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诗句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情的诗句翻译大全
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亲情的诗句翻译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
1.亲情的诗句要有赏析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3春晖
赏析
这是1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宏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终两句是前4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方,寄予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1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爽流畅,淳朴实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1生贫困潦倒,直到510岁时才得到了1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旧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本篇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1种一般而宏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1直脍炙人口。
方案反对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
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别的苦痛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一般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肤浅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一般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1针1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牢固1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1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实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1片爱的纯情从这一般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1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终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1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3春晖。
”“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4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予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1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珍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爽流畅,淳朴实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全诗最终用1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一直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表达了感谢母亲的思想感情.
乐府诗的体名
"乐府"1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
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2.亲情的名言和诗句
名言:1、家是世界上唯1隐蔽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隐藏着甜美的爱。
——萧伯纳2、我想不管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能与时间对抗的才是真情。
——辛夷坞3、或许友情同样需要考验,只有亲情才是根深蒂固。
——9把刀4、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维斯冠5、骨肉之间,多1分浑厚,便多留1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黄宗羲6、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隐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慈爱的法官,是最贴心的伴侣,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射暖和着分散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诗句: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2、《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翻译: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9月9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4、《墨萱图·其1》元代:王冕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翻译:慈爱的母亲倚着门希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5、《蓼莪》先秦:佚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翻译: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
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
3.有关亲情的诗(带解释)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黄4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拘束娇莺恰恰啼。
解释(一)独步寻花:独自1人1边漫步,1边找花观赏。
(二)黄4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三)蹊(xī):小路。
(四)娇:可爱的。
(五)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悦耳。
(六)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1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
意义仍旧1样。
(七)江畔:江边。
点评:这是1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的黄莺,它们活泼拘束的神态,能给人1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人用“时时”、“它们围围着花枝翩翩起舞。
从这里,人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
花旁的小路上,有悦耳啼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布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全诗语言布满了口语化颜色。
读起来令人感到特别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欢乐跃然纸上。
首句“黄4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4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10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第3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示意出花的芳香艳丽。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闲逛的人也“留连”起来。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艳丽芳香。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但他或许并未停步,而是连续前行,由于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第4句“拘束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优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值诗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1串黄莺悦耳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只由于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唱歌。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1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胜利地运用了这1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
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
但象此诗这样刻画10分微小,颜色特别秾丽的,则不多见。
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
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解释] (一)秋风引:即秋风曲。
(二)萧萧:风声。
(三)孤客:独拘束外客居的人,此自指。
[译文] 秋风从何处吹来?萧萧之声送走雁群。
早晨吹入庭前树木,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1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
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这是1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芜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4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 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1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均匀。
2、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
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明丽妩媚,希冀宠幸;2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3句写无端苦恼,分散心头,只好数花解闷;4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
层层叠叠,婉曲新奇。
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2103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1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2年(八二六),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1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孤独,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2103年折太多。
”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4.亲情的诗句有哪些要全诗并且一0首拜托各位大神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3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7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1人。
(王维:《9月9日忆山东兄弟》)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