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结与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复习-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复习-练习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考前读一读1、口算乘法(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2、估算(先估再算)、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中间或末尾含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

基础知识过关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知识点一、提出乘法问题(一)、几个几用乘法1、9元/个 8元/个 2元/个 5元/把(1)、买4个西瓜要用多少元?(2)、买5个菠萝和一把香蕉要用多少元?(二)、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1、小轿车说:“我车上有3位乘客。

"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是小汽车的2倍.”大客车说:“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三)、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1、小丽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苹果,要小丽把苹果分给在家里的每个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

每人分3个,一共要多少个苹果?知识点二、整百整时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整十整百的计算技巧40×3= 40×3= 40×3=400×3 = 40×30= 400×30=4000×3 = 40×300= 4000×300=【计算的时候先不看零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算完后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个零均写到积后面,切记为因数零的个数和】(二)最近我们学习了时间,你知道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吗?2分钟呢?请你用秒表测一下下面的口算你只需要几分钟40×3= 2×400= 20×6= 2×7=50×3 = 4×600= 7×30= 20×7=80×9 = 700×5= 3000×2= 200×7=100×7 = 30×2 = 20×9= 2000×7=我是神算手,我只用了( )分钟.知识点三、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你还记得我们估算的要领吗?()1、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小结与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小结与复习课件

在△ABE和△2 CDF中
2
∠B=∠D
AB=CD ∠EAB=∠FCD ∴△ABE≌△CDF,∴BE=DF.
∵AD=BC ∴AF=EC.
例2 如图,在▱ABCD中,∠ODA=90°,
AC=10cm,BD=6cm,则AD的长为( A )
A.4cm B.5cm C.6cm D.8cm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 AC=24cm,BD=38cm,AD=28cm, ∴AO=CO=12cm,BO=19cm,AD=BC=28cm, ∴△BOC的周长是:BO+CO+BC=12+19+28=51(cm).
典例解析
例3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哪组 条件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 ) A.OA=OC,OB=OD B.∠BAD=∠BCD,AB∥CD C.AD∥BC,AD=BC D.AB=CD,AO=CO
C.AB=CD
D.AC=BC
【解析】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1=∠2,故A正确;
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BCD,故B正确; 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故C正确;
总结归纳
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
AC=10cm,BD=6cm
∴OA=OC= 1 AC=5cm,OB=OD= 1 BD=3cm,
2
2
∵∠ODA=90°,
∴AD= OA2-OD2 =4cm.
总结归纳
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题时还要注意勾股定理的 应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化 学
①钠投入水中 ②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③食物腐烂 ④炸药爆炸 ⑤氢气在氯 指
气中燃烧
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⑦碳与水蒸气制取水煤气(CO和H2)

导 生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⑨氦气球受热爆炸

(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①__③__④__⑤__⑥__⑧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②__⑦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极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1-4】原电池中正负极和总反应之间是什么关系?试着写出Zn-Cu(稀 H2SO4)原电池的正负极和总反应式。
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 总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的理论模型
【评价反馈练习2】 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溶液是 KOH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通入空气的电极是_正__(填“正”或“负”)极。 ②Al电极上发生_氧__化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4_A_l_+_3_O_2_+_4_O__H_-_=_4_A_l_O__2-_+_2_H_2_O____(写离子方程式)。
D.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NH3,同时消耗a mol N2
2NH3(g)(条件忽
本章小结
知识线
化学能 与热能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化学能 与电能
原电池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
思维模型
能量守恒思想 氧化还原恒思想 化学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圆周运动》复习小结及强化训练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圆周运动》复习小结及强化训练

上的支持力FN= mg .
(2)0<v< _减__小___.
gr 时,小球受向上的支持力,且随速度的增大而
(3)v= gr时,小球只受_重__力___. (4)v> gr时,小球受向下的拉力,并且随速度的增大而_增__大__.
提升层 能力 强 化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1.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圆周轨道在怎样的一个平面内, 确定圆心在何处,半径是多大.
h L
= mg 得,相同的质量,同样的高度下,细线越长则细线的拉力越 F拉
大,故D正确.]
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1.当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 折状态,通常叫作临界状态.出现临界状态时,既可理解为“恰好 出现”,也可理解为“恰好不出现”.
2.确定临界状态的常用方法 (1)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显 露,达到尽快求解的目的. (2)假设法:有些物理过程中没有明显出现临界问题的线索,但 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问题.
向心加速度:an= r
=ω2r

4π2 T 2r
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火车转弯
汽车过拱形桥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离心运动
若F合=mvr2 ,物体做圆周运动 若F合<mvr2 ,物体做 离心 运动 若F合>mvr2 ,物体做近心运动
两个模型:绳模型、杆模型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临界条件
绳模型: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
v= gr .
杆模型:最高点速度恰好为_零__
[核心速填]
1.圆周运动
(1)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①v=ΔΔst=__2T_π_r_,ω=ΔΔθt =_2_Tπ__,v=_ω_·_r__. ②T=2vπr=_2ω_π__=__1f_.

(RJ)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6章 几何初步 小结与复习

(RJ)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6章 几何初步 小结与复习

C

B
C. 北偏西 50° 方向上 D. 西偏北 50° 方向上
O

练一练
6. (四川德阳期末)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
对角线 BD 折叠后,点 C 落在点 E 处,连接 BE 交 AD
于 F,再将三角形 DEF 沿 DF 折叠
E
后,点 E 落在点 G 处,若 DG 刚好 A F
D
平分∠ADB,那么∠ADB 的度数是
全 国 文明 城

返回
考点3:线段长度的计算
例3 如图,C 为线段 AB 上一点,点 D 为 BC 的中点,
且 AB = 10 cm,BC = 4 cm.
(1) 图中共有 6 条线段. A (2) 求 AD 的长.
C DB
(2)解:因为点 D 为 BC 的中点,且 BC = 4 cm,
所以 BD = CD = BC = 2 cm.
第六章 几何初步
小结与复习
知识结构图
立体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几 图形 何 图
展开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形 平面 图形
角的度量
角 角的比较与运算
余角和补角
平面图形 角的平分线
知识回顾 一、几何图形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 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如:
(2) 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如:
2.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考点1
从前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考点2
正方体
圆柱
三棱柱
圆锥
4. 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1) 体是由 面 围成,面与面相交成 线 ,线 与线相交成 点 ;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要点梳理
一、数据的收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试验、查阅资料 等,调查又分为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
2. 统计活动的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收集并整理数据;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普查和抽样调查 1. 普查有关概念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
取10%的学生
考点三 根据统计图获取调查信息
例3 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 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 每个学生按 A (非常喜欢)、B (比较喜欢)、C (一般)、 D (不喜欢) 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①②是该小组采 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 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解析:在条形图和扇形图中,关于 A,B 的统计量是 已知的,且是成比例的,说明两个组数据若错则都错, 若正确则都正确,而题目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是错的, 所以错的只有条形图中的 C 了。由此入手,先算出样 本容量,再由样本容量进一步算出等级 D 的人数,再 用样本容量减去 A,B,D 等级的人数即得 C 等级的 人数,然后更正.(4) 用样本中的“非常喜欢”和 “比较喜欢”的学生占样本的比例乘总人数600,即 得全校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 共有多少人.
(1) 此次调查的人数为__2_0_0____人; (2) 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C_____(填A,B, C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53课时:第六章 不等式-不等式的小结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53课时:第六章 不等式-不等式的小结

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53课时:第六章 不等式——不等式的小结课题:不等式的小结一.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解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利用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决有关应用问题.二.课前预习:1.已知c d <,0a b >>,下列不等式中必成立的一个是 ( )()A a c b d +>+ ()B a c b d ->- ()C ad bc < ()D a b c d> 2.设,x y 满足220x y +=的正数,则lg lg x y +的最大值是 ( )()A 50 ()B 2 ()C 1lg5+ ()D 13.设,x y R ∈,221x y +=,(1)(1)m xy x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2 ()B (0,1] ()C 3[,1]4 ()D 3[,1)44.设12x >,则函数821y x x =+-的最小值是 ,此时x = . 5.关于x 的不等式260x a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且区间长度不超过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6.使2log ()1x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7.锐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边1,2a b ==,则边c 的取值范围是 .三.例题分析:例1.(1)已知0x y >>,且1xy =,求22x y x y+-的最小值及相应的,x y 的值; (2)已知0x y >>且3412x y +=,求lg lg x y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y 的值.例2.设绝对值小于1的全体实数的集合为S ,在S 中定义一种运算*,使得*1a b a b ab+=+, 求证:如果a 与b 属于S ,那么*a b 也属于S .例3.证明:1)1<++< *()n N ∈.例4.某种商品原来定价每件p 元,每月将卖出n 件.若定价上涨x 成(注:x 成即10x ,010x <≤),每月卖出数量将减少y 成,而售货金额变成原来的z 倍. (1)若y a x =,其中a 是满足113a ≤<的常数,用a 来表示当售货金额最大时的x 值;(2)若23y x =,求使售货金额比原来有所增加的x 的取值范围.四.课后作业:1.已知0,0a b >>,则不等式1b a x-<<等价于 ( )()A 1x a <-或1x b > ()B 1x b <-或1x a> ()C 10x a -<<或10x b << ()D 10x b -<<或10x a << 2.一批货物随17列火车从A 市以 /v km h 的速度匀速直达B 市,已知两地铁路线长为400km ,为了安全,两列货车的距离不得小于2() 20v km (货车的长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批货物全部运到B 市,最快需要 ( )()A 6h ()B 8h ()C 10h ()D 12h3.若,a b 是实数,且a b >,则在下面三个不等式:①11a a b b ->-;②22()(1)a b b +>+;③22 (1)(1)a b ->-,其中不成立的有 个.4.设,a b 都是大于0的常数,则当0x >时,函数()()()x a x b f x x++=的最小值是 .5.已知()21f x ax a =++,当[1,1]x ∈-时,()f x 的值有正有负,则a 的取值范围为 .6.已知,x y R ∈,且22222x xy y -+=,则||x y +的最大值是 .7.设2()13f x x x =-+,实数a 满足||1x a -<,求证:|()()|2(||1)f x f a a -<+.8.已知,,a b c 都是正数,求证:111111222a b c b c c a a b++≥+++++.9.某商场预计全年分批购入每台价值为2000元的电视机共3600台,每批都购入x 台*()x N ∈,且每批均需付运费400元,贮存购入的电视机全年所付保管费与每批购入电视机的总价值(不含运费)成正比,若每批购入400台,则全年需用运输和保管费用总计43600元,现在全年只有24000元资金可以用于支付这笔费用,请问:能否恰当安排每批进货的数量,使资金够用?求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

返回首页
一、选择题——第1题
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我 国位于哪个地区 (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一、选择题——第2题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 是 (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高原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一、选择题——第3题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里 海;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写其中三个即可)
2、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地跨两大洲的国 家(至少两个)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埃 及——地跨亚、非两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东南 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8、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比较富裕的 原因是什么? 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阅读回答
9、阅读P16页材料,说明三类产业的 划分情况。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 、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纬度位置:
地跨温寒热三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 北临:北冰洋 亚欧大陆的东部
2、亚洲的
分区

亚 亚
中 亚
西亚 南 亚

分 中 亚, 东 南 亚, 东 西 南 北 亚
练一练
2.我国位于哪个分区
1.你能说出图中的亚洲分区吗 ?
东亚
3.东亚还有哪些国家 :
蒙古、日本 朝鲜和韩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3.数学游戏:设计实数运算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4.生活实践: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掌握实数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解决实数混合运算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实数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实数运算的掌握也可能不够熟练。
2.互动教学: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激励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举一反三: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数学游戏:设计一些与实数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提前规划板书内容,确保知识点完整、系统;
2.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板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解释板书中的逻辑关系;
4.在适当位置留下空白,用于记录学生的疑问和课堂生成性内容。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数题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六章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第六章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标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1的整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l ,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 “的形式。

二、练习1.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 +1=3x —4 (2) 532+x = 21-x (3)—x=0 (4) x 5一2x=0 (5)3x 一y=l 十2y ((1)、(2)、(3)都是一元一次方程,(4)、(5)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下列方程。

(1)21(x 一3)=2一21(x 一3) (2) 45[54(21x 一3)-254]=1-x 学生认真审题,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

选用简便方法。

第(1)小题,可以先去括号,也可以先去分母,还可以把x 一3看成一个整体,解关于x一3的方程。

第(2)题有双重括号,一般情况是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但本题结构特殊,应先去中括号简便,注意去中括号时,要把小括号看作一个整体,中括号里先看成2项。

3.解力程:(l) 2x —6115+x =l+342-x (2)3.05.01x -—32x=02.03.0x +l 点拨:去分母时注意事项,右边的“1”别忘了乘以6,分数线有两层含义,去掉分数线时,要添上括号。

(2)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化为整数。

点拨:“将分母化为整数”与“去分母”的区别。

本题去分母之前,也可以先将方程右边的230x 约分后再去分母。

4.解方程。

(1)|5x 一2|=3(2)|321x -|=1 分析:(1)把5x 一2看作一个数a ,那么方程可看作|a |=3,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a =3或a =一3(2)把321x -看作一个数,或把|321x -|化成|321x -| 5.已知,|a 一3|+(b 十1)2 =o ,代数式22m a b +-的值比21b 一a 十m 多1,求m 的值。

第六章实数复习与小结

第六章实数复习与小结

⎪⎪⎪⎪⎪⎪⎪⎪⎪⎪⎪⎩⎪⎪⎪⎪⎪⎪⎪⎪⎪⎪⎪⎨⎧⎪⎪⎪⎪⎩⎪⎪⎪⎪⎨⎧⎪⎪⎪⎩⎪⎪⎪⎨⎧⎪⎪⎪⎪⎪⎪⎩⎪⎪⎪⎪⎪⎪⎨⎧⎪⎩⎪⎨⎧⎩⎨⎧⎪⎪⎪⎩⎪⎪⎪⎨⎧⎪⎪⎩⎪⎪⎨⎧−−−−−→←.00;;___00;.;00:,的立方根是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性质定义立方根开立方的算术平方根是的正的平方根正数性质定义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的平方根是们互为相反数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性质定义平方根开平方开方乘方互为逆运算a ⎪⎪⎪⎩⎪⎪⎪⎨⎧⎩⎨⎧⎪⎩⎪⎨⎧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实数0第六章 实数小结与复习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本章知识应用(一) 平方根概念立方根概念:1、16的平方根是( ) A .±2 B. 4 C. ±4 D.-4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3273-=- B.6.06.3-=-C. 13)13(2-=-D. 636±=3、4的算术平方根是 ,36的平方根是 , 49-= 二 比较大小:4.、;23-23-;三 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相关知识点综合应用题 5、 若52=x ,则=x ;若22)3(-=x ,则=x ;若16)1(2=-x ,=x ;6、37-的相反数是 ,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7、已知12-a 的平方根是3±,13-+b a 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b a 2+的平方根.8、已知某数的平方根为1523-+a a 和,求这个数的是多少?四、 估算 9、 若a =20, 则=2.0 ;289.114.23≈,且89.123=-x 则=x .五、考查实数概念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 .无理数是无限小数 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11、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1) ①3512,②π,③3.1415926,④-0.456,⑤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⑥0, ⑦115,⑧-39,⑨2)7(-,⑩1.0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 正实数集合:{ …};整数集合: { …};六、考查计算题 12、计算⑪242523-+ ⑫ 174757333-+- (3) 33325533++--⑷化简12+-+- ⑸π++221(414.12≈精确到0.01)七、比较大小应用14、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b a --.15、如图,数轴上A B 与点A 到,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x,求(0x 的值.、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并且互为相反数b a。

八(上)第六章小结与思考

八(上)第六章小结与思考

例1:(求平均数) 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n和 y1,y2,y3,…yn的平均数分别为 x 、y , 求 (1)2x1,2x2,2x3…2xn的平均数 ; (2)2x1+1,2x2+1,2x3+1…2xn+1的平均数; (3)x1+y1,x2+y2,x3+y3…xn+yn的平均数.
例2:(求中位数与众数)某年北京与巴黎的年降水 量都是630毫米,它们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 分比如下表:
(1)计算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 (2)写出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3)通过观察北京与巴黎两个城市的降水情况,用你所 学过的统计知识解释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
例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 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平 均 数 甲 乙 中 位 数 命中9环以 上的次数
(1)请填写右表: (2)请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②从平均数和9环以上的次数看(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 有潜力).
第六章 数据的集中程度
小结与复习
问题1:有十五位同学参加竞赛,且他们的
分数互不相同,取八位同学进入决赛,某人
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以后,还需知道这十五位
同学的分数的什么量,就能判断他能不能进
入决赛?
问题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
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尺码/ 厘米
22 22.5 23 2 5 23.5 11
(1)在这一天中,这10居民平均每户产生多少千克的生活垃 圾?(结果一位小数) (2)在这一天中,这10居民平均每人产生多少千克的生活垃 圾?(结果一位小数) (3)若以(2) 的结果作为每天实际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则 该市用载重量为6吨的汽车运送这些生活垃圾,每天运4次, 需要多小辆这样的汽车才能当天运完?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

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中心)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2、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当代“教学”观变革: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移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孔子的“学、思、行”思想;《学记》的“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产婆术”;夸美纽斯推行班级授课制;卢梭能动的儿童观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杜威、凯洛夫、赞科夫、布鲁纳等人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二、教学过程的性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传授/接受模式: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二)问题/探究模式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第三节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六章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六章小结与复习
返回
热点一 叶片结构和蒸腾作用
2.(2019·泰安中考)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
片的枝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
布的多少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
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
失到大气
返回
返回
返回
热点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2019·辽阳中考)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 的有效措施是( C ) 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②提高氧气浓度 ③适当延 长光照时间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 大的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返回
热点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单元 第三~六章 小结与复习 RJ·七年级生物上册
快速对答案
1C 2D 3C 4D 5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6D
7C
8 (1)蒸腾作用 (2)d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3)B (4)增加光照强度(或白天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夜间 降低温度等,合理即可)
热点一 叶片结构和蒸腾作用
1.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 误的是( ) A.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图中②和⑤所示结构的细胞内 含有叶绿体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图中结构③中的导管 运输而来
返回
热点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2019·咸宁中考)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 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b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c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d步骤用碘液染色, 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与小结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与小结课件
2.某地区有14所县城初级中学,28所乡镇初级中学.为
了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
数据最能反应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C )A. 从
该42所学校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学生
B. 从该地区14所县城学校和28所乡镇学校各随机选取10名学生C.
从该地区县城和乡镇初中按比例随机选取适当数量的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与小结
基本概念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与数据的收集
数据
数据的收集
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称为数据.
得到调查数据的过程称为数据的收集.
收集数据的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媒体调查....
收集数据的步骤
步骤1:明确要调查的问题;步骤2:确定调查对象;
折线统计图的题型
常见题型
补图:补全条形统计图,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再描点即
பைடு நூலகம்可.
基本方法
第六章
统计图的相关题型
扇形统计图的题型
常见题型:
①求未知组的百分比
.
未知组百分比=1−已知组百分比之和;
未知组的频数
未知组百分比=
× %
样本容量
②求未知组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未知组所对圆心角的度数=360°×未知组的百分比.
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 及格(≥60分)人数是26
基础训练
第六章
5.某厂抽查一批零件,根据零件的质量状况
分为四个等级,合格的有120件,则不合格
的有____件.
60
6.A、B两家商场销售空调,根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六章 计数原理--复习与小结-B提高练(含答案)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六章 计数原理--复习与小结-B提高练(含答案)

第六章 计数原理--复习与小结 -B 提高练一、选择题1.(2021·北京大兴区高二月考)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本次冬奥会设有冬季两项、雪车、冰壶、冰球、雪橇、滑冰、滑雪7个大项.为确保冬奥会顺利举办,奥组委欲招募一批志愿者,甲、乙两名大学生审请报名时,计划在7个大项的服务岗位中随机选取3项,则两人恰好选中相同2项的不同报名情况有( ) A .420种 B .1225种 C .441种 D .735种【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可分三步考虑:第一步,在7项中选取2项,共有27C 21=种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甲在剩下5项中选取1项,共有15C 5=种不同的方法;第三步,乙在剩下4项中选取1项,共有14C 4=种不同的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两人恰好选中相同2项的不同报名情况有2154420⨯⨯=(种),故选:A . 2.(2021·安徽肥东高二月考)2521(2)(1)x x+-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 .3- B .2-C .2D .3【答案】D 【详解】的展开式通项为:,由2100r -=得=5r ,所以的常数项系数为;由2102r -=-得4r =,所以的项系数为,所以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故选D.3.(2021·浑源县第七中学校高二月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建立了防止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继续现固脱贫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某市扶贫办在A 乡镇的3个脱贫村与B 乡镇的4个脱贫村中,随机抽取两个村庄进一步实施产业帮扶,则抽取的两个脱贫村为同一乡镇的概率为( ) A .37B .1021C .47D .57【答案】A【详解】从7个村子中选2个共有2721C =(种)方法,两个村子来自同一乡镇的方法数为22439C C +=,∴所求概率为93217P ==.故选:A 4.(2021·重庆市蜀都中学校高二月考)已知20212012(1)x a a x a x +=++3202132001a x a x ++⋅⋅⋅+,则2000201920182017234a a a a +++1020202021a a +⋅⋅⋅++=( )A .202120212⨯B .202020212⨯C .202120202⨯D .202020202⨯【答案】B【详解】依题意,2021(1)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2021)i a i N i ∈≤就是对应项的二项式系数,即()2021,2021ii a C i N i =∈≤,由二项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202120212021i iC C -=知:2021(,2021)i i a a i N i -=∈≤, 所以原等式为20212202019202020212021191200022()(1)a a a f x x x a x a a x x x =+=++++++ 求导得20202201920120192020201208032020()2021(1)22021a x f x x a x a x a a x '=+=+++++,取x =1得20202019201820120027102021224320202021a a a a a a +⨯+++=++,所以20202019201820171200203202202021420212a a a a a a +++=⨯+++.故选:B5. (多选题)(2021·江苏苏州市高二期中)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出4人去参加一项创新大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如果4人中男生女生各有2人,那么有30种不同的选法B .如果男生中的甲和女生中的乙必须在内,那么有28种不同的选法C .如果男生中的甲和女生中的乙至少要有1人在内,那么有140种不同的选法D .如果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那么有184种不同的选法 【答案】BC【详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 ,如果4人中男生女生各有2人,男生的选法有2615C =种选法,女生的选法有24C 6=种选法,则4人中男生女生各有2人选法有15690⨯=种选法,A 错误;对于B ,如果男生中的甲和女生中的乙必须在内,在剩下的8人中再选2人即可,有2828C =种选法,B 正确;对于C ,在10人中任选4人,有410C 210=种选法,甲乙都不在其中的选法有7870C =,故男生中的甲和女生中的乙至少要有1人在内的选法有21070140-=种,C 正确;对于D ,在10人中任选4人,有410210C =种选法,只有男生的选法有4615C =种,只有女生的选法有441C =种,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选法有210151194--=种,D 错误;故选:BC .6.(多选题)(2021·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二)已知2233nx x ⎛⎫+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比它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展开式中的有理项是第2项和第5项B .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C .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3项和第4项D .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5项【答案】BCD【详解】对选项A ,由题意可得42992n n -=,求得232n =或231n =-(舍),5n ∴=. 所以2253(3)x x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1043153rr r r T C x++=,(0,1,2,3,4,5)r =,所以当2r或=5r 时,10+43r是整数, 所以展开式中的有理项是第3项和第6项,所以选项A 错误; 对选项B ,令10+450,32r r =∴=-,所以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所以选项B 正确; 对选项C ,因为5n =,故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三项或第四项,所以选项C 正确; 对选项D ,第1r +项的系数为53r r C ,(0,1,2,3,4,5)r =,计算得展开式各项的系数依次为115,90,270,405,243,, 所以展开式第5项的系数最大.所以选项D 正确.故答案为:BCD. 二、填空题7.(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月考)某地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将在7月1日举行大型庆典活动.为了宣传报道这次活动,当地电视台准备派出甲、乙等4名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划分为“摄像”、“采访”、“剪辑”三项工作,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已知甲、乙不会“剪辑”但能从事其他两项工作,其余两人三项工作都能胜任,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___________. 【答案】14【详解】若参与“剪辑”工作的有1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数为()322212⨯-=; 若参与“剪辑”工作的有2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数为2种. 综上所述,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12214+=种.8.(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月考)在10201511x x ⎛⎫++ ⎪⎝⎭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45【解析】因为10101019102015201520151111(1)(1)(1)x x x C x x x x ⎛⎫⎛⎫++=++=++++⎪ ⎪⎝⎭⎝⎭,所以2x 项只能在10(1)x +展开式中,即为8210C x ,系数为81045.C =9.(2021·山东泰安一中高二月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各项职业体验,让学生在劳动课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该校派遣甲、乙,丙、丁、戊五个小组到A 、B 、C 三个街道进行打扫活动,每个街道至少去1个小组,则不同的派遣方案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150【详解】当按照3:1:1进行分配时,则有335360C A =种不同的方案;当按照2:2:1进行分配时,则有2134532290C C A A =种不同的方案.故共有150种不同的派遣方案.10.(2021·湖北襄阳高二月考)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读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2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 (1)4位回文数有 个; (2)位回文数有 个.【答案】(1)90(2)【详解】由题意,1位回文数有9个,2位回文数有9个,3位回文数有90=9×10个,4位回文数有1001,1111,1221,…,1991,2002,…,9999,共90个,故归纳猜想2n +2位回文数与2n +1位回文数个数相等,均为9×10n 个. 三、解答题11.(2021·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高二月考)某班级周六的课程表要排入历史、语文、数学、物理、体育、英语共6节课(1)如果数学必须比语文先上,则不同的排法有多少种?(2)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那么共有多少种排法?(3)原定的6节课已排好,学校临时通知要增加生物化学地理3节课,若将这3节课插入原课表中且原来的6节课相对顺序不变,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答案】(1)360;(2)504;(3)504.【详解】(1)如果数学必须比语文先上,则不同的排法有66226543213602A A ⨯⨯⨯⨯⨯==种; (2)如果体育排在最后一节,有55120A =种, 体育不排在最后一节有114444384C C A =种,所以共有120384504+=种,(3)若将这3节课插入原课表中且原来的6节课相对顺序不变,则有9966987504A A =⨯⨯=种12.已知()(23)n f x x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512,且2012()2311)1)((()n n n x a a x a x a x =++++----.(1)求2a 的值; (2)求123n a a a a ++++的值;(3)求(20)20f -被6整除的余数. 【答案】(1)144-,(2)2,(3)5【详解】解:(1)因为()(23)nf x x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512, 所以2512n =,解得9n =,因为99(23)[2(1)1]x x -=--,所以722792(1)144a C =-=-,(2)在9920129(23111)()()()x a a x a x a x ---+++-=+中,令1x =,则90(213)1a =⨯-=-,令2x =,可得01201299(223)1n a a a a a a a a ++++=++++=⨯-=,所以120129031(1)2n a a a a a a a a a +++++++=-=--+=(3)9(20)20(361)20f -=+-09182789999993636363620C C C C C =+++⋅⋅⋅++-, 091827899993636363619C C C C =+++⋅⋅⋅+-,因为(0918278999936363636C C C C +++⋅⋅⋅+)能被6整除,而19(4)65-=-⨯+,即19-被6整除余数为5,所以(20)20f -被6整除的余数为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小结与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小结与复习-课件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小结与复习
知识构架
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数据的一般水 中位数
平或集中趋势

众数

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离散程 度或波动大小
方差
知识梳理
一 数据的代表
平 定义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均 算术 数平
均数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
x1n(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加权 平 均数
一般地,如果在n个数x1,x2,…,xn中,x1出现f1 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其中f1+f2+…+fk=n),那么, x1n(x1f1x2f2 xkfk)
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 ,…,fk叫做x1,x2,…,xk的权,f1+f2+…+fk=n
5. 我市某中学七、八年级各选派10名选手参加学校举办 的“爱我荆门”知识竞赛,计分采用10分制,选手得分均为 整数,成绩达到6分或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 秀.这次竞赛后,七、八年级两支代表队选手成绩分布的条 形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下所示,其中七年级代表队得 6分、10分的选手人数分别为a,b.
6.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 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 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 表: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
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
(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 (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你认为谁应胜出?说 明你的理由; (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 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为什么?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小结与复习》公开课精品课件精选全文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小结与复习》公开课精品课件精选全文

∴∠DOF=25°
针对训练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 OB平分∠ DOF,∠DOE=50°,求∠AOC、 ∠ EOF、 ∠ COF的度数.
解:∵AB⊥OE (已知) ∴ ∠EOB=90°(垂直的定义) ∵∠DOE= 50° (已知) ∴ ∠DOB=40°(互余的定义) ∴∠AOC= ∠DOB=40°(对顶角相等) 又∵OB平分∠DOF ∴∠BOF= ∠DOB=40°(角平分线定义) ∴∠EOF= ∠EOB+ ∠BOF=90°+40°=130° ∴∠COF=∠COD-∠DOF=180°-80°=100°
解析:相等关系:挖土的人员+运土的人员=48. 挖土的数量=运土的数量.
解:设用x人挖土,y人运土,正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
依题意得
x y 48, 5x 3y.
解方程组得xy
18, 30.
答:设用18人挖土,30人运土,正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
4. 在水果店里,小李买了5 kg苹果,3 kg梨,老板少要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审:审清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设:设未知数, 分直接设未知数和间接设未知数.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 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或客观实际. 答:写出答案.
考点讲练
考点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例1 若3x2a+b+1+5ya-2b-1+5=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 程,则a=___52___,b=_-__54___.
专题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2 如图AC⊥BC,CD⊥AB于点D,CD=4.8cm,AC=6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复习本章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2.理解频率的稳定性和概率的概念,会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学习重点】
等可能时间的概率的求法及本章有关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
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求法的原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框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范例1.(怀化中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C .明天会下雨
D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
仿例1.一个袋中只装有3个红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是红球( D )
A .可能性为13
B .属于不可能事件
C .属于随机事件
D .属于必然事件
仿例2.下列事件中:①太阳从西边出来;②树上的苹果飞到月球上;③普通玻璃从三楼摔到一楼的水泥地面上碎了;④小颖的数学测试得了100分.其中随机事件为__④__,必然事件为__③__,不可能事件为__①②__.(填序号)
知识模块二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范例2.(本溪中考)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4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是0.2,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红球( A )
A .16个
B .20个
C .25个
D .30个
仿例1.(丽水中考)有6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有不同的从1到6的一个自然数,
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__13__.
仿例2. (沈阳中考)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12个红球和若干个黑球,每个球除颜
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为14,那么袋中的黑球有__4__个.
知识模块三 几何概率
范例 3.如图,在正方形纸片上做随机扎针试验,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A )
A .14
B .13
C .12
D .错误!
仿例 (金华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转盘中,C 、D 转盘分成8等份,若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最大的转盘是( A )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知识模块二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知识模块三 几何概率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课堂反馈】见《课堂反馈手册》;【课后反馈】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