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试卷第一次抽考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下册试卷第一次抽考试卷(带解析)2021八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一、积存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
平日文皱皱的她,偶然犯错总能得到别人的宽束。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列夫托尔斯泰皮肤黝( )黑,眉毛像蛮缠不清的树根,外貌奇丑,与器宇轩昂( )不搭边,但他有一颗高尚的灵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跑到公园里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朝气蓬勃的华夏大地,第一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那次的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真叫人深恶痛疾。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闲适无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不管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内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烈火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治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水立方采纳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专门杰出。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专门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可不能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独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专门好,它能够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可不能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6.名著导读。

(2分)
师恩难忘。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确实是回忆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恩师,他把这篇文章编在自己的散文集《》。

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3)《五柳先生传》中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手法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罗伯特是德国闻名的大夫。

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

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罗伯特专门安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病人差不多上国王。

大夫答话的的言外之意是。

(2分)
9、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

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辉煌辉煌。

了解古诗,就能够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观赏古诗,就能够感受民族文化的辉煌。

现在班上要开展古诗苑闲逛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
(1)【写标语】为了掀起我校学生集古诗的热潮,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

(2)【明任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伙儿分工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预备给四个小组分配如何样的任务? (2分)
第一组:收集唐诗精品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收集诗人写诗的故事
(3)【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故诗活动中,同学们辑录了专门多古诗。

请仿照示例给他们再写两个分类标准。

(2分)
例:古诗中的悲欢离合
古诗中的山水田园
(4)【对对联】诗的王国群星辉煌,风流人物各领风骚。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子美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帮他修改下联。

(2分)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

三、阅读与观赏(3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

(2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劳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全诗概括了作者,熔和抒情言志为一炉,大方悲凉,感人至深。

(1分)
11、人固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

文天祥的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壮歌、鼓舞着一代代的人。

请你谈谈对此句的明白得。

(1分)
(二)阅读文言文甲《送东阳马生序》与乙《范仲淹苦学》完成下列各题。

(10)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大方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

2、辄:就。

沃:浇。

那个地点是洗的意思。

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2、说明加点的词。

(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3)益慕圣贤之道(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1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渔人甚异之
D、门人弟子填其室或遇其叱咄
14、翻译句子(2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缘故是: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6、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范仲淹幼时读书经历,对你又什么启发?(2分)
(三)阅读记叙文《藤野先生》,完成17-21题。

(8分)
中国是弱国,因此中国人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问。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差不多上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察,被日本军捕捉,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①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专门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7、文中加点的他们是指:第①个他们是指;第②个他们是指( 2分)
18、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是指(1)
19、选段中画波浪线句是谁的观点?鲁迅如此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20、什么缘故这一声对我专门刺耳?1分
21、说说我的意见发生了如何样的变化?2分
(四)一碗馄饨(10分)
⑴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专门长时刻,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受到肚子饿了。

但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⑶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专门和气的夫人婆,她看到她站在那儿,就问:小孩,你是不是要吃面?但是,但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行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⑷夫人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如何了?夫人婆关怀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专门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
情愿煮馄饨给我吃。

但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难道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夫人婆听了,安静地说道:小孩,你如何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只是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如何会不感激她呢?你如何还要跟她吵架?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邻近时,一下就看到力倦神疲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赶忙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⑻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⑼这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2分)
23、文中画线加粗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24、文中第⑺自然段中用力倦神疲、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如何样的情感?(2分)
25、第⑹段什么缘故独句成段?(2分)
26、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⑼段的明白得。

(2分)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总有柳暗花明时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题二:请以几分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若选题二,请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能够写;感动闲适想念豪迈悲伤酸涩然后作文。

(2)你能够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许多于600字。

【参考答案】5、C
12、(1)爱好、专门喜爱(2)跑(3)更加(4)妻子和儿女
13、D
14、(1)我尽管愚笨,但终于依旧获得了学问。

(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仕,每大方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三)22、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夫人婆的开导之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23、第一个又字,说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

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明白得和感激。

24、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友爱女情深。

25、突出了女儿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起强调作用。

26、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管,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爱,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