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法: ▪ 腹壁肌肉前 ▪ 腹壁肌肉后 ▪ 肌肉前后联合应用(三明治法) ▪ 指形交叉 ▪ 直接置于腹壁缺损处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 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法
▪ 5cm以下最好不用 ▪ 主要用于大的和复发的切口疝 ▪ 优点:
▪清楚观察粘连情况,减少脏器损伤; ▪不开腹,减少伤口感染; ▪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痛苦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并发症
▪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切口疝的常见并发症。
因切口疝内容物一般为肠管和(或)大网膜与 疝囊及彼此的反复摩擦极易发生粘连而致 不完全性肠梗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诊断
1.病史 切口疝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常 有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或病人全身状 况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 局部因素
▪ 缝合材料和技术
•
1周内缺乏抗张力,1年内达术前的
90%
▪ 麻醉因素 ▪ 腹压因素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病因
▪ 全身创伤愈合功能障碍
▪ 年老体弱 ▪ 营养不良 ▪ 过度肥胖 ▪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代谢性疾病 ▪ 黄疸 ▪ 术后肺部并发症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病因
▪ 促发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慢性便秘 ▪ 重体力劳动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治疗原则
▪ 对于巨大切口疝,为防止疝内物还纳腹腔
后发生呼吸衰竭及腹腔室间隙综合征,术 前应进行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可 在术前将疝内容还纳腹腔,用腹带束扎腹 部。在束扎初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功能,防止突然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监测 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 生物材料修补法
▪ 阔筋膜、腹直肌前鞘和股薄肌:增加手 术创伤、疗效不佳
▪ 自体真皮组织: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修补强度不足
▪ 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制备的异体腹直肌前 鞘细胞外基质框架:前景深广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
▪ 合成材料种类 ▪ 医用涤纶布 ▪ 聚酯类:异物反应最重 ▪ 聚丙烯类:最常用 ▪ 膨体聚四氟乙烯类:异物反应最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病理生理改变
▪ 消化功能紊乱、排尿不净、尿频感 ▪ 膈肌下降,胸内压降低,肺活量减少,回
心血量增加---心肺功能储备下降:术后易 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分型
▪ 根据疝环大小,腹壁切口疝一般可分3型:
▪ 国内分型
▪ 疝环最大径<3cm:小型切口疝
▪ 疝环最大径3-5cm:大型切口疝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切口疝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 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自腹部手术切口突出
的疝。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发 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 达10%。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 术后1年内发生率:56%,术后5年以后:
35%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病因
▪ 局部因素
▪ 切口感染:最常见因素 ▪ 感染者是未感染者的5-10倍 ▪ 成纤维细胞的DNA及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断 ▪ 右上腹直肌和麦氏切口发生率高
★多数切口疝内容物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 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 现。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发生嵌顿。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临床表现
2.体检
切口瘢痕处肿物多数与切口相等,亦有切 口疝形成小于切口区域者。疝内容可达皮 下,皮下脂肪层菲薄者,可见到肠型或蠕 动波。嘱病人平卧,将肿物复位用手指伸 入腹壁缺损部位,再令病人屏气可清楚地 扪及疝环边缘了解缺损的大小和边缘组织 强度。
▪ 切口裂开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病因
▪ 局部因素
▪ 切口选择 ▪ 多发于前腹壁的直切口或纵向的斜切口 ▪ 经右上腹直肌切口、麦氏切口和正中切口 ▪ 前腹壁的解剖生理基础:
▪ 筋膜组织纤维方向是横向的 ▪ 纵切口切断前皮神经和支配腹直肌的运动支 ▪ 腹壁收缩时缝线所受的侧向张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病因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腹壁局部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腹股沟区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斜疝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病理生理改变
▪ 腹壁完整性丧失,腱膜组织分离,腹壁肌
向侧方移位,肌筋膜萎缩、纤维化
▪ 腹内容物突出,腹腔容量减少,腹内压下
降,门静脉下腔静脉系统淤血、肠系膜水 肿
20
手术治疗
▪ 目的:
▪ 关闭腹壁缺损,
▪ 聚拢两侧的腹壁肌筋膜层, ▪ 重建腹壁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手术治疗
▪ 方法:
▪ 单纯直接缝合法 ▪ 生物材料修补法 ▪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 ▪ 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 单纯直接缝合法
▪ 疝环直径<5cm ▪ 不能有张力,否则容易复发
2.临床特点 切口出现可复性肿块,体检可扪 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界。
3.辅助检查 可见疝内容物影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治疗原则
▪ 主要为手术治疗,仅在年迈体弱,不能耐
受手术或者顽固性咳嗽不能控制者可使用 弹性绷带包扎。
▪ 手术原则包括:①切除切口疤痕;②显露
疝环后,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腹壁各层 组织;③回纳疝内容物后,在无张力的条 件下拉拢疝环边缘,逐层细致地缝合健康 的各层腹壁组织,必要时可用重叠缝合法 加强之。
▪ 疝环最大径>5cm:巨大切口疝
国外分型
▪ 巨型:直径>10cm;
▪ 中型:直径5~10cm;
▪ 小型:直径<5cm。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临床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症状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是其主要症状;
★站立和用力时突出或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 失
★疝块较大有较多的脏器和组织突出时,可有
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部分病人可伴食 欲减退、恶心、焦虑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特殊类型的切口疝
▪ 肠造口旁疝
▪ 多发于结肠造口旁,极少发生于回肠造口旁
▪ 腹腔镜术后切口疝
▪ 易发生于下腹部和脐部穿刺口 ▪ 多发生于10mm及更大腹壁缺损处 ▪ 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和小肠 ▪ 易误诊为腹壁脓肿和血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 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法
▪ 5cm以下最好不用 ▪ 主要用于大的和复发的切口疝 ▪ 优点:
▪清楚观察粘连情况,减少脏器损伤; ▪不开腹,减少伤口感染; ▪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痛苦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并发症
▪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切口疝的常见并发症。
因切口疝内容物一般为肠管和(或)大网膜与 疝囊及彼此的反复摩擦极易发生粘连而致 不完全性肠梗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诊断
1.病史 切口疝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常 有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或病人全身状 况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 局部因素
▪ 缝合材料和技术
•
1周内缺乏抗张力,1年内达术前的
90%
▪ 麻醉因素 ▪ 腹压因素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病因
▪ 全身创伤愈合功能障碍
▪ 年老体弱 ▪ 营养不良 ▪ 过度肥胖 ▪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代谢性疾病 ▪ 黄疸 ▪ 术后肺部并发症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病因
▪ 促发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慢性便秘 ▪ 重体力劳动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治疗原则
▪ 对于巨大切口疝,为防止疝内物还纳腹腔
后发生呼吸衰竭及腹腔室间隙综合征,术 前应进行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可 在术前将疝内容还纳腹腔,用腹带束扎腹 部。在束扎初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功能,防止突然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监测 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 生物材料修补法
▪ 阔筋膜、腹直肌前鞘和股薄肌:增加手 术创伤、疗效不佳
▪ 自体真皮组织: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修补强度不足
▪ 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制备的异体腹直肌前 鞘细胞外基质框架:前景深广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
▪ 合成材料种类 ▪ 医用涤纶布 ▪ 聚酯类:异物反应最重 ▪ 聚丙烯类:最常用 ▪ 膨体聚四氟乙烯类:异物反应最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病理生理改变
▪ 消化功能紊乱、排尿不净、尿频感 ▪ 膈肌下降,胸内压降低,肺活量减少,回
心血量增加---心肺功能储备下降:术后易 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分型
▪ 根据疝环大小,腹壁切口疝一般可分3型:
▪ 国内分型
▪ 疝环最大径<3cm:小型切口疝
▪ 疝环最大径3-5cm:大型切口疝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切口疝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 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自腹部手术切口突出
的疝。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发 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 达10%。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 术后1年内发生率:56%,术后5年以后:
35%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病因
▪ 局部因素
▪ 切口感染:最常见因素 ▪ 感染者是未感染者的5-10倍 ▪ 成纤维细胞的DNA及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断 ▪ 右上腹直肌和麦氏切口发生率高
★多数切口疝内容物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 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 现。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发生嵌顿。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临床表现
2.体检
切口瘢痕处肿物多数与切口相等,亦有切 口疝形成小于切口区域者。疝内容可达皮 下,皮下脂肪层菲薄者,可见到肠型或蠕 动波。嘱病人平卧,将肿物复位用手指伸 入腹壁缺损部位,再令病人屏气可清楚地 扪及疝环边缘了解缺损的大小和边缘组织 强度。
▪ 切口裂开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病因
▪ 局部因素
▪ 切口选择 ▪ 多发于前腹壁的直切口或纵向的斜切口 ▪ 经右上腹直肌切口、麦氏切口和正中切口 ▪ 前腹壁的解剖生理基础:
▪ 筋膜组织纤维方向是横向的 ▪ 纵切口切断前皮神经和支配腹直肌的运动支 ▪ 腹壁收缩时缝线所受的侧向张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病因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腹壁局部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腹股沟区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斜疝解剖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病理生理改变
▪ 腹壁完整性丧失,腱膜组织分离,腹壁肌
向侧方移位,肌筋膜萎缩、纤维化
▪ 腹内容物突出,腹腔容量减少,腹内压下
降,门静脉下腔静脉系统淤血、肠系膜水 肿
20
手术治疗
▪ 目的:
▪ 关闭腹壁缺损,
▪ 聚拢两侧的腹壁肌筋膜层, ▪ 重建腹壁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手术治疗
▪ 方法:
▪ 单纯直接缝合法 ▪ 生物材料修补法 ▪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 ▪ 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 单纯直接缝合法
▪ 疝环直径<5cm ▪ 不能有张力,否则容易复发
2.临床特点 切口出现可复性肿块,体检可扪 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界。
3.辅助检查 可见疝内容物影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治疗原则
▪ 主要为手术治疗,仅在年迈体弱,不能耐
受手术或者顽固性咳嗽不能控制者可使用 弹性绷带包扎。
▪ 手术原则包括:①切除切口疤痕;②显露
疝环后,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腹壁各层 组织;③回纳疝内容物后,在无张力的条 件下拉拢疝环边缘,逐层细致地缝合健康 的各层腹壁组织,必要时可用重叠缝合法 加强之。
▪ 疝环最大径>5cm:巨大切口疝
国外分型
▪ 巨型:直径>10cm;
▪ 中型:直径5~10cm;
▪ 小型:直径<5cm。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临床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症状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是其主要症状;
★站立和用力时突出或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 失
★疝块较大有较多的脏器和组织突出时,可有
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部分病人可伴食 欲减退、恶心、焦虑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特殊类型的切口疝
▪ 肠造口旁疝
▪ 多发于结肠造口旁,极少发生于回肠造口旁
▪ 腹腔镜术后切口疝
▪ 易发生于下腹部和脐部穿刺口 ▪ 多发生于10mm及更大腹壁缺损处 ▪ 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和小肠 ▪ 易误诊为腹壁脓肿和血肿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