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 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 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 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胸脯.(pú)霹雳.(lì)侮.辱(wǔ)取缔.(dì) B.晌.午(shǎnɡ) 疮.疤(cāng) 门槛.(kǎn) 镶.嵌(xiāng)C.投掷.(zhì) 憎.恶(zèng) 绷.带(bēng) 守寡.(guǎ)D.花圃.(fǔ) 头颅.(lú) 惧惮.(dàn) 惶.恐(hu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竹竿拮问切切察察自言自语B.菩萨糟糕烦琐之至微不足道C.烦躁愧作若有所失大庭广众D.辫子粗绌言外之意低眉顺眼3.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2)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9)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0)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27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2.根据拼音写出句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2)那是中华民族任人zǎi gē()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3)女佣略一chóu 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ián yīng(),有时热情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4分)荒草萋萋戛然而止腰酸背痛锋芒毕露有过之无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4分)例: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卖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竹里馆》中,王维独坐竹林,用“,”将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晚春》中,韩愈看到万紫千红的春景,用“、”写杨、榆也加入留春行列,含蓄地表达了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3)自然万物人诗皆可传情达意。

《木兰诗》中“、”,寒气阵阵,打更声声,传达出将士征战之苦。

岑参《逢入京使》中“,”长路漫漫,泪雨滂沱,道不尽西行路上的思乡之情。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0分)打开xiāng嵌着善良的记忆,我们看到了阿长的、老王的真诚、杨绎的愧zuò……人性中的真善美;回眸走过的路程,捡拾日子里的温馨幸福,奋斗中的酸甜苦辣被我们品味,翻阅日记里的喜怒悲欢。

重温生命中那些美好的遇见,感受岁月____的脉.脉温情。

岁月是一首无言的歌,时光是一支被施了魔法的笔。

它能让人忘却曾经的憎.恶,记住曾经的美好;能让人用澎湃的热情,演奏生命激昂的乐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xiāng( )嵌愧zuò( ) 脉.脉( ) 憎.恶(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纯朴体味惠赠 B.淳朴体会馈赠C.纯朴体会惠赠 D.淳朴体味馈赠(3)根据上下文,改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式一致。

(3分)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5分)“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

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磨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

这么便宜买条命还不干,我可就没了法!你有多少钱?”(1)说这番话的人是,他原先的身份是。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A.麻筋草鞋人踩牛踏宽敝阴凉烟瘾B.自言自语摇来荡去筹划材料泥浆C.精力旺盛不凑热闹言外之意跨骨D.门尴台阶流出涎水低眉顺眼磕头2.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油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B.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4.《卖油翁》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A.睨之久而不去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D.无他,但手熟尔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B.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6.对本文《台阶》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通过父亲劳累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B.通过记叙父亲大半辈子的劳动、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絮.说(xù)掳.去(Iǔ)粗拙.(zhuō)B.疮.疤(chuāng)霹.雳(pì)憎.恨(zèng)惶.急(huáng)C.孤孀.(shuāng)诘.问(jié)惧惮.(dàn)疏.懒(sū)D.震悚.(sǒng)哀悼.(dào)厌恶.(wù)辟.谣(b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迭起调羹锋芒必露B.伴侣薪金昼夜慷慨淋漓C.昆仑草率澎湃大廷广众D.烦燥醒悟霹雳深恶痛绝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⑤②①③⑥④B.⑥②①③⑤④C.②①⑥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还另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热风》《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主要作品。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鲁迅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受到屈辱,又看到国人的麻木,遂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的思想。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6套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6套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憎恶./恶.心空.隙/空.穴来风绿荫./封妻荫.子B.诘.问/拮.据绷.带/鹏.程万里惧惮./弹.冠相庆.C.胸脯./果脯.降.格/降.龙伏虎磨.破/不可磨.灭D.掳.掠/俘虏.土匪./缠绵悱.恻塌.败/人踩牛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福橘辫子夜盲症莫名奇妙大庭广众B.醒悟疮疤鹅卵石低眉顺眼情有可援C.保姆惶恐鱼肝油言外之义念念不忘D.烦琐荒僻晌午饭微不足道若有所失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滚②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③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④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的心愿⑤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①④③②⑤4.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曲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挥一挥魔术棒,四季便各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写尽了暮春百花争艳的热闹情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描绘出秋天晴空万里的明丽景象。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对当时的农奴制度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将农奴制度置于一切美好品质的对立面从而深刻揭露了这一制度对人性的践踏B. 《镜花缘》中有好学上进的君子国有酸腐吝啬的淑士国有虚伪狡诈的两面国有女性当家的女儿国还有终日忙忙碌碌的劳民国C. 《湘行散记》将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忧患的思索巧妙地交织成为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D. 《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最负盛名的“姊妹篇” 它们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力写出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答案】B【解析】B项“好学上进的君子国”有误好学上进的是黑齿国2.选择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yán)摔跤(jiāo)B. 泥浆(jiāng)着落(zhuó)淌汗(tǎng)烟瘾(yǐn)C. 旺盛(shèng)黏性(nián)尴尬(gān)胯骨(kuà)D. 醒悟(xǐng)晌午(shǎng)嘎叽(gā)扁担(dan)【答案】C【解析】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A中“涎”应读“xián”,B中“着”应读“zháo"D中“担”应读"dàn”,作名词时读第四声,作动词时读第一声故选C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抒情诗歌《蒹葭》选自于《诗经·周南》C.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叙事诗《卖炭翁》出自其创作的组诗《新乐府》D.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马说》是其《杂说》第四篇【答案】B【解析】B项“选自于《诗经·周南》”错误应是选自《诗经·秦风》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4.(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4.(3)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木兰诗》中描写边关苦寒艰苦的战争生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5)《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深林人不知【解析】(1)注意“深”的正确书写【答案】(2)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2)注意“折”的正确书写【答案】(3)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3)注意“凭”的正确书写【答案】(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4)由“描写边关苦寒艰苦的战争生涯”可以推知答案注意“柝”的正确书写【答案】(5)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解析】(5)由“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可以推知答案注意“壮”的正确书写5.(1)溪云初起日沉阁 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5.(2)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3)_______________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5.(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________ ________” 《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答案】(1)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1)注意“欲”的正确书写【答案】(2)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2)注意“病”的正确书写【答案】(3)人有悲欢离合【解析】(3)注意“离”的正确书写【答案】(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析】(4)根据“‘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可推知答案注意“忧”“游”的正确书写6.(1)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6.(2)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6.(3)韩愈的《晚春》中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精灵你看那杨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弹琴复长啸【解析】(1)注意“啸”的书写【答案】(2)故园东望路漫漫【解析】(2)注意“漫”的书写【答案】(3)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3)由“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精灵你看那杨花”可推知答案注意“惟”的书写【答案】(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4)由“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可推知答案注意“柝”的书写【答案】(5)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解析】(5)由“扑朔迷离”可推知答案注意“雌”的书写7.(1)沙鸥翔集 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7.(2)_______________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7.(3)_______________ 山岳潜形(《岳阳楼记》)7.(4)浮光跃金 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答案】锦鳞游泳【解析】略【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略【答案】日星隐曜【解析】略【答案】静影沉璧【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解释下列画线字①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②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③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8.(2)翻译下列句子①②句并用“/”标出③句断句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8.(3)《孙权劝学》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8.(4)《木兰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你还知道哪些巾帼英雄故事?举出一个只写故事名称8.(5)《卖油翁》中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各有什么的性格特点?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答案】(1)①历史, ②买, ③点头【解析】(1)①句意了解历史罢了往事历史②句意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市买③句意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答案】(2)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②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解析】(2)①治研究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同“耶”②朔北方铁衣铠甲③原文标点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答案】(3)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解析】(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意思是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拜访对方母亲与之结为好友表现了甚是在意和敬重的态度这一句通过侧面描写衬托了吕蒙读书后进步之大也写出了鲁肃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体现了“开卷有益”的中心思想【答案】(4)本诗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深明大义孝敬父母英勇善战不图荣华富贵谨慎机敏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示例穆桂英挂帅梁红玉随丈夫韩世忠抗金【解析】(4)《木兰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除木兰之外还有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等任选其一并列举其主要事迹即可【答案】(5)陈尧咨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卖油翁谦虚稳重本领高强示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生活中人各有所长即使在某方面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解析】(5)从“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可以看出陈尧咨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从“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以看出卖油翁谦虚稳重本领高强结合文章内容及卖油翁的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答题时能够围绕“熟能生巧”“不自矜”来谈即可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名著阅读(1)班级开展名著《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就“怎样阅读《西游记》原著”这一问题大家观点不一有人建议从西游记中“品读诗意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有人建议“精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请仿照前面的形式写出一条你的阅读建议要求不能和前面内容雷同字数大致相同 ____________(1)阅读选段填空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此段是《西游记》第 27回节选该节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唐僧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写出两条你认为取经成功的原因________【答案】跳读奇幻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示例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无主见无原则的仁慈等 , 要有信仰、有理想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领头人品质优良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有高人指导和帮助【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然后结合《西游记》相关内容提出阅读建议进行仿写即可示例速读故事情节领略神话世界(2)本题是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考查从“一堆骷髅”“白骨夫人”可知这是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从“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可知唐僧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从“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由此分析可见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内容分析能力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有远大的理想” 唐僧有远大理想目标清晰善于激励而且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气神猪八戒要闹分裂唐僧不为所动最有本事的孙悟空发脾气回了花果山唐僧也是下定决心一路向西毫不动摇其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都没有放弃所以最终取得了成功。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掳去(lǚ)B. 憎恨(zèng) 絮说(xù) 惧惮(dàn)C. 粗拙(zhuō)悚然(sōng)恭喜(gōng)D. 疏懒(shū)惊骇(hài) 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守寡哀悼和蔼烦索之至(极点)B. 渴慕书藉郑重情有可原(原谅)C. 疮疤疏懒精致莫名其妙(名字)D. 睡相孤孀顺流深不可测(测量)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诗情洋溢。

B. 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 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 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

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 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 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6.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A. “抱歉”是因为没有亲自把老王送下楼去,所以很过意不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

(2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三单元的是?A. 晨曦B. 雨巷C. 春望D. 古道2. 《春望》一诗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3. 下列哪一项不是《雨巷》一诗的主题?A. 怀旧B. 爱情C. 孤独D. 希望4. 《古道》一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A. 山水之美B. 思乡之情C. 历史变迁D. 农村生活5. 第三单元中,哪篇文章是以儿童视角写的?A. 《晨曦》B. 《雨巷》C. 《春望》D. 《古道》二、判断题1.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

()2. 《雨巷》一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3. 《古道》一文通过对古道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4. 《晨曦》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夜晚的美景。

()5. 第三单元的所有文章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

()三、填空题1. 《春望》一诗中,诗人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

”2. 在《雨巷》一诗中,诗人描述了“______,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 《古道》一文中,作者写道“______,是历史的见证。

”4. 《晨曦》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晨曦的光芒,如同______,照亮了大地。

”5.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充满了对______的热爱和赞美。

四、简答题1. 简述《春望》一诗的主题思想。

2. 描述《雨巷》一诗中的雨巷景象。

3. 解释《古道》一文中“古道西风瘦马”的意义。

4. 分析《晨曦》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5. 第三单元文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五、应用题1. 请用一首诗的形式,表达你对春天的感受。

2. 描述一次你在雨巷中的经历。

3. 请以“古道”为题,写一篇短文。

4. 描述一次你看到晨曦的经历。

5. 请用一幅画,表达你对第三单元文章的理解。

六、分析题1. 分析《春望》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2. 分析《雨巷》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诱惑(yòu)B. 取缔(dì) 喧腾(xuān)清澈(chè) 愧怍(zhà)C. 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D. 伛偻(yǔ)田螺(luó) 塌败(tā)骷髅(kū l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闲话肿涨不幸失群落伍B. 荒辟欺负田螺破破落落C. 塌败嗓子边缘面色死灰D. 镶嵌骷髅奏合维持生活3.《骆驼祥子》中,“酒醒过来,他非常的后悔,苦痛。

再一想,这点钱是用女儿换来的,白白的这样赔出去,而且还喝酒打人,他觉得自己不是人。

在这种时候,他能懊睡一天,把苦恼交给了梦。

”这段文字写的是()A. 二强子B. 刘四爷C. 祥子D. 曹先生4.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B.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说)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非常大的庭院内有很多人)D.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B.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

()A.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卖油翁》中,卖油翁倒油的技术被形容为?A. 神乎其技B. 精妙绝伦C. 游刃有余D. 出神入化3. 《狼王梦》中,狼王的梦想是什么?A. 统一狼群B. 保护领地C. 寻找伴侣D. 报仇雪恨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 如意算盘B. 一波三折C. 天衣无缝D. 三打白骨精5. 《小英雄雨来》中,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A. 他勇敢地救了同学B. 他聪明地帮助了老师C. 他机智地对抗了敌人D. 他无私地帮助了陌生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油翁》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2. 《狼王梦》是一部科幻小说。

()3.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4.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

()5. 《黄河颂》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油翁》中,卖油翁倒油的技术被形容为“__________”。

2. 《狼王梦》中,狼王的梦想是“__________”。

3.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4.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是“__________”时期。

5. 《黄河颂》是一首描写“__________”的诗歌。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2. 描述《狼王梦》中狼王的形象。

3. 解释《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含义。

4. 介绍《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的性格特点。

5. 分析《黄河颂》的主题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波三折”造句。

2. 请用“天衣无缝”造句。

3. 请用“如意算盘”造句。

4. 请用“游刃有余”造句。

5. 请用“精妙绝伦”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卖油翁》中卖油翁的人物形象。

2. 分析《狼王梦》的主题思想。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2024年吉林省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三)时间:120分钟___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诗句。

(7分)(1)在自然万物中感受诗意。

王维笔下“,弹琴复长啸”,将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淡定融合在一起;韩愈诗中“杨花榆荚无才思,___ ”,看似揶揄,实则表达了作者更深层次的赞许。

(2)在“金戈铁马"里书写诗意。

“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的戎马生涯,让木兰成长为勇敢的战士。

(3)在思念家乡时生发诗意。

李白笔下有“___ ,___ "(《春夜洛城闻笛》);岑参笔下有“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

【答案】(1)独坐幽篁里;惟解漫天作雪飞(2)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幽篁、惟、朔、柝。

故答案为:(1)独坐幽篁里惟解漫天作雪飞(2)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8分)“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加强对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宣传,同学们拟推出一期以“诗文民俗话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手册。

以下是一位同学撰写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并完成问题。

____。

作为节气的清明,①____(春意盎然春寒料峭),天气清朗,四野明净,草长莺飞,处处____漫着生命的气息,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再合适不过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憎恶.(è)絮.说(xù)砌.缝(qì)磨难.(nàn)B.惧惮(dàn)诘.问(jié)粗拙.(zhuō)侮.辱(wū)C.咒骂(zhòu)震悚.(sǒng)霹.雳(pī)尴尬.(gà)D.规矩(ju)疮.疤(chuāng)模.样(mó)门槛.(kǎn)2.选出字形没有误的一项是()(3分)A.烦琐骷髅肿胀莫明其妙B.取缔筹化荒僻大庭广众C.惶急怨恨蔬懒低眉顺眼D.孤孀镶嵌塌败微不足道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弟弟把水龙头拧开,哗哗哗...,水一个劲儿地流着。

B.提起解放前的悲惨生活,唉.,真是任何语言也形容不出来!C.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进教室。

D.他弯弓搭箭,咻.一声,箭像流星一般飞向一头野猪,野猪应声倒地。

4.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2),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

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阅读(47分)(一)名著阅读(5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越想他越高兴,他真想高声的唱几句什么,教世人都听到这凯歌——祥子又活了,祥子胜利了!晚间的冷气削着他的脸,他不觉得冷,反倒痛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门槛(kǎn) 铺成(pū) 菩萨(pú) 挚痛(chì)B. 凹凼(dàng) 涎水(xián) 絮说(xù) 字帖(tiě)C. 滞笨(zhì) 塌败(tā) 憎恶(zēng) 殷红(yīn)D. 镶嵌(xiāng) 孤孀(shuāng) 震悚(sǒng) 校对(ji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絮说孤孀疮疤门槛凹凼B. 憎恶菩萨书斋糟糕醒悟C. 烦琐哀悼塌败取缔惶恐D. 霹雳粗茁烦燥侮辱镶嵌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意。

B. 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讨厌至极。

C. 在广阔无垠的已知宇宙中,这颗行星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数人对此无法想象。

D. 地震过后,眼前一片废墟,真是美不胜收啊。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依次为副词、形容词、名词。

B. “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C. “聪明”“新鲜”“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彩相同。

D.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本句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B.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C.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6.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试卷附答案

单元测试(三)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诘.问(jié)震悚(sù) 哀悼.(dào) 塌.败(tā)B.憎.恶(zèng) 取缔(dì) 伛.(yě) 滞.笨(zhì)C.愧怍(zà) 孤孀(shuānɡ)霹雳..(pī)(lì) 烦燥.(zào)D.呵斥(chì) 翳.(yì) 拔涉.(shè) 惶.恐(huáng)(解析:A.“悚”应读sǒng;C.“怍”应读zuò,“烦燥”应改为“烦躁”;D.“拔涉”应改为“跋涉”。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解析:B.“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

而句中的意思是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使用不当。

)3.(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句号应改为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筹.划()深邃.()磐.石()鲜为人知.()
赫.然()彷徨.()奠基.()迥.乎不同()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在方格中工整地写出正确的汉字。

潜心惯注心会神凝一反既往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搏学多识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杂乱无张
3、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填写成语。

(1)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2)“,(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此。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4、修改下面句中的语病。

(1)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2)通过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3)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请写出你最崇拜(喜欢)的人,并说说理由。

字数在60个左右。

6、下面的话是围绕高尔基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语句,使两段连贯起来。

高尔基在童年时期就尝到了生活的艰难。

他拾过废纸,当过学徒,做过扫院人、面包师、守夜人、铁路上的司磅员,换过许多职业。

在这种最困难的生活环境里,高尔基的性格受到了锻炼,他的经验日渐丰富,同人民的联系日渐紧密。

高尔基的外祖母聪明、慈祥,而且精通俄罗斯语言,她知道许多童话歌谣,常常生动地把这些童话和歌谣讲给孩子听。

外祖母的童话和歌谣,引起了高尔基要做一个艺术家的愿望,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种子。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
2、为下边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卿今当涂掌事()
A、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A、过水去打猎
B、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C、干涉别人打猎
3、下面的句子有几种译法,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C.吕蒙推辞军中事务繁多。

D.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任务多。

(2)孰若孤?()
A.谁说你孤单?B、谁说你像我?
C.谁像我(事务多)?D.谁说你像我这样忙?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A.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比不上住在吴县的吕蒙。

B.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的吕蒙。

C.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下面的吕蒙。

D.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不再是住在长江下游的吕蒙。

4、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不同义。

(1)博士:古义:今义:
(2)布衣:古义:今义:
5、本文以对话为主,不多的几句话,就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请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以下人物的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二)鲁迅自传(节选)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边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其时我是18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
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知道了新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几个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母亲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便回到中国来。

这时我是29岁。

我回国第三年,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1926年,段祺瑞政府要捕拿我,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初做小说是1918年,因为一个朋友钱铉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这时才用“鲁迅”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自传”由于是“自我介绍”,与他人写的传记就会有很多不同之处。

鲁迅的这篇自传写得、。

2、这篇自传从内容看,可分为哪三个部分,大体介绍了作者的哪三方面的情况?
3、《鲁迅自传》的第一句很简单,但很有必要,它包括
等内容。

4、这篇自传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条是经济困难制约着鲁迅从幼年到求职的整个过程,包括、、
、等事件;一条是爱国主义精神,从读书到生命终结,越来越明确和强烈,其中包括、、、等事件。

5、《鲁迅自传》虽短,但仍然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其中写得较为详细的是
一节.这一节详写,是因为
6、这篇自传不仅没有夸饰性赞语,有些话还说得相当谦卑。

请从文中找出两个例句来。

(1)
(2)
三、作文(35分)
题目:与对话
要求:1、空白处可任意填写一位名人。

如鲁迅、司马迁、杜甫、邓稼先、贝多芬等等;
2、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

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寄语抒情,但重要的是既要与时代结合起来,又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3、五六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