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试题(重点班)-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重点班第三学月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
C.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 2、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减少的反应是( )
A 、CO(g)+2H 2(g)= CH 3OH(g)
B 、CaCO 3(s)+2HCl(aq)= CaCl 2(aq)+CO 2(g)+H 2O(l)
C 、(NH 4)2CO 3(s)= NH 4HCO 3(s)+NH 3(g)
D 、2HgO(s)= 2Hg(l)+O 2(g) 3、反应()()
g H g I 22+()g HI 2mol kJ H /9.14-=△。

温度为1T 时,平衡常数
();431=T K 温度调至2T 时,()74.482=T K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由1T 到2T 是降温过程
C. 1T 时,增大()()12,T K H c 不变
D. 2T 时,()g I 2的转化率比1T 时小
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1>ΔH 2的是( ) A.2H 2(g)+O 2(g) 2H 2O(l);ΔH 1 2H 2(g)+O 2(g) 2H 2O(g);ΔH 2 B.S(g)+O 2(g) 2SO 2(g);ΔH 1 S(s)+O 2(g)
2SO 2(g);ΔH 2 C.C(s)+
2
1
O 2(g )CO(g);ΔH 1 C (s)+O 2(g )CO 2(g);ΔH 2
D.H 2(g)+Cl 2(g)
2HCl(g);ΔH 1
21H 2(g)+ 2
1
Cl 2(g) HCl(g);ΔH 2
5、已知:C(s)+H 2O(g)=CO(g)+H 2(g) △H=a kJ/mol 2C(s)+O 2(g)=2CO(g) △H=-220 kJ/mol
H -H 、O =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 ,则a 为( )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6、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 -+Na +
NaUr(s);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 3COOH(l)+2O 2(g) === 2CO 2(g)+2H 2O(l) △H1= -870.3 kJ·mol -1 (2)C(s)+O 2(g) === CO 2(g) △H2= -393.5 kJ·mol -1 (3)H 2(g)+1
2O 2(g) === H 2O(l) △H3= -285.8 kJ·mol -1
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 的焓变△H 为( )kJ·mol -1 A .488.3 B .-244.15 C .244.15 D .-488.3
8、已知;()()()()g NH s HCO NH s CO NH 334324+=△19.74-⋅+=mol kJ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 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1表示向某硫酸和硫酸铝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
B .图2表示25℃时,用0.1mol ?L -1
盐酸滴定20mL0.1mol ?L -1
NaOH 溶液的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C .图3表示t ℃时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 .根据图4可判断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且能量形式只表现为热量变化
C .把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所以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D .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 11、反应A+B C 分两步进行:①A+B
X,②X
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 1表示反
应A+B
X 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 2表示反应X C 的活化能
B.X 是反应A+B C 的催化剂
C.反应A+B
C 的ΔH<0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
C 的焓变
12、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 2(g)=2CO 2(g);△H =-566kJ·mol -1
CH 4(g)+2O 2(g)=CO 2(g)+2H 2O(l);△H =-890kJ·mol -1
由1molCO 和3molCH 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 kJ
B .2953 kJ
C .3236 kJ
D .3867 kJ
13、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22225
C H (g)O (g)2CO (g)H O(l)2
+=+;△H =-1300kJ/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10N A 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B .有1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
C .有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D .有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2600kJ 的能量
1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Al 粉与NaOH 溶液反应 Al +2OH -=AlO 2-
+H 2↑
B .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 HCl + NaOH =NaCl+H 2O ;
△H = –57.3 kJ/mol
C .明矾净水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Al 3+
+ 3H 2O =?Al(OH)3 + 3H +
D .硫酸铵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NH 4+
+ OH –
=NH 3↑+ H 2O
15、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的Q kJ (Q >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需消耗 5 mol·L -1
KOH 溶液100 mL ,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 4H 10(g )+2
13
O 2(g )4CO 2(g )+5H 2O (g )的ΔH 为( )
A.+8 Q kJ·mol -1
B.+16 Q kJ·mol -1
C.-8 Q kJ ·mol -1
D.-16 Q kJ·mol -1
1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 .分子个数
B .物质的量
C .物质的质量
D .原子个数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2分)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1和2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18、化学键的键能是原子间形成1 mol化学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8分)
H—S:364 kJ·mol-1,S—S:266 kJ·mol-1,S===O:522 kJ·mol-1,H—O:464 kJ·mol-1。

(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2H2S(g)+SO2(g)=3S(s)+2H2O(l) ΔH=-Q kJ·mol-1,反应产物中的S实为S8,实际分子是一个8元环状分子(即),则Q=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将a L H2S与b L SO2混合进行上述反应,当a>2b时,反应放热
____________kJ·mol-1;当a<2b时,反应放热____________kJ·mol-1。

(3)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请写出(1)中反应若生成气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9、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10分)
途径Ⅰ:C3H8(g)+5O2(g) === 3CO2(g)+4H2O(l) ΔH=-akJ·mol-1
途径Ⅱ:C3H8(g) === C3H6(g)+H2(g) ΔH=+bkJ·mol-1
2C3H6(g)+9O2(g) === 6CO2(g)+6H2O(l) ΔH=-c kJ·mol-1
2H2(g)+O2(g) === 2H2O(l) Δ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在C3H8(g) === 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

(3)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

20、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12分)
1 mol 物质Cl2Br2I2HF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660 432 366 298 436
(1)根据上表,下列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

A.H2B.Cl2
C.Br2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

A.HCl B.HBr
C.HI D.HF
(3)X2+H2===2HX(X代表Cl、Br、I)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1、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SiO2+C+N2Si3N4+CO
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该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热ΔH_____ ___0(填“>”“<”或“=”)。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也可能为放热反应。

若为吸热反应,反应一旦开始就需外界不断供给能量。

对于放热反应,若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的发生,则不需外界再提供能量,否则还需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

放热的反应有些也需在较高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如炼铁反应,常温下难以发生。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s)+H2O(g)=CO(g)+H2(g) △H=a kJ/mol,②2C(s)+
O2(g)=2CO(g) △H=-22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O2(g)+2H2(g)=2H2O(g) △H=-(220+2a)kJ/mol。

由于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496 kJ/mol+2×436 kJ/mol-2×2×462 kJ/mol=-(220+2a)kJ/mol,解得a=+130,选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解析】反应XC的活化能小于E2,A错误;由①②可知,X是反应A+BC的中间产物,B错误;反应物A和B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C的总能量,所以反应A+BC是放热反应,即ΔH<0,C正确;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不变,则反应的焓变不改变,D错误。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D
【解析】由题意计算生成的CO2为=0.25 mol,故反应的丁烷为mol ,所以1 mol C4H10 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 Q2kJ 。

故选D 。

16、【答案】B
17、【答案】 (1). 固体表面积 (2). 温度 (3). 温度越高 (4). 2 (5). 3 (6). 在相同的温度下,采用相同状态的质量相同的锌片与两种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稀硫酸反应
【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表中信息知,锌的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则实验目的为探究固体表面积、温度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中,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反应速率快,即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实验Ⅱ和Ⅲ中,固体表面积不同,表面积大的反应速率快,即其他因素不变,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探究盐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保证温度和锌的用量和状态相同。

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方案为在相同的温度下,采用相同状态的质量相同的锌片与两种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盐酸反应。

18、【答案】(1)154 (2)154b 22.4 154a 44.8
(3)2H 2S(g)+SO 2(g)=3S(s)+2H 2O(g) ΔH =-66 kJ·mol
-1
【解析】(1)反应可以改成:2H 2S(g)+SO 2(g)=3
8
S 8(s)+2H 2O(l)
根据公式:Δ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4 kJ·mol -1
+2×522 kJ·mol
-1
-3×266 kJ·mol -1-4×464 kJ·mol -1=-154 kJ·mol -1。

(2)当a >2b 时,H 2S 过量应依据SO 2的量计算,当a <2b 时,SO 2过量应依据H 2S 的量计算。

(3)1 mol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需吸热44 kJ 。

若2 mol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则吸热88 kJ 。

则由第(1)问可知生成H 2O(g)时共放热(154-88)kJ =66 kJ 。

19、【答案】(1)等于(2)小于 吸收 加热(3)a 2
d
2c b -+=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等的,因此,两途径放出的热量相等。

由ΔH =+b kJ ·mol -1
>0可知,C 3H 8(g) === C 3H 6(g)+H 2(g)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反
应时要吸热。

(3)根据盖斯定律,加减方程式可得2a d c 2b -+=或a 2
d
2c b -+=。

20、【答案】(1)A
(2)D (3)放热 (4)Cl 2
22、【答案】 (1)C Si 3N 4 (2)放热 <
【解析】(1)SiO 2+C +N 2
Si 3N 4+CO 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氮元素的化合
价由0降低到-3。

故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 。

还原产物为Si 3N 4。

(2)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ΔH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