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ⅰ人民版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ⅰ人民版8
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归纳和把握十月革命的差不多过程和胜利的史实;分析认识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方法目标—→结合各种材料,关心学生明白得列宁主义产生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作用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并运用各种方法主
动探究历史问题,积极寻求答案;教师可安排学生提早分组预
习,加强合作,激发爱好,提高效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关心学生领会领导人物在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英雄史观;关心学生认识俄国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认识人类社会进展所具
有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制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觉开始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进展进程的产物。

资本主义差不多过渡到了帝国主义时期,科技迅速进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走上资本主义进展道路,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⑵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进展进程的产物。

通过改革而非革命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的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

垄断资本既依靠沙皇政府压榨国内人民,又依靠它对外扩张而开创国外市场,此外由于自身的落后,它对西欧资本有专门大依靠性。

以上这些缘故使得俄国矛盾重重,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危机四伏,革命一触即发。

⑶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领导,是十月革命发生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俄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需要革命政党的领导。

1900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做好了预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

布尔什维克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它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产生。

⑷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造成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一战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风起云涌。

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正厮杀得难分难解。

2、十月革命胜利的过程。

⑴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人民发动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历史上称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为二月革命。

⑵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一个是要紧的、把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一个是监督性的、依靠工人和农民表达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这不可能长久,仅仅是专门的过渡现象。

苏维埃出版了机关报《消息报》,发表《告彼得格勒和俄国人民书》,号召团结在苏维埃周围,把握地点政权。

⑶《四月提纲》的发表。

1917年4月,列宁回国,发表了后来称之为《四月提纲》的演说。

《四月提纲》有以下内容: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指出当前应从革命的第一时期过渡到第二时期,在第二时期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这一文件成为对十月革命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⑷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连续参加一战,并镇压要求终止战争、政权归苏维埃的人民革命,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终止。

革命和平进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

⑸革命策略的变化和新的革命的酝酿。

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秋天经济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斗争不断发生,新的革命酝酿成熟。

⑹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起义的领导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

⑺十月革命的胜利。

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资产阶级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跑。

7日上午,《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手中。

晚上,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被攻破,起义胜利。

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

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开幕。

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制造了重要前提。

⑵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⑶它同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⑷(大象版)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有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进展到列宁主义的新时期。

它依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展不平稳的规律,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成功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能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上第一获得突破。

这给宽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训练:基础与巩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
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
B、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成立
C、在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中击败孟什维克
D、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2、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等进展水平的资本主义经济
B、仍旧占优势的小农经济
C、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
D、外国资本操纵俄国经济
3、俄国二月革命超出了一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具体表现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
B、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C、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无产阶级把握政府的权力
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把握
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有人说: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全然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现。

这种“新型”是指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D、有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6、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终止的时刻是()
A、1861年
B、1905年
C、1917年3月
D、1917年11月
7、普列汉诺夫在十月革命前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其含义是()
A、俄国只应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俄国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俄国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8、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背景是()
A、列宁提出了明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B、两个政权并立
C、沙皇实行专制统治
D、参加一次大战
9、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下列哪些文件?()
①《告俄国公民书》②《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③《和平法令》④《土地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0、下列哪项不是十月革命的意义?()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
D、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材料解析题
11、在宣告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为纪念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高唱《葬礼进行曲》,歌词节选如下:
你们默默无言地带上了镣铐,
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
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永久胜过枪刀……
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

那个时代差不多临近,
专制制度将要崩溃,
人们就要奋起,
伟大而自由。

请摸索:
⑴你认为歌词中“水深火热”的表现要紧有哪些?
⑵“那个时代”指什么时代?俄国人民用什么方式迎来了“那个时代”?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之因此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超,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列宁说:“我们革命是开头容易,连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连续容易。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具体应如何样说明?
⑵材料二中列宁说俄国革命“连续困难”要紧反映了哪一方面的困难?西方“开头困难”要紧指哪一方面的困难。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然,充满了这种自由民主新精神的临时政府声明,使人们没有丝毫理由去设想,差不多发生的革命会削弱俄国在协约国的总斗争中的任务。

完全相反,由于人人都普遍认识到这一总的历史责任,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完全胜利的普遍愿望只会变得强烈起来。

这种期望由于集中在一个与大伙儿都有关系的当前问题上而变得更加实际,这确实是把差不多侵入我国领土的敌人赶出去。

——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可夫致协约国各国政府的照会
引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2:我们退出战争,我们把这一点通告各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

我们向目前正在抗击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国军队的我国军队发出了全面复员的命令。

……我们拒绝认可德国和奥匈帝国主义用利剑刺在活着的各国人民身上的那些条件。

我们不能以俄国革命的名义在给千百万活着的人带来压迫、痛楚和不幸的条件上签字。

——《托洛斯基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宣读的声明(节录)》
引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⑴材料1的要紧目的是什么?结果前线失败后,对俄国的历史有何阻碍?
⑵材料1与材料2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产生这些不同的缘故又是什么?
⑶托洛斯基的做法对吗?什么缘故?
三、问答题
14、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点?
答案详说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A
6、C
7、C
8、D
9、B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水深火热”指的是沙皇的专制统治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1917年初的俄国农田荒凉,企业倒闭,经济濒于崩溃,物资和粮食
十分匮乏,前线士兵大量伤亡。

⑵“那个时代”指的是社会主义时代;迎来的方式是暴力斗争。

12、⑴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还存在沙皇专制。

⑵“连续困难”指经济方面的困难。

“开头困难”指政治方面的困难。

⑶重视研究革命的客观条件。

13、⑴材料1的要紧目的是用战争消弭革命。

结果前线失败后,在俄国发生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终止。

⑵材料1与材料2最大的不同是材料1是要推行连续战争的政策,而材料2则是要退出战争的政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

产生这些的不同的缘故是临时政府与苏维埃政权之间不同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临时政府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期望把战争打到底,以取得分赃的权益。

而苏维埃政府则从人民的利益动身,给人民以久久希望的和平,给国家以进展的机会,给苏维埃政权以巩固的条件。

⑶托洛斯基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托洛斯基宣布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拒绝签订和约,另一方面又表示退出战争,复员军队,这一行动给苏俄造成了严峻的缺失。

三、问答题
14、⑴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都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⑵十月革命采纳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⑶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

⑷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进展的不同性质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