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3首短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的3首短诗
一、原文:
《天真的预言》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
刹那是永恒。

二、衍生注释:
“一沙一世界”:意味着即使微小如一粒沙子,也能蕴含着如同整个世界般丰富的内涵。

“一花一天堂”是说一朵花里就有如同天堂一样美妙的境界。

“双手握无限”形容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刹那是永恒”指短暂的瞬间也能够成为永恒不变的存在。

三、赏析:
主题上,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微观与宏观、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奇妙联系。

诗人试图让读者明白,世间万物看似渺小平凡,却有着深邃而巨大的意义。

从情感来说,充满对生活中平常事物的敬畏和赞美。

表现手法上非常精妙独特,短短四句话,通过鲜明的意象构建起宏大的概念,用夸张又极具哲理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世界的神秘和丰富,使其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四、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

他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诗人,画家。

他的作品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象征意义,他对世界的理解充满着幻想、神秘和宗教色彩。

他打破传统诗歌的格律框框,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诗作兼具写实与幻想的风格,充满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五、运用片段:
1. 在学校的自然科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

老师可以引用“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来说明,即使渺小的沙子和花朵,里面也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巨大的意义,就像微观世界里蕴含着整个宇宙的奥秘。

2. 一对情侣坐在山顶看日落。

当太阳的余晖瞬间洒满大地的时候,其中一方可能感慨地说:“刹那是永恒,这美丽的瞬间我们得好好记住,就像那首诗说的一样,此时此刻就是永恒。

”这能更好地表达出他们对这一美妙瞬间的珍视。

3. 在一场艺术展的开幕式上,演讲者可以引用“双手握无限”来说明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每一件艺术品都像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就像威廉·布莱克诗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

一、原文: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衍生注释: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这里表示诗人在路口停留思考。

“荒草萋萋”:形容杂草长得很茂盛。

整句诗里通过描述小路荒草萋萋的状态来表现其幽静且少有人走。

三、赏析:
主题上,诗歌围绕着人生面临的选择展开。

诗人通过描写两条路代表着人生不同的方向和机遇。

情感上体现出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和对未选择之路的惆怅,同时又有着一种对自己所选道路的坚持决心。

表现手法方面,以树林里的两条路为具体的意象,非常生动形象。

通过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心理,如久久伫立、犹豫观望,深入地刻画出在人生选择面前的复杂心态,使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回想起自己在人生岔路口时的境遇。

四、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他常被看作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大多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以看似简单质朴的话语阐述深邃的哲理与复杂的情感。

他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写诗,他的诗既有着传统诗歌的优美韵律,又不失现代诗歌的深刻内涵。

五、运用片段:
1. 在大学毕业季的就业指导会上,导师说:“就像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那样,你们现在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就像黄色树林里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大众都选择的热门岗位,一条路是少有人涉足但可能充满潜力的小众领域,你们必须慎重考虑选择,这可能决定你们的一生。


2. 一位创业者在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的时候说到:“当初,我面临两个创业项目的选择,就如同诗中的两条路。

我站在那里思考了很久,最后我选了那个看起来冒险、很少有人做的项目,就像‘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虽然一路上艰难重重,但我从不后悔。


3. 一个绘画爱好者在决定自己绘画风格的时候,纠结于传统风格和一种实验性风格之间。

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现在就像是站在那树林里,看到两条不同的路。

走传统风格可能更顺一些,但那个实验性风格像诗里荒草萋萋的小路一样吸引着我,我想我得好好想想,因为这可能就像诗里说的影响我一生呢。


一、原文: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二、衍生注释:
“羞怯”:因胆怯、羞涩而难为情。

在这里表现出诗人在爱情中的一种内向、不自信的状态。

“嫉妒”:是一种因他人的幸福或优势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在诗里体现诗人看到所爱的人和别人在一起等情况时的复杂痛苦情绪。

三、赏析:
主题上是关于失恋后的感情抒发。

表达出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尊重以及一种自我牺牲式的宽容。

情感上充满了无奈、悲伤,但又有着伟大的爱意。

诗人没有因为失去爱情而心生怨恨,全诗的情感基调虽然哀伤却不失高贵。

表现手法上,直抒胸臆地把自己的爱情经历和内心感受直白地表达出来,将爱的深度、默默忍受与最后的祝愿贯穿起来,简单却动人,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爱情的深邃和他豁达的胸襟。

四、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他的诗歌融合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欧洲文学的传统,他的作品涵盖爱情诗、叙事诗、诗剧等多种类型。

他的生活充满传奇色彩,其诗歌充满激情和哲理的光芒,是俄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五、运用片段:
1. 在一场失恋者的互助小组活动中,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觉得我就像普希金诗里写的那样,我曾经那么爱他,现在虽然分手了,但我心里的爱还没有完全消失。

不过我也要向前看,希望她能找到像我曾爱她那般爱她的人。


2. 一位年轻人在向自己的朋友倾诉暗恋的痛苦时说:“我现在就像诗里那样默默地爱着她,满怀羞怯又嫉妒她身边的人。

我知道可能没有结果,但我也希望有一天如果她选择了别人,我也会祝福她,像普希金说的‘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
3. 在一部关于爱情的戏剧表演上,主人公在和失去的爱人告别场景中,可以念出:“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为难过。

”这样能很好地表现出主人公那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