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ac25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0.png)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A. 早期国家特征出现B. 属于父系氏族社会C. 女性地位高于男性D. 尚未出现私有现象2.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
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
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A.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3. 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B.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 秦朝实行暴政政策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 观察下表内容,由此可知魏晋时期A.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 政治中心实现南移C. 疆域版图已经超过西汉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
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A.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B.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6.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包括①门第观念淡化②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③男女平等实现④民族歧视的现象严重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契丹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
其历史贡献有A. 开创南、北面官制度B.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C. 推行“四等人制”D. 推行八旗制度8. 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知识卡片。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f3ebae87101f69f31953d.png)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2.与右图所示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法律地位平等B.皇权思想突出C.职业分工明显D.佛教气息浓厚3.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重要帝国。
三者均A.有区域扩张的特征 B.以商品经济为主C.因人民起义而灭亡 D.实行封建君主制4.“这一制度是当时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中最为典型的结成方式,其结成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C.打击了宗教势力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5.“它的首都位于欧亚两大陆间的海峡的岬角上。
……几个世纪中,帝国发展起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由希腊、罗马、基督教及东方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
”文中的“它”是A.拜占庭帝国 B.俄罗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6.右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
这体现了古代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7.下列两则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史料一 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可以越过庄园领主的法庭,直接上诉国王法庭。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新版 新人教版(1)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新版 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0850f96ee009581b6bd9eb99.png)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文科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小题,计54分)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
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2.唐代徐来军的《调笑令》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这首《调笑令》描绘的情景反映的生产工具是A. 水排B. 翻车C. 筒车D. 耧车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材料中的农民“迁业”现象主要说明了A. 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 明代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D. 手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4.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
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
这说明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 “工商食官”制度己被打破C. 国家规范民营手工业生产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5.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
……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这反映出A.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B.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C. 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D. 清商帮势力强大6.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面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
安徽省黄山市隆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隆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26419a0b1c59eef9c7b400.png)
安徽省黄山市隆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伯里克利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困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公民大会上公民都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B.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有机会担任轮值主席C.各级官职由所有公民通过抽签选举方式产生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参考答案:D由材料“绝不会因为贫困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此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故选D。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 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A.皇帝直接统领六部B.明中叶后,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C.清初军国要务一般都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D.(清朝)“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故C项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故选C项;明代废除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皇权加强;B项是内阁的内容;D项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ABD三项都强化了皇权,故排除ABD三项。
3. 2009年6月13日,我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将镜头对准大运河。
下列有关大运河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唐朝时期 B.密切了南北方经济往来C.形成运河城镇市场 D.中央集权制度为其提供保障参考答案:A4.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参考答案:A5. 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
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西方社会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形成了等级尊卑的社会秩序。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8e6d202768e9951e738e3.png)
南阳市2020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弟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
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保护田庄经济B.发展商品经济C.维护封建统治D.限制土地兼并2.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为对外贸易服务B.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C.为存款、贷款、兑换钱币服务D.为储存金银财物服务3.北宋初年,统治者非常注重朝贡的政治、军事意义,而置朝贡的经济利益于不顾;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一变化反映了A.南宋统治者采取务实政策B.传统朝贡贸易体制已动摇C.南宋统治者注重贸易管理D.官方贸易让位于民间贸易4.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
这表明当时A.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D.官府操纵商品价格5.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
其根源是中国A.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长途贩运呈现萎缩6.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骛,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a73999a98271fe900ef99a.png)
A. 对外贸易十分发达B.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C. 工商业市镇日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可知,明代的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区域间经济交流密切,故选D;材料描述的是国内贸易,而非国外贸易,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明朝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并不清明,且材料所述的经济现象更多的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而非政策引导的结果,也无法得出B项结论,故排除;材料提及的是某个地理区域,而非某个工商业市镇,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对每一阶段的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 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歌词中有一句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其中“揭开新篇”指的是
A.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 革命有了新政党领导
12.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表是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策略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策略
史实
A
“另起炉灶”
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
“求同存异”方针
1955年,促进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4. 据统计。1980 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国有企业的改革
广东省东莞市潢涌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潢涌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379d2db14e852459fb57da.png)
广东省东莞市潢涌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国内战争结束后,针对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解决的( ) A.依靠政权力量强制征收B.放宽出租土地和劳动力的条件C.引导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D.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参考答案:D2. 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中国已经使用无线电报 B.电报主要用于普通百姓事宜C.电报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D.中国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参考答案:C3.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
符合以上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参考答案:D材料突出强调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中的原则和制度源自于古代罗马法,说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D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故A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对于西方法律影响,不是维护罗马内部的统治,故B和C错误。
4.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联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大片、村民自治B.中外合资、市场化、文化大革命、南巡讲话C.人民公社、互联网、一国两制、三个代表D.经济特区、个体户、时尚中国、依法治国参考答案:A5.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https://img.taocdn.com/s3/m/69f88e91524de518964b7d93.png)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铁犁牛耕的产生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答案】D【解析】左图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右图是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D正确;A是春秋战国时期;B属于小农经济,并没有改变;C中粮食产量无从体现。
2.下列引文中,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即土地归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土地归周王所有,故A项正确;“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故B项错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故CD项错误。
3.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反应的是商业的发展。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反应的是纺织业的发展;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ef8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e.png)
哈三中2019—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干脆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全部制的变更D.上层建筑的变更2世界闻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3.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取得主导地位的时间是A.秦时期B.唐宋时期C.宋元时期D.明朝中期之后4.中国俗话所说的“五谷六畜”反映的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是A.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地主私有土地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男耕女织的经营形式5.依据上帝创建世界的神学理论,天主教会始终坚持大地是扁平的圆罗盘,罗马或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的说法。
对这一说法构成致命性冲击的是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C.哥伦布发觉新大陆D.达·伽马到达印度6.工业革命极大地变更了人们的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其次次工业革命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水力和风力 B.蒸汽动力和电力C水力和电力 D.风力和蒸汽动力7.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先,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军用企业的是A贻来牟机器磨坊 B.汉阳铁厂 C.开平煤矿 D.安庆内军械所8.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难夫难妻》D.《故都春梦》9.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以下哪条铁路建成通车A.紫光阁铁路B.唐胥铁路C.吴淞铁路D.京张铁路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农业领域C金融领域 D.国际贸易领域11.《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赚钱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b06ae26b0717fd5370cdc85.png)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条件。
主要表现在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传播和交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看,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日益瓦解;从社会阶层看,“士”阶层日益活跃;从文化教育看,“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从军事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交流。
故①②③④组合正确,故选A,排除BC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百家争鸣”局面的社会原因和条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儒家《孟子》和《论语》的内容,故A正确。
道家没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主张,故B排除。
法家也没有类似主张,故C排除。
兵家也没有类似主张,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3.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是A. ①与②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①与③【答案】D 【解析】【详解】据题干“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①与③正确,故选D;庄子没有主张性本恶,故A排除;韩非子没有主张性本善或性本恶,故BC排除。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1(1)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14f57a57a216147916112815.png)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1(1)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2.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
贺电中说:“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反映了()A.孙中山向俄国学习的强烈愿望B.孙中山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D.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3.拿破仑三世形容说:德意志无非是一架拆散了的蒸汽机,散作一团。
然而,这千千万万的零部件突然被一只巨手安装在一起,就爆发出冲天巨吼,震动了世界。
这只“巨手”把“千千万万的零部件安装在一起”是通过()①发动王朝战争②削弱容克贵族势力③建立联邦制国家④确立君主立宪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A.它是欧洲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没有成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爆发的起义D.它是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发动的起义5.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A.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弱国无外交”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6.下图“獬豸”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937e6c51e79b89690226de.png)
A. 工厂制度到垄断组织B.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动力
C. 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在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组织,这些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A正确;BC属于生产力方面,D项属于影响,排除BCD。
6.“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 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 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 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 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更进步的文明对更落后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大化革新便是当时较落后的日本学习较先进的唐朝的一个典型例子,故D正确;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不属于倾斜式的‘文化出超’,排除A;日本对于新罗而言不属于“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排除B;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属于自己内部的改造,而不是“文化出超”,排除C。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体现的是阶层的固化,而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这种特有的等级制度,带有严重的歧视性,故C正确;城邦制度强调的是国家体制,排除A;君主专制制度与“阶级歧视”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D项。
2.雅典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 典范,其民主的表现包括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80f0e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A. 儒家B. 法家C. 墨家D. 道家
〖答 案〗B
〖解 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强调了名分(物权)对所有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依靠法律按照物权所有判定事物归属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由此可以推断这符合法家学派的特征,故答案选B,A C D三家并无此项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3. 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A. 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 关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 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答 案〗B
〖解 析〗
材料“‘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可以分析出,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故B项正确,D项排除;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自然规律,故C项排除。
4. 汉代文学、艺术等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微弱,但到了唐代,不仅在生产技能与科学知识方面,而且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中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可知,唐代
D. 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为他是医学家和科学家,说法可信
〖答 案〗B
〖解 析〗
〖详 解〗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属于一手史料,具有真实可靠的特点,因此可以证明豆腐在东汉时已经出现,B正确;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A排除;宋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制作豆腐的方法,C排除;李时珍的个人说法是不能佐证豆腐起源于西汉的,D排除。故选B。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ee3c6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3.png)
〖答 案〗D
〖解 析〗
〖详 解〗与银米价相比较,明朝绢价下降,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减少,结合当时棉布成为普通人的衣料这一史实,可知其原因主要是棉纺织发展,A项结果是国际市场狭小,与国内物价关系不大,B、C项“农耕繁荣”、“作物种植”与绢价下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D项是正确答案。
7.(南宋临安)御街中段的酒楼茶坊之间,“有珠子市、花市、方梳市、销金行、冠子行、鲞团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五间楼至官巷口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它是南宋新设立的交易所……所谓“盐钞引”是政府发给商人的证券,是运销盐茶之类管制商品的凭证。这段材料表明当时的临安(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明朝初期的时候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城市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南方的泉州成为了最大的港口城市。除了要知道城市的发展之外,其它的情况也需要掌握,如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来了社会关系的转变。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中心南移
4.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坊市分离和海外贸易是商品经济的一种体现,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故A、D选项不选;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的重要问题,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因此B选项错误。
2019-2020学年天津市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f405066bec0975f565e24f.png)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这表明
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C选项错误,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井田制的破坏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导致井田制破坏,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破坏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分封制也就瓦解了,故D正确;A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诸侯争权夺利是分封制破坏的表现,不是分封制瓦解的最主要原因,排除C。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天人感应
8.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原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原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f173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由祭司们编撰而成,成为婆罗门教的教义来源。
其中的一首《原人歌》中说,宇宙的原人是普鲁沙,“有千首、千眼、千足”,并说普鲁沙死后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四种人,如图。
婆罗门教宣扬该说法,意在说明由“普鲁沙”生出的四种人()A. 亲密无间B. 贵贱分明C. 种族同源D. 合作共生2.考古学家在英国东南部的科尔切斯特发掘了一座约建于公元45年的罗马车营遗址,通过粪便化石考证,确认守军的食物有英国北部的野兔、地中海沿岸的尤花果、欧洲大陆草原的牛肉以及西亚的椰枣等。
这反映了当时罗马帝国境内()A.农业技术的进步 B.长途贸易与货币经济繁荣C.边疆治理的稳定 D.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3.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
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4. 有学者认为,十四、十五世纪,整个西欧处于急剧的经济衰退,已从地处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获利的葡萄牙人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非海岸,并不断取得成功,刺激了竞争对手西班牙资助哥伦布,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没有更早发现美洲。
该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A. 西葡两国贸易的冲突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 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 葡萄牙海外扩张方向的改变5. 16世纪的德意志社会,流行着诸如“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之类的谚语。
这些谚语A. 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 引发了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C.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D. 反映了人们对于天主教会的不满6. 面对死亡,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待转向尘世的享乐,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各种寻欢作乐的生活方式开始盛行。
2019-2020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1eb353a32d7375a41780a1.png)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的结论。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A.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认为,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调了农业生产应当重视天时和地利的和谐统一,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定胜天的世界观;B选项只强调了地利的影响,并未全面的反映题意,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精耕细作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表明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实际是土地在家族内部的流转,故选B。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实际是家族内部培育自耕农,所以排除D;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所以排除C。
3. 如图是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衣具的统计情况。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秦汉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从出土的农具的种类和数量来看,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且种类较多,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A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是否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排除B;没有比较不能得出生产农具为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地区,不能得出全面推广,排除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图是我国河北武强的木版年画,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 )A.关心百姓疾苦B.重视农业生产C.实行仁治天下D.推广先进技术2.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州双林镇陆续建有绢业会馆,并有新旧之分。
这些会馆具有的特征是( )A.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B.是政治活动场所C.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D.发行交子以利商品流通3.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
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
这表明当时的江南(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4.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 )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 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 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5.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
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这说明( )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6.据记载,1500—1620年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300%—400%。
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贸易发展迅速B.金银大量流入C.商品供不应求D.世界市场形成7.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
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B.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C.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D.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8.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9.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78%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0.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B.遏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11.下图是1870—1911年晚清时期金融类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图,其内容涉及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等多方面。
金融类文章明显增多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侵华加剧B.实业救国影响C.民族经济发展D.舆论环境宽松12.读下面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A.民族工业获得全面快速发展B.轻重工业所占比例趋于合理C.图示现象主要受国际原因影响D.辛亥革命改变了民族工业处境13.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
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
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14.据民国史籍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
”据此可见(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15.旧中国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修建的铁路轨距是1米,俗称为“窄轨”,与中国当时四大干线京汉、京奉、津浦、沪宁接不上轨。
这种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地方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重工业基础薄弱C.列强的经济侵略D .铁路建设各自为政16.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据此推断,列宁当时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B.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农业集体化政策D .提倡种植玉米17. 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
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B.美德试图争取苏联结盟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18. 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
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B.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19.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他在此着重强调了赫鲁晓夫改革( )A.—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C.主张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D.后期趋于保守使改革陷于停滞20.下表是美国某时期的经济指标表。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表中括号处的指标应是( )(单位:10亿美元)959=100A.经济增长率B.关税税率C.黄金出口数D.失业率21.《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
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
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22.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
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23.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 )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C.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24.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B.中美关系改善促使对外贸易发展C.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D.“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25.“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主流。
”“30 年后”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发开放了上海浦东地区B.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D.主导成立亚洲投资银行26.图l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其中导致第一次高峰后下降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影响 C.大跃进运动推动D.八字方针的实施27.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A.实行三大改造B.优先发展重工业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开展大跃进运动28.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29.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30. 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
这样做有利于( )A.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32.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
这反映出( ) 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C.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D.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33.某国际金融机构将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无息贷款,还款期限可长达50年。
这个机构可能是( )34.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墨西哥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减了 400万公顷,同期农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0%,而且这一状况正在随着农产品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而恶化。
这一研究成果反映出,区域经济合作( )A.只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B.受制于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C.加快了墨西哥农业的经济转型D.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35.《货币霸权战争》:对于欧洲人而言,“大欧洲”,即欧洲的联合,是一个古老的信念和历史的梦想。
这是一个近千年的梦想,直到二战以后,方才有实现的希望。
二战后迈出欧洲联合第一步是( )A.欧洲原子能共同体B .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煤钢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36.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A.《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C.“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37.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