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地区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娄底地区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语音全对的一组是()
A . 西蜀之去南海(shǔ)吾一瓶一钵足矣(bǒ)
B .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shù)富者有惭色(kuì)
C . 子何恃而往?(shì)迄乎成(qì)
D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dài)贫者语于富者(yǔ)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 (2分)“创造社”是由郭沫若和谁一起发起组织的()
A . 胡适
B . 矛盾
C . 郁达夫
D . 闻一多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
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
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
当然我们也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
后面是“丹柿小院”。
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________(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
门前碧波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
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划线字笔顺和划线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dī)
B .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tí)
C .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tí)
D .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dī)
(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壁身临其境
B . 璧身临其境
C . 壁赏心悦目
D . 璧赏心悦目
(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
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省略号【乙】句号【丙】破折号
B . 【甲】冒号【乙】省略号【丙】问号
C . 【甲】冒号【乙】句号【丙】问号
D . 【甲】省略号【乙】省略号【丙】破折号
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0分)
5. (13分) (2017八下·绵阳期中) 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答题。
(1)主题探究。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
(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任选两点)
材料一:过清华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材料二: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材料三: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
(2)写出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各一句。
(材料中诗句除外)
6. (17分) (2016八下·安岳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明行
①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
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②以前我从没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
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
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③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
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
我独自走进了雨中。
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旁的建筑物突然倒下了,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④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⑤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⑥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
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⑦“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我使劲地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
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⑧“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
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
⑨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
“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
我们在雨中走着,雨声在伞外浙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
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⑩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
“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我叔叔说了,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
⑪“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无意中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⑫“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⑬“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
“一阵寒感卒率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⑭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⑮“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时你采栀(zhT)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栀子花了。
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⑯手术很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出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么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
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⑰然而,当我认定已经走到了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
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⑱我见人就问:“这儿曾有个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⑲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盲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
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搭过一个临时的棚。
”
⑳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㉑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
㉒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见人就问,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㉓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
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泻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㉔我把手中的栀予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风飘荡……
㉕阳光,真香!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他们在找寻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㉖我泪流满面。
(1)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
(2)
选文第⑨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
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4)
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 (1分)孙悟空先后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说出各个称呼的由来。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途跋涉的肉羹林清玄
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
”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
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
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
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
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
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
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
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⑩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
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
‘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⑪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⑫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
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
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2)
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②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3)
请说说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4)
第④段中提到爸爸遇到“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当时的惊险情状。
(5)
结合文中父亲的行为,谈谈你对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 (19分)(2018·齐齐哈尔)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 ,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荆:灌木名。
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
②负笈不远险阻负: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3)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知/其旨也
B . 观书有会/意者
C . 然后/能自反也
D . 常/以净衣易之
(4)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文选自《札记·学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B . (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
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C . (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D . (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
(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9七上·融安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思”的意思是______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请你简要分析。
八、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5年4月18日,江阴城西小学的同学及其家长们,在江阴黄山湖公园举行了一场“天使行动”漫画作品慈善义卖活动,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常州金坛常胜小学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孩。
金坛市11岁的“小画家”王梓伊获悉后,也赶到江阴,将自己的画作义卖;两名在江阴的外国友人得知后,也来到现场参与义卖捐赠活动。
请结合上面材料,以“善举无价”为观点,展开简要的论述。
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这句话,这颗心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③不得抄袭。
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
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
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
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上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傅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
通明禅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
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
通明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
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4-2、
4-3、
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0分)
5-1、
5-2、
6-1、
6-2、
6-3、
6-4、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1、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8-1、
8-2、
8-3、
8-4、
8-5、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1、
9-2、
9-3、
9-4、
9-5、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1、
10-2、
八、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