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初三中考重点(云南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初三中考重点(云南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连续和进展
62.植物的生殖(明白得)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优点:①产生更多变异,②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形成种子、果实、受精卵的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截了当产生新个体。

优点:①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② 繁育速度快。

如:嫁接、扦插、克隆、组培。

嫁接苗中接穗决定果实的性状,砧木起提供营养的作用。

6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把握) { 完全变态发育(4个阶段):卵→幼虫→蛹→ 成虫。

如:蚕、蝶、蛾、蚊、蝇、蜜蜂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3个阶段):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螳螂、蝉、蝼蛄等
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①看是否通过“蛹”时期。

②看幼虫和成虫的形状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相似度。

6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明白得)
(1)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青蛙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4)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畴小和种类少的缘故,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后才能上陆,生殖和发育摆脱不了水的束缚。

65.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把握)
图28 鸟卵的结构
(1)鸟卵的结构:
①起爱护作用的结构:卵壳、卵壳膜、卵黄膜。

②提供营养的结构:卵白、卵黄。

③鸟的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

④今后能发育成雏鸟的部分:胚盘。

⑤有些鸡蛋能孵化,有些不能孵化。

缘故:只有受过精的鸡蛋才能孵化。

(2)鸟的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样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
育雏等时期,其中求偶、交配和产卵是每种鸟繁育必经的时期。

(4)区分早成鸟和晚成鸟(了解)
依照刚孵化的雏鸟是否发育充分,可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发育充分,可随亲鸟觅食,举例:鸡、鸭、鹅、大雁等;
晚成鸟:未发育充分,全靠亲鸟的喂食,举例:麻雀、燕子、鸽子、老鹰等。

66.对比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了解)
动物特点
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变态发育
鱼类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
两栖类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变态发育
爬行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
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
哺乳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胎生、恒温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
归纳总结
①体温恒定的只有哺乳类和鸟类。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都属于变温
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②昆虫和两栖类是变态发育,昆虫还能连续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
变态发育,而两栖类不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只叫变态发育。

67.遗传(应用)
(1)与遗传有关的物质
图29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
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要紧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②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载体,双螺旋结构。

③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操纵生物性状的差不多单位。

基因操纵、决定生物性状,环境阻碍生物性状。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④三者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要紧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又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因此三者是包含关系,染色体包含DNA,DNA包含基因。

另外,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组成,一个DNA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三者的数量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

(2)遗传学的几个概念
①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

②性状:生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生理特点。

举例:豌豆的高茎、人的眼睛皮、ABO血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

举例: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③基因:用英文字母表示,体细胞的基因成对存在,可表示为AA、Aa、aa,生殖细胞的基因可表示为A、a(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再成对)。

④纯合子:两个基因同为大写字母或同为小写字母。

举例:AA、aa。

杂合子:两个基因一个字母大写,另一个小写。

举例:Aa。

⑤显性和隐性:
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杂合子(Aa)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操纵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操纵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
初中只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因此初中所有遗传题的亲本组合无外乎是以下6组亲本组合(假设隐性基因为患病基因):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
“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归纳总结
从上面①、②、③组能够得到以下规律:双亲中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A A),则后代全为显性性状。

反之亦然,假如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双亲中必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AA)。

从上面④组能够得到以下规律:双亲双杂合(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反之亦然,假如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则双亲双杂合(Aa×Aa)。

从上面⑤组能够得到以下规律:双亲测交(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反之亦然,假如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则双亲测交(A a×aa)。

(4)初中遗传题的解题思路:
①方法一:
第一步:判定显隐性。

用口诀“无中生有,有为隐”。

(说明:父本和母本的性状相同,子代却显现父母都没有的性状,子代新显现的性状能够判定成隐性性状。

比如:红花×红花→白花,则可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红花为显性性状。

)
第二步:明白多少写多少。

显性性状用A(AA/Aa)表示,隐性性状用aa 表示。

第三步:不明白,看上下代。

子代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②方法二:无中生有,有为隐,则双亲双杂合(Aa ×Aa)。

(说明:假如能用口诀判定显隐性,则亲代的基因型确实是Aa ×Aa,初中90%的遗传题差不多上这种情形,因此必须背诵那个口诀。

)
(5)染色体的表示
图30 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排序
体细胞
23对{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生殖细胞 23条{ 精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或22条常染色体+Y 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点拨 生殖细胞是指精细胞和卵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都属于体细胞(受精卵也属于体细胞)。

(6)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差不多上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只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归纳总结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且不再成对。

(7)性别遗传
①常染色体是指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即图30的A/B 中第1对到第22对,共44条。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
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性染色体是指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即图30的A/B 中最后一对染色体,共两条。

将较大的一条起名为X,较小的一条起名为Y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

②从性染色体的角度看,女性只有一种含X 的卵细胞,而男性能产生含X 或Y 的精细胞,且两种精细胞数量相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概率也就相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③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如此能够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

68.变异(把握)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如太空 椒、白化病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造成,遗传物质并 没有改变,如染发、整容、晒黑 点拨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好是坏由环境决定。

69.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了解)
米勒的模拟实验:①正、负电极模拟闪电。

②甲烷、氨气、氢气等模拟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③沸水模拟原始海洋。

④冷凝器模拟水蒸气凝聚后降雨的现象。

⑤米勒的实验能证明原始地球能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小分子有机物,或者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70.生物进化的历程(明白得)
(1)植物进化的历程:藻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下层地层比上层古老。

越古老的地层中,发觉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发觉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

71.生物进化的缘故(明白得)
生物进化的缘故能够用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说明。

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紧内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剔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