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文分哪几个部分?根据什么?
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第二部分是写作为革命战士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根据的是文章内容,根据的是文章标题。
2、你知道课文是怎样结构全文的吗?
第一部分是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写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说和做的特点。
在行文的时候,又先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总起第一部分,再用写作三本书的具体事例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风范。
第二部分是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也是先概括,再用三个典型事件去体现。
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三个自然段(7、8、9)来过渡,第7段承接上文,第8、9段总起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二)选材精当
1、你还了解闻一多先生多少?
闻一多先生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经历
2、闻一多先生事迹很多,著作等身,写入文中为什么只选“三本书”“三
件事”?
①根据中心选材;②讲究典型性,达到以少胜多之效。
作为学者方面,选取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作为革命家方面,选取闻先生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选材精当。
(三)精于剪裁
1、作者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的三件事是平均着墨的吗?
不是,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件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100字。
就是关于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作者对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也只字未提,而是着重写了闻先生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突出他研究的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他刻苦的精神;“一个又一个四方竹子本子,写满了……”表现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三、语言风格,合作探究
(一)富于音乐美
1、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①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这些词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
如文章的开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第3段“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第4段“不动不响,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