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混凝土
11个分项工程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1.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在浇筑前进行塌落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混凝土塌落度实地检测2.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现场设置技术人员进行和易性的及时调节,严禁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加水。
3.要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技术合同》,合同中要按照现行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做明确的约定。
其目的是确保商混厂家供应的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项目部还要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抽查,搅拌站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与检验合格证。
1.混凝土浇灌申请:提前与搅拌站联系好,确定混凝土供应的时间、发车间隔时间、发车数量。
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机具和人员:施工用的机具、人员、水电准备充分,同时配备一名电工准备对出故障机械随时检修。
3.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相应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
班组间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并办理完成隐检、预检手续。
1.基础混凝土施工1)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面高度如超过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2)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均匀摊铺,振捣密实。
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3)浇筑柱基础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
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4)浇筑条基应分段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
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米,使逐层呈台阶梯形推进,并注意使混凝土充满模板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第十一章 混凝土结构

第十一章混凝土结构第一节混凝土结构材料一、混凝土结构概述(一)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普通混凝土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砂、石和水经拌和、浇注、振捣、养护,逐步凝固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简称“砼”。
(a) 素混凝土基础(b) 钢筋混凝土梁(c)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d) 钢骨混凝土柱(e) 钢管混凝土柱图11-1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形式图11-1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形式受压区受拉区受压区受拉钢筋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图11-2 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压钢筋图11-3 钢筋混凝土柱图11-2 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图11-3 钢筋混凝土柱1.楼板(楼层板、屋面板)2.梁(主梁、次梁)3.柱4.墙5.基础上柱边梁下柱基础楼板主梁次梁(二)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图11-4 混凝土结构组成示意二、混凝土(一)混凝土的强度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混凝土按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的大小划分为14个强度等级,分别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
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fc3.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t(二)混凝土的变形表11-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项次符号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1fc,k10.013.416.720.123.426.829.632.435.538.541.544.547.552.52ft,k1.27 1.54 1.782.01 2.20 2.40 2.51 2.65 2.74 2.85 2.933.00 3.05 3.10三、钢筋(一)钢筋的种类AAD DDA-ADD钢绞线刻痕钢丝螺旋肋钢丝图11-5 钢绞线与钢丝图11-5 钢绞线与钢丝(二)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1.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2.保证钢筋和混凝土间粘结的措施(1)基本锚固长度(2)钢筋的弯钩(3)钢筋的连接1)绑扎搭接连接2)机械连接接头3)焊接接头5d135°DD=4d(HRB335)5d(HRB400 RRB400)5dddd5dd(a) 末端带弯钩的机械锚固端(b) 末端双面贴焊钢筋的机械锚固端(c) 末端与方形钢板穿孔塞焊的机械锚固端图11-6 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图11-6 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a) 手工弯标准钩(b) 机械弯标准钩≥2.5d6.25dd≥2.5dd图11-7 光面钢筋弯钩3d≥1.3l 1≥0.3l 1图11-8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l 1图11-7 光面钢筋弯钩图11-8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搭接处箍筋间距s≤5d且≤100mm图11-9 受拉钢筋搭接处箍筋设置图11-9 受拉钢筋搭接处箍筋设置第二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其受力特点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一)受弯构件的定义和类型混凝土压坏混凝土压坏(a) 正截面破坏(b) 斜截面破坏PPPP图11-10 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受压区中和轴受拉区受拉钢筋受压区受拉区受拉钢筋中和轴受压钢筋中和轴受拉钢筋图11-11 梁和板的横截面(a)(b) (c)图11-11 梁和板的横截面(二)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及尺寸(b) T形梁图11-12 梁的截面形式受拉钢筋(a) 单筋矩形梁中和轴受压区(c) 工字梁受拉钢筋中和轴受压区中和轴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受压区(d) 十字梁 受拉钢筋中和轴受压区受拉钢筋受压区中和轴中和轴受压区受拉钢筋(e) 花篮梁 (f) 倒T形梁图11-12 梁的截面形式1.梁的截面形式及尺寸2.板的截面形式及板的厚度受压区受拉钢筋受压区受压区受拉钢筋(a) 矩形板 (b) 空心板(c) 槽形板图11-13 板的截面形式受拉钢筋图11-13 板的截面形式3.梁、板的支承长度(三)受弯构件的钢筋1.梁中钢筋124343213421图11-14 梁中钢筋骨架及配筋图箍筋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力钢筋图11-14 梁中钢筋骨架及配筋图(1)纵向受力钢筋≥30≥1.5d保护层厚度≥25≥d≥25≥d≥25≥d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图11-15 受力钢筋的排列图11-15 受力钢筋的排列表11-5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50≥C45≤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 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2)弯起钢筋≥50≤s max≥50≤s max ≤s max≤s max图11-16 弯起钢筋的布置图11-16 弯起钢筋的布置(3)箍筋(a) 单肢箍筋 (b) 双肢箍筋 (d) 复合箍筋 (d) 开口式箍筋图11-17 箍筋的形式和肢数图11-17 箍筋的形式和肢数≥50≤s max≥50≤s max≥50≤s max≥50≤s maxs≤10d 图11-18 箍筋的布置图11-18 箍筋的布置(4)架立钢筋(5)梁侧构造钢筋≤200≤200≤200≤200h w ≥450拉筋或纵向构造钢筋图11-19 腰筋和拉筋图11-19 腰筋和拉筋2.板中的钢筋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受力钢筋图11-20 板的配筋图11-20 板的配筋(2)板的分布钢筋(1)板的受力钢筋二、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图11-21 受压构件的分类(c) 双向偏心受压(b) 单向偏心受压(a) 轴心受压图11-21 受压构件的分类(一)受压的概念(二)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三)材料强度要求(四)柱中钢筋1.纵筋箍筋复合箍筋350350b <400350拉筋b <400h<600b <400600<h<1000600<h<10001000<h<1500复合箍筋2.箍筋不应采用内折角不应采用内折角图11-23 复杂截面的箍筋形式图11-23 复杂截面箍筋形式三、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一)受扭的概念(二)受扭构件的钢筋PPHHMPM柱边梁楼面梁图11-24 受扭构件示例(a) 吊车梁(b) 框架边梁图11-24 受扭构件示例135°45°10d图11-25 受扭构件的配筋图11-25 受扭构件的配筋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概述(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N NPPPPNN(b) 荷载作用(a) 预应力作用 (c) 预应力与荷载共同作用图11-26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情况图11-26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情况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1.自重轻,节约工程材料2.改善结构的耐久性3.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4.增强结构或构件的抗剪能力(二)预应力的施加方法1.先张法横梁固定端台座伸长张拉临时固定钢筋压缩压缩图11-27 先张法主要工序示意图图11-27 先张法主要工序示意图2.后张法锚固钢筋伸长混凝土压缩灌浆孔灌浆孔图11-28 后张法主要工序示意图图11-28 后张法主要工序示意图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概述(一)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类型(二)现浇楼盖的类型图11-29 肋梁楼盖图11-30 无梁楼盖板次梁主梁柱板主梁柱密肋板梁梁图11-31 井字楼盖图11-32 密肋楼盖二、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一)结构平面布置及梁、板截面尺寸(二)板的配筋构造1.受力钢筋的布置方式l/7l/10l/6al/5l/10l/7l/6a a l/6l/5≥120≥≥120≥hl b l b ll/10l/7l/6a al/6l/6a l/5(a)(b)l/6l/6l a图11-33 连续板的配(a) 一端弯起(b) 两端弯起al /6al /5l /10aal /6l /5l /7aaaal /5l /7aaaa≥120≥lblbllbla a l /6l /6a l /5(c) 分离式l /6l /6l /5l a图11-33 连续板的配筋方式(b) 两端弯起2.构造钢筋(1)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次梁主梁每米长度中不少于5根直径8mm的钢筋板的受力筋图11-34 板中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l 0/4l 0/4图11-34 板中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2)嵌入砌体墙内板的上部构造钢筋(3)分布钢筋≥≥ln/4ln/7aa≥l n/7a a aa分布筋?6@25l n次梁主梁受力筋双向?8@200图11-35 单向板中的构造钢筋≥?8@2≥1/3跨中受力筋图11-35 单向板中的构造钢筋(三)次梁的配筋构造架立筋兼负筋≥20d5050≥A s /4≥A s /2≥A s /2≥A s /4h1/5l +20d1/3l1/5l +20d 2h 1/3l20d20dl n1l n2图11-36 次梁的钢筋布置l a h 鸭筋1212图11-36 次梁的配筋布置(四)主梁的配筋构造(a) 附加箍筋附加箍筋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图11-37 附加横向钢筋附加吊筋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h 1b s20d20d50(b) 附加吊筋h 150图11-37 附加横向钢筋三、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四、楼梯(一)现浇楼梯的类型和组成(二)现浇楼梯的构造1.板式楼梯(a) 弯起式配筋(b) 分离式配筋l n /6l n /4l n /6l n /4l nl 1/4l 1每步一根分布筋图11-38 板式楼梯的配筋l a楼梯平台2.梁式楼梯l nl n /4l n /4分布筋受力筋受力筋(每步不少于2?6)分布筋(不少于?6@250)cb图11-39 踏步板的配筋图11-39 踏步板的配筋l al a s图11-40 斜梁的配筋图11-40 斜梁的配筋五、雨篷hbl6060l a雨篷梁雨篷板受力筋分布筋图11-41 雨篷的配筋图11-41 雨篷的配筋第四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与布置(一)框架结构的类型(二)框架结构的布置(a) 横向承重框架(c) 双向承重框架图11-42 承重框架布置方案(b) 纵向承重框架(d) 双向承重框架图11-42承重框架布置方案二、无抗震设防要求框架构造(一)梁柱截面的选择1.截面形状2.初选截面尺寸(二)节点的构造要求。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改内容

11.1.5条文说明: 本条由 02 版规范第 11.1.5 条修改而成。本条第 3 款《抗规》的规 定:当结构计算嵌固部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及以下时,底部加强 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地下部分的计算嵌固端。
11.1.6 考虑地震组合验算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时,均应考虑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的影响,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应 按表11.1.6 采用。 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6.2 节的规定计算,但应在 相关计算公式右端项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 当仅考虑竖向地震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均应取 γRE 为1.0。
11.2 材料
11.2.1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剪力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 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2 框支梁、框支柱以及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及 节点,不应低于C30;其他各类结构构件,不应 低于C20。
11.2.1条文说明:基于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及工艺要求较高, 对高烈度地震区,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应有所限制。
11.2.2 梁、柱、墙、支撑中的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当采 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2 中牌号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时,其强度和弹性模量 应按本规范第4.2节有关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采用。
11.2.2条文说明: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变形性能直接影响结构构件在地震 力作用下的延性。考虑地震作用的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等 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 HRB400级、HRB500级热轧带肋 钢筋;箍筋宜选用 HRB400、HRB335、HRB500、HPB300级热轧钢 筋。当有较高要求时,尚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中牌号 HRB400E、 HRB500E、HRB335E、HRBF400E、HRBF500E、HRBF335E 等钢筋,其强屈比、屈强比、和极限应变(延伸率)符合本规 范11.2.3条的要求,其抗拉强度、强度设计值以及弹性模量的取 值与不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相同,应符合本归规范第 4.2 节 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C7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1

C7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课程:混凝土材料技术系部:材料工程系班级:环保1001设计:陈威指导老师:冯正良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 月20 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装饰材料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材料》课程专业周任务书一、专业班级:环保1001二、训练时间:2011-12年12月19 日—2011年12月23 日三、指导教师:冯正良四、训练内容:混凝土配比与生产质量控制方案设计1、选做一种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抗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纤维培强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自应力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热(耐火)混凝土、流态化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等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摘要及说明。
2、对配比设计的混凝土提出生产质量控制方案五、训练要求:(1)选题:每个同学选做一种混凝土,由指导老师确定。
(2)自己选定各种需要的技术参数,但要说明依据(3)有资料搜集说明和记录六、纪律要求:1.每个学生必须端正实训态度,认真完成实训任务。
2.严格请假制度材料工程系指导老师:冯正良日期: 2011年12月19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实训指导书一、实训资料组成(提交纸质和电子稿各一份):(1)概述(2)所用原材料及选用要求(3)配合比设计计算(4)生产控制方案(5)施工要求(6)搜集的资料目录和摘要二、实训资料封面试样(附件1)三、实训资料目录试样(附件2)四、资料整理试样(附件3)五、实训分组(实训周开始日布置)指导老师:冯正良日期:2011年12月 20日不同混凝土简介1、大孔混凝土15、铝酸盐耐热混凝土2、泡沫混凝土16、磷酸盐耐热混凝土3、轻骨料多孔混凝土17、流态化混凝土4、灰砂硅酸盐混凝土18、高性能混凝土5、灰渣硅酸盐混凝土19、道路混凝土6、钢纤维混凝土20、防射线混凝土7、玻璃纤维混凝土21、耐碱混凝土8、聚丙烯纤维混凝土22、耐油混凝土9、聚合物水泥混凝土23、喷射混凝土10、聚合物浸渍混凝土24、膨胀混凝土11、聚合物胶结混凝土25、碾压混凝土12、自应力混凝土26、大体积混凝土13、水玻璃耐酸混凝土27、抗冻混凝土14、硅酸盐水泥耐热混凝土28、抗渗混凝土要求:控制在600字以内,内容包括:(1)定义(2)主要性能(3)主要配比设计要求(4)主要使用、施工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件(共11)4

第四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构件的构造✓试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基本假定✓矩形、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4.1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4.1.1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与构件的计算轴线相垂直的截面称为正截面。
结构和构件要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就是从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出发的,即要求满足M≤Mu (4—1)式中的M是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它是由结构上的作用所产生的内力设计值;Mu 是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值,它是由正截面上材料所产生的抗力。
(1)截面形状梁、板常用矩形、T形、I字形、槽形、空心板和倒L形梁等对称和不对称截面(2) 梁、板的截面尺寸1)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b一般取2.0~3.5;T形截面梁的h/b一般取2.5~4.0(此处b为梁肋宽)。
矩形截面的宽度或T形截面的肋宽b一般取为100、120、150、(180)、200、(220)、250和300mm,300mm以下的级差为50mm;括号中的数值仅用于木模。
2)梁的高度采用h=250、300、350、750、800、900、1000mm等尺寸。
800mm以下的级差为50mm,以上的为l00mm。
3)现浇板的宽度一般较大,设计时可取单位宽度(b=1000mm)进行计算。
(3)材料选择1)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20、C30、C40。
2)钢筋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RRB400级(Ⅲ级)和HRB335级(Ⅱ级),常用直径为12mm、14mm、16mm、18mm、20mm、22mm和25mm。
根数最好不少于3(或4)根。
3)梁的箍筋宜采用HPB235级(Ⅰ级)、HRB335(Ⅱ级)和HRB400(Ⅲ级钢筋)级的钢筋,常用直径是6mm、8mm和10mm。
4)板的分布钢筋,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1.0.4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 适用范围:
• 适用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 构,
• 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轻骨料混凝土系指干表观密 度≤1 950kg / m3的混凝土,常用的轻骨料有陶粒、自燃煤矸石、火山渣等。
第二章、术语
• 2.0.1 混凝土结构 •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2.0.2 现浇混凝土结构 • 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现浇结构。 • 2.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 • 2.0.4 混凝土工作性 • 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且能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拌
第四章、模板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1.1 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滑模、爬模、飞模等
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 行技术论证。 • 4.1.2 对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 够的承载力、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 4.1.3 模板及支架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 和位置准确,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 4.5.6 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 4.5.7 拆下的模板及支架杆件不得抛扔,应分散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应 及时清运。
• 4.5.8 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 。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编制:审核:单位:日期:目录一、质量通病防法安排 (3)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法理 (3)1、墙、柱烂根 (3)2、夹渣 (5)3、裂纹 (5)4、门窗口移位 (6)5、蜂窝 (6)6、麻面 (7)7、气泡 (7)8、后期强度增长较慢 (8)9、孔洞 (8)10、露筋 (9)11、缺棱掉角 (10)12、表面不平整 (11)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一、质量通病防治安排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其中一层地下室外墙及地上等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不但混凝土量大,流水段多,而且施工周期较长。
在混凝土施工时稍不注意,或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极容易出现所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结构的质量也会因质量通病的存在而受到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整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墙、柱烂根现象、混凝土夹渣现象、局部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纹现象、墙板面气泡现象、还有门窗洞口移位现象,个别部位甚至有蜂窝、麻面、狗洞等漏振现象。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必须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治,施工负责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时要安排专人全权负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施工,采取过程控制。
虽然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持棒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通病因素多一些,应负的责任大一些.因此;必须对持棒操作人员进行振捣方面的技术交底等事前预控工作.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治理针对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缺陷)和需要整改、修补的部分项目,本文计划从造成和产生其质量通病(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目的在于使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持棒的操作人员明白,需要整治的质量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预防。
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杜绝,至少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

《建筑结构》一、单选题1(D)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结构和结构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发生运动。
A、稳定B、相同C、安全D、平衡2建筑结构的整体或者部分应该是(C)的。
A、机动B、几何可变C、几何不变D、超静定3因为变形和裂缝的危害程度不及承载力引起的结构破坏造成的损失那么大,所以计算时可取荷载(C),不需乘分项系数。
A、设计值B、组合值C、标准值D、频遇值4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C)级。
A、1B、2C、3D、45(A)是保证砌体墙、柱稳定性和刚度的必要条件。
A、允许高厚比B、长细比C、轴压比D、剪跨比6承重砖墙的最小厚度为(C)OA、200mmB、240mmC、180mmD、220mm7预制楼板在承重墙上的最小支撑长度为(C)。
A、200mmB、140mmC、IOOmrnD、80mm8在墙体内连续设置并形成水平封闭状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筋砖梁称为(B)。
A、过梁B、圈梁C、挑梁D、连续梁9一端嵌固在砌体中的悬挑式钢筋混凝土梁称为(C)。
A、过梁B、圈梁C、挑梁D、连续梁10轴心受压钢构件的稳定性由(C)控制。
A、剪压比B、高厚比C、长细比D、轴压比1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取决于(C)。
A、立方体强度B、轴心强度C、强度等级D、泊松比12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梁的计算模型为(B)。
A、简支梁B、连续梁C、悬臂梁13梁、板的(B)是指内力计算时所采用的跨间长度。
A、弹性跨度B、计算跨度C、净跨度D、塑性跨度14(B)是由内力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的。
A、弯矩图B、内力包络图C、剪力图D、轴力图15混凝土板的弯曲变形在四周会受到梁的约束,使得板内存在轴向压力的现象称为(B)。
A、弯曲效应B、内拱效应C、剪切效应D、压缩效应16梁式楼梯由踏步板、(B)、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A、悬挑板B、斜梁C、固接板17在框架结构的分析中一般忽略(C)对框架抗侧的作用。
A、框架柱B、斜梁C、填充墙D、边柱18由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可见,属于结构力学中的“(C)结构”A、桁架B、排架C、刚架D、连续梁19框架梁的高度一般由(C)控制。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

HPB235、 HPB300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RRB400 HRB500、 HRBF500 断后伸长率A (%) ≥21 ≥16 ≥15 ≤8 ≥13 ≥14 ≤6 ≤5 重量负偏差(%)
直径6mm ~12mm
≤10
直径14mm ~20mm
-
直径22mm~50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版】
3.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①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 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4d,弯钩后的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5d。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 ②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 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①的规定外,尚不应小于受力钢筋 直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版】
5.3 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2A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 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2A规定。 表 5.3.2A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版】
一般项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接缝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 应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清水混凝土应使用 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对跨度大于4米的梁板,模板应 起拱0.1% ~ 0.3% ;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应准确、牢固;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要求。(常见为了防止预防孔洞偏差 而不预留孔洞,采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临安装前在结构 上随意打凿的通病,因此在规范中把预留孔洞。埋件位置 是否正确作为衡量模板安装工程质量的一项技术指标。)
11、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试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仪器设备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试件的预计破坏荷载宜在试验机全量程的20% ~ 80%)。
试模规格视骨料最大料径按表 4 – 1 – 10 确定。
表 4 – 1 – 10 骨料最大料径与试模规格表2、试验简介到达试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内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
试验时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正中间,开动试验机,以 0 . 3 ~ 0 . 5MPa / 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3、试验结果处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准至 0.1MPa):R=P/A式中 R———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 。
以三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小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 时,取中间值。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 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的试验结果为标准,其他尺寸试件的试验结果均应换算成标准值。
对边长为100mm 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 0.95;边长为 300mm、450mm 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分别乘以换算系数 1.17、1.36(该系数应根据工程特点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本系数使用)。
(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主要为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与垫条。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应采用 150mm x 150mm x 150mm 的立方体试模作为标准试模。
制作标准试件所用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必要时采用非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非标准试件混凝土的试模规格视骨料最大粒径按表 4 – 1 – 10“骨料最大粒径与试模规格表”选用。
第四章 混凝土(土木11)

劈裂抗拉强度fts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提高,比值降低。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重要 指标,有时也用它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来测定,称为劈裂抗拉强度 fts。
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项目 pH值 不溶物(mg/L) 可溶物(mg/L) 氯化物(以Cl—计) 硫酸盐(SO42—计) 碱含量(mg/L)
预应力混凝土 ≥5.0 ≤2000 ≤ 2000 ≤ 500 ≤ 600 ≤ 1500
钢筋混凝土 ≥ 4.5 ≤ 2000 ≤ 5000 ≤ 1000 ≤ 2000 ≤ 1500
素混凝土 ≥ 4.5 ≤ 5000 ≤ 10000 ≤ 3500 ≤ 2700 ≤ 1500
砂率与坍落度的关系 (水泥浆用量一定时)
砂率与水泥用量的关系 (坍落度一定时)
(4)水泥品种、骨料性质 (5)外加剂 (6)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1)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水泥的强度等级; 2)采用最佳砂率,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及节约水泥; 3)改善骨料级配,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采用较粗的砂、石;
3、有害杂质:
对砂中的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作 出限制(表4—4),还对氯化物作出限制。 氯离子对钢筋有腐蚀作用,对钢筋混凝土用砂,砂中 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以干砂的质量计);对预应 力混凝土,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2%。 另砂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限制(表4—4)
混凝土弯拉(抗折)强度试验试件为150mm×150mm×550mm,采用 三分点处双点加荷。
在道路和机场工程中,抗折强度是结构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而抗压强度作为参考指标。 交通等级 抗折强度 特重 5.0 重 5.0 中等 4.5 轻 4.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解读

☞《施工规范》的创新性(1)编制过程中开展了标准与专利的专题研究,可作为处理工程建设标准的专利问题提供借鉴;五个专题研究:1)模板侧压力2)施工阶段风荷载3)模板工程试设计4)预应力锚具的传力性能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2)系统地提出了模板及支架设计方法的构造措施;(3)提出了预应力结构工程耐久性相关的施工规定,有利于促进我国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4)系统提出了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施工操作要求;(5)首次提出高温、雨期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6)反映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提出了装配式结构施工验算的技术规定。
☞《施工规范》内容简介本《施工规范》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工程、钢筋工程、预应力工程、混凝土制备与运输、现浇结构工程、装配式结构工程、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环境保护等11章及6个附录。
本《施工规范》章节设置基本上沿袭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构架,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混凝土制备、运输及现场施工是本《施工规范》的重点内容,包括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多项技术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规范了测温方法,温度控制参数更加具体。
☞相关规范几个变化点(1)几个新术语1)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引自《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水胶比W/B(原称水灰比W/C)—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引自《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引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混凝土“运输”和“输送”运输—混凝土生产后送至现场过程(一般由商品混凝土厂家完成)输送—将运输后的混凝土送至浇筑部位的过程5)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区别混凝土“浇筑”包含了浇筑和振捣,它是一个过程混凝土“振捣”—它是指操作的一个工序6)混凝土养护《原规范》称“自然养护”—指在自然状态(如浇水或覆盖)下进行的养护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砼的密实度即可。
××××商混站试验室:××ו 2.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 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水泥不大于550kg/m3,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600kg/m3)7.3.4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表7.3.3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
7.3.5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7.3.6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标准试件通过试验测定;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
7.4.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2.砂率宜为35%~45%; • 3.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0;(删除内容)• 如果胶凝材料用量太少,水胶比大则浆体太稀,黏度不足,混凝土容易离析,水胶比小则浆体不足,混凝土中骨料量相对过多,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泵送。
7.4.4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T t —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T p —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ΔT —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损失值(mm )。
• 泵送混凝土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控制在30mm/h 以内比较好。
7.5.2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3d 和7d 水化热应符合标准规定;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掺加矿物掺合料,t p T T T=+∆或通过计算求出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从而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
水利混凝土规范

水利混凝土规范水利混凝土规范篇一: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文章来源:互联网添加人:水工建筑信息网发布时间:2008-1-42.1.2 模板及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3)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周转次数高,有利于混凝土工程的机械化施工;4)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2.1.3 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的成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2.3 木材种类可按各地区供应情况选用,其质量宜达到Ⅱ、Ⅲ等材的标准。
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不应使用。
木材宜提前备料,干燥后使用,湿度宜为18%~23%。
水下施工用的木材,湿度宜为23%~45%。
2.3.2 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均须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
设计图纸应标明设计荷载及控制条件,如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速度、施工荷载等。
2.3.7 除悬臂模板外,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2.4.1 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一般不得超过表2.4.1的规定。
表2.4.1 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注:①异型模板(蜗壳、尾水管等),滑动式、移动式模板,永久性模板等特种模板的允许偏差,按模板设计文件规定执行。
②定型组合钢模板,可按冶金部有关规定执行。
2.5.8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确定,一般不得超过表2.5.8的数值。
高速水流区,尾水管和门槽等要求较高的特殊部位,其模板的允许偏差,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
表2.5.8 大体积混凝土木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注:一般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按国家建委《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混凝土抗折强度评定规范

混凝土抗折强度评定规范篇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试题一、单选题格式(每题4个选择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施行日期是(C)A、2010年10月1日B、2010年11月1日C、2010年12月1日D、2011年1月1日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低于标准值的概率应为(A)A、5%B、10%C、15%D、20%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某组混凝土试件测得3个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5Mpa,37Mpa,43Mpa,则该组试件的强度为(B)A、35MpaB、37MpaC、38MpaD、42Mpa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标准养生的湿度为(D)A、80%B、85%C、90%D、9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塌落度试验时,从开始装桶到提起塌落筒的时间不应超过(A)1A、2.5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某C30混凝土浇筑时,制作的试件为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块,其抗压强度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时,折算系数为(C)A、0.85B、0.9C、0.95D、1.05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中,试件以(C)个为一组。
A、1B、2C、3D、4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1000m3时,每(C)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A、100m3B、150m3C、200m3D、250m3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当样本容量为12组时,其强度评定时合格评定系数λA、0.85B、0.95C、1.05D、1.15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标准中,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A)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D、抗拉强度标准值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评定混凝土强度采用的标准试件的尺寸,应为以下何种所示(B)2A、100mm*100mm*100mmB、150mm*150mm*150mmC、150mm*150mm*300mmD、200mm*200mm*200mm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高强混凝土的下列优点中,何项不正确(D)A、强度高B、可施加更大的预应力C、耐久性更好D、延性更好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某混凝土拌合物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4.5MPa,则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A)A、C20B、C24.5C、C25D、C30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混凝土的(C)确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取样方法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
1.混凝土强度取样
1.1 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 取样及试件留置方法:
1.2.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4当一次连续浇注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需要确定。
1.2.6 灌注桩每浇注50m3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1.2.7 每50 m3地下墙应做一组试件,每幅槽段不得少于一组。
1.2.8 气轮发电机基础每座制作试块不得少于3组,其它基
·137·
第二篇取样方法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础不得少于2组,但每台班或每100立方米混凝土不得少于一组。
1.2.9 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2.混凝土抗渗、抗冻、取样
2.1 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试验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能评定标准》
《水工建筑物抗冻设计规范》DL/T5082-1998
2.2取样方法:
2.2.1连续浇注混凝土每500 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2.2.2抗冻取样,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1000 m3-2000 m3 ,非大体积混凝土500 m3-1000 m3取一组,各部位不少于3组,小于300MW的机组筒壁视做上下两个部位,大于等于300MW的机组筒壁视做上、中、下三个部位。
3.结构性能检验
3.1标准《结构性能检验》 GB50204-2002
3.2 取样方法:
·138·
第二篇取样方法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3.2.1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
型产品为一批。
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件为试件进行检验。
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1 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JGJ/T23-2001
4.2 取样方法:
4.2.1单个检测: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4.2.2批量检测: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4.2.3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钻取芯样时每个部位应钻取一个芯样,计算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
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39·
第二篇取样方法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
·140·
5.1 标准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CECS03:2007
5.2 取样方法:
5.2.1 钻芯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
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
5.2.2 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取样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
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应适当增加。
2 芯样应从检测批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部位,且取芯位置应符合:1)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4)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
6.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6.1标准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2:2005
6.2 取样方法:
6.2.1 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
第二篇取样方法第十一章混凝土取样及试样制备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6.2.2 对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10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区;对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和结构性能的检测,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的规定抽样。
6.2.3 对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