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清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月清试卷
八年级 语文(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拿到这份试卷,只要你心境平静,细心认真,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书写测试〗:请工整的抄写下列诗文 (4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基础知识运用。

(30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 惊骇h ài 殷y īn 红 锐不可当d ān ɡ
B . 绥su í靖 粘zh ān 性 拐弯抹m ò
角 C .偷袭x í 堵塞s è 张皇hu án ɡ失措 D . 半晌xi ǎn ɡ 干涸k ū 小心翼翼y 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琐屑 寒噤 蹒跚 穷愁缭倒 B. 烦燥 箱箧 诘问 长途跋涉 C.渴慕 荒谬 狼籍 大庭广众 D.肃穆 脏污 阻遏 荡然无存
3.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了,王东张皇失措的跑到学校。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了。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 .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C .小屋的灯熄了,主人也进入了香甜的梦境,山林中只留下了守护着她的黑色的夜。

D .早晨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小说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

钱钟书是他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

D.余秋雨,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他的名字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7.默写(9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苔痕上阶绿, 。

(3) ,波撼岳阳城。

(4)《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句子是 , 。

(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是 , 。

(6)请你默写一句描写战争的诗 , 。

8.语言运用(3分)
请用鲁迅的小说集名将悼念鲁迅的万联补全 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二、现代文阅读(26)
(一)(13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答:
10.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 (2分)
答:
12.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答:
13.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3分) 答:
(二)(13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

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

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

那时。

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

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

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

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

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4 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3分)
答:
15.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6.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 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
17.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

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 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15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8.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2分)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咸来问讯 问讯: (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
20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21.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

(2
分)
22.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1分) 23.甲文表达了作者想要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2
分)
(二)(5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属双关语。

(1分)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2分) 。

26、请你再写出一句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引伸意义相同的古诗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温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一种具体的感受;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它可能是熟睡后的你嘴角的一抹微笑……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2)卷面整洁,无错别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