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对自己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标签:自主学習;教学方式;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过程,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

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从而学会求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我们应该常引导学生树立“真正的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以此激励学生的自学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那种只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如果物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能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中探究其内在的规律,从而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物理教学中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利用物理知识来解讲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介绍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设悬念、进行实验探究、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成功激励等多种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物体超重和失重时,可以用一个钻有几个小孔的朔
料瓶,先用手指按住小孔,在里面装上在里面装上水,然后移开手指,让塑料瓶自由下落,发现下落过程中水将不会从孔中射出来。

再提出问题:如果把朔料瓶向上抛出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时,水是否从孔中射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还会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失重这个概念及产生条件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讲述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然后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强化物理知识的目的,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以致学生感到物理枯燥、乏味,进而逐渐厌学物理,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方面进行培养:
1.课前编写学案,组织学生教学有效自主学习,实施先学后教
课前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的提示和教师的安排,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尝试探究、归纳创新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

学生不事先自主学习,他们就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编写学案,提出自习要求、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并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时,组织有效的检查,使自主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又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要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和精髓。

物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离不开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学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需要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将知识产生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组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堂上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大脑、双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猜想和假设,自主进行设计和进行实验,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才予以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

③重视探究过程中自主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④重视学生间及学生和教师间交流互动,拓宽学生的思维。

3.课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目的是将获得的新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和提高。

为此,我们一定要常让学生通过做一些练习、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给学生以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得以巩固,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要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放飞学生自主学习的翅膀,为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断探索,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