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精选多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精选多篇]
第一篇: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
回头看看今天的孩子,小小年纪如花朵一般就在爷爷奶奶、父母亲的陪伴下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幼儿园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一个个在父母和学校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吃着国家配发给他们的营养餐茁壮成长,又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啊!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从小到大,真正让我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并不多,得上百看不厌的只有两个,一是《西游记》,一是《烈火中永生》。
喜欢《西游记》,无非是为了消遣,让里面的猴儿逗自己一笑罢了;而对《烈火中永生》的喜爱,则完全出于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感动。
《烈火中永生》我前前后后看过几次。
第一次看时,我大概不到十岁。
当时并不懂得“革命”、“牺牲”等等词汇的意义,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崇敬英雄的情感。
从那时到现在,我最崇敬的一直是江姐。
第二次看《烈火中永生》时,我多少成熟些了,对那段历史也有了一些了解,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看过的几部以红岩英烈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在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情节,是江姐见到孙明霞。
她微笑着问:“明霞,生我的气了吧?”因为我一直没看过开头,在这个情节以前就没看过了,所以不知江姐为何问了这句话(是否是因为组织没有批准孙明霞去川北?)。
但那种亲切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一下就把她朴素、和蔼、平易近人的品质体现了出来。
江姐看到城门上挂着丈夫头颅的那一场,我觉得氛围营造得非常好:淅淅沥沥的阴雨、三三两两的农民、高高耸立的城门,直到江姐看清了布告,这一切安排,直接营造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氛围。
在江姐的性格中,最感染我的是她面对一切风险、考验,直至酷刑与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乐观镇定、泰然自若。
这一点在审讯、牺牲时都表现的尤为突出。
审讯那一场,江姐的沉静和徐鹏飞的暴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一段话,听起来庄重无畏。
在这时可以感到,那群拥有着各色刑具、身强体壮的特务,在她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共产党员面前,都显得尘土一般渺校灭绝人性的毒刑拷打之下,女英雄毫不屈服,让我肃然起敬。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久不能忘:徐鹏飞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江姐的丈夫死了,留下个小孩谁来带?再过个三年五载,孩子长大了,怕是连爹妈也不认识。
这时,江姐转过头背对敌人,我看到她眼里似乎闪过一丝泪光。
我能够感受到她作为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对丈夫、儿子深深的爱。
牺牲的那一场,几次我都是含着眼泪看完的。
《国际歌》音乐响起,悲壮!震撼!江姐换上旗袍,整理衣装时的从容不迫,以及和许云峰共赴刑场,向战友们挥手告别的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在我心里凝成了永恒!
看到最后被囚的革命者们冲出牢笼,和解放军拥抱、握手的场面,我有些辛酸。
因为这毕竟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心中始终忘不了大屠杀中300多人遇难的惨烈。
最后一次看《烈火中永生》是在2005年7月5日,就是一年前的这一天。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在两天后的7月7日,我走进了中考的考常正因为心中那一份激动,考试中我丝毫没有紧张,超常发挥考进了重点高中。
在我的生活、学习里,毫无疑问,《烈火中永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这时我在初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里都没有畏缩不前过。
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能完整地看过《烈火中永生》,只能期待着下一次机会了。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一个真实的故事,记载着一段悲惨的历史。
提到江姐,大家都不陌生。
她是我们的革命先烈。
1920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39年加入共产党。
1948年6月,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在监狱里,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但她仍然坚贞不屈,并领导难友同敌
人展开坚决斗争。
1949年11月14日,被特务秘密枪杀,年仅29岁。
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她在敌人的严刑酷打中如此坚强?她完全可以把党的秘密泄露给敌人而确保她自身的安全。
但可贵的是她没有这样做,她的心中只有党,只有人民,她已经彻底地置自己生命安危之外了。
还记得她的一句名言:“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的意志是钢的。
”“严刑拷打”这四个字听起来算不上什么,可是那代表的却是肉体的折磨和心灵的摧残。
在那种危险的情况下,江姐以一个顽强不屈的形象屹立在敌人的逼迫下,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我相信这种力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纯洁高尚灵魂的象征。
在生死关头仍然不屈服,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低头。
江姐的心中只有正义,她憎恨敌人,她忠诚祖国,甚至愿意为祖国付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她来说,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虽然现在不用我们面对过去的生活和像江姐那样的遭遇,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江姐身上的那种崇高的品质。
这对于现实来说也许是比较空洞的,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为了祖国能够更加繁昌盛而贡献出我们一点微薄之力!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火焰让凤凰浴火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灵魂在火红的光影下永生...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
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
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
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
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
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
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
名我也知道……”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
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命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影片《烈火中永生》振动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心,而今天,那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再现。
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
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
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
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
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
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
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
名我也知道… …”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
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命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斗争的道路坎坷不干,胜利的取得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影片的主人公许云峰、江姐、华子良的生活经历不同,个人的遭遇也不同,但是,在各式各样的严峻考验中,都表现了共产党人“不怕死的精神、性格”。
《烈火中永生》我前前后后看过几次。
第一次看时,我大概不到6岁。
当时并不懂得“革命”、“牺牲”等等词汇的意义,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崇敬英雄的情感。
从那时到现在,我最崇敬的一直是江姐。
第二次看《烈火中永生》时,我多少成熟些了,对那段历史也有了一些了解,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看过的几部以红岩
英烈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在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情节,是江姐见到孙明霞。
她微笑着问:“明霞,生我的气了吧?”因为我一直没看过开头,在这个情节以前就没看过了,所以不知江姐为何问了这句话(是否是因为组织没有批准孙明霞去川北?)。
但那种亲切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一下就把她朴素、和蔼、平易近人的品质体现了出来。
死对某些人来说,简直是谈虎色变。
酷刑,是敌人的武器。
竹签一根一根地插入江姐的手指,炭火吐着血红的舌头无情地炙烤着她的身体,敌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打开共产党的口。
但是,江姐每次的回笿都让敌人吃惊:“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但党规定,不许告诉敌人。
她体现了共产党不服输的精神。
看完电影,我才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地来之不易,明白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由我们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所染成的深刻含义。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英雄,学习他们的精神,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青少年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夜,静极了。
我站在自己书桌的小窗前,望着群星闪烁的无垠夜空,眼前仿佛浮现出瘦弱的小萝卜头站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双手抓着冰凉的铁栏杆,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望着江姐,关切地问到:“江阿姨,你受刑了吗?”“没有”江姐微笑着说,“你说谎!把你的手伸给我看看。
”小萝卜头认真地说,他看了江姐的手同情地望着她,语气柔和地说:“你一定是好人。
”
小萝卜头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也懂得关心别人,然后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主动关心别人的行为,天天泡在蜜罐里,总让别人来关心自己,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寂静的夜被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打破了,然而从我耳旁飘过的声音则是国民党节节败退而要残杀共产党的轰吵声,甚至他们连小萝卜头也不放过。
当小萝卜头要“走”了跟江姐告别时的最后一刻,小萝卜头看到了一只蝴蝶,他把本想把蝴蝶捉进火柴盒里,但蝴蝶一被关进火柴盒就“奄奄一息”了,小萝卜头想:“我把它关起来,它就没
有自由了。
”于是,他把火柴盒打开,对蝴蝶说:“飞吧!飞吧!”那只蝴蝶像通人性一样,动了动翅膀就欢快地飞走了,小萝卜头可高兴了,他又蹦又跳高兴地说:“哈哈,蝴蝶坐飞机回家啦!”
这时,我看见妈妈急匆匆地为我准备第二天穿的衣物和洗澡准备的东西。
感觉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沐浴着今天幸福时代的阳光,我不禁对着夜空在心中喊道:“小萝卜头,你所向往的自由幸福的天堂,不就是伟大祖国的今天吗?我多想让你来到今天,把幸福一起和你分享呀!”啊,寂静的夜空中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不正是小萝卜头盼望自由的那一双眼睛吗?我永远忘不了他那一双盼望自由的眼睛!第二篇: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
一部红色革命的历史影片《在烈火中永生》,当看到影片中的人物,中共地下交通员“小罗卜头”九岁时在狱中被国民党刽子手用匕首残忍杀害的情景时,我两眼充满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仇恨,被影片中“小罗卜头”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以此更加激发了我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在观过了,《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后,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电影中的主人公江姐想必都熟悉.江姐对理想执着追求,她那种为了解放全人类而不是为了解放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想必大家都会被感染.从江姐短暂而闪光的一生来说,她真正做到了:“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家都知道,江姐丈夫牺牲时,孩子还不到两岁,而江姐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经义无反顾地和战友们一同走向了刑场.大家说说,这样的英雄事迹怎么能被感染人,不催人泪下呢?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奶奶大家知道吗?于蓝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于蓝奶奶生在战争年代.1921年6月,于蓝奶奶出生了.1931年,只有10岁的于蓝奶奶只好跟着父母流亡到了关内.1937年,于蓝奶奶196岁,与天津两地相继失守,这是她第二次亲眼看见自己家园惨遭日寇铁蹄的践踏.这一次,她已经懂事了,
不甘心做一个亡国奴.其实,两年前,当北平爆发反日学生行动时,她就积极参加了天津的“一二.一八”示威游行.1937年7月7日夜里,于蓝奶奶被沦陷了.有一天,走在街上,看见一辆辆高挂着太阳旗、满载着日本“皇军”的装甲车,轰隆隆地扎过来,她的心里难受极了.以后,于蓝奶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战争结束后,于蓝奶奶便参加了艺术.同学们,让我们像故事中的江姐学习,做一个爱国之人、爱民之人吧!
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哪里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
当革命的枪声再次打响,是他们冲锋陷阵;当敌人的脚步声弥漫整个世界,是他们坚持不懈;当鞭子无情地抽打在身上,是他们忍辱负重守口如瓶。
他们?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影片《烈火中永生》中的重庆地区地下党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英勇斗争,献出宝贵生命的人。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坚贞不屈的伟大爱国精神,这便是红岩魂,他们就是一群具有红岩魂的英雄。
影片中最令人痛恨的人是甫志高。
他本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利诱下背叛了党,背叛了相信他的人。
为了所谓的职位,断然放弃自己本心,自己的初衷,自己的尊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他身上荡然无存,他无耻地先后出卖了江姐和许云峰,如小狗一般在日本人前低头哈腰,阿谀奉承,其行径令人不齿。
俗话说得好,恶人终有恶报,他最终死在双枪老太婆的枪下,死后如秦桧遗臭万年。
而被甫志高出卖的江姐和许云峰,则与他截然不同,可谓是天差地别,丝毫不能相提并论。
江姐,在被关进监狱后,特务们自认为她是一个突破口。
且她还离开过重庆,于是他们便集中“火力”准备攻破她。
一开始特务们先给她放糖衣炮弹,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利益的诱惑是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了的,尤其是位女性,江姐会答应的,可谁知道江姐说了句:“上级的名字我知道,下级的名字我也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们。
”特务们气急败坏,利诱不成,就施行酷刑。
他们将十根竹签字插入江姐的指甲缝中,十指连心,这是何其的痛,可江姐硬生生得挺了下来,
不曾透露出任何信息给敌人。
她说“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的意志你是永远也打不倒的。
”
同样的许云峰在他被抓后。
特务们用怀柔政策拉拢他。
先是贿赂他,带他去吃饭,请上座,敬香茶,把他奉为上宾。
但许云峰不为所动,他洞悉敌人想干什么,坚持不服从,特务没办法最终也将他投入到监狱里。
“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是许云峰的执着信念。
在解放前夕,特务头目亲自来找许云峰,告诉他国民党将用TNT炸毁整个重庆,而他,许云峰也会被处决。
可是许云峰并不害怕、恐惧,而是淡淡一笑道:“在人民的保卫下,山城你毁灭不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
是呀,在江姐、许云峰身上所展现出的便是红岩魂,一种坚贞不屈的伟大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正是红岩魂,正是具有红岩魂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普通民众,中国战胜了新冠状病毒,等来了春暖花开时。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学习这种红岩魂精神。
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勇往向前。
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黯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唯有心中不忘“红岩魂”,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才能成为新一代祖国的栋梁!
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若我未能引燃自己,发出光热,又如何能掩没炙阳留下的痕迹?
时序轮替,尘封的历史中,始终清晰的,惟奋斗者的身影。
如黑黢黢的夜空中,星星撒下的金粉,将无尽的深黑点染成暖色调。
没有一个黎明前不是黑暗,也定没有一个黑暗迎不来黎明。
新中国已经诞生,但在重庆,革命者却仍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渣滓洞、白公馆,他们的那份光热,在监狱里显得愈加温热。
许云峰、江姐、成岗……一个个鲜红的名字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刻在了历史坐标上。
面对死亡,他们选择的是逆行而前,或者说,相比较在由国民党提供的金钱和权力,他们宁愿在解放中国的道路上为他人清除哪怕一株杂草。
人生于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可革命者们仍活着——他们得到了永生——永远地活在人们心中,活在烈火中。
监狱中的他们受尽了折磨,却仍期待每日山城的日出。
尽管身在万丈深渊的边缘,还是向往明天的太阳能够高些、再高些……
曾几何时,深蓝的口罩下,城市沉重地呼吸着,疫情像一张灰色的巨网,撒在城市各处,人们无处可逃,只得无力地蜷缩在角落。
初时,看见有关疫情的文章,我曾以为又是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营销号借机炒作,直至县教育局发布放假公示,我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布衣之下燃着的是炎炎赤血,闪烁的是熠熠星河。
战争中哪有所谓的天使,只是一群孩子披上了白衣抢在最前线将于死亡边缘徘徊的人极力扯回;战争中哪有所谓的超级英雄,仅是那些本该在家中安心度日的群众弃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往来各地筹集物资。
国难当头,中华儿女们以己之力,尽己所能,为祖国做着或多或少的一丝贡献。
战争还未结束,但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
浩瀚天际中,每个星辰的光或许微弱,但当汇聚成星河,便足以迸发出无尽的力量。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华夏便长存!
观《烈火中永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我刚刚看完一部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
《烈火中永生》已拍成歌剧、电视剧,还印成了书,大家应该都听说这些革命英雄,我看了这部电影,也被里面的江姐深深感动了。
江姐原名江竹筠,她十九岁就加入了共产党,一直从事地下工作,知道重庆地下党所有工作人员,还主抓另敌人胆寒的《挺进报》。
她的丈夫彭咏梧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江姐就代替老彭做下川东地下工作。
敌人通过叛徒口中知道了江姐在万县的地址。
江姐被捕了,敌人不断地严刑拷打江姐,但江姐英勇不屈,宁死也不说出党的机密。
大家被她的坚强感动了,都十分亲切地称她“江姐”。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严刑拷打的那一刻。
当竹签子钉进江姐每一根手指时,我不禁转过头去,不忍心看这一幕。
当看到江姐痛昏过去又被水泼醒,却用刚毅的语气对敌人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