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课件】第二讲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教育课件】第二讲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5ff20fbd64783e08122b21.png)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殊性
• • • • 自我意识的独立性 自我评价的广泛性与概括性 自我的反省性 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心理健康界定中的自我成分
• • • • • • • • 奥尔伯特的研究 有自我扩展的能力 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 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 具有现实性知觉; 客观看待自己 有多种技能 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
一、气质测试
• 13. 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 克制。 • 14. 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 15. 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 16. 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 17. 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 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 18. 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
• 6.我一旦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 7.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 8.尽管有使得做一些不愿意的事,但我基本 上是按自己意愿办事的 • 9.一件是好事好,不好是不好,没有什么可 含糊的 • 10.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 怀疑自己的能力
自我和谐量表(SCC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 26. 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 27. 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 28. 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 艺作品。 • 29. 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 30. 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 动手干。 • 31. 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 32. 别人总是说我闷闷不乐。
• 31.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很难与他们沟 通 • 32.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遇上难题 • 33.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独无援的 • 34.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的都无济于 事 • 35.我总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感受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讲学课件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ce0ee2a2161479161128e5.png)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教学互动
我的自画像:我是谁?(自我认识与评价) 对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 对自己的智力、优点、特长的评价: 对自己的短处、缺点、弱点的评价: 我的座右铭: 我最欣赏自己的是: 我最讨厌自己的是: 我的烦恼是: 我最近一次流泪: 我的朋友: 我与家人相处: 我的心理是否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会影响一个人如何去认知周围的世界,进而影 响一个人的行为。在相同的环境中,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对于相同的学习条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都与自 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成熟的自我意识会给个人带 来快乐和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不健康、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则 会给个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会产生消极的社会效果。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合体,它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愿 望、动机,即在过去生活背景中形成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对 未来的展望,还包括自豪或羞耻、自尊或自卑、激励或责备 等这样一些情感的体验。自我意识的形成受到个人的成长经 历、生活环境、自我态度、他人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 且,自我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和 心理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2)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 自我的结构。他认为,人初生时只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 其功能是一切为生存,其行为表现大多属于原始性的冲动, 遵循的原则只要快乐,肆无忌惮,且个人多不自知。他像一 个幼儿,容不得紧张,希望得到满足,易冲动、非理性、无 组织。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 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 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 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第二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afe55631126edb6e1a100e.png)
(三)自我调控主动、持久,具有积极性
自我调控的确立,是大学生自我 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在 自我调控方面不仅积极主动,而且能 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长期有效地 调控自己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使之 服务于理想自我的实现。
(三)自我调控主动、持久,具有积极性
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 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自我意 识的自觉性、坚持性、独立 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 的发展。一方面,一些大学 生强烈要求独立、自立和自 制,渴望摆脱父母、老师的 束缚,而不喜欢有人过多地 干预、指责、干扰和控制他 们的言行。另一方面,他们 乐于接受新思想、喜欢与别 人相处。
你们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问题: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谁?
我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我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通俗地说,这些与“自我意识”有关。
认识你自己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 身的认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 界关系的认识,是对自己存 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
雨果
导航作用
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在 目标的牵引和召唤下,调动自己 的能力和潜力,充分利用各种有 效资源,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 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 折,奋发进取。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控作用
自我控制是自我 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
缺 乏 行
一个重要表现,它是 动
目标的保护神,是成 的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类型
(三)自我否定
这种类型的大学生通常 对自我意识中现实自我的评 价过低,使得理想自我和现 实自我的差距非常大,以致 认为经过努力也无法实现, 或尽管两者距离不大,但由 于个人自我掌控能力较弱, 前进的动力不强,心态不够 积极,直接制约理想自我的 实现。
知人者智_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88页PPT
![知人者智_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8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5906578762caaedc33d4a6.png)
END
知人者智_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大学生自我意识(课堂PPT)
![大学生自我意识(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57964455270722192ef7a3.png)
.
21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的发展水平渐趋稳定 自我体验较为强烈 自我体验敏感性大
.
2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增强 自我控制的独立性提高
.
23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4.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问题及应对
.
11
PART TWO
自我意识的发展 及特点
.
12
我是谁?
20个我是谁?
我是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
……
.
13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1.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越经过20年时间,大约 经历三个阶段,即: 自我中心期(0——3岁)生理自我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社会自我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心理自我
.
7
自我意识的概述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
8
自我意识的概述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认知 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 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某种判断。 自我认识涉及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 析和自我评价等。
.
14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2.自我意识的冲突
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冲突 二是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三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四是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五是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ppt2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ppt2](https://img.taocdn.com/s3/m/35da43e502d276a201292e48.png)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⑵ 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 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
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 验有不同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 概念不同。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⑶ 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 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取决于自我概念。
自验预言:即由一定的自我意识引发的与其相一致或 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这种 期望得以实现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⑸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 混乱的冲突;形成“忠诚”的品质 。
⑹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 突;
⑺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 冲突;
⑻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 的冲突;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 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 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 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 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 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 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 【2】自我意识的内容 【3】自我意识的结构 【4】自我意识的特性 【5】自我意识的功能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发展三阶段 【2】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第四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三)过度的自我接受
调适方法 (1)看到自己的不足; (2)看到他人的长处;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 的反馈意见。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PPT(2009)BB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PPT(2009)BB](https://img.taocdn.com/s3/m/fd303a1755270722192ef733.png)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3.学生自我调节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和自主性偏弱 4.大学生自意识发展的矛盾性
第二节 自我悦纳自我完善
一、认识自我,人人都是一座金矿
人的许多烦恼,许多困惑,都跟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有关。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 《神奇的发卡》 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不断进取的愿望, 都有自由发展、获得成功的能力。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 卡耐基
阶段 1 乳儿期 (0 - 2) 社会心理任务 信任 ———— 不信任 ———— ———— 羞怯 内疚 品质 希望 意志 目的
2 儿童早期(2 - 4) 自信 3 儿童中期(4 - 7) 主动性
4 儿童晚期(7 -12) 勤奋
5 青少年期(12-18) 同一性 6 成年早期(18-25) 亲密 7 成年中期(25-50) 创造 8 成年晚期(60以) 圆满
1.得8个A以上者的评价: 你雄心勃勃,凡事总想做的尽善尽美。总是想去干一些
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由于对这些事情缺乏了解,所以 容易见异思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以致经常愿望落 空。应注意克服夸夸其谈的缺点,培养求实精神,要面 对现实。 2.得7个B以上者的评价 : 你的急躁和缺乏对事物的了解使你有时好像是一个理想 主义者,但实际上你所具有的更多的是虚荣心、兴趣, 同时也说明你并不缺少善良和热情的冲动,这会使你重 新认识自己并鼓励自己不断进取。 3.得6个C以上者的评价: 你为人热情,富有想象力,很诚恳。你也很浪漫,很有 正义感,有人情味和求实精神。你喜欢依法办事,审时 度势,爱思考,感到幸福的事莫过于生活在和谐、舒畅 而又能发挥创造力的环境中。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概述(PPT 30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概述(PPT 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cd28b320e87101f69e319591.png)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具体的 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 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 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 1. 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2. 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3. 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的分类
1. 结 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 内 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 存在方式: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
第二讲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独眼国王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瞎 了一只眼,还瘸了一条腿。
这天,他想给自 己画张像。于是,他 开始找画师给他画像。
第一位画师战 战兢兢,把国王画 成四肢健壮、容貌 俊朗的帅哥,结果 国王大怒,认为画 师恶毒讽刺,不仅 被砍了头,还被抄 了家。
第二位画师见 此,抖抖嗦嗦地按 他本来的样子画, 结果国王还是不高 兴,第二位画师也 被拉出去砍了头。
自我意识的分类
自我认知
生理自我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吸 衣着、风度、家属、 引力、迷人、自我 所有物等的认识。 悦纳。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的认识。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几年后,少年狮子迪奥对自己和世界有了许多 观察和思考。他发现,虽然兽类都认为狮子是草 原之王,但有个明显弱点,就是在中长跑项目中 的耐力要比羚羊弱。很多时候,就因为这个弱点, 羚羊从嘴边溜掉了。通过查询文献和实验研究, 他弄明白了,羚羊耐力好的原因是他们的食物。 于是,他瞒着母狮子,每天偷偷地吃草。一周后, 奄奄一息的迪奥被母亲送到医院。由于治疗及时, 他恢复了体力,但坚持要继续吃草。他埋怨母亲 中断了他的计划。他说,再给他几天时间,效果 就出来了,他会成为草原上真正的王者。
教育学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发展PPT课件
![教育学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ba382eefdc8d377ee3253.png)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三)要正确地对待失败
活动四:个人盾牌
● 分享:生命的价值 ● 根据下列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做个自己的
盾牌。答案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图案,在 盾牌上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安排位置与顺序 。 ●
● ⑴ 画出出生到十四岁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⑵ 画出十四岁到现在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⑶ 画出你以前最成功的事项; ● ⑷ 画出你过去最快乐的时刻; ● ⑸ 画出你的一项专长; ● ⑹ 画出你想要加强的技能; ● ⑺ 你希望将来是什么样子? ● ⑻ 如果你一向无往不胜,但目前只有一年可活,
4、重塑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 ● 把握自我意识发展的契机。 ● 将超越自我作为终生发展课题。
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社会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 --罗杰斯
20世纪60年代,以<成为一个人>一书的 出版为标志,罗杰斯开始把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 于自我的人”上.他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 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 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软糖实验
● 此试验之后,专家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 踪观察,一直到他们长大;结果发现,那 些从小就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即“情 绪和情感智力”较高的孩子,情绪更稳定 ,在忍耐性、坚持性、人际关系方面都比 那些不能控制个性、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 好,成功率也高;而不能有效控制自己情 绪的孩子,长大后易受挫折,固执、孤僻 、受不了压力、逃避挑战,当然多半就难 以成功了。
认识自己的 优势
认识自己的 心理特点
认识自己的 劣势
自我认识的途径
建立正确的比较观
活动四:个人盾牌
● 分享:生命的价值 ● 根据下列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做个自己的
盾牌。答案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图案,在 盾牌上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安排位置与顺序 。 ●
● ⑴ 画出出生到十四岁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⑵ 画出十四岁到现在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⑶ 画出你以前最成功的事项; ● ⑷ 画出你过去最快乐的时刻; ● ⑸ 画出你的一项专长; ● ⑹ 画出你想要加强的技能; ● ⑺ 你希望将来是什么样子? ● ⑻ 如果你一向无往不胜,但目前只有一年可活,
4、重塑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 ● 把握自我意识发展的契机。 ● 将超越自我作为终生发展课题。
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社会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 --罗杰斯
20世纪60年代,以<成为一个人>一书的 出版为标志,罗杰斯开始把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 于自我的人”上.他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 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 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软糖实验
● 此试验之后,专家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 踪观察,一直到他们长大;结果发现,那 些从小就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即“情 绪和情感智力”较高的孩子,情绪更稳定 ,在忍耐性、坚持性、人际关系方面都比 那些不能控制个性、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 好,成功率也高;而不能有效控制自己情 绪的孩子,长大后易受挫折,固执、孤僻 、受不了压力、逃避挑战,当然多半就难 以成功了。
认识自己的 优势
认识自己的 心理特点
认识自己的 劣势
自我认识的途径
建立正确的比较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我 是 谁? 我 是 怎 样 的 人? 我 为 何 和 别 人 不 同? 我 是 否 接 受 自 己? 我 如 何 改 变 自 己? 我 的 将 来 会 怎 样?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分类
①
个体对自身 生理状态的 认识和评价
②
个体对自身 心理状态的 认识和评价
③
个体对自己与 周围关系的认
识和评价
.
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 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 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 的心理基础。
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结构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社会性
意识性
自我意识 的特性
能动性
同一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
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
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
意识或潜意识。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社会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 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 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成长背后的一面镜子——内省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一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对自己的智力、 性格、气质、兴 趣、信念、理想、 爱好等个性特征 的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理性,注意行为符合 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 力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内涵
.
3.从存在方式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自我 意识
镜 中 自 我
.
自我意识的结构
现实自我
就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 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
2.个体根据自我意识, 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
能动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同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比较稳定、成 熟。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 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 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 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 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他人的个性区 别开来。
镜中自我
又称他人自我,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在他 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 法。
理想自我
则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 形象。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
研究表明,当现实自我和镜中自我相一致时,个 体会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反之,个体会感到别 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当理想自我是建立在个体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 且符合社会要求和期望时,它就会指导现实自我积极 适应并作用于内外环境,从而使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 展。反之,如果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要求三者 之间有矛盾,就会引起个体内心的混乱,甚至会引起 严重的心理疾病。
人
个体在对自我作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 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道德、行为、时 间、精力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内省作用
当面临挫折时,个体自我 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 意志、能力、行为、社交等方 面进行反思反省,努力寻找受 挫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 原来的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 我的内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 于统一。这种内省和归因是一 种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调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我认识是认知
的一种形式,主要 包括个体的自我感 觉、自我观察、自 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等方面内容。
自我体验属于情
绪、情感的范畴, 主要包括自尊、自 信、自卑、自负、 自责、自豪感等方 面内容。
.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
对自己的心理、行 为和态度等方面的 调节,主要包括自 主、自立、自律、 自我教育、自我控 制等方面。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导航作用
自控作用
自我意识 的作用
内省作用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导航作用
理想自我(发展目标)
是建立在全面正确地自我认 识的基础上,能对个体的认 知、情感、意志、行动、品 德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是 个体活动的动力。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只要目的正当,纵使 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 也是坚定的。”
雨果
导航作用
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在 目标的牵引和召唤下,调动自己 的能力和潜力,充分利用各种有 效资源,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 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 折,奋. 发进取。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控作用
缺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 乏 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 行 重要表现,它是目标的 动 保护神,是成功的卫士。 的
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 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 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 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 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
社会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能动性
1.个体能根据社会或 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 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 成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 外貌、年龄、仪 表、健康状况、 所有物等方面的 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自身的外表、健康、 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护家 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在集体中 的角色、名望、 地位、经济条件 等方面的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名誉地位、威望,与 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 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什么是自我意识
主体我(I)
以“主体我” 的身份 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 ——此时的“我”处于 观察地位。
客体我(me)
以“客体我”的身份被 认识、被改造——此时 的我处于被观察地位。
每个人都是“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体
.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也称“自 我”,乃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 觉察,即对自己的一切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 质、兴趣、信念、世界观 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 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 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
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 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
内涵
自我认识 自我情感 自我控制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我 是 谁? 我 是 怎 样 的 人? 我 为 何 和 别 人 不 同? 我 是 否 接 受 自 己? 我 如 何 改 变 自 己? 我 的 将 来 会 怎 样?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分类
①
个体对自身 生理状态的 认识和评价
②
个体对自身 心理状态的 认识和评价
③
个体对自己与 周围关系的认
识和评价
.
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 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 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 的心理基础。
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结构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社会性
意识性
自我意识 的特性
能动性
同一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
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
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
意识或潜意识。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社会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 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 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成长背后的一面镜子——内省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一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对自己的智力、 性格、气质、兴 趣、信念、理想、 爱好等个性特征 的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理性,注意行为符合 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 力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内涵
.
3.从存在方式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自我 意识
镜 中 自 我
.
自我意识的结构
现实自我
就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 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
2.个体根据自我意识, 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
能动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同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比较稳定、成 熟。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 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 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 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 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他人的个性区 别开来。
镜中自我
又称他人自我,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在他 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 法。
理想自我
则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 形象。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
研究表明,当现实自我和镜中自我相一致时,个 体会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反之,个体会感到别 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当理想自我是建立在个体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 且符合社会要求和期望时,它就会指导现实自我积极 适应并作用于内外环境,从而使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 展。反之,如果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要求三者 之间有矛盾,就会引起个体内心的混乱,甚至会引起 严重的心理疾病。
人
个体在对自我作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 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道德、行为、时 间、精力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内省作用
当面临挫折时,个体自我 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 意志、能力、行为、社交等方 面进行反思反省,努力寻找受 挫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 原来的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 我的内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 于统一。这种内省和归因是一 种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调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我认识是认知
的一种形式,主要 包括个体的自我感 觉、自我观察、自 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等方面内容。
自我体验属于情
绪、情感的范畴, 主要包括自尊、自 信、自卑、自负、 自责、自豪感等方 面内容。
.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
对自己的心理、行 为和态度等方面的 调节,主要包括自 主、自立、自律、 自我教育、自我控 制等方面。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导航作用
自控作用
自我意识 的作用
内省作用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导航作用
理想自我(发展目标)
是建立在全面正确地自我认 识的基础上,能对个体的认 知、情感、意志、行动、品 德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是 个体活动的动力。
.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只要目的正当,纵使 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 也是坚定的。”
雨果
导航作用
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在 目标的牵引和召唤下,调动自己 的能力和潜力,充分利用各种有 效资源,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 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 折,奋. 发进取。
三 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控作用
缺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 乏 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 行 重要表现,它是目标的 动 保护神,是成功的卫士。 的
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 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 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 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 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
社会性
.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能动性
1.个体能根据社会或 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 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 成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 外貌、年龄、仪 表、健康状况、 所有物等方面的 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自身的外表、健康、 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护家 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在集体中 的角色、名望、 地位、经济条件 等方面的认识。
自豪感 自卑感
追求名誉地位、威望,与 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 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
一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什么是自我意识
主体我(I)
以“主体我” 的身份 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 ——此时的“我”处于 观察地位。
客体我(me)
以“客体我”的身份被 认识、被改造——此时 的我处于被观察地位。
每个人都是“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体
.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也称“自 我”,乃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 觉察,即对自己的一切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 质、兴趣、信念、世界观 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 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 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
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 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
内涵
自我认识 自我情感 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