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13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d3b8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b.png)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彩泥连连看》是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通过制作连连看游戏,让学生学习颜色搭配、创造空间感和培养耐心等。
二、教学目标1.知道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辅助、相似等;2.能够用彩泥制作不同的图案和形象;3.发展学生的触觉和操作能力;4.提升学生的耐心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颜色的搭配和创造空间感;2.教学难点:学生在选择颜色时以及在制作图案时需要放手让其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如在画画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来进行示范。
2.讲解彩泥知识(10分钟)教师介绍彩泥的基本知识,如彩泥是由玩具彩泥制作而成,可以弄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等。
教师可以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示范。
3.制作连连看游戏(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连连看游戏,每个学生制作两个彩泥图案,一个作为左边的牌,一个作为右边的牌。
制作完成后,塑料薄片上可以拼成连连看游戏。
教师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彩泥,进行创意设计,并建议学生在左右两块牌中使用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彩泥图案和连连看游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不同颜色的搭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学到的彩泥知识进行更多创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制作连连看游戏时是否能够积极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2.学生制作的图案是否有创意,是否表达清晰的空间感;3.学生在展示和总结时是否能够对颜色搭配和彩泥制作的基本知识进行合理的表达。
六、教学反思本课时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制作连连看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颜色的搭配和创造空间感。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但是,在制作连连看游戏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9904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png)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 彩泥连连看》是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彩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含了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彩泥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培养学生通过彩泥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如何通过彩泥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彩泥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彩泥材料和工具。
2.示范作品。
3.分组合作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彩泥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彩泥制作的乐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创作自己的彩泥作品。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还可以用彩泥制作什么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课后进行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以及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说课稿-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说课稿-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418e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说课稿-第十三课彩泥连连看︳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彩泥小球的制作,了解连连看游戏规则,较好地完成连连看游戏作品。
2.情感态度: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
3.价值观:借助彩泥连连看游戏,培养学生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珍惜每一个机会去帮助别人,也明白别人帮助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彩泥小球的制作技巧,掌握连连看游戏规则,体验制作游戏作品的乐趣。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连接规则的深度和熟练程度,加强学生的连线思维。
三、教学准备1.彩泥、颜料、造型刀、色卡、剪刀等工具和材料。
2.录音机、CD、PPT等教具。
3.连连看游戏练习卡片。
四、教学过程1. 组织开场(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简单讲解游戏规则。
2. 彩泥制作小球(20分钟)1.教师为学生介绍彩泥材料的种类、基本搭配,以及彩泥制作小球的技巧和步骤,同时向学生展示成功制作的小球和操作示例。
2.老师组织纯色小球制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色彩搭配,制作6-8个小球。
3. 连连看游戏规则讲解(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图中各个元素的图案以及元素的个数,讲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介绍一些有效的连线技巧和方法。
2.学生与老师一起练习连连看游戏。
4. 制作连连看游戏作品(30分钟)1.老师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彩泥小球进行组合,辅导学生选择形状和颜色,一步步将小球组成一个个连连看中的图案,同时指导学生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品的制作,老师鼓励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5. 作品展示、点评和总结(15分钟)1.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连连看游戏作品,老师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的亮点和创意,并给出一些非专业性评价。
2.向学生强调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别人帮助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倾听、听取他人的想法。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3. 彩泥连连看1-湘美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3. 彩泥连连看1-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6ef9b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6.png)
教案标题: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3. 彩泥连连看1-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泥连连看的游戏规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介绍2. 彩泥制作技巧讲解3. 彩泥连连看游戏实践4.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彩泥制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彩泥连连看游戏中观察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彩泥创作的审美观和创造力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和彩泥制作技巧。
2. 演示法:演示彩泥制作过程和彩泥连连看游戏实践。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彩泥连连看游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彩泥材料:准备足够的彩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 工具:准备剪刀、刀片、牙签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彩泥创作。
3. 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和彩泥制作技巧。
4. 评价表:制作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彩泥知识的掌握情况。
b.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彩泥连连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5分钟)a.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彩泥连连看游戏规则,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b. 教师讲解游戏中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能力的培养。
3. 彩泥制作技巧讲解(5分钟)a.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彩泥制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彩泥的制作方法。
b. 教师演示彩泥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彩泥的颜色搭配和造型设计。
4. 彩泥连连看游戏实践(1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彩泥连连看游戏实践,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游戏。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78ac4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5.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彩泥连连看︳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彩泥进行造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2. 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3. 彩泥连连看作品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和造型技巧。
2. 教学难点:彩泥造型的创新和作品的整体美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彩泥连连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介绍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彩泥连连看的特点和魅力。
3. 讲解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1)揉:将彩泥揉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条等。
(2)捏:用手指捏出各种造型,如小花、小动物等。
(3)粘:将不同颜色的彩泥粘在一起,形成新的造型。
4. 示范彩泥连连看作品的创作教师现场示范彩泥连连看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彩泥连连看的创作方法。
5.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泥连连看作品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彩泥连连看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建议1. 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彩泥连连看的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3. 鼓励学生将彩泥连连看作品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彩泥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
![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85f1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5.png)
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第一篇: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3、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学准备教具:范作、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头部的图片,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学具:彩泥、垫板、水彩笔、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小朋友,去年我们做过许多《香甜的水果》,还记得吗?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橡皮泥不但能做香甜的水果,还可做出许多其它有趣的东西来。
揭示课题──《有趣的彩泥》。
二、启发讨论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
(以蝴蝶为例)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
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
(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四、交流探究学习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彩泥连连看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彩泥连连看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951b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9.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彩泥连连看湘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对色彩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彩泥创作的乐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
2. 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
3. 色彩的辨识和运用。
4. 彩泥连连看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
2. 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
3. 色彩的辨识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彩泥造型的创新与设计。
2. 色彩搭配的和谐与美观。
3. 彩泥连连看游戏的策略与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彩泥(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
2.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3. 彩泥连连看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教师示范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泥造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进行彩泥连连看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1. 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
2. 彩泥造型的基本技巧。
3. 色彩的辨识和运用。
4. 彩泥连连看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作业设计1. 运用所学彩泥造型技巧,创作一幅主题作品。
2. 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提高色彩辨识和运用能力。
3. 与家长一起玩彩泥连连看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掌握了彩泥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动手操作。
3. 彩泥连连看游戏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c9856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7.png)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3. 彩泥连连看》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彩泥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内容丰富,既有彩泥的制作方法,也有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形象,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
他们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彩泥的制作方法,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彩泥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彩泥的制作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细节处理,彩泥作品的生动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彩泥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彩泥材料:各种颜色的彩泥。
2.制作工具:擀面杖、刀具、模具等。
3.参考资料:彩泥作品图片、视频等。
4.教学场所:宽敞的教室,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彩泥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彩泥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教师重点讲解彩泥的揉、搓、压、切等基本操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小动物形象,进行彩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彩泥连连看》教案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彩泥连连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23d6569dc5022aaea00e8.png)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彩泥连连看》教案彩泥连连看教案一、教材分析《彩泥连连看》是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树枝和彩泥的不同特征,并能利用这些特征来进行组合造型,制作出有趣的美术造型,体会创作的乐趣。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美术中学到的《营养早餐》、《漂亮的铅笔头》等课程中对造型技能的拔高,也会后面的立体造型课程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
知识与技能: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重点: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的制作。
难点:选择合适的树枝进行有创意的造型。
三、过程一、技法复习,认识树枝、导出课题师:(高高举起橡皮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你们平时爱玩的,彩泥,彩泥软软的,可以随意变换形状,看!!!老师用什么方法让它变形的,(搓圆)学生:“搓”师:“对!!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双手,和老师一起来搓一搓,注意哟,掌心相对,用力均匀,看还可以这样搓哦~!(示范前后搓)前后用力搓。
”(拿起橡皮泥)刚刚我们搓好的圆球啊,老师用这个动作把它学生:压扁了师:“(放下彩泥)同学们!来!压!压!压!压! (举起橡皮泥)同学们,老师把圆圆的大饼~看看看看看~!(对着学生卷)(放下彩泥)同学们也来试一试,用力均匀向前推。
(拿起彩泥做捏的动作),这个动作大家都会(学生说捏),我们可以用捏的方法将彩泥做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
我还能用掐的方法,让橡皮泥变成一截儿一截儿的。
我们刚才就是用了以上的方法(PPT 出示方法)来变形彩泥的”师:“现在请你们拿出1号学具袋,打开,用我们刚才练习到的搓、压、卷、捏、掐(做动作)等方法,做出一个你想要的形状,时间,一分钟。
(巡视,收作品,一分钟音乐)师:“(实物投屏,扫视所有作品)哎呀!同学们完成的作品可真丰富。
有圆的、方的、长的、扁的,还有的做功好仔细呀,这个!捏的非常的仔细啊,它没有边边角角?老师这时候想把你们的这些作业组合成一个小人儿!(换盘子摆好小人),(边做边说)小人他有圆圆的头,有方方的身体,细细胳膊,长长的腿,还有一对小脚丫呢!小人他想站起来和你们一起玩耍(立起盘子来)”师(哭丧着脸)“小人儿散了,怎么办呢?”生:“把它压紧一点,把它做粗一点……”生:“可以用XX把它连起来”请两个学生上台来,两个孩子同时做一个粘,一个连。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9)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9)](https://img.taocdn.com/s3/m/7062ac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4.png)
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 (9)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彩泥连连看的技巧和方法。
3. 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和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规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和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和竞技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泥、彩泥工具、展示板、计时器。
2. 学具:彩泥、彩泥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彩泥连连看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3. 示范:示范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竞技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彩泥连连看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比赛:组织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板书设计1. 彩泥连连看2. 副基本概念、规则和技巧3.彩泥连连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彩泥连连看的技巧和方法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和活动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彩泥连连看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彩泥连连看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1. 引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彩泥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问题引导:向学生提问,如“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彩泥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目标明确: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彩泥连连看的目的。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a84e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f.png)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彩泥连连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彩泥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用法,并能使用彩泥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艺术创造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准备1.彩泥、模具、工具(刀、剪、刷等)2.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3.教学讲稿和教学录音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1.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相关彩泥制作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彩泥世界中,你喜欢制作哪些作品?”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抽取比较典型的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学生,同时让学生描述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意。
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彩泥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用法(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彩泥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以及彩泥的制作流程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彩泥的基本用法。
2.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彩泥的搓揉、切割、拼合和创意设计等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想象力。
3.学生自愿上台展示所制作的作品,并由教师给予简要点评和评分。
3. 实践操作,学生使用彩泥制作立体模型(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多个可供选择的模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自己想要制作的模型。
2.教师引导学生用彩泥进行模型的制作,同时提供必要的技巧指导和问题解答。
3.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互相交流和展示,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型展览或评比活动。
4. 总结归纳,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10分钟)1.教师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具体的技巧方法,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彩泥制作所需要的美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四、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自主使用彩泥创作作品,并举办小型艺术展览或评比活动。
2.在家长例会或校园文艺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所创作的彩泥作品,展示学生的艺术创造成果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美术《彩泥连连看》教案
![小学美术《彩泥连连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0b8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6.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彩泥制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颜色搭配、形状设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彩泥制作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彩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和颜色搭配原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彩泥连连看》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彩泥制作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探索不同造型和色彩搭配的乐趣;3.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评价彩泥作品的优缺点;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分享、互助。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彩泥基本制作技巧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彩泥的基本制作技巧、颜色搭配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彩泥制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彩泥连连看这一章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几点反思:
1.教学导入部分,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和形状,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如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美术_《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199df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小学美术_《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一、趣味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到来一件作品咱们一起欣赏一一下吧,大家喜欢吗?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彩泥2、树枝。
今天我没也用这两种材料来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吧,揭示课题《彩泥连连看》。
二、认识了解:1、老师让大家提前准备了彩泥,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说说彩泥的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彩泥特点:a、有很多漂亮的颜色;b、柔软有很强的可塑性2、树枝很多同学对这种不起眼的材料不以为然,其实它用处可不小呢!仔细观察手中的小树枝,讨论回答,树枝特点:a、比彩泥硬硬度适中,b、有粗细长短曲直变化三、探究方法步骤:1、这两种材料在我们将要完成的作品中,适合做哪些部位呢?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出我们想要的形状?讨论回答a、如果我们要做一棵大树那么树枝做大树的什么部位?彩泥适合做什么部位?怎么做?B、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可爱的小刺猬那么树枝和彩泥各适合做什么部位?怎么做?c、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奔跑的人物那么树枝和彩泥都适合做什么部位?怎么做?2、学生回答并引导总结,树枝适合做树干,可以挑选并折剪,彩泥可以做树叶和花;彩泥可以团一团捏一捏做刺猬的身体,小树枝可以挑选细尖的,折一折做刺猬的刺;彩泥可以捏一捏做成人的身体和头,树枝选一选折一折剪一剪可以做胳膊和腿3、你还想到可以做呢?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各种小动物,人物,植物,房子------大家太棒了只要是你喜欢的,都可以做我们作品的内容。
4、在做作品时,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再做设么?有个顺序会做的比较顺利,a、首先确定制作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植物,b、准备材料工具,从比较大的部未开始制作,再做小的部位如眼睛耳朵等,c、把各部位拼接在一起并调整,d、添加周围环境完成5、欣赏作品拓展思维四、动手制作:用彩泥和小树枝捏一捏折一折连一连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或者植物,或者你喜欢的其他物品,通过我们的小巧手做一件有趣的作品吧1、注意实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2、可以和朋友一起合作分工完成一组作品3、最后要把废弃的材料收拾好带走,做个环保小卫士五、作品集中展示让孩子欣赏并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六、小结拓展:今天我们用我们的小巧手,和不起眼的材料完成了一件件非常有趣的作品,小朋友在制作过程中细心耐心,而且还有自己的创新,非常棒!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多留意一些废弃材料,如包装盒等,说不定通过我们的小巧手就能变废为宝成为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呢!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
小学美术_13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13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82e8adf46527d3250ce042.png)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课件橡皮泥小树枝牙签教学程序:一、动画欣赏激趣导入(2分钟)1. 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2. 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橡皮泥)你观察得真仔细!3. 板书课题:(2分钟)这些娃娃都是用彩泥做的,今天,我们没有彩泥,就用橡皮泥代替它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
(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3分钟)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橡皮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师总结:橡皮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
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橡皮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
)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橡皮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三、欣赏感受(3分钟)1,卢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
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
(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橡皮泥。
(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小学美术_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d491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8.png)
《彩泥连连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雄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
【教学准备】彩泥、树枝、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1.儿歌导入(播放课件)彩泥团,手中捏,小树枝,把它连。
捏的动物蹦蹦跳,做个小人笑开颜。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喜欢2.师:同学们你知道儿歌中出现的动物人物是怎么做出来的吗?生:……3.板书课题。
《彩泥连连看》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感受树枝和彩泥不同的材质特点。
师: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彩泥和树枝,看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讨论交流)生:树枝:表而颜色深,并有自然的纹理:粗糙:有一定的硬度:易折断。
生:彩泥:色彩丰富,鲜艳:柔软:可塑性强。
三、分析指导合理取材1.认识树枝的作用。
出示彩泥长颈鹿和图片。
师:老师用橡皮泥和树枝做了一个小动物,同学们认识它吗?生:长颈鹿……师:长颈鹿各■个部分分别用了什么来做的,能说一说吗?生:……师:如果把长颈鹿的脖子和四肢换成用彩泥来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生:站不起来,脖子立不起来……师:我们的树枝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呢:生:支撑、连接……教师小结:树枝在作品中起支撑、连接的作用。
(板书:支撑、连接)2.分析作品中动物可以哪些用树枝代替。
师:这个小动物大家认识吗?小蜜蜂身体的哪个部分是用树枝代替的?生:触角、毒刺……教师小结:树枝在作品中代替细长的部位,彩泥在作品中是主体。
四、启发思维设计训练师:请同学能大胆地说一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作品?生:……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那让我们赶紧来共同设计一件作品吧!五、演示过程掌握方法1.师生共同制作螃蟹师:同学们见过螃蟹吗能说一说螃蟹什么样子?(出示课件)生: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师: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螃蟹.你会用树枝和彩泥分别做螃蟹的什么部位呢?生:……师:橡皮泥做螃蟹的身子和眼睛、大钳子,树枝做腿和钳子的连接・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橡皮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13.彩泥连连看
![13.彩泥连连看](https://img.taocdn.com/s3/m/5600e361f61fb7360a4c6559.png)
《彩泥连连看》反思
创设教学情景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者其他来吸引儿童进入生动有趣的学习。
本课教学内容富有童趣,制作方法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创作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创作空间。
从熟悉的材料入手,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材料特点,使其对彩泥和树枝的特性有直接了解,使树枝和彩泥在作品中运用的恰到好处。
在掌握了制作技巧和方法后,学生大胆创新,从表现对象的大型抓起,分解局部成独立的塑造部位,再连接完成作品,学生自主表现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设计新颖有趣的形象,作品要求也放宽了。
学生作品完成之后进行展示时,作品有的稳定性不好,站立不起来,必须需要用小树枝在后面支撑一下,可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的稳定性设计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在欣赏评价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说,说的不是那么到位,而且表现的不是那么积极。
在这一环节上,我以后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完成程度,完美程度去评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三课 彩泥连连看](https://img.taocdn.com/s3/m/443fda2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f.png)
1.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来介绍本组或自己的作品,说说制作过程与感受,以及自己最满意的是哪里?最有趣的是什么?
2.把介绍完的Biblioteka 品集中在展台上,互相评一评,看哪些作品最有趣?为什么?(教师在旁补充、点评,并及时鼓励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六、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主题的形象。
三、创作。
展示部分作业,通过观察,让学生主动发现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工每人制作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然后合在一张彩色卡纸上,有时间可用水彩笔进行添画,做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泥工制作方法,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添画。特别是造型上加以引导,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
《第十三课彩泥连连看》
教学
内容
彩泥连连看
总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课前
准备
ppt
教学
方法
讲授、示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看泥塑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树枝:表面颜色深,并有自然的纹理;粗糙;有一定的硬度;易折断。
彩泥:色彩丰富,鲜艳;柔软;可塑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课件橡皮泥小树枝牙签教学程序:一、动画欣赏激趣导入(2分钟)1. 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2. 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橡皮泥)你观察得真仔细!3. 板书课题:(2分钟)这些娃娃都是用彩泥做的,今天,我们没有彩泥,就用橡皮泥代替它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
(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3分钟)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橡皮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师总结:橡皮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
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橡皮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
)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橡皮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三、欣赏感受(3分钟)1,卢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
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
(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橡皮泥。
(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 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2. 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橡皮泥连一连。
(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3. 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卢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
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
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
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
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
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
压一压,粘在头上。
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橡皮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6分钟)随机评价五.学生作业,(10分钟)1.布置作业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橡皮泥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
(课件:布置作业,音乐)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
六.评价:(5分钟)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
七.环保教育(2分钟)(出示课件:)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
这样的话我们的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八.拓展(2分钟)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来,更加立体。
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魔法师就是你!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于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所以在作画时教师要初步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孩子也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二、本课教学的总要求1、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效果分析《彩泥连连看》本课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内探究、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成果展示、课堂延伸六个环节。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材料特质的基础上,再逐步将树枝和彩泥组合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分析到位,学生制作的作品也花样百出,各显神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师过于依教材,学生过于依教师的现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
改变过去美术课上学生单一创作的习惯,采用大家合作的方式去创作表现。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表现等方法,进行动物、人物的立体半立体造型表现,并从设计制作活动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以教师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利用实物演示和投影显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看、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彩泥连连看》是美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13课教学内容。
《彩泥连连看》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中起到基础的作用,为以后的立体、半立体内容学习服务,是学生学习应用美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
针对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半立体造型制作而设计的一堂工艺课。
教学生运用树枝连接彩泥,制作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和小人物。
本课教学内容富有童趣,制作方法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作业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掌握了制作方法和技巧之后,任学生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两种材料的不同特点,使树枝和彩泥运用的恰到好处,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设计新颖有趣的形象,作业要求可以适当放宽,突出自主表现和重视活动中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
测评练习作业: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彩泥和树枝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小人物。
要求:1、造型完整,构思独特。
2、构图饱满,制作精细。
3、色彩鲜艳,搭配合理。
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很好的的鞭策。
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对他们创作新颖的作品,提供积极地帮助。
课后反思《彩泥连连看》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运用橡皮泥和小树枝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橡皮泥和树枝生动的完成一件作品。
这一理念在学生说老师示范制作小老鼠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融汇贯通。
在这一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留痕迹地导入了本课的要求: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树枝的合理利用。
这为学生的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自己觉得漂亮好看、有趣就行。
在这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比较好。
这样的话,在制作过程中,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
因在讨论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也可以在讨论中相互知道各自最喜欢、最有趣的、准备制作的是什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最后把各自的作品拼在一张卡纸上,形成一个整体,相互欣赏,在欣赏中自然会相互比较、评论。
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目中初步形成一种合作的意识,不但可以自己独自创作出有趣的形状来,在制作中也会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在展示评述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或本组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对此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兴奋,做完的学生几乎都想在台上说一说,表现表现。
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吧。
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仪下放一放,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作品,心里就特别高兴特别自豪。
为此,我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的美术课,要尽量让学生的作品能在上面展示展示,使他们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最能干的,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课标分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过程与方法: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