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熟市王淦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常熟市王淦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

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而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可是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许多学者不断探索汉字教学的新理念和新途径,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一直到近几十年仍有一定的市场。

C.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D.文章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对用拼音文字教学法教汉字提出了质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将汉字教育作为战略工程。

B.日本“脱亚入欧”,影响了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致使有人提出放弃汉字教育的主张。

C.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提笔忘字现象。

D.只要我们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古老的汉字就一定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增至21个。

什么是自贸试验区?我国的自贸试验区脱胎于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后者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境内,海关辟出一个专门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大部分出口的企业入驻,可以享通关便捷,享受出口加工区特有的各种优惠政策。

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强调了自贸区核心功能是制度创新,进行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的风险测试。

设立自贸试验区对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好处?自贸试验区将给消费者和社会民生领域带来深远持久的利好。

比如,自贸试验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将大大提高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便利性:自贸试验区扩大外资准入、吸引集聚更多跨国公司,十分有利于扩大就业、更好解决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自贸试验区扩大进口、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有利于广大消费者以更
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国外优质产品。

(摘编自李卓越《自贸试验区到底有什么特别?对老百姓有啥好处?》)
材料二:
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开始,七年来,各批自贸试验区各自创新,纷纷在制度创新领域发力,取得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

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不断简政放权。

投资便利化方面,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升级,开始实施第四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

贸易便利化方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成效卓越,“一站式”电子通关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一站式”的电子系统,整合多行政职能部门各自的系统,打造“单一窗口”;通关便捷程度不断提升,缩短货物报关程序。

金融开放方面,逐步探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对国内、跨境融资风险管控。

法治化建设方面,各大自贸试验区公布了系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条例;借鉴国际自贸区经验,司法保障和争议解决机制基本建立。

这些成果,旨在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化以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引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2020年9月《人民论坛》,李善民《中国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成就》)
材料三:
我们的开放格局当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呢?金融业的开放还不到位,在一些方面是有限制的。

服务贸易的开放还不到位,致使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很大,2018年7594亿美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中,逆差达到2922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跨国公司制造业企业大部分都注册在海外,由此形成的服务贸易业务量以及清算、结算后形成跨国的专利版税、企业所得税也都算在海外。

与政府管理相关的公共服务开放度不高、市场化不到位。

数字经济国际化规模不足,数字贸易的开放度不到位,马云、马化腾的数字经济跟Facebook、谷歌、亚马逊的区别在哪儿?在亚马逊的平台上,不管客户是美国的还是加拿大的,进进出出的通达对象是以全球几十亿人为背景的互联互通。

而我们的网络,中国14亿人在这个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互相运行的网络,跨境就做得很少了。

把这四块短板补了,中国开放的高度、深度、广度就到位了。

这样的一个任务交给谁呢?自由贸易试验区。

(摘编自《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4.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自贸试验区源自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带有“试验”性,强调制度创新,进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风险测试。

B. 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国外的优质产品。

C. 中国有自贸区利用互联网建立“一站式”的电子系统,对多行政职能部门的系统进行整合,单一打造贸易通道。

D. Facebook、谷歌、亚马逊的数字经济跟马云、马化腾的区别表现在跨境方面,前者做得更多,后者做得很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由贸易区可由某国海关辟出一个专门区域,入驻企业享受出口加工区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它能体现主权国家的特点。

B. 现在,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都是十分便利的,就是来自自贸试验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经验复制。

C. 我国自贸试验区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基本建立司法保障和争议解决机制,表明中国十分重视法治化护航。

D.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很大,一些制造业企业形成跨国的税收都算在海外,使得中国必须审视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6. 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

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

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大
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

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

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7. 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 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C. 徽州文化是一种家庭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D. 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8.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 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 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突破。

D. 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9. 概括形成徽州文化特征的几点成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

曾祖仁本,仕为礼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

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

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

承卒,遂代之。

召还,阖门不与人交。

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纯,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

向时使者多私贵,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

使未还,尚书左承缺,帝曰:“赵憬堪此。

”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请降考。

校考使刘滋谓憬知过,更以考升。

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

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同辅政。

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时杜黄裳遭阉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

憬救护申解,皆得免。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
遂罢贽乃始当国。

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

帝皆然之,下诏褒誉。

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

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

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

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

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

及为相,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选自《新唐书赵憬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B.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C.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D. 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品,文中指官员的某个等级。

古代把主要官职分为九等,从最高一品到最低九品。

B. 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

唐朝时,与唐频繁通使,经济文化关系密切。

C. 赠,文中指赠官。

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先辈追封官爵。

D. 家庙,即祖庙,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古代的普通家庭和有官爵者都建有家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憬精通治理。

他精通为政之道,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选贤、节用等,经常向皇帝进言,得到皇帝的嘉奖。

B. 赵憬遭到排挤,愤愤不平。

窦参想把赵憬贬为刺史。

皇帝没有答应,赵憬与陆贽共事,陆贽比较强势。

把赵憬调职,赵憬感到不平,多次称病。

C. 赵憬深得信任,考绩优良。

他被皇帝点名担任要职;年终评定考核等级,他因有贪污嫌疑,请求降级,但有关官员还是提升了他的考核等级。

D. 赵憬清廉节俭,为人宽容。

他身居高位,但不讲求排场,不置产业,他跟令孤峘、崔儆有过节,后来却不顾前嫌,先后提拔了这两个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

(2)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水
皎然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注]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辽阳。

[注]未央:未尽,未已,没有完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秦陇”“氐羌”“穷漠”等富有边塞特色意象的使用,交代了背景。

B.一、二句先写边地的地理环境,再点出人物与事件,意在突出征人戍边的艰辛。

C.五、六句“西”与“东”相对,“悲”与“忆”相连,共同传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D.七、八句通过“旅魂声”将边塞之地与故乡连在一起,体现了巨大的空间跨度。

15.有人说,本诗所写的主人公是征人;也有人说,本诗所写的主人公是思妇。

你认为呢?并阐述其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

(2)《三峡》中描写泉水瀑布的句子是:___,___。

(3)《岳阳楼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懂得知足常乐,才能领悟劳动的真谛。

B. 盲目自信,就会夸大自己工作的意义。

C. 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开心就好。

D. 自豪感来源于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超过80字)
寝室里的矛盾可谓千奇百怪:睡眠时间不同步,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睡觉打呼噜,影响别人休息;有人不爱干净,不搞卫生……任何一个误会,都有可能引发寝室矛盾。

寝室有了矛盾,该如何去化解呢?
请提两点建议,并加以简述。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得体。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苦难,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对受难者施以援手,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有人认为,关心远方的困厄,也是在关心我们自己;还有人认为,为受难者加油的人也往往是驱逐、歧视受难者的人,人们往往在大的层面坚持“命运共同体”原则,到小的层面又落入“自我中心观”的泥潭。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 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关注变化的词语。

B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而没有鄙视之意。

C项,“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错误,由原文“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可知,原文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D项,“解决了当前汉字教有面临的问题”错误,由原文“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可知,“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于文无据,联系现实看,汉字教育的问题应该存在,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文章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错误,由原文“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可知,原文是将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相,而不是将二者的教学方法作对比。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D项,“只要我们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错误,由原文“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可知,“只要……就……”过于说法绝对。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单一打造贸易通道”理解和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成效卓越,‘一站式’电子通关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一站式’的电子系统,整合多行政职能部门各自的系统,打造‘单一窗口’”可知,是为了贸易便利化中国打造“单一窗口”,并非“贸易通道”。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

B项,偷换概念,“就是来白自贸试验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经验复制”结论错误,材料一只说“自贸试验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将大大提高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便利性”,并非全部转变为社会现实,不能据此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题,首先要快速阅读,根据试题内容定位信息、筛选信息,然后再进一步整合加工。

在不连贯的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