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少丹(膏),又称打老儿丸,日常保养第一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少丹(膏),又称打老儿丸,日常保养第一方
还少丹的用药: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
1. 熟地黄
药性: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利精填髓的功能,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耳鸣、须发早白。

黑夜注:应该说,黑夜在同仁堂买的最满意的恐怕就是熟地了,用嘴嚼了嚼还好,没什么沙砾感。

左边的熟地则很少有人见过,因为它是没有经过切片的熟地黄。

再看看颜色,左边的是不是油光发亮啊?而右边的却很暗淡。

右手捏一捏,左边的非常软且油,而右边的则有点偏硬,这说明左边的蒸晒的次数较多。

传统的熟地黄要经过所谓“九蒸九晒”才能完成,但现在的能有两蒸两晒就不错了!蒸晒的次数越多,熟地黄就会越发显得油光发亮,又软又油腻,所以从炮制角
度说,左边的熟地黄完胜!熟地是补肝肾的绝佳良药,无论是在八珍丸还是还少丹中,它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2. 怀山药
药性: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功能。

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益肾固精为主,用于脾虚泄泻、久痢不止,尿频,遗尿带下等。

黑夜注:同仁堂的山药肯定是硫磺熏的,看看它的颜色,以及截面的光滑度就知道了!生山药切片干燥后,其截面应该是皱巴巴的才对,不可能那么细腻光洁!怀山药的滋补作用很强,在还少丹中很重要。

一般使用是直接把生山药片打成粉就可以了,但用麸炒过的山药补脾健胃、益精固肾更强,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黑夜采用的是后
者,虽然麻烦了一点。

3. 山萸肉
药性: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能。

酒制山茱萸,补肝肾作用增强,多用于滋补剂,常用于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黑夜注:所谓山萸肉,就是山茱萸的果肉,不包括果核,而药店里的核没完全去干净。

经过酒蒸的山萸肉呈现黑润色,即使正常晒干也是如此。

而药店里的山萸肉黑漆漆的毫无光泽,而且干的让人无法让人相信,用嘴嚼嚼有点焦糊味,黑夜怀疑是不是用高温干燥时温度过高导致的。

这种山茱肉用水泡了很长时间,还是干巴巴的。

所以黑夜买来生山茱萸肉,然后用黄酒蒸三四个小时。

看看右边晒干的山萸肉,是不是挺黑润色的呢?
4. 茯神
药性:茯神的药效大体类似茯苓,而它特别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黑夜注:茯神就是生长在松树根系周围的茯苓,看看图,中间的小圆木的就是松树根。

茯神比茯苓要贵,而且其采集也有点小麻烦,所以造假较多,于是很多人干脆就用茯苓来代替茯神。

茯神最独特的功效就是能宁心定神,而茯苓不具备。

5. 杜仲
药性: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盐制杜仲可直走下焦,增强补肝肾作用,用于肾虚腰痛,阳痿滑精。

黑夜注:黑夜所用的杜仲是在同仁堂买的,没办法,杜仲的炮制太难了,个人几乎无法完成。

6. 怀牛膝
药性: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祛淤,补肝肾,强筋骨的功能。

盐炙牛膝可以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黑夜注:药店里的牛膝几乎都是生牛膝,盐制的牛膝很少,但只有盐制过的才能引药下行,滋补肝肾效果更好。

另外,这里使用的是怀牛膝,而不是川牛膝!虽然都叫牛膝,但功效有所不同。

7. 肉苁蓉
药性: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能补肾阳。

益精血,通常润便。

酒制肉苁蓉增强补肾助阳之力,多用于阳痿、腰痛、不孕。

黑夜注:左边的肉苁蓉硕大无比,而右边同仁堂的就显得很小。

尽管大肉苁蓉的价格比小的要贵一倍多,但黑夜还是坚持买大的,因为黑夜追求的是最佳药效。

最右边的就是黑夜制作的“酒蒸肉苁蓉”,肉苁蓉片用黄酒浸泡,然后隔水蒸四个小时,闻起来有浓浓的酒香。

注意哦,酒蒸肉苁蓉的时候,不能用铁制的容器,黑夜用的是陶瓷罐,见下图。

肉苁蓉和下面的巴戟天都是温补肾阳的佳品,说俗了它们都有较强的壮阳功能,瞧瞧它们的外形就能猜出来!对于壮阳,不能仅认为是增强xing能力,而是通过温补肾阳、滋养肾脏来达到全面补益的目的,xing功能的提高只是副产品而已。

养生要从大局出发,不能总盯着微小的方面。

8. 巴戟天
药性: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

盐制巴戟天专入肾,且温而不燥,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久服无伤阴之弊,常用于肾中元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

黑夜注:左右的大小对比是不是很明显呢?仔细看看左边巴戟天的形状,就知道它和上面的肉苁蓉是干同一件事的。

左边的同样也是生的,最右边的就是黑夜做的盐巴戟天,先把生巴戟天段用一定量盐水浸润,然后用文火炒干即可。

9. 楮实子
药性:楮实子味甘,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肝明目的功能。

黑夜注:黑夜将楮实子用黄酒拌匀,隔水蒸,晒干而成,即“酒制楮实子”。

10. 枸杞
药性:枸杞味甘、苦,性微温,入肝、肾经,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黑夜注:枸杞当然越大越好,但其价格也让人承受不了。

黑夜的枸杞还好,不算太小。

11. 五味子
药性: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入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能。

酒制五味子能增强其温补作用,多用于心肾虚损,梦遗滑精,心悸失眠。

黑夜注:现在药店里的五味子质量很不好。

最好的五味子叫北五味子,但价格也最贵,还有一种便宜的叫南五味子,而且南五味子产量还挺高,对奸商来说,这是个造假的好机会,反正炮制过的五味子都黑漆漆的,你知道是北五味还是南五味啊?这就是为什么药店里的都标注是北五味,那就很奇怪了,那么多的南五味到哪儿去了?所以黑夜决定买来生北五味子,因为生的不好掺假嘛,然后酒炮制。

五味
子一般有两种炮制方法,一种用醋,一种用黄酒,而这两种方法做出来的药效是不同的,而现在药店的中药师都不清楚他卖的制五味子到底是醋制的还是酒制的,不信?你问问就知道了。

还是自己动手才放心了。

12. 小茴香
药性: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

盐制小茴香则辛散作用稍缓,专于下行,擅长温肾祛寒,用于疝气疼痛,肾虚腰酸等。

黑夜注:药店卖的小茴香基本都是生的,而只有盐炙过的小茴香温肾祛寒能力才更强。

13. 远志
药性: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

生远志多外用,以消肿为主。

甘草制远志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安等。

蜜炙远志则增强了化痰止咳的作用,多用于寒痰咳逆,咳嗽痰多,咳吐不爽等。

黑夜注:只有用生甘草煮过的远志才能安神益智,而药店卖的远志大都是蜜炙的,而蜜炙的更擅长于止咳化痰!看看“归脾丸“,上面就注明的是制远志,也就是甘草制的,而不是蜜炙!远志起作用的是它的外面一层肉,叫远志肉,所以好的远志都是空心的,不会是实心。

看看图片,黑夜买的远志肉要粗的多,且是抽心了,再看看同仁堂的,唉,怎么说呢,除了几小段外,其他的几乎跟头发丝一样细的还能叫远志吗?我在同仁堂买过很多药,这个蜜远志是最烂的!而且它除了这个,更常用的制远志还货,让人很费解。

生远志肉对口腔和喉咙黏膜刺激很大,一般只外用。

而用甘草水煮过的远志肉有点甜,几乎没有刺激性,黑夜尝过,的确如此,和《中药炮制学》里记载的一模一样。

14. 石菖蒲
药性: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

黑夜注:同仁堂的石菖蒲很不错,直接用了。

15. 续断
药性: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作用。

盐制续断可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作用,多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

黑夜注:黑夜买的和同仁堂的差不多。

续断多生用,而同仁堂的似乎是制过的,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制的,所以还是自己买的用起来心里有数。

还少丹的来历
“还少丹”,又名“打老儿丸”。

据说在古代某天,一年轻女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追打一位老人,引起公愤。

后来那女子解释,她是在打她的儿子,众人大惊。

原来此妇人经常服用一种药丸,能让自己保持年轻的体态。

于是该药丸就被称为“打老儿丸”。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此方为三国华佗所创。

据考证,“还少丹”首见于宋朝的《杨氏家藏方》:“大补本气虚损及脾胃怯弱,心忪恍惚,精神昏聩,气血凝滞,饮食无味,肌瘦体倦,目暗耳聋。

五日有力,十日眼明,半月筋骨盛,二十日精神奕,一月夜思饮,平补性温,百无所忌,久服牢齿,身轻目明难老,百病俱除,永无病疾行步轻健。


近代《中国医学大辞典》介绍道:“还少丹大补心肾脾胃四经虚损,治精血不足,精髓不固,饮食不进,发热盗汗,牙龈浮肿,神衰力弱,腰酸体倦,久服轻身还童,妇人服之,泽容颜,暖子宫,去一切病。


明朝的《摄生众妙方》在此方后再加入一味药“续断”,改名叫“打老儿丸”,并称此方“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不能行走,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疼,不能行走。


组成
“还少丹”原方共有15味药:熟地、怀山药、山萸肉、茯苓、杜仲、牛膝、肉苁蓉、巴戟天、楮实子、枸杞子、五味子、小茴香、远
志、石菖蒲和续断。

黑夜在其中加入了制首乌,变成了“加味还少丹”,古书认为“更妙”。

适用人群
本方以滋养肝肾为主,适合肝肾精血虚,心肾不交,而阳气亦不足,药性稍偏温。

简单的说,如果人有阳虚证,比如怕冷(特别是下半身)、小便清长、夜尿多、面色白,腰膝酸软、阳痿,白带较多、月经色淡等,还少丹比较适合。

但如果人面色红、脾气燥、月经鲜红且量大,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病人,就不适用了。

很多中年人感觉脑力开始衰弱,记忆力不如以前,做事力不从心,睡眠不实,醒来不易再入睡,似乎有早期老年性痴呆的倾向。

对此,还少丹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但需较长时间服用。

还少丹对老年人的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而引起的腰酸,夜尿多,尿等待也有较好的疗效。

对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加乌药、益智仁,以减少夜尿,前列腺肥大宜加入鹿角霜和大海马,以改善增生状况。

对女人来说,还少丹可以“泽容颜,暖子宫,去一切病”,只有子宫变得暖和了,女人整个人的气色才会真正变好,脸上才会容光焕发,暗斑、黄褐斑就不容易出现。

另外,身体变得暖和了,气血充足了,减肥才可能变得容易,才能领会“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的道理。

女人的肥胖大都属于气虚、阳虚。

气虚的用“补中益气丸”加“八味肾气丸”效果好,而阳虚就是肾阳脾阳不足,导致脾弱而水湿泛滥。

一旦身体真正暖和了,脾脏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把身体内多余的痰湿化解点,虚胖自然就大大缓解,当然配合“八味肾气丸”更好。

再结合一定的运动量,保持正常饮食,做做普拉提瑜伽或其他的有氧运
动,体重自然就会慢慢下降。

身体暖和了,很多妇科病就不容易上身。

总之,女人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暖和起来,一旦身体暖和了,其他的问题都很好解决!女人过了28岁以后尤其要注意自己内脏的调养,因为从这时开始,女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男人是32岁),不能像过去那么熬夜折腾身体了,养生就是从此时要真正重视起来。

黑夜特别强调,现在人阳虚、阴阳两虚的多,纯阴虚火旺的人很少,几乎都表现为“标实内虚”,即表面上营养过剩,其实内脏虚弱。

比如肥胖,很多都是脾肾虚衰造成的。

有女人说自己不适合“还少丹”,因为月经量大且色鲜红,但黑夜仔细一问才知道,根本就是肾阳虚,所谓“阳不统阴”,量大色红是崩漏而已。

即使对一个正常人,没有明显阳虚阴虚,也可将此方作为日常保养方。

黑夜个人认为,还少丹更适合于男人。

对于易怕冷的女人,建议“还少丹”用黄酒送服为最佳。

如果对酒很厌恶,热白开水也不错,但必须要温度高点,不可温水冷水。

还少丹的故事
明代崇祯年间,有一个年逾六旬的刘员外,因无子嗣,去年新娶一妾,年方二十。

谁知,不过三个月,刘员外一病不起,先是疲倦,耳鸣,健忘,心悸,小便白浊淋漓,尔后不思饮食,口吐清水,形体羸瘦。

四方求医无效,奄奄一息,家人便抬他来万寿宫求神。

万寿宫的道长见状,给他服用了一种叫“还少丹”的药丸。

刘员外服用了道长的“仙丹”,饮食大进,精神振奋,真是今非昔比,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件事情恰巧被年轻的喻嘉言看到,于是他向道长请教:“何谓还少丹?”“山药、苁蓉、山萸、茯苓、五味、大枣……”道长一口气报出十多味中药,全是温肾暖脾之药。

道长见喻嘉言聪明好学,便详细地告诉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食欲、性欲是人的正常欲望,但是如果不加注意,不防微杜渐,便可造成肾阳虚、脾阳虚。

温肾补脾,可使老人返老还童,故称还少丹。

”对此,喻嘉言很感兴趣,用
还少丹治好了不少病人。

病例并记载于《寓意草》中。

还少丹是一张适合中老年常服的保健良方,适宜于中老年人未老先衰、脾肾两虚而火未大虚,身体瘦弱,面少精采,腰膝酸软无力,饮食无味,精神不振,目暗耳鸣,健忘怔忡,或中年阳痿,遗精早泄等。

方出自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故也称杨氏还少丹。

《洪氏集验方》、《卫生宝鉴》、《兰台轨范》、《汤头歌决续集》等书中有记载,但所用药物及用量略有出入。

杨氏原方为:山药、酒牛膝、茯苓、山茱萸、炒茴香各45g,续断、酒菟丝子、杜仲(姜汁炙)、巴戟天、酒肉苁蓉、五味子、远志(姜汁炙)、熟地黄各30g,为末,炼蜜为丸。

还少丹的服用方法为每次6g~9g,每日2次,用淡盐汤或开水送服。

应用此方时,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而定,同时,须久服,方能有效。

方名:还少丹(补养之剂)
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主治:阳事痿弱,精气不射,尺脉微细,无子者宜服。

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未老先衰,疲乏无力。

总结:阴阳平补
组成:大枣、杜仲、牛膝、远志、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山茱肉、
五味子、茯苓、山药、熟地黄、枸杞、楮实
主治:1.治脾肾虚寒、血气羸乏、不思饮食。

2.肌体瘦弱、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牙齿浮痛等证。

归经:手足少阴(心、肾)足太阴(脾)药也。

方义:两肾中间有命火,乃先天之真阳,人之日用云为,皆此火也,此火衰微,
则无以熏蒸脾胃,饮食减少,而精气日衰矣。

1.苁蓉、巴戟--能入肾经血分;茴香--能入肾经气分,两者可同补命门
相火之不足,火旺则土强而脾能健运矣。

2.熟地、枸杞--补水之药,水足则有以济火,而不亢不害矣。

3.杜仲、牛膝--补腰膝以助肾。

4.茯苓、山药--渗湿以助脾。

5.山茱、五味--生肺液而固精。

6.远志、菖蒲--通心气以交肾。

7.大枣--补气益血,润肺强脾。

8.楮实--助阳补虚,充肌壮骨。

此水火平调,脾肾交补之剂也。

变化方:丹溪去「楮实」→更名滋阴大补丸。

又附方:一方茯苓换茯神,加川续断,名打老儿丸。

煎服法:加枣肉蜜丸。

盐汤或酒下。

还少丹酒
用途:
补益脾肾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脾肾亏损小便不通点滴不爽排出无力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萎靡
材料:
熟地,巴戟天,枸杞各18克,山茱萸,茯苓,淮牛膝,淮山药,肉苁蓉各15克,楮实子,小茴香,大红枣各10克,远志,菖蒲,五味子各6克,白酒1500克,冰糖120克。

做法:
以上各药研碎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洁酒坛内,加白酒,密封坛口,12天后开封,去药袋,药酒过滤;冰糖加少许清水熬成糖汁,加入已滤药酒中搅匀即成。

每次服10—15毫升,早、晚各服1次,服药期间应节制房事。

《洪氏集验方》卷一:还少丹
【别名】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干山药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45克山茱萸白茯苓(去皮)五味子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蒲巴戟(去心)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热)楮实舶上茴香各30克枸杞子熟干地黄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来老先衰,疲乏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摘录】《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卷一
《直指》卷九:还少丹
【处方】山药(炮)1两半,牛膝(酒浸,焙)1两半,白茯苓1两半,山茱萸1两半,舶上茴香(炒)1两半,续断1两,菟丝子(洗,酒浸,烂研,焙)1两,杜仲(去粗皮,姜汁涂炙,截,炒)1两,巴戟(去心)1两,苁蓉(酒浸,焙)1两,北五味子1两,枳实1两,远志(姜汁腌,取肉,焙)1两,熟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

主心虚肾冷,漏精白浊,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九
《扶寿精方》: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半斤(黑豆1碗,水3碗同煮,去豆),牛膝(酒浸,炒)6两,生地黄(酒浸,9蒸9晒)6两,肉苁蓉(酒浸,刮去浮甲心膜,酒拌蒸,酥炙)6两,黄柏(去皮,炒褐色,先用酒浸)4两,补骨脂(酒浸1宿,东流水洗,蒸半日)4两,车前子(微炒)4两,柏子仁(微炒)4两,麦门冬(水润,去心,微炒)4两,天门冬(去心,酒拌蒸)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煮熟红枣去皮核,同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发白返黑,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午前酒送下。

至100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

【注意】忌莱菔、猪血、羊肉。

【摘录】《扶寿精方》
《叶氏女科》卷四:还少丹
【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2两,山茱萸2两,杜仲(姜汁制)2两,枸杞子2两,牛膝(酒浸)1两,远志(姜汁浸炒)1两,肉苁蓉(酒浸)1两,北五味1两,川续断1两,楮实子1两,舶茴香1两,菟丝子(制)1两,巴戟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虚寒艰嗣。

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

脾肾不足而足痿者,及一切亏损体弱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叶氏女科》卷四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还少丹
【处方】蒲公英1斤(一名耩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3-4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者,连根带叶取1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1两,香附子5钱。

【功能主治】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


【用法用量】后2味为细末,入蒲公草内淹1宿,分为20团,用皮纸3-4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

早、晚擦牙漱之。

吐、咽任便,久久方效。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
《摄生众妙方》卷二:还少丹
【处方】莲花蕊3两,生地黄3两,熟地黄(怀庆者佳)3两,五加皮(海州者佳)3两,槐角子3两,没实子6个(三阴三阳,有孔阴,无孔阳)。

【制法】上药木杵、石臼捣碎,将绢缝袋一个,长8寸宽6寸装药,用无灰好酒10斤,入不津瓷坛同浸,春、冬一月,夏10日,秋20日,满日取药晒干,仍用木杵、石臼捣为细末,炼蜜为饼,又以薄荷为末,一层饼放一层末。

【功能主治】养血消痰,乌须黑发。


【用法用量】每饭后取数饼噙化,其酒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酒须连日饮尽,若久收恐味变也。

酒药尽而须发黑矣,若欠黑,再照前制作2-3料可矣,多不过4料。

若饼子难噙化,可作丸子,以酒咽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外科大成》卷二:还少丹
【处方】熟地黄、山药(微炒)、山茱萸、白茯苓、枸杞、巴戟天(酒浸)、牛膝(酒浸)、五味子、肉苁蓉(酒浸,去鳞,焙干,酥炙)、杜仲(酒、姜拌炒)、远志(甘草水浸汤下)、楮实子(酒浸)、石菖蒲(去毛,忌铁)、小茴香(盐、酒炒)、续断(酒浸)、菟丝子(酒蒸)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煮红枣肉苁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进饮食。

主鹤膝风。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黄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各1次。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黑豆蒸)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酒蒸)6两,肉苁蓉(酒蒸)6两,黄柏(酒浸,炒褐色)3两5钱,补骨脂(酒浸,
水蒸)3两5钱,车前子(微炒)3两5钱,柏子仁(微炒)3两5钱,干山药(微炒)3两5钱,秦当归2两5钱(酒洗),菟丝子(水淘,去砂,酒煮,捣成饼,晒干)2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俱勿犯铁器,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

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盐汤、白汤、酒任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