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危险性评估与防范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不安全性评估与防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降低患者的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口腔诊疗实际情
况订立。

3.口腔科(以下简称科室)是负责执行本制度的部门,由科
主任负责统一协调工作。

第二条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从事口腔诊疗的医务人员和相关
工作人员。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口腔疾病的诊疗和治疗工作。

第三条术语定义
1.口腔不安全性评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口腔疾病评估,推
断患者疾病的不安全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2.防范管理:采取有效的防备和掌控措施,降低不安全因素,防备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口腔不安全性评估
第四条患者信息收集
1.医务人员在接诊时应向患者逐一询问病史和相关信息,并
记录在病历中。

2.认真询问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形、过敏史、服用的药物情况、手术史等,以了解患者的全面健康情形。

3.关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年龄、性别、健康情形、麻醉史、口腔疾病的病情和病史等。

第五条临床检查和分析
1.医务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口腔检查,包含口腔病变、炎症、
牙齿龋齿和牙周病等方面的评估,并记录检查结果。

2.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务人员应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患者的不安全程度和可能的风险。

第六条不安全性评估与等级划分
1.依据口腔不安全性评估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
不安全性等级划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2.高危患者:存在明显的口腔疾病,需要高级治疗手段或麻醉,或有明确的手术风险,或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

3.中危患者:存在肯定的口腔疾病,需要肯定的治疗手段或
麻醉,或有肯定的手术风险。

4.低危患者:口腔疾病较轻,治疗简单安全,无明显手术风险。

第三章口腔不安全防范管理
第七条高危患者管理
1.高危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需经过多学科会诊,确定治疗
方案和手术方案,明确风险防备措施。

2.高危患者必需由资深医务人员或专家负责手术操作,如需
麻醉,必需由专科麻醉师全程监护。

3.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需严格依照医嘱和规范操作,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第八条中危患者管理
1.中危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认真的风险告知,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2.中危患者治疗应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如需麻醉,必
需由专科麻醉师全程监护。

3.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
安全和治疗效果。

第九条低危患者管理
1.低危患者治疗可以由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无需特别操作。

2.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认真察看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意外事件处理
1.如发生治疗中的意外事件或并发症,医务人员应立刻停止
治疗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意外事件发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依照
医院规定的流程进行后续处理。

第四章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培训和教育
1.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有关口腔不安全性评估和防范管理方
面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了解最新的医学研
究成绩和诊疗技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第十二条质量掌控和评估
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掌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口腔不安
全评估与防范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发现问题和不足后,医院应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确保管理
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三条文件管理
1.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相关的病历和记录表,
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各类文件和记录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和保管,确保后续随访
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违纪惩罚
对违反本制度的医务人员,医院将依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生效和修订
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对本制度的修订必需经由医院相关部门审议通过,并经医
院领导批准后生效。

3.本制度的修订版本将废止原版本。

注:本制度由医院负责相关工作人员负责解释和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