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酸碱盐知识要点
酸碱盐口诀

酸碱盐口诀《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
说明:“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电离离,遇水便离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
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
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及酸的通性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2.酸的通性: 盐 酸 HCl 硫 酸 H 2SO 4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 2+H 2↑ Zn+ H 2SO 4 =ZnSO 4+H 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 2O Cu(OH)2+H 2SO 4= CuSO 4+2H 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 3+HCl=AgCl↓+HNO 3 BaCl 2+H 2SO 4=BaSO 4↓ +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离子。
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1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复习总结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
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1.单质: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3)水: 3.酸:4.碱:5.盐: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非金属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 + O2——P + O2——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 + H2O ——CuSO4 + H2O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氧化物分解H2O ——HgO ——⑵酸分解H2CO3——⑶盐分解KMnO4——KClO3——CaCO3——CuSO4·5H2O ——Cu2(OH)2CO3——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 + HCl—Al + H2SO4—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 + CuSO4—Cu + AgNO3—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CuO + H2— C + Fe2O3——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 + HCl —CuO + H2SO4—⑵酸+碱→盐+水NaOH + H2SO4—Fe(OH)3 + 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 + BaCl2—HCl + CaCO3—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OH)2 + Na2CO3—NaOH + FeCl3—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Cl2 + K2CO3—Ba(NO3)2 + Na2SO4—※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 CO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 + CO2—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 + O2——☆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初中化学_几种常见的酸

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点精析一、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比较注意:①工业盐酸常因含有铁离子(Fe3+)而带黄色。
浓盐酸在空气中,因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接触生成盐酸小液滴会形成白雾。
“雾”是液体小珠滴分散在空气中的现象;“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的现象。
②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二、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注意:①实验室配制使用的石蕊试液呈紫色,也可叫做紫色石蕊试液,它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即仍显紫色。
而酚酞试液呈无色,也可叫做无色酚酞试液,它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里都不变色,即仍呈无色。
所以不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
②使用指示剂试液时,用量不能多,应用滴管滴加1~2滴试液于待测溶液中,振荡,即可观察其颜色变化。
三、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注意:① 硝酸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出除此而外与盐酸和硫酸相似,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
② 使用指示剂试液时要用滴管滴入1~2滴试液于待检溶液中,振荡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四、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通常金属氧化物跟酸、碱跟酸、盐跟酸、碱跟盐和盐跟盐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可用AB +CD =AD +CB 表示。
复分解反应有以下特点:① 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② 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变为两种新物质;③ 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
注意: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五、Cl -和-24SO 的检验1. Cl -的检验盐酸和可溶性氯化物的溶液中都存在着大量的Cl -,其检验方法是:向某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存在Cl -。
酸碱盐的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的知识点归纳(远博课外辅导中心)一、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指示剂:1.定义2.分类: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他们的颜色变化3.注意是指示剂变色还是酸碱变色4.该反映为化学变化5.凡事做题时遇到类似的颜色的变化都是在考你这一知识点.酸及酸的通性a.对于酸的定义,我们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字。
下面我们以常见的硫酸和盐酸为例来说明酸的通性。
b酸的通性盐酸硫酸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盐酸考点归纳:易挥发(浓度降低,质量分数减少,以及保存的方法,同时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啥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白雾产生的原因,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工业盐酸显黄色的原因以及用途和粘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等(4)浓硫酸(黏稠油状)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浓度减少,质量分数减少,保存的方法)(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脱水性(以前做过一道题)和强氧化性以及用途和粘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等。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1.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2.酸碱中的离子酸产生的离子是H+离子,碱产生的离子是OH-离子。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水和盐。
酸和酸的反应产生的盐叫酸盐,碱和碱的反应产生的盐叫碱盐。
4.酸碱中的pH值pH值是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pH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pH大于7的溶液为碱性。
5.酸碱中的酸碱度酸和碱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浓度来表示。
酸的酸碱度以酸的浓度来表示,碱的酸碱度以碱的浓度来表示。
6.盐的性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所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普通盐呈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常见的盐还有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
7.重要的盐的制备和应用a.氯化钠:通过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食盐和食品工业。
b.碳酸钠:通过氯化钠与碳酸氢铵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生产玻璃、洗涤剂等。
c.硝酸钠:通过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肥料和炸药工业。
8.酸碱中的指示剂指示剂是用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物质,根据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性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酚酞红、甲基橙、甲基红等。
9.酸碱中的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2H2O。
10.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中和反应通常受到温度、浓度、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11.酸碱盐的应用酸碱盐在生活和产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酸可以用于清洁、消毒和金属腐蚀等方面;碱可以用于制造肥皂、玻璃和洗涤剂等方面;盐以及其它化合物还可以用于肥料、药品和生物实验等方面。
12.酸性雨的形成与影响酸性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降水时形成的酸性降水。
酸性雨对土壤、水源、植物和动物都有不良的影响,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酸碱盐重点知识归纳

酸碱盐重点知识归纳一.酸碱盐的概念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氢头酸尾)E.g 盐酸HCl,硝酸HNO3,硫酸H2SO4碱: 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金头碱尾) E.g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₄⁺)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金头酸尾)E.g 氯化钠NaCl,硝酸钾KNO3,硫酸铜CuSO4二.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①酸溶液一定是酸性的,碱溶液一定是碱性的,但只有可溶性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盐溶液可能是酸性,碱性或者中性,纯碱和小苏打是常见的碱性的盐③NH₄⁺为伪金属离子④酸都由分子构成,盐都由离子构成三. 常见的酸四.常见的碱五.常见的盐六. 常见的化肥★区分方法:七.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八.中和反应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为微弱的放热反应。
本质:H++OH -=H2O注意: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九.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口诀:碱盐,盐盐均可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产物均为水气沉)有酸需酸溶;无酸需都溶(反应物必须可溶,有酸参与除外)十.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②酸+活泼金属→盐+H2↑(置换反应)E.g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I=FeCl2+H2↑Fe+H2SO4=FeSO4+H2↑③酸+金属氧化物→盐+H2OE.g Fe2O3+6HCl=2FeCl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绣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无色溶液变蓝④酸+碱→盐+H2O (中和反应)E.g NaOH+HCI=NaCl+H2O⑤酸+盐→新酸+新盐E.g Na2CO3+2HCl=2NaCl+CO2↑+H2O十一.碱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三、碱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3)酸+碱 盐+水(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CuO +H2O2Fe(OH)3 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的PH7(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 金属==盐 + 氢气例:2HCl+Fe=FeCl2+H2(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某些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H2SO4+BaCl2=2HCl+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对酸碱盐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酸基概念和性质1.酸的定义:盖亚所提出的氢离子给予者定义为酸,但在中学化学中,一般采用布朗所提出的质子给予者定义为酸。
2.酸的性质:(1)酸具有酸味,可以腐蚀金属;(2)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3)酸可以变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4)酸能够脱去氢离子,产生氢气。
二、碱基概念和性质1.碱的定义:盖亚所提出的氢离子接受者定义为碱,但在中学化学中,一般采用布朗所提出的质子接受者定义为碱。
2.碱的性质:(1)碱有苦味,具有腐蚀性;(2)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3)碱可以变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4)碱能够接受酸中的氢离子。
三、酸碱盐的中和反应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时,产生盐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
2.盐的定义: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正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负离子通常为酸根离子。
四、常见酸的种类1.盐酸(HCl):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腐蚀金属。
2.硫酸(H2SO4):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腐蚀大部分物质。
3.硝酸(HNO3):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腐蚀大部分金属。
4.乙酸(CH3COOH):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可以在水中溶解。
五、常见碱的种类1.氢氧化钠(NaOH):固体,是强碱,易吸湿。
2.氢氧化钡(Ba(OH)2):固体,是强碱,易吸湿。
3.氨水(NH3·H2O):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是弱碱。
六、常见盐的种类1.氯化钠(NaCl):晶体,是常见的食盐。
2.硫酸铜(CuSO4):蓝色晶体,常用作染料、催化剂和草坪肥料。
3.碳酸钙(CaCO3):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4.硫酸铁(FeSO4):绿色结晶,常用于制备催化剂、染料和肥料。
七、酸碱反应的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质,例如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酸碱溶液的酸碱度。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
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
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石酸红,石碱蓝,酚酞遇碱变红色)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二)-学生版

知识点部分:1.盐的化学性质1.某些盐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该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例如,CuSO4+Fe=FeSO4+Cu、 3CuSO4+2Al=Al2(SO4)3+3Cu、2AgNO3+Cu=Cu(NO3)2+2Ag.2.某些盐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HNO3.有时生成的新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3.某些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Na2SO4+Cu(OH)2↓(蓝色沉淀)、FeCl3+3NaOH=3NaCl+Fe(OH)3↓(红褐色沉淀).4.盐能与盐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例如,NaCl+AgNO3=AgCl↓+NaNO3、CuSO4+BaCl2=BaSO4↓+CuCl2.5.某些盐受热分解;例如,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CaCO3高温¯CaO+CO2↑、2NaHCO3Na2CO3+CO2↑+H2O.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可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其表达式为AB+CD=AD+CB.例如: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1.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2.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例如:CuSO4+2NaOH=Cu(OH)2↓+Na2SO4、CaCO3+2HCl=CaCl2+CO2↑+H2O、Fe2O3+6HCl=2FeCl3+3H2O.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 (1).用海水晒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2).由于其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所以粗盐容易潮解.不过,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3).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例题练习部分:1.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NaOH 溶液和CuCl 2溶液B .NaCl 溶液和KNO 3溶液C .BaCl 2溶液和K 2CO 3溶液D .NaOH 溶液和Fe 2(SO 4)3溶液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 3.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改变的是( ) A .NaOH 溶液和稀盐酸 B .Na 2CO 3溶液和稀盐酸 C .NaCl 溶液和稀硫酸 D .Na 2CO 3溶液和BaCl 2溶液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B .铁和硫酸铜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D .锌和稀盐酸 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 A .NaOH 、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C .Na 2CO 3、K 2SO 4、HClD .H 2SO 4、NaNO 3、Cu (NO 3)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 .碱与盐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一定要有沉淀C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 .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和电子,而离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为质子7.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对初中所学知识“三”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B.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D.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8.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用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1: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B.图2: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图3: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图4: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酸碱盐的知识点总结

酸碱盐的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定义1. 酸、碱、盐的定义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一般为H+,例如盐酸、硫酸等;碱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一般为OH-,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是由酸和碱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电解质性质,其化学式一般为NaCl、KCl等。
2. 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是指由酸和碱中和反应所生成的盐类化合物。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这种化合物就是酸碱盐。
二、酸碱盐的性质1. 酸的性质(1)酸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和有机物质;(2)酸能够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3)酸能够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2. 碱的性质(1)碱有苦味,能够腐蚀皮肤;(2)碱能够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3)碱能够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肥皂。
3. 盐的性质(1)盐在水中能够溶解,形成电解质溶液;(2)盐能够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盐。
三、酸碱盐的应用1. 工业应用酸碱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镀、合成橡胶、造纸等工艺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酸碱盐来进行中和反应和催化反应。
2. 农业应用酸碱盐在农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土壤调理、农作物保护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酸碱盐来平衡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等。
3. 医药应用酸碱盐在医药生产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例如在药物合成、药物存储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酸碱盐来进行反应和保护。
四、酸碱盐的相关常识1. 酸碱盐的命名酸的命名一般以“-酸”结尾,例如盐酸、硫酸等;碱的命名一般以“氢氧化-”开头,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的命名一般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结合而成,例如氯化钠、硫酸铵等。
2. 酸碱盐的中和反应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般为:酸+碱→盐+水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能够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甲基橙等。
五、结语酸碱盐是化学中非常基本的三大分类之一,它们在化学反应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1.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动, 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 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 二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 氟、氯、溴、碘;负二价: 氧和硫。
(可变正价): 一二铜汞, 二三铁, 二四碳, 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 氢氧根(OH), 硝酸根(NO3), 氯酸根(ClO3), 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 硫酸根(SO4), 碳酸根(CO3), 亚硫酸根(SO3), 锰酸根(MnO4);负三价: 磷酸根(PO4);正一价: 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 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 锌粒逐渐减少。
2.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3.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 铁逐渐减少,4.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 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八章基础知识1、溶液中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三大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2、溶液中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三大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但铵盐中不含金属离子。
某酸某、氯化物均属盐类。
4、物质俗名: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②Na2CO3,纯碱、苏打(纯碱不是碱,只是它的盐溶液显碱性)③NaHCO3,小苏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都显碱性,而且他们与酸反应的生成物相同)④CuSO45H2O,蓝矾、胆矾,(蓝色晶体,加热变白)⑤固体CO2,俗名干冰⑥CaO,生石灰⑦金刚石,俗名钻石⑧H2O2,俗名双氧水⑨Cu2(OH)2CO3 俗名铜绿⑩C2H5OH,学名乙醇,俗名酒精⑾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5、复分解反应判断:⑪如果反应物中有酸,则直接判断生成物。
⑫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酸,则两种反应物必须都可溶,再判断生成物。
6、复分解反应特点:两种化合物必须交换成分,否则不属复分解反应。
如三种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发生的反应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7、化学方程式:⑪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CO2+2NaOH = Na2CO3 + H2O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SO2+2NaOH = Na2SO3 + H2O⑬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SO3+2NaOH = Na2SO4 + H2O8、复分解反应中,只有两种带颜色的沉淀,分别是红褐色的Fe(OH)3和蓝色的Cu(OH)2,其他的沉淀均为白色。
9、物质溶解性规律:钾钠铵硝都可溶,氯化只有银不溶,硫酸钡不钙银微,碳酸只溶钾钠铵,氢氧只溶钾钠铵钡、钙微溶。
10、紫色石蕊试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试液:碱红酸不变(酸碱分别指酸性或碱性溶液,而不是单指酸液或碱液)11、物质的化学性质(规律)⑪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碱都能和酸反应。
酸碱盐全部知识点总结

酸碱盐全部知识点总结酸碱盐的定义酸(Acid)、碱(Base)和盐(Salt)是化学中三个基本概念。
在化学中,酸和碱是两种特殊的化合物,而盐则是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产物。
酸碱盐理论是化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揭示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酸的性质酸是一类化学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 酸性:酸性是酸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通常来说,酸在水中会释放出氢离子(H+),从而使溶液呈酸性。
酸的酸性强弱可以通过酸度来衡量,通常用PH值来表示。
2. 腐蚀性: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腐蚀金属、石灰石等物质。
3. 酸味:一般来说,酸具有酸酸的味道,例如柠檬酸、醋酸等。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柠檬酸、醋酸等。
碱的性质碱是另一类化学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 碱性:和酸相反,碱在水中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从而使溶液呈碱性。
2. 腐蚀性:碱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3. 苦味:碱的味道一般来说是苦味,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盐的性质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1. 中性:盐的溶液通常呈中性,即PH值约为7。
2. 稳定性:大部分盐在一般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溶解性:大部分盐可以在水中溶解。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银等。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其颜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绿等。
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进行酸碱滴定实验,从而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这一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形成水和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一般表达式为:酸 + 碱→ 盐 + 水在这一反应中,酸和碱会迅速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稳定性取决于酸和碱的种类和浓度。
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酸碱含量。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大全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大全一、酸碱的定义和性质:1.酸的定义:指具有酸味的物质,能够腐蚀金属、使蓝色石蕊变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碱的定义:指具有碱味的物质,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4.盐的定义: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5.酸、碱和盐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盐呈中性。
二、酸碱的分类:1.酸: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有机酸如乙酸、柠檬酸。
2.碱:分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弱碱如氨水、碳酸氢铵。
3.盐:分为氯化盐、硝酸盐、硫酸盐等。
三、常见酸碱物质及其性质和用途:1.盐酸: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可用于清洁金属、制取铬盐等。
2.硫酸: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可用于制取肥料、清洗金属等。
3.醋酸:常见的有机酸,具有酸味,可用于食酱、食醋等。
4.氨水:无色液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制取肥料、清洁玻璃等。
5.碳酸氢铵:白色固体,具有较弱的碱性,可用于制取肥料、烟花等。
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酚酞:酸性溶液中呈无色,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
2.红、橙、黄、绿、蓝、紫石蕊:酸性溶液中呈红、橙、黄、绿、蓝、紫色,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或无色。
五、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1.酸和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可以中和生成盐和水,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六、酸碱的一些应用:1.蓄电池:蓄电池中的硫酸是酸性溶液,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
2.食品加工:食醋中的醋酸具有酸味,可用于提鲜;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
3.化妆品:化妆品中的柠檬酸、乳酸等有机酸可以起到保湿、美白等效果;氨水可用于调整pH值。
4.农业:磷酸肥料、硝酸肥料等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酸碱盐知识点

酸碱盐知识点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
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
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
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
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 有条件的。
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
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
归纳如下: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连线法)。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1物质鉴别①.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鉴别(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②.依据物质间反应时产生的特殊现象(如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
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
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
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
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1.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D.食盐和小苏打--滴加食醋2.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A.CaO、CaCl2B.CuSO4、NaClC.CaCO3、BaSO4D.NaOH、NH4NO33.四位同学在检验同一含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时,得出下列四种不同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酸碱盐知识要点
1、溶解性表
1碱除K、Na、NH4、Ba可溶,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银不存在,其余均不溶;
K、Na、NH4、NO3盐均可溶,氯化物除氯化银外均可溶,SO4盐除BaSO4难溶,CaSO4和Ag2SO4微溶外,其余均可溶;CO3盐除K、Na、NH4盐可溶,MgCO3微溶,Fe2(CO3)3和Ai2(CO3)3不存在外,其余均难溶。
2、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3、重要物质的俗称
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3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生石灰:CaO 苏打、纯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草木灰:K2CO3
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铁锈:Fe2O3
4、有色溶液
蓝色:CuSO4、CuCl2(蓝绿色)、Cu(NO3)2
黄色:Fe2(SO4)3、FeCl3、Fe(NO3)3
浅绿色:FeSO4、FeCl2、Fe(NO3)2
5、非白色沉淀
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6、重要的白色沉淀:
CaCO3、AgCl(不溶于酸)、BaSO4(不溶于酸)、Mg(OH)2、BaCO3
7、易错点:碱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Fe(OH)3、Cu(OH)2等难溶性物质不能使指示剂变色,Na2CO3、K2CO3等碱性物质能使指示剂变色。
铵盐氮肥与碱性化肥不能同时施用。
8、能吸水并放出大量热的物质有生石灰(CaO)、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水温明显下降的是硝酸铵。
9、物质的检验:A、检验碳酸盐(CO32-):取少量碳酸盐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检验铵盐(NH4+):取少量铵盐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是铵盐。
9、溶液的酸碱性:P H>7呈碱性P H<7呈酸性P H=7呈中性
操作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 H试纸上,呈现颜色与比色卡对照
10、酸、碱、盐的化学通性
酸:(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5)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例:HCl+AgNO
3=AgNO
3
↓+HCl H
2
SO4+BaCl2=Ba SO4↓+2HCl
H2SO4+Na2CO3=Na2SO4+H2O+CO2↑2HCl+CaCO3=Ca Cl2+H2O+CO2↑
碱:(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除CO、NO、H2O外)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盐:(1)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盐;(4)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1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溶液存在下列离子反应就会进行)“↓”或“↑”或“H2O”生成H++OH-H2O 2H++CO32-H2O+CO2↑CO32-+Ca2+CaCO3↓
Cl-+Ag+AgCl↓ SO
4
2-+Ba2+BaSO4↓ OH-+NH4+NH3↑+H2O
2OH-+Cu2+Cu(OH)2↓ 3OH-+Fe3+Fe(OH)3↓ 2OH-+Mg2+Mg(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