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继位,对西夏人民来说,是福还是祸?(两宋繁华往事23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昊继位,对西夏人民来说,是福还是祸?(两宋繁华往事
236)
李元昊,德明长子,太子。

先主去世,太子继位,天经地义,水到渠成。

不过,德明的突然离世,还是让人疑惑。

说起来,德明52岁离世,对于君王来说,算是有福寿了。

只是,此前他身体康健,正欲大展拳脚,却突然死去,加之史书对此含糊其词,不由得让人遐想。

当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元昊,更是用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加重了人们猜疑。

如果说,德明死于阴谋,似乎也有可能。

要知道,继位时,元昊已29岁。

或许,他早就迫不及待了。

特别是在率军拿下甘州、凉州,威震四方之后,他更加不可一世。

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

李元昊,这个西夏开国皇帝,他有着绝对的权力,抹去历史中所有不利于他的痕迹。

而后世的西夏君主们,都是元昊的后代,出于为尊者讳,即便先祖们真有不可告人之事,也会选择性地遗忘。

如此,面子上是好看了。

但,总觉得有些对不住李德明。

不过,历史就是历史,该翻篇就得翻篇。

属于李元昊的时代,正扑面而来。

李元昊,生于公元1003年,这是一系列大事件爆发的前夜。

1年
后,祖父李继迁去世、李德明继位,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元昊,从小就很有见识,常有惊人之语,德明甚为奇之。

据说,他幼读诗书,精通佛学,通晓汉蕃语言,尤其喜好兵书,手不释卷。

及至长成,虎背熊腰、目光炯炯、仪态威严,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态。

平时,喜欢着白衣白裤,头戴黑冠,腰系宝刀,身背弓箭,胯下白马,出入带百余骑兵,英气逼人,威风凛凛。

党项人,莫不畏服之。

时任宋朝边帅曹玮,屡屡听闻元昊之名,便想一睹真容。

为此,曹将军不惜屈尊,几次便装前往边境榷场,时人谓元昊常在此出没。

可惜,几次都没能遇上。

后来,他托人画了一张元昊的画像。

见到元昊相貌,阅人无数的曹将军赞不绝口,真英勇也。

他更是据此断定,此人必将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有了大宋曹将军的加持,元昊更加威名远扬。

儿子厉害,最高兴的是父亲。

儿子能得到对手如此评价,李德明心中乐开了花。

不过,高兴之余,他还是有一丝担忧。

那就是,父子二人对于宋朝的态度,迥然不同。

李德明,主张对宋称臣敦睦,毕竟党项从中获益匪浅,这不仅是继迁的临终遗言,也是党项综合实力之下的理性选择。

李元昊,则对宋嗤之以鼻,在他眼里,宋朝不过是纸老虎、一捅就破。

甚至对于父亲,他也颇有微词,觉得父亲好比粗陋的乡下农民,别人给点东西,
就乐不可支。

在他看来,为点蝇头小利,就向人卑躬屈膝、称臣纳贡,不仅非大丈夫所为,更是奇耻大辱。

尽管,做父亲的语重心长,但元昊根本听不进去。

他有大志向。

这位在父亲灵柩前继位的党项新首领,虽面色凝重,有悲伤之意,但却没有几滴眼泪。

虽是父子至亲,但相对于心中抱负,那个棺椁里躺着的人,对他只是羁绊和阻碍。

如今,前方一马平川,任他随心所欲、纵横驰骋。

元昊,彻底抛弃了父亲的路线。

他要革新,全面、彻底的革新,文治武功、内政外交,双管齐下、全面出击,开创属于他的时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