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任春艳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1期
摘要:班级文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造良好教育和学习环境的有效路径,但是从当前的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育和管理过程相对于城市初中来讲较为随意,因此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初中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农村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班级的文化建设和管理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影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为了有效提升农村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应该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重点关注。
但是受传统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理念的影响,当前农村初中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入分析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对于提升农村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1.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农村初中教育和班级文化的熏陶,学生的心情就会得到愉悦,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
同时,高质量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进而潜移默化的增强自信心,长此以往,农村初中学生就会学会负面情绪的控制技巧,从而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为班级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和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班级文化建设是农村初中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2]。
在农村初中教育实践中,由于各个教育学科的自身优势,良好的教育质量能够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帮助农村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本身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3.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初中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薄弱,而学生又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在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综合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实践中,老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综合素质是提升农村初中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也应该作为农村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
农村初中学科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初中教育的整体特点,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班级文化教育的魅力,从而在激发出学生思想意识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为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任意进行的,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建设班级文化:
1.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在教育实践中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的重点目标,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而对于无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教育管理内容,农村初中普遍不够重视,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更是一直处于忽视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促进农村初中学生更好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4]。
因此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应该及时摒弃传统的教育和管理观念,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重点关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方向,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紧跟时代发展形势,积极创新和改进传统班级文化建设形式,有效推进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于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全新的初中教育管理理念逐渐融入到农村初中教育实践中,这对于改变传统教育形式存在的缺陷,提升教学质量的整体质量,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用[5]。
所以,农村初中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形式,更新传统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在农村初中教育过程中的比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更加高效的开展,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农村初中班级文化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是农村初中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内容,老师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改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积极创新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旭辉.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8-119.
[2]宋文学.农村初中也需要班级文化建设[J].课程教学研究,2017(9):94-96.
[3]潘燕群.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6):104-106.
[4]张文新.浅谈影响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J].中学教学参考,2016(21):86-87.
[5]颜月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求知导刊,2017(3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