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文综历史适应性考试(二)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三文综历史适应性考试(二)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7高一下·陆川月考) 《诗经》中《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其耘,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 .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 (4分) (2017高一下·思南期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诗中的名句。
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 .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 农耕文化的发达
C . 旅游业的发展
D . 战略位置的重要
3. (4分) (2017高一下·滨州期末) 下图为宋代文物图案,上有文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专卖兴贩”,对图案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 图案具有商标广告性质
B . 宋代坊市制被打破
C . 济南发展成为商业城市
D . 宋代商人地位提高
4. (4分)(2020·菏泽模拟) 明清时期,那些在小说中同情、肯定商贾的文人往往有着科场失意、沉沦下层的特殊经历,多数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真隐士仍在诗文中表现出轻商贱商的固有观念。
这反映当时()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
B . 社会等级秩序在不断强化
C . 小说因其适应没落文人需求而盛行
D . 传统文人阶层的观念分化
5. (4分) (2020高三上·辽阳月考) 现代新儒家的开山者梁漱溟尖锐地指出,康有为“数十年来冒孔子之名,而将孔子精神丧失干净”。
这一论述旨在强调康有为()
A . 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彻底
B . 援引西学发展传统文化
C . 借助孔子减少变法阻力
D . 对儒学的现代建构有限
6. (4分)(2020·安徽模拟) 大生纱厂“举措董事,稽察进退,考核功过,等差赏罚”均由总理张謇自己亲自掌握,他还可以决定企业的一切方针大计,“规便益之利,去妨碍之弊,酌定章程”。
这一个案折射出()
A . 洋务企业移植了封建官僚体制
B . 民族企业政企不分的特点
C . 落后的管理阻碍民族工业进步
D . 近代工业管理的集权性
7. (4分) (2018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 .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 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 . 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 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8. (4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下列对联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
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④①
9. (4分)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
是
A . 蒙昧主义
B . 禁欲主义
C . 人文主义
D . 浪漫主义
10. (4分)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美国
11. (4分) (2016高二上·上高月考)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中国。
吴冷西在《忆毛主席》中这样写道:“赫鲁晓夫这次揭了盖子,又捅了篓子……”对“揭了盖子”解析正确的是()
A . 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
B . 破除了对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信
C . 苏联放弃与美国的对抗
D . 苏联走上了全面纠正错误的斯大林模式之路
12. (4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月考) 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
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 . 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B . 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C . 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
D . 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82分)
13. (25.0分) (2017高一上·荆州期中) 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备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私人。
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者,亦以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
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
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
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权力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4. (12分)(2016·南通模拟) 促进科学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的渴望使他们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
同时,对于透视画法以及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
……对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进展而言,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看来,上帝是通过几何学来创世的,因此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
——[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三: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
在和平时期,……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起源阶段。
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科学进展”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牛顿的发现”为什么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80字左右。
)
15. (15.0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什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四:据统计,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有700多个,其中同清朝政府签订的就有500多个。
从1842年到1911年,清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定的数目为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6个,法国55个,德国37个,美国20个,比利时15个,葡萄牙11个,丹麦9个,意大利7个,西班牙4个,奥地利3个,荷兰3个,还有和两个以上国家共同签订的86个。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获得了割地、赔款、实行军事占领、开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租界、内河航运、自由贸易、自由传教、掠卖华工、设工厂、筑铁路、办学校等许多特权,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思想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
据统计,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100多个;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100多个,租界40处;英国侵占香港地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台湾省;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赔款共13亿两白银。
——《中华爱国主义大辞典》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强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主权的。
(2)有人认为材料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你是如何理解的?
(3)据材料四,概括近代中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呈现的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16. (15.0分)(2019·白城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5年以后,日本在美国帝国体系的庇护下显著地崛起。
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60年代和70年代的越南及东南亚,美国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反共产主义活动。
在此过程中,日本一直充当美国在亚洲的军火库,这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财富的增长。
——彼得,卡赞斯坦《美国帝国体系中的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
”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
“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是以打到美国土。
”“(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庇护”日本对亚大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如何。
归纳指出美国持这观点的主要原因及实质。
17. (15.0分)(2020·江西模拟)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内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条件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年,沃尔特•惠特曼夸耀:“唱着《扬基歌》并以6500马力的蒸汽机无敌的能量向前飞奔……让那旧世界的大车载着笨重的货物赶路吧。
我们是新的、充满活力的大陆人,我们要说的一切,是指50年以后可以说‘赢者欢笑吧’。
”到1897年,美国人笑起来了。
他们的胜利是富饶的美国新大陆赋予的。
向西扩张、不断增加的移民以及无数的创新,把美国人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艾伦·布林克利的《美国史》
材料二在市场学派人士的眼里,企业家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利己主义和利他精神通过神奇的市场达到和谐统一……要理解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分析方法来打破市场经济的迷思。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在这里我们回到一个市场经济理论的概念:外部性。
外部性最早由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正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施害者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而当代中国产生的任何财富都和以下三大正外部性因素息息相关:首先是建国的正外部性;其次是前三十年的正外部性;最后是改革开放的正外部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沙烨撰《文化纵横》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推动今天工业化发展的“正外部性”,综合两则材料信息谈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4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82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