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事虽难,做则必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者:侯美玲
来源:《百家讲坛》2018年第09期
1900年,21岁的爱因斯坦从瑞士某著名高等学府毕业。

走出校门,他先后找了几份工作,气象台数据采集员、私人企业会计等。

可是,这些工作并不适合他,几个月后,他回家待业。

作为师范系物理专业的学生,爱因斯坦的理想职业是大学老师,从而进入“学术圈”,并最终在物理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为此,他硬着头皮给德国著名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先后寄去五封自荐信,希望能当他的物理学助手。

然而,接连寄去的五封信全部石沉大海。

失望之余,爱因斯坦降低求职要求,在瑞士一所中等技术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学校离家远,爱因斯坦途中要翻过一座大山;薪水很低,他需兼职两份家教才够补贴家用。

尽管如此,他相当知足,毕竟工作和教学有关。

在此期间,他开始思考传统物理学局限性。

两年后,爱因斯坦的一位好友得知愛因斯坦的窘境,便请求父亲出手相助。

在好友父亲的帮助下,爱因斯坦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录用,成为一名三级技术员。

工作之余,他开始系统思考物理学,并撰写了多篇论文。

入职第三年,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五篇高质量论文,一举提出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

尽管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因为他不在“学术圈”,这些成就最初并未引起科学界重视。

面对现状,藏在爱因斯坦心中的愿望再次复活,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做一名老师,尽早融入“学术圈”。

这一次,爱因斯坦没有贸然行事,他退而求其次,向瑞士伯尔尼大学申请编外讲师一职。

他提交的资料很丰富,个人简历、15篇论文、博士学位证书。

令人意外的是,因为没有最新研究成果,他的第一次申请失败。

爱因斯坦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加紧撰写新论文。

不料,论文提交后再次被退回,原因是计算部分内容粗略。

再三完善后,资料通过审核,爱因斯坦有幸进入“学术圈”,虽然编外身份令人尴尬。

不过,爱因斯坦并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在“学术圈”如鱼得水。

学术交流激发了爱因斯坦的研究热情,也扩大了他的视野。

与此同时,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学术界所了解。

在奥地利一次科学家会议上,某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对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赞不绝口,称赞他是20世纪的哥白尼,还再三保证一定要帮他成为“学术圈”正式人员。

在这位德国物理学家的斡旋下,瑞士苏黎世大学聘请爱因斯坦为副教授。

这一次,他真正融入“学术圈”。

随后,相对论被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

当时,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全世界能
懂相对论的只有10人,其中8人在柏林。

”爱因斯坦动心了,他执意前往柏林,融入德国的“学术圈”。

到达德国后不久,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引起全世界的震惊。

另一方面,在德国某著名物理学家的多次提名下,爱因斯坦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成为世界顶尖人物。

虽然通向理想的道路困难重重,爱因斯坦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成功进入学术圈,并最终发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羽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