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一、隋朝的统一。

1. 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 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

-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 表现。

-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 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等物资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三、开通大运河。

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时间:605 年开始。

3.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 多千米。

4.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四、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2. 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五、隋朝的灭亡。

1. 原因。

-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 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 起义: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迅速蔓延全国。

3. 灭亡: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