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计算题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题
1、有一受到预紧力F和轴向工作载荷F作用的紧螺栓连接,已知预紧力F=1500N,
螺栓的刚度C
b 与连接件的刚度C
m
相等,轴向工作载荷F=1000N,试计算该螺栓所
受的总拉力F
?剩余预紧力F?在预紧力F不变的条件下,若保证被连接件间不出现缝隙。
该螺栓的最大轴向工作载荷Fmax为多少?
2、如图所示为夹紧连接采用两个普通螺栓,已知连接柄端受力FR=300N,连接柄长l=400mm,轴的直径d=65mm,夹紧结合面摩擦因素f=0.15,可靠性系数Kf=1.2,螺栓材料的许用拉伸应力[σ]=180Mpa,试计算螺栓的小径d1的计算值。
3、图示压力容器顶盖用8个普通螺栓联接。
容器内压力p=1 N/mm2,D=240 mm。
压力容器充气要求联接面的残余预紧力大于6000 N,试确定螺栓的最小尺寸。
(注:[σ]=80 N/mm2)
解:螺栓组受到的总外载荷 N 4523814
240π4π2
2=⨯⨯==p D Q (2分)
每个螺栓受到的总载荷
N
64048
60008452386000'0=+=+
=
+≥∑z
z Q F F F 螺栓的最小尺寸
4、有一滑动轴承轴颈的直径,d=120mm ,宽径比B/d=1,轴的转速n=1440r/min 。
Fr=30KN ,C=0.05mm ,α=180°,η50°C =0.026Pa.s ,轴瓦和轴颈表面的轮廓的最大高度分别为δ1=0.0063mm ,δ2=0.0032mm ,试计算其能否形成流体动力润滑?
m m
51.1180
π6404
3.14]
[π3.141=⨯⨯⨯=
⨯⨯≥∑σF d (2分) (4分)
(2分)
5、某不完全液体润滑的径向轴承,已知:轴径直径d=200mm,轴承宽度B=200mm,轴径转速n=300r/m,轴瓦材料采用ZCuAl10Fe3,试问它可以承受的最大径向载荷是多少?[p]=15 Mpa,[pv]=12 Mpa
6、单根V带传动的张紧力F0=354 N,主动带轮(小轮)的基准直径d d1=160mm,转速n1=1500r/min,小带轮包角α=150°,V带与带轮间当量摩擦系数fv=0.485,求(1)V带紧边、松边
7、V 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7.5Kw ,带速v=10m/s ,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e 和预紧力F 。
8、设单根V 带不打滑时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7kW ,已知主动轮直径mm D 1401=,转速min /14601r n =,包角︒
=1201α,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65.0=v f 。
试求最大有效拉力F ec 和紧边拉力值F 1c 。
(10分)
解: 带速 m /s 7.1060000
1460
140π60000π11=⨯⨯==
n D V (2分) 最大有效拉力N 6547
.107
10001000=⨯==V P F ec (2分)
由 ec C 2C 1F F F =- (2分) 及 αv f F F e C 21C = (2分)
得紧边拉力值N 879)e
1
1/(654)e 11/(180
12065.0ec C 1=-
=-
=⨯⨯π
α
fv F F (2分)
9、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装置,已知:蜗杆的螺旋方向为右旋,起转动方向n 2如图,要求:
(1)欲使中间轴(II 轴)所受的轴向力最小,决定蜗轮及斜齿轮1、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及各轮转向。
(2)画出斜齿轮2及蜗杆上各力(Ft 、Fr 、Fa )的方向。
10、图示为一手动绞车,按图示方向转动蜗杆提升重物G 。
要求: (1)在图上画出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及用文字说明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2)在图上啮合点处画出各力的方向(Ft 、Fr 、Fa );
(3)若蜗杆自锁,反转手柄使重物G 下降时,请说明蜗轮上各作用力方向的变化情况;
(4)若已知:蜗杆头数z1=2,直径系数q=8,蜗轮齿数z2=60,m=8mm ,计算蜗杆、蜗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及传动的中心距a 。
11、一对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其齿数与模数有两种方案:a )m =4mm ,z 1=20
,
z 2=60;b )m =2mm ,z 1=40,z 2=120,其它参数都一样。
试问: 1)两种方案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是否相同?(5分)
2)若两种方案的弯曲强度都能满足,则哪种方案比较好?(5分) 解:1)m m 160)12040(2
2
)6020(24)(221=+=+=+=
z z m a (3分) 两种方案的接触强度相同。
(2分) 因为方案a 的齿轮模数不同于方案b 齿轮模数,所以两种方案的弯曲强度不相同。
2)在满足弯曲强度的前提下,方案b 较好。
因为方案b 齿轮模数小,齿高小,磨损小,抗胶合能力强,还可节省加工费用。
(5分)
12、计算滚动轴承的相关参数。
在下图所示的结构设计中,已知轴的转速n =1460 r/min ,角接触球轴承1上的径向载荷R 1N ,角接触轴承2上的径向载荷R 2=1700 N ,轴向载荷F A =1200 N 。
两个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 r 均为C r =31 000 N ,判断系数e =0.38,接触角α=15°,当量动载荷P =f p (xR +yA ),轴承的工作寿命L h =106/(60n )( f t C r /P )ε,A /R ≤e ,x =1,y =0;A /R >e ,x =0.44,y =1.47。
f t =1.1,f p =1.2,派生轴向力S =0.5R ,求受载最大的轴承的工作寿命L h =。
解:(1) 派生轴向力S =0.5R ,
S 1=0.5R 1=0.5×680=340 N ,S 2=0.5R 2=0.5×1700=850 N 。
(2
分)
(2)轴向力S1+F A=340+1200=1540 N>S2,A2=1540 N,A1=S1=340 N。
(2分)
(3) 轴向力与径向力的比值A1/ R1=340/680=0.5>e,x1=0.44,y1=1.47,
A2/ R2=1540/1700=0.905>e,x2=0.44,y2=1.47。
(2分)
(4) 当量动载荷P=f p (xR+yA),
P1=f p (x1R1+y1A1)=1.2(0.44×680+1.47×340)=959 N,
P2=f p(x2R2+y2A2)=1.2(0.44×1700+1.47×1540)=3 614 N。
(2分)
(5) 受载最大的轴承的工作寿命L h=106/(60n)×( f t C r/P)ε
L h=106/(60n)×(f t C r/P)ε=106/(60×1 460)×(1.1×31 000/3614)3=9 589 h。
(2分)
二、找错题。
1. 指出如图所示的轴系结构设计中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并在该处标出序号,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原因。
(每处2分,多指或指错不扣分,不少于5处)
1.轴过长,不应与端盖接触;
2.轴承安装处轴上不能有键;
3.轴肩(轴环)过高;
4.应设计联接键;
5. 轮毂的宽度应略大于该轴段的长度;
6. 不能采用轴环,齿轮无法安装;
7. 轴承方向安装错误,无法压紧轴承;
8. 端盖孔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9. 应设计一轴端轴径稍小些,便于轴承装拆; 10. 应设计一轴肩定位; 11. 轮毂上键槽应全通。
2. 找错题,指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至少5处),并在错误处标出序号,按
序号说明错误原因。
(每处2分,多指或指错不扣分)(10分)
① 处键槽太长,且此轴段应增加一定位轴肩;
② 处缺少密封件;
③ 处套筒厚度设计不正确,应留出拆卸轴承的空间; ④ ⑥处箱体缺少内壁线;
⑤ 处轴段长度大于了齿轮轮毂长,齿轮无法被正确轴向固定; ⑦ 处轴承未轴向定位。
每指出一处错误得2分,满分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