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职业中学普通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职业中学普通中学高一化学下学
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的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参考答案:
C
略
2. 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 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
参考答案:
B
略
3. 向下列过量的酸中分别投入3.2 g的铜并加热,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后产生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
酸 D.稀硝酸
参考答案:
C
4.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电解CuCl2溶液生成22.4L Cl2时,理论上转移N 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电解水生成32g O2时,转移电子总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11. 2 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 5N A
D.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参考答案:
D
略
5.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物质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的是() A.CuCl2B.FeCl2
C.FeCl3D.NaCl
参考答案:
D
解析:A项,Cu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错误;Fe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FeCl2而不是FeCl3,而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B、C项错误;D项,Na
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正确。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非电解质是。
(均填编号)⑴CuSO4溶液⑵BaSO4固体⑶Cu ⑷SO3
参考答案:
(2)、(1)(3)、(4)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所以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1)(3);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与否,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所以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2);(3) 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
8.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 Pa,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在常温常压下,44gC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参考答案:
B
解:A、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含有1mol氦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
B、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原子数为2N A,故B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C 错误;
D、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总共含有3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故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钾均不导电,故HCl和KCl均为非电解质
B.NH3、SO3水溶液都能导电,故二者均为电解质
C.蔗糖、乙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和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C
A.电解质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固体氯化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是电解质,故A错误;
B.SO2、SO3水溶液都能导电,是由于它们分别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它们自身电离,它们都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蔗糖、乙醇都是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铜和石墨虽能导电,但它们都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
10. 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10℃ 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 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C. 20℃ 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 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考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首先考虑温度条件,再比较浓度大小。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C.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
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过量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B.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参考答案:
A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进行计算;
B、碱金属单质,性质活泼,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C、铝既能够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根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或不反应.
解答:解:A、由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可知,2molAl分别与足量酸、碱反应都生成3molH2,则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酸、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则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1,故A正确;
B、碱金属单质,性质活泼,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但大多数的金属和水不反应,故B错误;
C、铝为活泼金属,既能够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C错误;
D、因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钠、铝等金属的性质、用途等知识,难度不大.
13.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N A个Cl2分子的质量是71g
B. 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的体积约是22.4L
C. 100mL 0.1 mol/L的H2SO4溶液中H+的个数是0.2N A
D. 若lg N2含有m个分子,则N A=m/28
参考答案:
A
【详解】A、N A个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质量是71g,A正确;
B、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体积不一定是22.4L,B错误;
C、硫酸是二元强酸,100mL 0.1 mol/L的H2SO4溶液中H+的个数是0.02N A,C错误;
D、若1g N2含有m个分子,则,因此N A=28m,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条件和范围;二是要准确弄清微粒的组成特点,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4. 下列那种物质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A.甲烷
B.乙烯
C.苯
D.汽油
参考答案:
B
略
15. 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
A. 0.80
B. 0.85
C. 0.90
D. 0.93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Fe x 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2转移电子数为
×2=0.01mol.则有:×(3-)×x=0.01mol,解得x=0.8,故选A。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
电子得失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其次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最后根据题中物质
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 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不慎碰翻燃着的酒精灯使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抺布灭火B.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应置于右盘
D.实验时应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E.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F.使用分液漏斗前须检查其是否漏水
(2)请将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填在表格中。
(1)AEF (2)试管易破损读数偏小水会因局部过热而外溅,可能会炸裂量筒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称取m(g) H2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溶于水配成
250.00 mL溶液。
移取25.00 mL溶液加适量H2SO4后用KMnO4(c mol/L)溶液滴定(MnO4-? Mn2+,H2C2O4 ? 2CO2),消耗V mL。
请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求c (mol/L)的计算式。
某次取样后忘记了加H2SO4,就用KMnO4滴定,开始现象正常,不久出现红褐色沉淀,请解释现象。
参考答案:
2 MnO4- + 5 H2C2O4 + 6 H+ = 2 Mn2+ + 10 CO2 + 8 H2O
c = 2 m/5V×126.0×10
MnO4-氧化H2C2O4是消耗H+ 的过程,开始由H2C2O4提供H+,溶液pH逐渐提高,当达到某pH时,MnO4-被Mn2+还原为MnO2(红褐色沉淀)。
18. 简述酸雨的成因,危害,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
参考答案:
只要能描述出与酸雨形成原因相关的知识点都能得分
19.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其中图①③⑤是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光谱,图②④⑥是原子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的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连
接。
参考答案:
①⑥、③④、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