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浅谈立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6161 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立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
有人说:“学生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的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教师就是建筑设计师”。

根据多方面的思考认识,通过学习我国各大中专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参照国外的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现对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做一下探讨。

一、多元综合
多元就是多项、多方面、多层次,包括多种方法、多种知识、多种技能、多种人际关系和多种心理因素。

综合就是统一、和谐,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转化。

多元综合也意味着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利用统筹全面和系统平衡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实现优化教学。

二、方法先导
方法既指教法,更指学法。

教师如果掌握多种教法,就会由自在状态上升到自为状态,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从而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也会带动学生由“学会”转变成“会学”。

方法先导,是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其进入英语学习之门。

开始学习之前就熟悉学习方法,然后边学习,边完善。

这是学习成功的保证,这一点要特别引起重视。

三、分段集中
分段就是分阶段。

从学生英语使用技能的发展看,大致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之分。

每个大阶段还可分为开始、进行、验收三个小阶段。

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都有自己的重点。

集中突破一个方面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基开路。

初级阶段重点在于开口和拼读;中级阶段的重点在于词汇和听读;高级阶段的重点是文化和语感。

分段集中是在前后联系,循环反复的背景下实现的,不是单打一。

四、因材施教
材既指学生,又指教材。

学生的个性和英语水平不同,教学要求和教法也应有所不同。

教材的类别不同,教法也不同。

例如,语法本来体系性就强,所以演绎法效率高;词汇表面上联系性差,因而用归类法效率高。

另外,因材施教还要同阶段划分联系初级阶段学生年龄小,宜用强化操练方法,培养习惯和技巧;中级阶段学生对所学材料零乱感到头痛,宜用系统联想方法,大量听读方法,使知识系统化,并迅速转化为使用技能,从而得到全面巩固。

五、开口过关
评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只有开口,才能学好。

开口是学生学英语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最关键的一关。

开口包括发音、拼读、朗读、基本句型操练和简答问答。

因此,开口的训练要求不同于听说和口语、它更为综合,更有基本功训练性质。

它所包含的各方面在初级阶段都要通过大量快速练习而达到自动化熟练技巧的程度。

而且对每个学生都是这样。

要防止“两极分化”,就要严格地把住这一关。

开口基本技巧一定要符合快速、正确、自动化三个标准。

六、大量听读
听和读的吸收功能实际上是学习功能,使听读领先于说写就是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作用,为说和写的技能发展准备条件。

另外,总的来说,听读活动比说写活动要容易一些。

学生在听读时出错较少,活动连贯性较强,心理负担较轻,因而收效较大。

要充分发挥听读的积极作用,就要在开口过关后,逐步加大其活动量。

大量在这里是关键,大量一要时间多,二要速度快。

所以开口过关后,就要开始过高速听和高速读的关。

专门进行速听和速读训练,加强听和读的方法指导,同时告诉学生,一旦过好此关,英语教学的列车就会在平川上飞奔,加速度驰骋,鼓舞学生争相过关,进入英语学习的新境界。

七、课文中心
大量听读主要追求的是量和泛。

课文中心主要追求的是质和精。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学系统便更加平衡、稳定、效率更高。

此外,以课文为中心,课文的综合统筹作用得以更有效地发挥,成为文化交流的核心媒介,英语教学文化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基本保证。

八、培养语感(Sense of Language)
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

学生语感强,知识就牢固。

技能就熟练灵活;否则便会一停止学习,便很快忘掉。

语感首先表现为对英语和它所蕴含的文化特点的自主感,即初学者使用外语时的格格不入感觉的消失或减弱。

这时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注意力就集中于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想的是逻辑连贯性,而不是语言的正确性;语言的能力居于二线,交际能力居于一线,语感也表现为对语言和外在情景的联系,以及语言上下之间联系的反应。

语感强,反应便迅速而灵活,否则就迟钝而呆板。

语感还表现为综合性和整体性使用外语,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是综合为主,综合先行;分析活动降到次要地位,因而从整体上驾驭语言的使用。

语感的培养要靠教学路子模式中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要针对语感的特点安排教学。

九、实践练习
经验证明,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最常被卡住的地方,大多是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最大之处,是两种语言
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截然不同之处。

如there+ be结构。

定语从句结构、地点状语从句结构等。

为了使学生用英语时思路通畅,就要把英汉的差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多多进行练习,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以实现有针对的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以上所探讨的教学模式的各方面密切联系的。

只有全部落实,才能够实行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