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导尿管选择不合理
临床上,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发生漏尿,常选用较大型号的导尿管来克服漏尿现象。

但有研究发现,单纯地选择较大型号导尿管,漏尿情况并未改善,反而增加患者的不适。

过大型号的导尿管易引起尿道刺激症状,患者出现尿道口刺痛及频繁尿意等不适,致使患者不时用力排尿。

此外,型号大的导尿管,硬度相对较大,气囊注水量较多,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很好贴紧,尿液从尿管旁流出,产生漏尿现象。

而导尿管过细时,尿管与尿道不能完全吻合,留有空腔,易导致尿液外渗。

对策:老年女性应选择16~20F的导尿管为宜,可有效解决因尿管粗细、年老体弱、尿道括约肌松弛和失控尿液外溢的问题。

尿管型号的选择与病人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年龄段相同的男女病人,男性病人使用的产品规格略大,特别是老年男性病人使用的规格更大。

2、尿管质量差
对策:留置尿管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尿管质量,并向气囊内注入气或水,观察有无外漏,还要试气囊的大小、形状、囊壁厚薄、有无畸形。

置入尿管后,用注射器将气囊固定液反复注入再回抽,使整个气囊充盈后再拉出导尿管所需长度,阻断漏尿的发生。

3、气囊注水量不当
对策:使用气囊导尿管时,气囊注水量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规定,在不使尿
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

气囊注水量过多则气囊内压力过大,压迫尿管致引流不畅,气囊内压力对膀胱颈、尿道内口压力过大,易致膀胱痉挛,患者有想排尿的感觉,不时用力排尿。

另外,膀胱中的尿液比密参考值为1.015~1.025,一般大于1.020。

而气囊内注入的溶液为生理盐水,由于比密不同,气囊因浮力作用易飘离尿道内口,气囊越大,浮力越大,加上增加注水量后的气囊形态改变,并不能使气囊与尿道口嵌合而减少漏尿的发生。

而气囊内所注液体过少时,气囊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导致尿道外口溢尿。

4、尿管引流不畅
对策:多因体位不当及引流袋放置不当引起尿管受压、扭曲、反折,及时排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尿管引流通畅。

5、尿管堵塞
(1)气囊注射量不当
经研究,水囊的形状与注水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注水量的多少可导致水囊的形状有非常大的区别,水囊性质主要有四型:折刀型、完全偏心型、部分偏心型、中心型。

注水量较少时,水囊多为折刀型或完全偏心型,这两种形状均为不规则圆形,气囊畸形致充满液体的水囊压迫堵塞了导尿管侧孔,导致导尿管堵塞引起引流不畅。

(2)尿液浑浊、有血块或者有絮状物
患者尿液浑浊或血尿时,血凝块及尿液内钙盐沉积,易阻塞尿管,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往往引起漏尿。

对策:因此,保证患者每日足够的入水量,增加尿量,可达到自然冲洗尿道、预防尿路结石、稀释尿液、防止钙盐沉积、避免尿管阻塞。

当尿液透明度改变,而不一定等到出现絮状物时,即予膀胱冲洗,并根据患者病情增加入水量,防止尿管阻塞。

6、夹管时间不当
对策:为防止膀胱失用性挛缩,持续导尿3天以上者,按要求应采取夹管间歇放尿。

一般2~3h放尿一次,意识不清者夹闭尿管,刚开始1~2h放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3h放尿一次,应用利尿剂或大量输液者则适当缩短放尿时间。

7、年龄及疾病原因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尿道括约肌萎缩,盆底肌及尿道括约肌松弛,致使导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紧贴。

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和膀胱出口处周围组织变薄,尿道收缩性和压力降低,更易发生漏尿。

对策:临床中,老年男病人可以用纱布牵拉法,导尿成功后,牵拉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内口紧贴,然后用无菌纱布条沿尿道口在尿管上扣一死结。

另外,可协助病人取侧卧位,从而减少尿液外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