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三年级下册9板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鲁滨孙漂流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借助词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情况,
学习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人生态度,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资源: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借助词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情况。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资源: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由读文,识记字词。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
2.学习生字。
3.正音字:
三、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落难孤岛。
“我”在洋面上遭遇风暴,流落荒岛,环境十分凄凉。
第二部分:船上取物。
“我”将船上的东西取下来,搬到小岛上。
第三部分:建造住处。
“我”在小山下面找到一个住处,支起帐篷,堆上“围墙”。
第四部分:制造桌椅。
“我”努力做工,制造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第五部分:贮藏火药。
为防止火药在雷雨天出事,“我”将它们妥善地分开贮藏起来。
四、分段读文。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情况。
2.学习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人生态度,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资源: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
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洋面上
遇到可怕的风暴,翻了船,全船的伙伴都淹死了,自己也几乎丧命。
从“可怕的风暴”“淹死了”“几乎丧命”可以看出鲁滨孙遭遇了很大的不
幸。
2.本日来到这凄凉而不幸的岛上——我不知这岛的名字是什么,姑且名之
为绝望岛吧。
从“绝望岛”这个名字中,可以体会到鲁滨孙遭遇风暴、失去伙伴后无比
沮丧、悲观、愁闷、恐惧、凄凉的心情,还有对今后生活的绝望。
3.我想,假使他们当时都留在船上,我们也许可以救住我们的船,至少
他们也不至于被淹死;假使那些人不被淹死,我们一定可以用大船的残余部分造一个小舟,把我们载到别的地方去。
从这段心理描写中,我体会到鲁滨孙对自己伙伴被淹死而感到万分悲痛与惋惜,从两个“假使”可以看出,鲁滨孙多么想时光能够倒流,保住伙伴的性命呀。
4.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夹着阵阵的风,到了后来,风刮得更凶了,竟把那
大船打得粉碎,只有在退潮的时候,还可看到它的碎片。
“一天一夜的雨”“阵阵的风”“刮得更凶了”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恶劣,也写出了大船被打得粉碎的原因,让我们感到鲁滨孙生存的不易。
四、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课堂练习
(一)、
十月一日到二十四日。
这几天,我连日到船上去,我把我所能取到的东西都搬下来,趁上潮的时候,用木排载到岸上来。
这几天雨水仍旧很多,虽然间或也有天晴的时候。
以情形看来,这似乎是雨季。
……
十月二十五日。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夹着阵阵的风,到了后来,风刮得更凶了,竟把那大船打得粉碎,只有在退潮的时候,还可看到它的碎片。
我费了一整天的工夫,把我所抢救下来的那些东西盖了起来,防备它们被雨打坏。
(本文作者:丹尼尔·笛福,徐霞村译)
1.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 ) 戒备—( )
挽救—( ) 情况—( )
2.用“____”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选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的。
【方法】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体会到鲁滨孙把抢救下来的那些东西盖起来的艰难。
4.在“十月一日到二十四日”这几天鲁滨孙都干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9--2鲁滨孙漂流记(二)
1.正确认读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铲柄、放弃、尝试、厨房、秩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资源: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铲柄、放弃、尝试、厨房、秩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为了生存下去,主人公鲁滨孙先为自己创造了一处容身之所,接下来他在荒岛上又做了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继续跟随他感受荒岛生活吧。
二、范读课文。
三、指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自由读文,识记生字词。
五、分段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制作工具。
“我”费尽气力制作了铲子、灰斗等工具。
第二部分:加固住宅。
“我”继续扩大住处,洞顶坍塌,“我”装上天花板,用柱子支起洞顶。
第三部分:日常生活。
“我”养了一只小山羊,让狗猎取野山羊失败。
第四部分:制造围墙。
“我”将围墙筑造坚固,又在墙外筑了一层草皮泥夹墙。
六、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资源:字卡,课件
一、谈话导入
二、指名读课文,回忆故事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我费了很大的气力,几乎把我的斧子都砍坏了,才把它砍下一块来,又克服了很大的困难,才把它弄回来,因为它实在太重了。
“几乎把我的斧子都砍坏了”这一句话写出了“铁树”的坚硬。
“克服了很大的困难”使读者再次深切地感受到鲁滨孙在荒岛上做事极不容易。
2.后来,一点一点地把它削成了一把铲子的形状,铲柄完全像我们英国用的一样,不过那宽的一头没有铁掌,恐怕不大耐用。
鲁滨孙把自己做的铲子和在英国使用的铲子作了对比,虽然他做的铲子可能不大耐用,但也体现了鲁滨孙的聪明能干。
3.为了要做这几样工具,我把别的工作全搁下了。
等这几样工具做好了,我又继续做我所搁下的工作......
从“继续做我所搁下的工作”“只要我的力气和时间许可”“总是尽力干”“足足花了十八天的工夫”可以看出鲁滨孙工作十分辛苦。
4.指导朗读
四、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不拍困难,顽强生活。
五、总结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