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诊治指南研制-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诊治指南研制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 简称慢性肺心病) 是指由肺组织、肺血管、胸廓等慢性疾病引起肺组织结构和 ( 或) 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引起右心扩张、肥厚等损害,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
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动脉高压 ( 肺血管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 和心功能的改变 ( 右心功能和左心功能的改变) 。
慢性肺心病为常见病,在各种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中占10% ~ 30%,其主要原因为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从肺部基础疾病发展为慢性肺心病一般需 10 ~ 20 年。
本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
诱因。
本病发展缓慢,除原有肺、胸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表现为进
行性加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常表现急性加重和缓解期交
替出现。
慢性肺心病属于中“肺胀”、“喘病”、“水肿”等范畴。
为进一步完善慢性肺心病的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诊治水平的提高,为从事
慢性肺心病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课题组成立了
由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卫生等多
学科人员组成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制定小组,依据指南研究与评价的评审 ( Appraisalof Guidelines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 工具、指南标准化会议 ( Conference on Guide-lines Standardization,COGS ) 确定的评价指南标准和苏格兰指南制定组织 (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 Network,SIGN) 所归纳的指南制定步骤,以循
证医学思想为指导,注重中医特色,对既往和现有的相关证据进行充分收集、
评价。
证据来源包括: ①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915—2012. 7 ) 1 117 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1978—2012. 7) 246 篇、维普
数据库 ( 1989—2012. 7 ) 824 篇、万方数据库 ( 1982—2012.
7 )601 篇; ②教科书; ③相关专着; ④相关国家、行业学会颁布的诊疗规范等;
⑤正在进行的相关慢性肺心病临床研究报告等。
共收集 2905 篇,根据制定的
推荐意见的证据质量分级共分 5 级别 8 等次,获得了 26 篇不同质量等级的
相关证据( 其中Ⅰa 级 4 篇、Ⅰb 级 6 篇、Ⅱa 级 5 篇、Ⅱb级 2 篇、Ⅲa 级 1 篇、Ⅲb 级 1 篇、Ⅳ级 3 篇、Ⅴ级 4 篇) ,并采用专家共识法最终形
成证据的推荐意见,编写成本指南,以供参考。
1 诊断依据
1. 1 诊断要点
1. 1. 1 病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
1. 1. 2 症状有咳嗽、咯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