无死亡病例,证实了研究组预后差,与国外研究一致[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脑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恢复滞后及预后差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原因可能为:(1)OSAS患者夜间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可使血
小板活性增高;同时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儿茶酚胺增加,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增高。

(2)OSAS患者长期低氧血症,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红细胞增多,全血黏滞度增加,血流缓慢,必然加重脑组织缺血。

(3)反复慢性缺氧,可致血管内皮慢性损害,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4)反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可刺激纤维蛋白原增生,由于纤维蛋白原分子量大和结构特点,使血黏度增加;同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9]。

(5)夜间低氧血症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血流减少[10]。

(6)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脑水肿,高颅压可影响血液循环,诱发脑血管病[11]。

综上所述,OSAS与脑梗死关系密切,并影响其预后,但目前尚不为神经科临床医师所重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中,应重视OSAS,对中老年患者,尤其合并脑梗死患者,应常规询问是否有打鼾、白日嗜睡等,必要时行PSG检查,对于OSAS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Yaggi HK,Concato J,Keman WN,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and Death[J].Lancet Neurol,2004,3:333-342.[2]Brooks D,Horner RL,Kozar LF,et al.Obstructive S1eep Apnea as a Cause of Systemic Hypertension Evidence from
a Canine Mode[J].J Clwin Invest,1997,99:106-109.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叩诊锤翻译版,2007:1-5.
[5] Labuz-Roszak B,Tazbirek M,Pierzchala K,et al.Frequency of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 cute stroke[J].Merkur Lekarski,2004,16(96):536-538.
[6] Brown DI.Sleep disorders and stroke[J].Serinin Neurol,2006,26(1):117-122.
[7] Arzt M,Younq T,Finn L,et al.Association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2(11):1447-1451.
[8] Palombini L,Guilleminaalt L.Stroke and Treatment with Nasal CPAP[J].Eur J Neurol,2006,13(2):198-200.
[9] 姚愛兰,朱传安.肥胖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因索
[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2):255-256.
[10] Hajak G,KlingeIh6fer J,Schulz V arszeqi M,et al.Sleep Apneasyndrome and cerebral Hemodynamics[J].Chest,1996,110:670.
[11] 英鹏,李柱一.睡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1):3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