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327d43fa26fff705cc170a8e.png)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 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所得的收入称之为 “原始收入”。
初 次 分 配
再 分 配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 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过程。 经过再分配而获得的收入为“派生 收入”。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一是国家的财政预算。 二是各种服务费。
①
② ③
④
— 8—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本国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投资者投资物以及政府购买的产品中有一部分是本国的最终产品,也有一部 分是进口的。其中,本国最终产品中用于本国消费的产品等于(C+I+G-M),加上出口的部分才是本国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即:
国民收入= C+I+G -M+X
= C+I+G+(X-M)
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该体系以马克思主 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非物质生产领域投入的社会 劳动,不增加供社会支配使用的物质产品总量,所以不计入国民收入。 另一种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广 泛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2.增加值法
增加值法是通过把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加总,从而得到国民收入。因为大多数产品都是分阶段进 行生产的,每个阶段增加的价值,就是最终产品增加的价值总和。把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就得到 了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方法,分别反映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 相互联系的各生产部门的关系以及各种收入的来源。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29f9aabc960590c69ec376d0.png)
i
用产品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 包括以下四项: 包括以下四项: 1) 个人消费支出 2) 私人国内总投资 3)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4) 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差额
二、要素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参与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 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所 获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获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用要素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包括以下几项: 用要素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包括以下几项:
(三)国民收入
即狭义的国民收入, 即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通常为一年) 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劳 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 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 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 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 企业间接税 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政府津贴 国民生产净值 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
二、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各 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 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它是反映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它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值 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它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 它包括的是市场活动所创造的价值
10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10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1cc237647d27284b7351b0.png)
第十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判断是非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3、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5、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6、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7、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8、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40万$。
10、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13、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9.下列那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0.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警察的工资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1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地方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13.下列第()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 500美元B 480美元C 470美元D 400美元四、计算题1.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下表)(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假设一个经济环境中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5000,卖给B厂商200、C厂商2000、消费者2800。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f52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d.png)
定义
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反 映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方法
NDP可以通过GDP减去折旧得到 。
意义
NDP是反映国家经济新创造财富 的总量,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民收入(NI)
1 2
定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THANKS
感谢观看
意义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实际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消费 政策、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
03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生产法
总结词
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核算国民收入。
详细描述
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统计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它包括增加值和产业间的中间投入。
04入核算数据是制定经济政 策的重要依据,帮助政府了解经 济运行状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
况的政策措施。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数据,政府可 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 政策方向和力度,确保经济稳定
发展。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还可以为政府 制定财政预算、税收政策等提供 参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
制定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为国家制定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帮助政 府了解税收来源和税收负担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为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提供依据,帮助政 府了解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02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 体系
意义
个人收入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减去 企业未分配利润、政府未分配利 润和外国居民净收入得到。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章节题库(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12章 国民收入决定:I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章节题库(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12章 国民收入决定:I](https://img.taocdn.com/s3/m/d51cef12fd0a79563d1e728d.png)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潜在GDP答:潜在的GDP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并且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潜在的GDP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产出。
而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差额,称为产出缺口。
潜在产出由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状况决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以及实现技术进步。
2.流量与存量答:流量是与一定时期对应的量,如工资。
存量是与一定时点对应的量,如年底存款。
任何存量都有相应的流量与之对应,存量因流量而发生变动,存量是流量的结果,如年初存款、当年存款增加额和期末存款三者的关系。
但不是任何流量都有存量与之对应,如税收、进口、出口等。
3.支出法答: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支出法通常是宏观经济研究中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最有用的方法,在进行实际计算时,一般要将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四类支出相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若以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私人国内总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则从社会消费的角度可以得出以下公式:GDP=C+I+G +(X-M)。
二、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答案】D【解析】A项,不在市场上交易的家务劳动不在计算范围之内,因此不计入GDP。
B项,出售股票仅仅涉及到产权转移,而并没有新的最终产品增加。
C项,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因此拍卖他人作品的收入也不计入GDP。
凯恩斯模型
![凯恩斯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928500af242336c1eb95e7c.png)
图10-5 消费函数
(1) 收入
A 9000 B 10000 C 11000 C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2) (3)边际 (4) 消费 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9110
1.01
10000 0.89
1.00
10850 0.85
0.98
11600 0.75
0.97
12240 0.64
增加的100亿元投资用于购买投资品,形成生产这些投 资品的投资要素(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要素收入,因此, 本期(第一期)国民收入将增加100亿元;如果MPC为0.8, 则第二期将会增加消费80亿元,形成这些消费品的投入要素 的要素收入,使得第二期的国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同理, 第三期又会增加64亿元的国民收入,这样,总共将增加
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假设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部门,则
Y=C+I Y=C+S ⇓
I=S 这里只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I=S C=a+bY I=I0
⇓
Y=1/(1-b)×(a+I0)
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在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则
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
2.投资乘数
当总投资增加Δ I 时,国民收入增量Δ Y 将是投 资增量Δ I的K倍,K就是投资乘数。 K是1减边际消 费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有双刃剑的作用。
K Y I
ki y 1
i 1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政府购买的支出乘数,是指产出变动与引起这 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的比值。以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以 y表示均衡产出的变动,Kg表示政府支出乘数,则: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bf606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b.png)
GDP 与 GNP 的关系
▪ GDP 强调地域性,包含了所有在国内创造 的产出,不管是本国居民创造的还是外国 居民创造的。
▪ GNP 强调国民性,包括所有国民所创造的 产出,不管产出发生在什么地方。
▪ GNP= GDP + 本国国民生产要素参与外国
生产的报酬-外国国民生产要素参与本国 生产的报酬
工资、利息、利润、 各部门的增加
地租、折旧、间接
值
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分析总量变化和分 分析总量变化
配比例
和生产比例
23
GDP三等原则 生产量(生产法:增加值之和) =分配 量(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间接税净额+折旧) =使用量(支出 法(含统计误差):C + I + G + X
-M )
24
-10.2
825.8
595.9 -16.6
373.8 660.3 1 022.6 313.4
794.6
7 247.7 7 237.5 6 411.7 5 799.2
6 101.0 5 306.4
34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 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一投资恒 等式
120
120
180
60
220
40
270
50
350
80
1140
350
8
第四, 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 总量。如收入、支出、消费、投资、储蓄等都
是流量。
存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总量。
如货币供给量、劳动力数量、失业量等都是存量。
9
第五, GDP是一国(一个地区)地域范 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 是个地域范围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 (GNP)则是一个涉及国民范围的概念, 是指某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 场价值。 第六, 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的 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指标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e16ef2e5901020207409ce7.png)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2-- 24
宏观经济主要指标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2-- 11
宏观经济主要指标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就业状况——失业率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2-- 12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2-- 22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个人可实 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 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
GDP先生的讲述
GDP指一定时期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内新生产而不是新 售卖的最终产品的 价值。
12-- 19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1. 国民生产净值:NNP ( Net National Product) 又 称国民净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 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格的总和。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2-- 15
1.GNP与GDP的比较
宏观经济 学概览 国民生产 总值 国内生产 总值 关键词
封闭条件下,GNP=GDP。 •GNP按照国民原则。 •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 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 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标准。包括居住在 值。 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居外国的本国公 民。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758b8ba8114431b80dd80e.png)
状况、军火和消费品所占比例以及闲暇、
环境、治安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
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教材P429-431]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GNP-折旧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 NI](狭义) =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
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
基础。
• 注意: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
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
宏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
• 物价与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 问题)
• 就业与失业问题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讲授内容
•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教材第十二章]
3、GDP是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而 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 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是地域概念。而GNP则是国民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 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之 中。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PPT44页).pptx
![国民收入核算(PPT44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9ba8ffa804d2b160a4ec032.png)
三、GNP与GDP的关系
1.GNP(国民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2.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以地理 国界为统计标准)。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本国境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三、GNP与GDP的关系
例子: 中国联想集团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该作为美国的 GDP的一部分,但是被统计为中国的GNP的一部 分。 苹果公司在中国工厂创造的利润,虽然是中国 GDP的一部分,但不能被统计为中国的GNP,而 应归入美国的GNP。
一定时期新增加或更换到资本存量中的流量
It=Kt-Kt-1
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固定投资
投资!投资!
——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存货投资:存货使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
——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重置投资也称折旧)
某年度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
构成
个人消费支出
金额(10万美元)
6987.0
私人国内总投资
1586.0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1858.0
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348.9
国内生产总值
10028.1
百分比
69.3 15.7 18.4 -3.4 100.0
美国某年度年GDP表格(单位:1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
耐用品
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a389097cd184254b3535b9.png)
29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 收入,类似于中国的个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 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30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 利润等。 利润等。
22
•投资包括重置投资(replacement investment) 与净投资。 •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 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资本应该是净投资,即 投资减去磨损后的余额。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 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因此有: 净投资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 或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11
10.2.2 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1)避免重复计算,GD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指(final 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 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 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 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 入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以作最终产品使用,又可作中间产品使 用,要区分哪些是最终产品,哪些是中间产品是很困难 的。 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生产 不同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 added),即仅仅计算销 售产品和劳务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 12 品费用之间的差额。
2)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 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产量。 3)GDP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 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生产的产值。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809e8ad4d8d15abe234e89.png)
45度线
c c=c(y)
A
B C D E F G
450
O y
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 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 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 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 程表示: • c = + y。为自发消 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 为边 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 入引致的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 • ⑸ c = + y的经济含义 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 不引致消费之和。 • 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 APC>MPC这一点就更 容易看清。 c y
消费不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引出的几个重要概念: • ⑴消费函数: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准确地说,消费 函数是研究引致消费不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 用公式表示就是: c=c(y)。 • 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 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 加,但消费的增加丌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 均消费倾向不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 ①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 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不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率。
一、总需求的构成
• 消费:在总支出中占有较大份额。最 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影响人 们消费水平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 投资:企业(增加资本存量)和家庭 购买(包括购买住房)的投资品。投 资品的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分为名 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准确衡量)。
一、总需求的构成
• 政府支出:政府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随着归 家经济干预的加强,政府支出的比例也在 提高。 • 出口:指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之差。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d856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a.png)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项:
17
• 1)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2)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24
二、国民收入:NI
• NI(national income):有广义和狭义不 同用法。
• 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NP、NNP等经济活动总 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 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之和,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 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NP。
•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 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12
(2)投资I 包括三方面: • 第一,企业固定投资,如机器设备。固定
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第二,厂房和居民住宅建筑。 • 第三,存货投资,它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 累。
13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资本的增量即净投资。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 也称重置投资。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I是指总投资。
14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 和。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物 品和劳务交换的发生。
15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 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 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 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 务消费的净支出。
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92d4bd8d83d049649b6658c8.png)
第93名
5
为什么国家要让GDP增长,却又不 能让它增长得太快?
比如:骑单车:骑的太慢,单车容易倒,骑 的太快,容易应出危险,引起其他问题经济 也一样:GDP增长太慢,社会发展太慢,社会 就业等问题就回出现,GDP涨的太快,其他配 套措施就跟不上,容易产生经济泡抹。
7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GDP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 理解GDP关键在于: (1) 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2)是一年内生产出的产品总值,但不包 括以前生产的产品价值。 (3)GDP计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10年间名义GDP增长=(330-135)/135=144%; 10年间实际GDP增长=(235-135)/135=74%;
3.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是在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 产的总产出量,依据的是国民原则。 GDP是一国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 总产出量,依据的是国土原则。
所谓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 务而作的支付,即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 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转移 支付的资金并没有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是由其所"转移"的对 象开支了,因此,不包含在政府购买之内.
2)收入法
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 工资+地租+利息+企业家才能。
(4)最终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劳务。 (5)它是按市场价值计算的,没有经过市场销售 的最终产品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2.实际GDP和名义GDP
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3638196c175f0e7cd137c6.png)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引言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普遍信奉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以外,其余部分总是用来交换其他产品,即形成了对于其他产品的需求。
因此,所有商品都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的;部分产品过剩是由于其他产品生产不足。
商品市场价格自由升降、资本市场由利息率调节、劳动力市场由工资调节使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的均衡。
1929年出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发现了“节俭的错误”。
1936年,他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提出了凯恩斯定律:需求决定供给。
无论需求量有多大,经济制度均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在宏观经济学中,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4种市场。
本章撇开其他市场,仅仅分析产品市场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故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以后将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的基础上,依次引进其他市场,更深入地探讨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有两个假定:1.总需求不足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使得实际国民收入量小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量。
2.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若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对资源或要素需求增加,使闲置的要素得到利用,而要素的价格不变,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变,进而产品的价格不变(成本加成定价)。
要素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不变,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不变。
此时,经济体系主要是通过数量调整达到均衡(数量机制与价格机制相对)。
另外,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有变量值都是与名义变量值相对的实际变量值。
由于假定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国民收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故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实际上就是仅由需求一方决定收入的理论。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2bca88c0c8d376eeafaa3139.png)
2、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
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 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 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 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 支付后的余额。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 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3、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 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
本章的重点是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 的含义和计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计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及评述
第一节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的经 济。两个假设:
(1)经济是封闭型的,不存在对外贸易; (2)政府和经济活动没有关系。
《导学》计算题:
1.⑴.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 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2856.3+274.9+43.2+184.5+98.3=3457.2(10
亿)
⑵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3457.2+365.3=3822.5(10亿)
(3)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
(4)计入一定时期的GDP的最终产品和劳 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
二.支出法计算GDP
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 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 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
其计算公式:GDP=C+I+G+(X-M)
总值相同,但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国 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 统计标准,即只要是本国公民所生产的 最终产品和劳务,其价值都应计入国民 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 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领土即 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在 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都应计入 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单项选择1.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a.政府支出;b.税收;c.净出口;d.投资。
2.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
3.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
4.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
5.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净额。
6.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
a.私人储蓄;b.预算盈余;c.a和b的和;d.既不是a 也不是b 。
7.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8.净投资是指()。
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净值;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
9.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b.使用增值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10.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500;b.$480;c.$470;d.$440。
11.实际GDP是通过()得到的。
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
12.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产出为100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产出等于()。
a.2000;b.30000;c.40000;d.15000。
13.若C=4000亿美元,I=700亿美元,G=500亿美元,X=250亿美元,则GDP等于()。
a.5450亿美元;b.5200亿美元;c.4950亿美元;d.4700亿美元。
14.()的说法是错误的。
a.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折旧;b.国内收入等于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拥有者获得的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d.国内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15.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
16.GDP不反映()。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17.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18.()的命题不正确。
a.国内生产净值(ND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I);b.国内生产净值(NDP)加资本损耗(折旧)等于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19.假设总供给是540亿美元,消费是460亿美元,投资是70亿美元,在该经济中()。
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b.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c.计划投资等于非计划投资;d.计划投资等于存货投资。
20.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到年末达到()亿美元。
a.5800亿美元;b.5200亿美元;c.4700亿美元;d.800亿美元。
21.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补偿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800和800;b.5500和5200;c.500和200;d.500和300。
22.净出口是指()。
a.出口加进口;b.全部产品无内销,均为出口;c.出口减进口;d.进口减出口。
23.业主收入是指()。
a.公司收入;b.非公司企业收入;c.居民收入;d.厂商收入。
2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反映()。
a.实物;b.价格;c.实物和价格;d.既非实物,又非价格。
2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
a.折旧;b.转移支付;c.个人所得税;d.间接税。
26.()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7.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8.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表述才是正确的。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至少有一项提高了。
29计入GDP的是()。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a、b、c。
31.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32.()不是公司间接税。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流转税。
33.()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取得利息。
34.()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建造办公大楼。
3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36.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
判断题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国民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3.国民收入核算的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新价值总额,它等于各种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所产生的附加值总额,这个附加值总额刚好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4.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5.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市场上销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6.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核算的国民收入,非常全面,没有任何遗漏,既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也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福利状况。
()7.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和出口加总起来。
()8.从理论上说,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是相等的,因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收入总是等于它的支出。
()9.按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各种要素的报酬加总起来,它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10.国内生产总值中包括折旧,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价值总额,只有国内生产净值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价值总额。
()11.政府转移支付可以导致私人支出的增加,国民收入会增加,因此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计入政府转移支付。
()12.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除了计入各种要素的报酬外,还要加上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以及折旧。
()13.折旧是总投资的一部分,既然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计入的是总投资(私人投资+政府投资),所以为了使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相一致,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必须计入折旧。
()14.间接税为政府所得,企业转移支付为其他成员所得,它们不是要素的收入,但它们是生产成本,是一个经济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也要把它们计入进去。
()15.国民收入等于各种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乘积,所以无论是产量增加还是价格提高,都会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16.实际国民收入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名义国民收入是按本期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实际国民收入与名义国民收入的差异,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物价水平变动的程度。
()17.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义国民收入的差异,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情况。
()18. 既然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是投资恒等于储蓄,那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也一定等于储蓄。
()1.b;2.d;3.b;4.a;5.b;6.c;7.d;8.d;9.b;10.b;11.b;12.b;13.a;14.a;15.c;16.b;17.d;18.a;19.b;20.b;21.c;22.c;23.b;24.a;25.c;26.b;27.b;28.d;29.d;30.d;31.a;32.b;33.c;34.b;35.d;36.d。
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对; 18.错。
第十一章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单项选择1.若政府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则三部门经济与两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引致消费量的大小取决于( )的大小。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平均消费倾向;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消费增加即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增加;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减少。
4.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5.消费函数C=C0+cYd (C0>0,0<c<1)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储蓄函数S=S0+sY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