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串联线路
三相星形接线:保护1和保护2之间有配合关系,100%切除 NP线 两相星形接线:2/3机会切除NP线。(即1/3机会无选择性动 作)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并行线路上:(可能性大)
三相星形接线:保护1和保护2同时动作,切除线路Ⅰ、Ⅱ。 两相星形接线:2/3机会只切一条线路。
I
( 3) d
E Zs Zd
E Z s Z 1l d
I
( 2) d
E 3 ( 3) 3 Id 2 2 Z s Z 1l d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2、整定值计算及灵敏性校验
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 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 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能使 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 值,用电力系统一次侧参数 表示。 在图中为直线3,与曲线1、 2分别交于a、b点 可见,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 保护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动作电流: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2、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1)、动作电流: ①躲最大负荷电流
Ⅲ I dZ .1=K kⅢ I f . max
②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可 靠返回。 电动机自起动电流要大于它正常工 作电流,因此引入自起动系数KZq
I Zq max K Zq I f . max
I
dZ .1
E 3 2 Z s max Z 1l d . min
要求:≥(15~20)% 希望值50% 方法: ① 图解法 ② 解析法: 可得 式中 ZL=Z1l――被保护线路全 长的阻抗值
l min 1 3 E 100 % ( Z s max ) l Z L 2 I dZ .1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三段式电流保护配置
三段式 第Ⅰ段―――电流速断保护 主保护 第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第Ⅲ段―――过电流保护
后备保护
应用领域:35KV、10KV单侧电源网络线路保护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一、电流速断保护(第Ⅰ段)
仅反应于相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 1、短路电流的计算:
con
I2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IdZ与IdZ..J之间的关系:
I1 nl I2
I dZ nl I dZ . J
I dZ . J
I dZ nl
比较:
对各种相间短路,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映。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在不同线路的不同相上发 生两点接地时,一般只要求切除一个接地点,而 允许带一个接地点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式中 ZL=Z1*L 被保护线路全长的阻抗值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构成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① 触点容量大,可直接接TQ去跳 闸 ② 当线路上装有管型避雷器时, 利用其固有动作时间(60ms)防 止避雷器放电时保护误动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4、小结
①
②
③
④
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 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不是一个 完整的电流保护)。 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比较大,或者保护线路 长度比较短(短线路),可能无保护范围 终端线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方 式,按躲变压器低压侧线路出口处短路整定, 可保护本线路全长,并能保护变压器的一部 分。
②
③
④
⑤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五、三段式电流保护评价
① 选择性: 在单测电源辐射网中,有较好的选择性(靠IdZ、t),但在多电源 或单电源环网等复杂网络中可能无法保证选择性。 ② 灵敏性: 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大,往往满足不了要求。——电流保护的缺点 第Ⅰ段:运行方式变化较大且线路较短,可能失去保护范围; 第Ⅲ段:长线路重负荷(If增大,Id减小),灵敏性不满足要求。 ③ 速动性: 第Ⅰ、Ⅱ段满足; 第Ⅲ段越靠近电源,t越长——缺点 ④ 可靠性: 线路越简单,可靠性越高——优点 ⑤ 应用范围: ⑥ 35KV及以下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中;第Ⅰ段:110KV等,辅助 保护
三相星形接线:发电机、变压器等(要求较高的可靠性和 灵敏性)。 两相星形接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 (注:所有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相同的两相上(A、 C相)。)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第二节 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 护
一.
问题的提出
双电源多电源和环形电网供电更可靠,但却带来新 问题
结论:B相电流是其它两相电流的两倍 并与它们反相位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三相星形接线灵敏度是两相星形接线的两倍 针对措施:在两相星行接线的中线上再接入一个LJ3, 其电流为: .Y .Y .Y
( I A I C ) / nl I B / nl
利用LJ3提高灵敏性。(P31 Fig2-25) 经济性:两相星形接线优于三相星形接线 应用
保护1、3、5只反映由左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它们之间应相互配合。 而保护2、4、6仅反映由右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它们之间应相互配合, 矛盾得以解决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二、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流正方向:从母线流向线路。 d1处短路
U NA I d1A Z1l d1 d2处短路
第二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 流保护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第一节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 保护
一、电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电流继电器 继电特性,以过电流继电器为例: I J I dzJ 动作 ; I J I hJ 返回。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Y/△接线变压器后d(2) 以Y/△-11接线降压变为例
(2 d AB)
I A IB
.
.
IC 0
.
1 . Ia Ic I A 3
. .
I A IC
.Y
.Y
I B 2 I A
.Y
2 . Ib I A 3 Y
.
.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zJ :
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hJ:
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值。
Ij IhJ IdzJ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继电特性的要点:
永远处于动作或返回状态,无中间状态。
返回系数: K h I hJ
I dzJ
过量继电器,Kh小于1;
欠量继电器,Kh大于1。
I dB. min I dZ .1
灵敏性: K lm
要求:≥1.3~1.5
若灵敏性不满足要求,与相邻线路第Ⅱ段配合:
I dZ .1=K k I dZ .2
t1 t 2 t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3、构成: 与Ⅰ段相同:仅中间继电器变为时间继电器。 4、小结:
图中 1――最大运行方式下d(3) 2――最小运行方式下d(2) 3――保护1第一段动作电流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可见,Id的大小与运行 方式、故障类型及故障 点位置有关 最大运行方式:对每一 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 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 为最大的方式。 (Zs.min) 最小运行方式:对每一 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 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 为最小的方式。 (Zs.max)
① ② ③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 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 与第Ⅰ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 Ⅰ段的近后备保护。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
1、作用:
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 保护的远后备。 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 长。
I dz.1 K k I d .B. max
K k 1.2 ~ 1.3(参看p15注①)
动作时限: TdzI= 0 s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灵敏性
灵敏性: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 量 lmax 、lmin
l min 100 % 一般用lmin来校验: l
有选择性: 对电流速断保护:d1处短路, I dz 3 对过电流保护:d1处短路, 3
I
I 1 I dz 2
I
d2处短路, I dz 2 I 1 I dz3
I
I
t t2
d2处短路,
t 2 t3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原因分析:反方向故障时对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引起误 动。 解决办法:加装方向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fig2-28)。 仅当它和电流测量元件均动作时才启动逻辑元件。这样双 侧电源系统保护系统变成针对两个单侧电源子系统。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二、限时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断保护(第Ⅱ段)
1、要求: (1)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 够的灵敏性 (2)在满足要求(1)的前提下,力求动作 时限最小。 因动作带有延时,故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2、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为保证选择性及最小动作时限,首先考虑其保护范围 不超出下一条线路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即整定值与相 邻线路Ⅰ段配合。
I dZ .1=K k I dZ .2 K 1.1 ~ 1.2 动作电流: 动作时间: t1 t 2 t t
k
Δt取0.5“,称时间阶梯(时限级差),其确定原则参看P18.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Ⅲ Ⅲ Ⅲ t1Ⅲ t 2 t 3 t 4
Ⅲ Ⅲ t 3 =t 4 t Ⅲ Ⅲ t 2 =t 3 t
Ⅲ t1Ⅲ=t 2 t
阶梯时间特性 当相邻有多个元件,应选 择与相邻时限最长的配合
3)、灵敏性
近后备:
K
Ⅲ lm1
I d 1. min Ⅲ 1.3 I dZ
I h K kⅢ I Zq max K kⅢ K Zq I f . max
式中,
K Zq 1.3 ~ 3
K kⅢ K Zq Ih Ⅲ I dZ= I f max Kh Kh
K h 0.85
K =1.15~1.25
Ⅲ k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K K Zq Ih I = I f max Kh Kh
Ⅲ dZ Ⅲ k
Kh越大,IdZ越小,Klm越大。 因此,为了提高灵敏系数,要求有较高的返回系数。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0.85~0.9)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2)、动作时间
在网络中某处发生短路故障时, 从故障点至电源之间所有线路上 的电流保护第Ⅲ段的测量元件均 可能动作。例如:下图中d1短路 时,保护1~4都可能起动。为了 保证选择性,须加延时元件且其 动作时间必须相互配合。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定义: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 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用的接线方式:三相星形接线和两相星形接线。 1)、三相星形接线的特点: ① 每相上均装有CT和LJ、Y形接线 ② LJ的触点并联 2)、两相星形接线的特点: ① 某一相上不装设CT和LJ、Y形接线 ② LJ的触点并联 (通常接A、C相) 上述两种接线方式,流入电流继电器的电流IJ与电 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I2相等。接线系数: K I J 1
Id1.min―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Ⅲ K lm 2
远后备: Id2min ―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I d 2. min 1.2 Ⅲ I dZ
3、构成:与第Ⅱ段相同Ⅲ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吕飞鹏 2004
4、小结
①
第Ⅲ段的IdZ比第Ⅰ、Ⅱ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Ⅱ段 更高; 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 保证选择性; 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电网末端第Ⅲ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 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 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Ⅰ+Ⅲ或Ⅲ),越接近电源,tⅢ越长, 应设三段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